七月时曹彰与曹植终于酿完了酒,想起大约已有半月未曾拜访荀彧,便收拾了自己前往拜访。从前是曹丕时常带着曹植询问前线状况,如今曹丕不在,则成了曹彰与曹植一起来。
先前曹植与曹彰酿酒酿地欢腾,荀彧有所耳闻。近几日也有诸多公子们偶遇上他,询问有关曹公喜好的事。荀彧心中好笑,回答的却十分诚实。
主公虽常在他们面前夸奖曹冲聪颖仁爱,状似要将身后之事交于他。但事实上,如今的曹冲太过年幼,主公也并未真正立下世子。
将来之事到底如何,还有的看。
荀彧心中明了,面上从不表露半分。
两人被请入书房中时,除了荀彧还有一人。这是一位看起来同曹丕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身着一袭白衣长衫,正微笑静立于旁。他眉目十分端正,给人以无限温和儒雅之感。
哪怕是曹彰认为书生百无一用,第一眼瞧见少年,心中也会觉得他气质令人舒服。
见到曹彰与曹植,荀彧拱手道:“荀彧见过两位公子。这是犬子荀恽,表字长倩。”
他说罢,身旁少年也躬身一礼:“荀恽见过三公子、四公子。”
曹彰与曹植从容回礼。
荀彧抚了抚下颚长须,微笑道:“两位公子可是来问前线之势的?”
曹植颔首:“正是。”
仆人已上了凉茶。曹彰不客气一口喝完,才觉得燥热的身体终于凉爽了些。然后他们便听得荀恽微笑道:“既然三公子、四公子与父亲有要事相谈,荀恽便告退了。”
荀彧摆摆手:“前线之事,你在一旁听着倒也无碍。”
嗯?
曹植挑了挑眉,看来荀彧对荀恽颇为看重。
既是为询问前线之事而来,荀彧难免想起令自己最近几日都不太愉快的事。
他面上微笑已隐去了,起身走到窗前,倾身眺望远方。
他的目光深远,仿佛已看破遥远的战场如何凄凉。终究只是闭了闭眼,怅然长叹:“先前主公命人在邺城之外掘了条壕,引入漳河之水包围邺城。如今邺城已是一座孤岛……听闻这两个半月以来,城中饿死者已是近半了!”
曹彰闻之,眼眸一亮,而后不解道:“这是大喜事啊!大人又为何要叹气呢?”
荀恽骤闻曹彰之言,下意识皱了皱眉。
房内一时无语。
唯有曹彰放下茶杯发出清微的声响,也好似能惊吓到人。
曹彰当然是受不了这等气氛的。他张了张嘴,但四顾之下见众人面色都不太好,才不甘不愿地闭口了。
相较于曹彰的不以为然,曹植却有些明白荀彧的无奈。
父亲起义,也许是为平定天下。但父亲更有一种雄心,更欲成就一生霸业;然而如荀彧这般士大夫起事,却只为匡扶汉室,安宁国家。
一如荀彧,一如孔融。他们始终秉持着忠贞之心,坚守谦退礼让之德。在如今乱世看来也许他们迂腐,但当天下安定,需要的亦唯有这般迂腐之人。
——如今曹操对邺城百姓的做法,何啻于当年董卓暴行?
好在荀彧伤感了片刻,很快调整了心情。
他转身道:“如今我军守邺城,不异于瓮中捉鳖。两日前荀彧听闻袁尚引军回邺,想来是打算破釜沉舟与主公一战了。”
曹彰顿时抚掌大笑道:“好!等袁尚小儿归来,我军便连同他——将邺城一网打尽!”
他说这话时,整个人都似一把出鞘的利刃。这等豪情爽朗,叫人不禁心驰神往。
然而荀彧何许人也呢?他长年跟随曹操,非但没有丝毫影响,反而似笑非笑凝视曹彰,良久才淡道:“三公子这是认为我军当战了?”
若面前之人是曹丕,闻言定要认真思索的。因为他知晓荀彧在曹操心中地位,倘若能得荀彧青眼,于将来世子之位,难道不是一大助力么?
但曹彰双眸之中骤然爆发出炽热的光芒,几乎是不假思索道:“不错!”
“这是为何呢?”
曹彰朗声道:“当年袁绍以七万兵马欺压我军一万兵马,我军亦是大胜!如今那袁尚小儿不过一万残兵,我军如何能当个缩头乌龟?”
荀彧摇头失笑:“三公子一定听闻过‘哀兵必胜’这个道理。如果是这样,我军即便是胜,恐怕也得付出很大代价。”
曹彰皱眉。他下意识觉得自己应当反驳,但如何反驳又无迹可寻。
荀彧已转头看向曹植了:“四公子认为呢?”
曹植瞥了曹彰一眼,半是无奈道:“荀令君说的不错,这是一种归家之兵,人人皆可一战。是以我军可以避其锋芒,等他们士气低落时再战。”
他说完,果然见到曹彰狠狠瞪了自己一眼。
荀彧顿了顿,缓缓重复曹植的两字:“可以?”
“我听先生说……”
只此五字,荀彧微笑愈深。
瞧见如此意味深长的表情,曹植顿时反映过来。当下清了清嗓子掩饰尴尬,再道:“前些日子,先生同我详细解说了邺城周围地貌。父亲如今驻守在邺城之外,而袁尚自北方引兵归,势必要直面我军。但倘若袁尚为节省时间,从小道山路归来,我军便可利用地形与之一战。”
曹植说得极其笼统,却也笼统得恰到好处。
果然荀彧接下来并不再问了。他仅是微微一笑,而后道:“四公子说的不错。两位公子稍安勿躁,待到一月之后,胜败自见分晓。”
曹植与曹彰已经告退了,荀恽瞧着两人背影,眼中有莫名光彩。
荀彧忽然道:“这个四公子,有意思罢?”
荀恽一愣。
半晌,微微笑了起来。
荀彧说完这一句话不到十日,袁尚果然循西山山路而来,临滏水扎营,夜攻曹军。曹军迎击,破走袁军,包围袁军大营,袁尚惧而乞降。
曹操听闻,大笑拒之。
袁尚便在这夜间逃遁退守祁山。此时袁尚部将马延、张等,临阵投降,袁军士众大溃。曹操获其军全部辎重,得袁尚的印绶和节钺。
而后曹操命袁尚的部下投降之人,将袁尚印绶等物送入邺城袁家,城中人心崩溃。
不久,邺事平定。
曹兵入城那一日,曹植收到了曹丕的信笺。
他忽然想起前两年过年时总能收到郭嘉给他的信,上面通常没什么重要事件,除了酒。
思及此,唯摇头失笑。
他家二哥总不可能问他要酒喝的。
曹丕走后,他有至少两个月时间觉得有某些地方很不习惯。然而时间久了,这些不习惯也就渐渐成了平淡,甚至开始习惯曹彰隔三差五喊的那几声“无趣”了。
算起来,已有整整七个月没有听闻自家二哥的消息了。想来以他家二哥修养、城府,在军营中与众将领谋士相处必是十分融洽的。
他与曹彰的酒已酿好了,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曹植心中想着,展开信笺。
曹丕用极尽华丽的辞藻形容了这七月以来的所闻所见,叫曹植几乎身临其境。而后说到这些日子学到的东西,父亲受的伤,军师的不羁……一大堆琐事,似要将这些日子所有一切都塞在这有限的竹简里。
先前曹植与曹彰酿酒酿地欢腾,荀彧有所耳闻。近几日也有诸多公子们偶遇上他,询问有关曹公喜好的事。荀彧心中好笑,回答的却十分诚实。
主公虽常在他们面前夸奖曹冲聪颖仁爱,状似要将身后之事交于他。但事实上,如今的曹冲太过年幼,主公也并未真正立下世子。
将来之事到底如何,还有的看。
荀彧心中明了,面上从不表露半分。
两人被请入书房中时,除了荀彧还有一人。这是一位看起来同曹丕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身着一袭白衣长衫,正微笑静立于旁。他眉目十分端正,给人以无限温和儒雅之感。
哪怕是曹彰认为书生百无一用,第一眼瞧见少年,心中也会觉得他气质令人舒服。
见到曹彰与曹植,荀彧拱手道:“荀彧见过两位公子。这是犬子荀恽,表字长倩。”
他说罢,身旁少年也躬身一礼:“荀恽见过三公子、四公子。”
曹彰与曹植从容回礼。
荀彧抚了抚下颚长须,微笑道:“两位公子可是来问前线之势的?”
曹植颔首:“正是。”
仆人已上了凉茶。曹彰不客气一口喝完,才觉得燥热的身体终于凉爽了些。然后他们便听得荀恽微笑道:“既然三公子、四公子与父亲有要事相谈,荀恽便告退了。”
荀彧摆摆手:“前线之事,你在一旁听着倒也无碍。”
嗯?
曹植挑了挑眉,看来荀彧对荀恽颇为看重。
既是为询问前线之事而来,荀彧难免想起令自己最近几日都不太愉快的事。
他面上微笑已隐去了,起身走到窗前,倾身眺望远方。
他的目光深远,仿佛已看破遥远的战场如何凄凉。终究只是闭了闭眼,怅然长叹:“先前主公命人在邺城之外掘了条壕,引入漳河之水包围邺城。如今邺城已是一座孤岛……听闻这两个半月以来,城中饿死者已是近半了!”
曹彰闻之,眼眸一亮,而后不解道:“这是大喜事啊!大人又为何要叹气呢?”
荀恽骤闻曹彰之言,下意识皱了皱眉。
房内一时无语。
唯有曹彰放下茶杯发出清微的声响,也好似能惊吓到人。
曹彰当然是受不了这等气氛的。他张了张嘴,但四顾之下见众人面色都不太好,才不甘不愿地闭口了。
相较于曹彰的不以为然,曹植却有些明白荀彧的无奈。
父亲起义,也许是为平定天下。但父亲更有一种雄心,更欲成就一生霸业;然而如荀彧这般士大夫起事,却只为匡扶汉室,安宁国家。
一如荀彧,一如孔融。他们始终秉持着忠贞之心,坚守谦退礼让之德。在如今乱世看来也许他们迂腐,但当天下安定,需要的亦唯有这般迂腐之人。
——如今曹操对邺城百姓的做法,何啻于当年董卓暴行?
好在荀彧伤感了片刻,很快调整了心情。
他转身道:“如今我军守邺城,不异于瓮中捉鳖。两日前荀彧听闻袁尚引军回邺,想来是打算破釜沉舟与主公一战了。”
曹彰顿时抚掌大笑道:“好!等袁尚小儿归来,我军便连同他——将邺城一网打尽!”
他说这话时,整个人都似一把出鞘的利刃。这等豪情爽朗,叫人不禁心驰神往。
然而荀彧何许人也呢?他长年跟随曹操,非但没有丝毫影响,反而似笑非笑凝视曹彰,良久才淡道:“三公子这是认为我军当战了?”
若面前之人是曹丕,闻言定要认真思索的。因为他知晓荀彧在曹操心中地位,倘若能得荀彧青眼,于将来世子之位,难道不是一大助力么?
但曹彰双眸之中骤然爆发出炽热的光芒,几乎是不假思索道:“不错!”
“这是为何呢?”
曹彰朗声道:“当年袁绍以七万兵马欺压我军一万兵马,我军亦是大胜!如今那袁尚小儿不过一万残兵,我军如何能当个缩头乌龟?”
荀彧摇头失笑:“三公子一定听闻过‘哀兵必胜’这个道理。如果是这样,我军即便是胜,恐怕也得付出很大代价。”
曹彰皱眉。他下意识觉得自己应当反驳,但如何反驳又无迹可寻。
荀彧已转头看向曹植了:“四公子认为呢?”
曹植瞥了曹彰一眼,半是无奈道:“荀令君说的不错,这是一种归家之兵,人人皆可一战。是以我军可以避其锋芒,等他们士气低落时再战。”
他说完,果然见到曹彰狠狠瞪了自己一眼。
荀彧顿了顿,缓缓重复曹植的两字:“可以?”
“我听先生说……”
只此五字,荀彧微笑愈深。
瞧见如此意味深长的表情,曹植顿时反映过来。当下清了清嗓子掩饰尴尬,再道:“前些日子,先生同我详细解说了邺城周围地貌。父亲如今驻守在邺城之外,而袁尚自北方引兵归,势必要直面我军。但倘若袁尚为节省时间,从小道山路归来,我军便可利用地形与之一战。”
曹植说得极其笼统,却也笼统得恰到好处。
果然荀彧接下来并不再问了。他仅是微微一笑,而后道:“四公子说的不错。两位公子稍安勿躁,待到一月之后,胜败自见分晓。”
曹植与曹彰已经告退了,荀恽瞧着两人背影,眼中有莫名光彩。
荀彧忽然道:“这个四公子,有意思罢?”
荀恽一愣。
半晌,微微笑了起来。
荀彧说完这一句话不到十日,袁尚果然循西山山路而来,临滏水扎营,夜攻曹军。曹军迎击,破走袁军,包围袁军大营,袁尚惧而乞降。
曹操听闻,大笑拒之。
袁尚便在这夜间逃遁退守祁山。此时袁尚部将马延、张等,临阵投降,袁军士众大溃。曹操获其军全部辎重,得袁尚的印绶和节钺。
而后曹操命袁尚的部下投降之人,将袁尚印绶等物送入邺城袁家,城中人心崩溃。
不久,邺事平定。
曹兵入城那一日,曹植收到了曹丕的信笺。
他忽然想起前两年过年时总能收到郭嘉给他的信,上面通常没什么重要事件,除了酒。
思及此,唯摇头失笑。
他家二哥总不可能问他要酒喝的。
曹丕走后,他有至少两个月时间觉得有某些地方很不习惯。然而时间久了,这些不习惯也就渐渐成了平淡,甚至开始习惯曹彰隔三差五喊的那几声“无趣”了。
算起来,已有整整七个月没有听闻自家二哥的消息了。想来以他家二哥修养、城府,在军营中与众将领谋士相处必是十分融洽的。
他与曹彰的酒已酿好了,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曹植心中想着,展开信笺。
曹丕用极尽华丽的辞藻形容了这七月以来的所闻所见,叫曹植几乎身临其境。而后说到这些日子学到的东西,父亲受的伤,军师的不羁……一大堆琐事,似要将这些日子所有一切都塞在这有限的竹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