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在位期间,往往会预先选择好自己的陵墓。他选了洛阳的首阳山东作为自己的寿陵。并为此做了终制。作为一个皇帝,他能够想到“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竟然还要求“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说实话,即便是我曾经所处过的那个“现代”,都有许多人无法企及他的那个高度,有的富人死后还会要求在骨灰盒里放各种陪葬品呢!
但是,看到他写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出言提醒道:“这话别人说也就罢了,可你是个开国皇帝。”
虽然,万事有始必有终是世间常理,朝廷更替亦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常皇帝一般不都是说,“朕的江山会传之千秋万代”之类的吗?一个开国皇帝说“未有不亡之国”的,还真的挺好玩的。
“开国皇帝怎么了?有开国必有亡国,夏商周秦汉,皆是如此。”曹丕放下手中毛笔,忽又侧身正色看我,小心问道:“因着我选择“无为封树,无立寝殿”的薄葬。若是,若是将来我先你一步而走,他们是没有办法找到墓穴的。是以,没有办法同穴而葬。你,可以理解吗?”
废话!把尸体藏在山下,又没有封树,不造寝殿的。鬼都不知道葬哪里,后死的人怎么可能同穴而葬?这还用得着特意来解释一下吗?
“嗯。”我点头,“合不合葬的,又不是什么大事。在我看来,人死后烧成灰才好呢,又不占地方。”
“烧成灰?那不是挫骨扬灰吗?”曹丕疑问。看来他到底还是有点“局限性”的,对“骨灰”没有概念。他又看着我,认真解释道,“谁说不是合葬的?依着先汉制度,帝后合葬本就不合陵,同茔即为合葬。吕后营陵于高祖长陵以东,亦称合葬长陵。因着后汉儒学盛行及受班昭《女诫》影响,女子地位下降,皇后才不单独建陵而附葬帝陵同穴的。是以,自古以来,帝后不同穴,同茔亦称合葬,反更显得独立尊重。况且魂而有灵,无所不至,即便同茔异穴,难道心便不在一起吗?”
那个,他说得太快了。我能说有些术语其实没怎么听懂吗?
反正都还年轻,离死远着呢。况且我对丧葬之事和他真是差不多的观念,怎么葬都无所谓。
**
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复叛。
据说,故事是这个样子的。曹丕派使者去东吴,说听闻世子孙登聪慧,希望孙权送世子前来朝廷,授予他官职。实际上其实就是希望孙权送儿子来做质子。
传言,孙权听了陛下要封己子为官十分感动,泪流满面地牵着使臣的手,指天比心发誓,自己对大魏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然后,恳切地婉拒了这个无理要求。
深夜,永始台寝殿
睡在身旁的人捋了捋我的头发,呼吸声急促而沉重,“我决心要出兵南征。”
原本枕着他的手臂快要睡着了,瞬间清醒,睁眼,“是要亲征吗?”
“倒也不算。”他低头,“其实征伐孙权倒是次要,此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看上江东美人了?”我话音未落,额头已被伸手轻弹了一记,“打我干什么?”
“自刘协在位以来,青州、徐州一带存在臧霸、孙观为首的地方势力。名义上归顺父亲,却拥有自己地方和兵力,时常发生动乱。父亲他采取羁縻政策,虽有一些成效,总不得根治。若是此次能趁机一举将他们根除,自是最好,即便不能也要......”
“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我听得困了,摇着他的手臂打断。不就是地方势力和中央集权存在矛盾吗?说好的妇人与政,乱之本呢?你每次都一本正经地跟我说那么多,我不认真听吧,又不好。认真听吧,又觉得实在废话连篇,不得不打断。
“总之定然是要亲自前去才行。”他笑出了声,“此次后方在宛城,我们一同前去,也正好重游故地?”
“宛城吗?”我恍然想起了一些事情,“很多很多年前了吧?”
“嗯,我时常在想,如果那时候我们把诸葛亮带回来会怎么样?”
“我记得那时候你可说人家是乡野村夫的!”我觉得肯定是带不回来的,我们连黄盖火攻都提前知道的,结果赤壁不还是一样惨败?我到了这里,并不是我改变了历史,而是我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虽然我从来都不知道有个历史人物叫郭照。
“谁能料想到他竟会成为刘备的股肱。那时我也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真能够取代刘协成为天子的。”曹丕又笑道,“还好,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皆是在一起的。”
我知道他一直是有野心的。
称帝对他而言其实并不是结果,而只是开始。他是想要完成曹操未了的事业,结束这乱世,一统天下的。江东孙权,汉中刘备,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地方势力,都是他想要解决的对象。
这次南征,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我能做的,也就是在他身旁默默看着而已。
**
黄初三年,十月
魏帝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青州地方臧霸的兵权,这就是他所说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沛公”是刺到了,剑自然还是要继续舞的。青州地方的兵权得到了,孙权当然还是要征的。当我们一路到了南阳宛城之时,已然是十一月了。当年他十岁之时第一次骑马逃脱,曹昂故去之地便是在这里。
黄初四年正月,正值前线大捷,心情大好。陛下心血来潮,想着要在集市玩微服私访。我们穿着普通人服饰,在集市之中也不显眼。他又并非真的头顶青色云气的天子之象,就像是平常夫妇二人出来逛街,自然是不会有人认出的。
然而,那些扮作普通百姓的侍卫,你们四处张望地是不是太明显了?
“这样多好啊!前些日子死气沉沉的。想是那杨俊心中当我是土匪,故意让得县令如此。”看着集市百姓和乐的样子,曹丕一面高兴一面又吐槽前事。
来宛城之前他三令五申“过不准扰民”。结果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那宛城县令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拍马屁拍过头了,竟让人将集市关了,扰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弄得怨声载道的。于是陛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让人把宛城县令和他的顶头上司南阳太守杨俊抓了起来,并让人重新开了集市。
这事,抓宛城县令是应该的,抓南阳太守而且把锅扣他头上是不是很奇怪?就相当于一个县长做了错事,把省长一起抓了治罪的感觉。
把原委说明也就不奇怪了,曹操曾经问过杨俊世子人选,杨俊表面上论述了丕植二人的长处,实际上偏帮曹植来着。
如果说这只是件小事的话,那么,还有另一件事。
还记得魏讽案吗?杨先生那时在邺城做中尉,专管治安之职。可能是见曹丕处置魏讽案太雷厉风行,连王粲二子都杀了,作为中尉的杨俊怕牵连到自己,干脆不跟曹丕打招呼就跑去在外打仗的曹操那里自认失察之罪,等到曹操亲口下了特赦。杨俊觉得自己已经没罪了,写信告诉曹丕:世子,你爹地已经赦免我了!
这人是不是......有病?
作为一个中尉,事先没有察觉到邺城有异动,反而等到人家同犯出来告密,才让世子知道真相,这也就算了。事后不向世子请罪或者帮助善后,还自顾自地跑去在外行军打仗的魏王那里认罪。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那杨俊去见过曹操之后,曹操又给曹丕写了信,言语之中也有些微妙,“若是我在邺城,总不至于叫仲宣绝后。”
这位杨俊先生,到现在还能活着,简直就是世界奇迹好吗?
原本曹丕登基后,杨俊在外为官,离他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自然没什么事。没承想这次一来宛城,就抓到了宛城县令的把柄。于是,顺理成章地就把黑名单中南阳太守杨俊的名字给提上来了。
“他会不会都不记得之前那些事了?”我张望着集市,随口说了句。因为宛城集市的事情忽然被抓,想来那位南阳太守心里也是觉得莫名其妙的。这事真不关他的事儿,你还不如直接告诉他错哪儿了呢!
“肯定记得!他自己做过什么会不知道吗?”曹丕一面跟我抗议,一面又在一个小摊前瞧见了什么新奇玩意儿,玩去了。
耳边传来悦耳的琵琶声。
我四处闲看,一眼便看到了一个长相清丽,衣着淳朴,十五,六岁的少女侧着身子跪坐在路旁,怀抱着琵琶,轻拢慢捻,低头垂泪。来来往往的行人竟就跟看不见她似的穿梭而行。我对琵琶声向来比较敏感,从他的臂弯中抽出手,越过行人走到少女跟前,弯腰问道,“你家人呢?”
少女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凝神看我,却是没有说话。
也不知她是害怕还是害羞,我友好地向她伸出手,“先起来再说。”
“小心!”旁边路人喊了一句。
我还未有所反应,便被人重重一拉,只听到马蹄声在耳边呼啸而过,那少女“哇”地一声叫了出来,又是“嘭”地琵琶落地声。
......
“你眼睛长来做什么的?”待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早被曹先生按着肩膀,“说话!有没有伤着哪里?”
所以,刚才差点被马撞到?我这才后知后觉地有些害怕。
伤倒是没伤着,但是,被你捏得有点疼。
“我没事,真的没事!”我轻轻耸了耸肩膀,想要从魔爪下挣脱。又不住摇头,再三说着让他放心的话。又一眼瞧见那少女跌坐在路旁,惊魂未定地看着我们。应该,她也没受到什么伤吧?
“陛,主公,已经派人去追了。”就近伪装成百姓的护卫靠近轻声禀告。
主公愠怒地跺脚,“连个人都看不住?”
“主公息怒。”护卫们刷刷跪了下来。
集市上行人渐渐有些瞩目。
看来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是没法好好玩了!
**
白日的那个卖唱少女硬是要跟着我回来。得知了我们的身份,倒也并不十分不怕。
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一般情况下会怎么发展来着?
我命人为她搭出一个帐篷,“你暂时先在这里,我会让人好好安置你的。”
“民女,若能有幸留在皇后殿下身旁服侍,自当感激不尽。”少女“刷”地一声跪了下来。
“他,不是你能够肖想得起的人。”我轻轻摇了摇头。
少女一愣,又不解问道:“皇后殿下是何意。”
“白天他是如何待我的,想来你看见了;而你是以什么眼神看他的,我亦瞧在眼里。”我开门见山,虽然不是很懂她看上曹丕的点在哪里,明明当时有人纵马奔来的时候,他只顾着救我一人,根本没有顾忌到她的死活。
“没有试过又如何知道不行?她抬头,睁大眼睛,狡黠而胆大,“只要皇后殿下肯帮助民女,民女将来定当投桃报李。”
倒未见过如此直接的女人!我狐疑看着她,脑子闪过一个念头,该不会,一开始就是设定好的吧?就像《汉书》中钩弋夫人偶遇汉武帝一样。大概是军中人多嘴杂,有人将我们的行程传漏出去了,那个当街纵马的其实也是一路的吧?
只是,安排好的剧本被我莫名其妙地搅合了?
我正色告诉她:“我不能帮你,他会生气的!”
“皇后殿下是担心自己已然年老色衰,怕有人分宠,才不肯相帮吗?”她依旧跪着不起,言语越发放肆。
悄悄告诉你一句,他就喜欢年纪大的,你信不信?
可能不仅我看他自带滤镜,他看我也是吧!
“他不顾一切,力排众议地封我为皇后,也不过是在去年。”我摇头否认,“你若是那般想他,第一眼便错看了。后宫之中比你年轻貌美的大有人在,民间可有传言有人受到过多恩宠。你若是不信,大可自己去试上一试,即便真的被你用了手段成功爬上床,他转眼便会忘了你这个人的模样;就算幸运地生下男孩,也无非是将来在史书上留下一句“某姬生某子”罢了。”
“皇后殿下的意思是放任民女去试?”少女眼神一亮,欣喜问道。
听不懂人话是吧?我是让你滚一边去,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刚想说话,却听得门外有人唤,“皇后殿下,陛下回营寻您不着,正发脾气呢。”
“知道了!”我对外应了一声,又对那少女道,“你好好想想,不要放着安乐日子不过,将自己卷入到是非之中。”
**
几日过后
“昨日陛下和皇后召见,赏了好些东西。说是我兄长在前线击破了孙盛,伯仁又大破诸葛瑾,战势颇顺呢。”曹沁对着张春华洋洋得意地炫耀。
曹丕定下了夏侯徽与司马师的婚事,曹沁和张春华已是亲家,说起话来更是毫无顾忌。
我看向她,“高兴归高兴,我交代你的事可也别忘了。”
“那是自然。”曹沁点头,“只是话且说在前头,那小女子没什么身份,恐怕难有什么好归宿。”
“难有好归宿便留下与你家伯仁做个妾室罢!”张春华掩嘴玩笑。
“呸!”曹沁张口啐道,“我家不缺。你要你自己带去。”
前几日想是我话没说明白。那少女并不死心,昨日又找上门来,又对曹丕哭说什么承蒙陛下相救,自己寄人篱下,卖唱为生,希望能做个宫女,报答万一之类的话。
正好曹沁来向他讨要赏赐,我顺道就把她塞到“赏赐”里了。
喂,我是在救她好吗?真当护卫无能到这种地步,连个纵马的人都抓不到?虽然只是有可能,但如果真的是联合的骗局。而又真的审讯出什么来,遭殃的还不是她?
杨俊才在牢中自尽,要是再连着治个小姑娘的罪,还不得传得沸沸扬扬的,我们还是不是来打孙权的了?
我交代曹沁的是,千万千万不能真留着,你绝对降不住的。要尽快脱手出去。
“我家也不缺。”张春华有些黯然,不一会儿却转话头又问我,“仲达为了杨俊的事多番恳求,陛下可真生他气了?”
我摇头,“你放心,他永远都不会对你家仲达生气的。”
白名单上的人有恃宠而骄,为所欲为的权利。
“那就好。为了救个杨俊而已,都把头磕破了。到头来人家不还是自尽了?”张春华言语之间对司马懿颇是不满。
那个杨俊,大概为人真的不错,又或者说人缘极好。
常侍王象,曾经为人奴仆。杨俊替他赎了身,娶了媳妇。王象后来在曹丕身边为官,也寻思着要报答,便时常向陛下推荐杨俊来洛阳为官,当然这话曹丕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就出了。开玩笑,杨俊这人能活着的原因是他离得远,见不着。
这次,王象又是为了救杨俊,追到我们住的地方来拉曹丕的衣服了。曹丕很实在地直接对王象说,“我和杨俊,你只能选一个,选了杨俊,你就没我了!”
都这样了,谁还敢再劝?
杨俊大约也知道了这些情况,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便于狱中自尽了。听说死前还悠悠地说了句,“我知道自己错哪儿了!”
错在站错了队,错在站错了队还插刀。
“他们求情求得未免太紧了,即便原本杨俊有一线生机,也被求没了。”
你们,对曹丕的人设有什么怀疑?一群人一哄而上,有磕头磕出血的,还有追到住地死拽着他衣服不放的,就为了给一个插过他不少刀的曹植党羽求情?你们其实,是在害人吧?即便把姿态放得很低,他还是会觉得一群人在围着他说,“你个公报私仇滥杀无辜的小心眼!”
这么一来,即便再有饶杨俊一命的心思也被求没了!
我们在宛城呆了将近四个月,直到黄初四年三月,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我们眼看胜利在望,军中忽逢瘟疫蔓延。孙权乘机遣使纳贡。
“眼看江陵便要攻下了,前线又忽逢瘟疫。难道是上天不愿给我攻破孙权的机会吗?”曹丕苦笑,明知无法有所前进,却还是有些不甘,迟迟不愿在孙权的求和书上写上“可”字。
“这次原本就不是冲着孙权来的,既然臧霸的兵权收回来了,也不算白白出来一趟。”我在一旁低头磨墨,“来日方长,孙权一直在江东,又跑不了。这次攻不下,下次再打就是了,总是有机会的。这样想,心里会不会好受些?”
随着一个苍劲有力的“可”字落下,曹丕登基后与孙权的第一次冲突,以双方议和告终。
但是,看到他写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出言提醒道:“这话别人说也就罢了,可你是个开国皇帝。”
虽然,万事有始必有终是世间常理,朝廷更替亦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常皇帝一般不都是说,“朕的江山会传之千秋万代”之类的吗?一个开国皇帝说“未有不亡之国”的,还真的挺好玩的。
“开国皇帝怎么了?有开国必有亡国,夏商周秦汉,皆是如此。”曹丕放下手中毛笔,忽又侧身正色看我,小心问道:“因着我选择“无为封树,无立寝殿”的薄葬。若是,若是将来我先你一步而走,他们是没有办法找到墓穴的。是以,没有办法同穴而葬。你,可以理解吗?”
废话!把尸体藏在山下,又没有封树,不造寝殿的。鬼都不知道葬哪里,后死的人怎么可能同穴而葬?这还用得着特意来解释一下吗?
“嗯。”我点头,“合不合葬的,又不是什么大事。在我看来,人死后烧成灰才好呢,又不占地方。”
“烧成灰?那不是挫骨扬灰吗?”曹丕疑问。看来他到底还是有点“局限性”的,对“骨灰”没有概念。他又看着我,认真解释道,“谁说不是合葬的?依着先汉制度,帝后合葬本就不合陵,同茔即为合葬。吕后营陵于高祖长陵以东,亦称合葬长陵。因着后汉儒学盛行及受班昭《女诫》影响,女子地位下降,皇后才不单独建陵而附葬帝陵同穴的。是以,自古以来,帝后不同穴,同茔亦称合葬,反更显得独立尊重。况且魂而有灵,无所不至,即便同茔异穴,难道心便不在一起吗?”
那个,他说得太快了。我能说有些术语其实没怎么听懂吗?
反正都还年轻,离死远着呢。况且我对丧葬之事和他真是差不多的观念,怎么葬都无所谓。
**
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复叛。
据说,故事是这个样子的。曹丕派使者去东吴,说听闻世子孙登聪慧,希望孙权送世子前来朝廷,授予他官职。实际上其实就是希望孙权送儿子来做质子。
传言,孙权听了陛下要封己子为官十分感动,泪流满面地牵着使臣的手,指天比心发誓,自己对大魏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然后,恳切地婉拒了这个无理要求。
深夜,永始台寝殿
睡在身旁的人捋了捋我的头发,呼吸声急促而沉重,“我决心要出兵南征。”
原本枕着他的手臂快要睡着了,瞬间清醒,睁眼,“是要亲征吗?”
“倒也不算。”他低头,“其实征伐孙权倒是次要,此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看上江东美人了?”我话音未落,额头已被伸手轻弹了一记,“打我干什么?”
“自刘协在位以来,青州、徐州一带存在臧霸、孙观为首的地方势力。名义上归顺父亲,却拥有自己地方和兵力,时常发生动乱。父亲他采取羁縻政策,虽有一些成效,总不得根治。若是此次能趁机一举将他们根除,自是最好,即便不能也要......”
“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我听得困了,摇着他的手臂打断。不就是地方势力和中央集权存在矛盾吗?说好的妇人与政,乱之本呢?你每次都一本正经地跟我说那么多,我不认真听吧,又不好。认真听吧,又觉得实在废话连篇,不得不打断。
“总之定然是要亲自前去才行。”他笑出了声,“此次后方在宛城,我们一同前去,也正好重游故地?”
“宛城吗?”我恍然想起了一些事情,“很多很多年前了吧?”
“嗯,我时常在想,如果那时候我们把诸葛亮带回来会怎么样?”
“我记得那时候你可说人家是乡野村夫的!”我觉得肯定是带不回来的,我们连黄盖火攻都提前知道的,结果赤壁不还是一样惨败?我到了这里,并不是我改变了历史,而是我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虽然我从来都不知道有个历史人物叫郭照。
“谁能料想到他竟会成为刘备的股肱。那时我也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真能够取代刘协成为天子的。”曹丕又笑道,“还好,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皆是在一起的。”
我知道他一直是有野心的。
称帝对他而言其实并不是结果,而只是开始。他是想要完成曹操未了的事业,结束这乱世,一统天下的。江东孙权,汉中刘备,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地方势力,都是他想要解决的对象。
这次南征,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我能做的,也就是在他身旁默默看着而已。
**
黄初三年,十月
魏帝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青州地方臧霸的兵权,这就是他所说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沛公”是刺到了,剑自然还是要继续舞的。青州地方的兵权得到了,孙权当然还是要征的。当我们一路到了南阳宛城之时,已然是十一月了。当年他十岁之时第一次骑马逃脱,曹昂故去之地便是在这里。
黄初四年正月,正值前线大捷,心情大好。陛下心血来潮,想着要在集市玩微服私访。我们穿着普通人服饰,在集市之中也不显眼。他又并非真的头顶青色云气的天子之象,就像是平常夫妇二人出来逛街,自然是不会有人认出的。
然而,那些扮作普通百姓的侍卫,你们四处张望地是不是太明显了?
“这样多好啊!前些日子死气沉沉的。想是那杨俊心中当我是土匪,故意让得县令如此。”看着集市百姓和乐的样子,曹丕一面高兴一面又吐槽前事。
来宛城之前他三令五申“过不准扰民”。结果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那宛城县令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拍马屁拍过头了,竟让人将集市关了,扰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弄得怨声载道的。于是陛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让人把宛城县令和他的顶头上司南阳太守杨俊抓了起来,并让人重新开了集市。
这事,抓宛城县令是应该的,抓南阳太守而且把锅扣他头上是不是很奇怪?就相当于一个县长做了错事,把省长一起抓了治罪的感觉。
把原委说明也就不奇怪了,曹操曾经问过杨俊世子人选,杨俊表面上论述了丕植二人的长处,实际上偏帮曹植来着。
如果说这只是件小事的话,那么,还有另一件事。
还记得魏讽案吗?杨先生那时在邺城做中尉,专管治安之职。可能是见曹丕处置魏讽案太雷厉风行,连王粲二子都杀了,作为中尉的杨俊怕牵连到自己,干脆不跟曹丕打招呼就跑去在外打仗的曹操那里自认失察之罪,等到曹操亲口下了特赦。杨俊觉得自己已经没罪了,写信告诉曹丕:世子,你爹地已经赦免我了!
这人是不是......有病?
作为一个中尉,事先没有察觉到邺城有异动,反而等到人家同犯出来告密,才让世子知道真相,这也就算了。事后不向世子请罪或者帮助善后,还自顾自地跑去在外行军打仗的魏王那里认罪。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那杨俊去见过曹操之后,曹操又给曹丕写了信,言语之中也有些微妙,“若是我在邺城,总不至于叫仲宣绝后。”
这位杨俊先生,到现在还能活着,简直就是世界奇迹好吗?
原本曹丕登基后,杨俊在外为官,离他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自然没什么事。没承想这次一来宛城,就抓到了宛城县令的把柄。于是,顺理成章地就把黑名单中南阳太守杨俊的名字给提上来了。
“他会不会都不记得之前那些事了?”我张望着集市,随口说了句。因为宛城集市的事情忽然被抓,想来那位南阳太守心里也是觉得莫名其妙的。这事真不关他的事儿,你还不如直接告诉他错哪儿了呢!
“肯定记得!他自己做过什么会不知道吗?”曹丕一面跟我抗议,一面又在一个小摊前瞧见了什么新奇玩意儿,玩去了。
耳边传来悦耳的琵琶声。
我四处闲看,一眼便看到了一个长相清丽,衣着淳朴,十五,六岁的少女侧着身子跪坐在路旁,怀抱着琵琶,轻拢慢捻,低头垂泪。来来往往的行人竟就跟看不见她似的穿梭而行。我对琵琶声向来比较敏感,从他的臂弯中抽出手,越过行人走到少女跟前,弯腰问道,“你家人呢?”
少女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凝神看我,却是没有说话。
也不知她是害怕还是害羞,我友好地向她伸出手,“先起来再说。”
“小心!”旁边路人喊了一句。
我还未有所反应,便被人重重一拉,只听到马蹄声在耳边呼啸而过,那少女“哇”地一声叫了出来,又是“嘭”地琵琶落地声。
......
“你眼睛长来做什么的?”待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早被曹先生按着肩膀,“说话!有没有伤着哪里?”
所以,刚才差点被马撞到?我这才后知后觉地有些害怕。
伤倒是没伤着,但是,被你捏得有点疼。
“我没事,真的没事!”我轻轻耸了耸肩膀,想要从魔爪下挣脱。又不住摇头,再三说着让他放心的话。又一眼瞧见那少女跌坐在路旁,惊魂未定地看着我们。应该,她也没受到什么伤吧?
“陛,主公,已经派人去追了。”就近伪装成百姓的护卫靠近轻声禀告。
主公愠怒地跺脚,“连个人都看不住?”
“主公息怒。”护卫们刷刷跪了下来。
集市上行人渐渐有些瞩目。
看来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是没法好好玩了!
**
白日的那个卖唱少女硬是要跟着我回来。得知了我们的身份,倒也并不十分不怕。
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一般情况下会怎么发展来着?
我命人为她搭出一个帐篷,“你暂时先在这里,我会让人好好安置你的。”
“民女,若能有幸留在皇后殿下身旁服侍,自当感激不尽。”少女“刷”地一声跪了下来。
“他,不是你能够肖想得起的人。”我轻轻摇了摇头。
少女一愣,又不解问道:“皇后殿下是何意。”
“白天他是如何待我的,想来你看见了;而你是以什么眼神看他的,我亦瞧在眼里。”我开门见山,虽然不是很懂她看上曹丕的点在哪里,明明当时有人纵马奔来的时候,他只顾着救我一人,根本没有顾忌到她的死活。
“没有试过又如何知道不行?她抬头,睁大眼睛,狡黠而胆大,“只要皇后殿下肯帮助民女,民女将来定当投桃报李。”
倒未见过如此直接的女人!我狐疑看着她,脑子闪过一个念头,该不会,一开始就是设定好的吧?就像《汉书》中钩弋夫人偶遇汉武帝一样。大概是军中人多嘴杂,有人将我们的行程传漏出去了,那个当街纵马的其实也是一路的吧?
只是,安排好的剧本被我莫名其妙地搅合了?
我正色告诉她:“我不能帮你,他会生气的!”
“皇后殿下是担心自己已然年老色衰,怕有人分宠,才不肯相帮吗?”她依旧跪着不起,言语越发放肆。
悄悄告诉你一句,他就喜欢年纪大的,你信不信?
可能不仅我看他自带滤镜,他看我也是吧!
“他不顾一切,力排众议地封我为皇后,也不过是在去年。”我摇头否认,“你若是那般想他,第一眼便错看了。后宫之中比你年轻貌美的大有人在,民间可有传言有人受到过多恩宠。你若是不信,大可自己去试上一试,即便真的被你用了手段成功爬上床,他转眼便会忘了你这个人的模样;就算幸运地生下男孩,也无非是将来在史书上留下一句“某姬生某子”罢了。”
“皇后殿下的意思是放任民女去试?”少女眼神一亮,欣喜问道。
听不懂人话是吧?我是让你滚一边去,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刚想说话,却听得门外有人唤,“皇后殿下,陛下回营寻您不着,正发脾气呢。”
“知道了!”我对外应了一声,又对那少女道,“你好好想想,不要放着安乐日子不过,将自己卷入到是非之中。”
**
几日过后
“昨日陛下和皇后召见,赏了好些东西。说是我兄长在前线击破了孙盛,伯仁又大破诸葛瑾,战势颇顺呢。”曹沁对着张春华洋洋得意地炫耀。
曹丕定下了夏侯徽与司马师的婚事,曹沁和张春华已是亲家,说起话来更是毫无顾忌。
我看向她,“高兴归高兴,我交代你的事可也别忘了。”
“那是自然。”曹沁点头,“只是话且说在前头,那小女子没什么身份,恐怕难有什么好归宿。”
“难有好归宿便留下与你家伯仁做个妾室罢!”张春华掩嘴玩笑。
“呸!”曹沁张口啐道,“我家不缺。你要你自己带去。”
前几日想是我话没说明白。那少女并不死心,昨日又找上门来,又对曹丕哭说什么承蒙陛下相救,自己寄人篱下,卖唱为生,希望能做个宫女,报答万一之类的话。
正好曹沁来向他讨要赏赐,我顺道就把她塞到“赏赐”里了。
喂,我是在救她好吗?真当护卫无能到这种地步,连个纵马的人都抓不到?虽然只是有可能,但如果真的是联合的骗局。而又真的审讯出什么来,遭殃的还不是她?
杨俊才在牢中自尽,要是再连着治个小姑娘的罪,还不得传得沸沸扬扬的,我们还是不是来打孙权的了?
我交代曹沁的是,千万千万不能真留着,你绝对降不住的。要尽快脱手出去。
“我家也不缺。”张春华有些黯然,不一会儿却转话头又问我,“仲达为了杨俊的事多番恳求,陛下可真生他气了?”
我摇头,“你放心,他永远都不会对你家仲达生气的。”
白名单上的人有恃宠而骄,为所欲为的权利。
“那就好。为了救个杨俊而已,都把头磕破了。到头来人家不还是自尽了?”张春华言语之间对司马懿颇是不满。
那个杨俊,大概为人真的不错,又或者说人缘极好。
常侍王象,曾经为人奴仆。杨俊替他赎了身,娶了媳妇。王象后来在曹丕身边为官,也寻思着要报答,便时常向陛下推荐杨俊来洛阳为官,当然这话曹丕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就出了。开玩笑,杨俊这人能活着的原因是他离得远,见不着。
这次,王象又是为了救杨俊,追到我们住的地方来拉曹丕的衣服了。曹丕很实在地直接对王象说,“我和杨俊,你只能选一个,选了杨俊,你就没我了!”
都这样了,谁还敢再劝?
杨俊大约也知道了这些情况,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便于狱中自尽了。听说死前还悠悠地说了句,“我知道自己错哪儿了!”
错在站错了队,错在站错了队还插刀。
“他们求情求得未免太紧了,即便原本杨俊有一线生机,也被求没了。”
你们,对曹丕的人设有什么怀疑?一群人一哄而上,有磕头磕出血的,还有追到住地死拽着他衣服不放的,就为了给一个插过他不少刀的曹植党羽求情?你们其实,是在害人吧?即便把姿态放得很低,他还是会觉得一群人在围着他说,“你个公报私仇滥杀无辜的小心眼!”
这么一来,即便再有饶杨俊一命的心思也被求没了!
我们在宛城呆了将近四个月,直到黄初四年三月,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我们眼看胜利在望,军中忽逢瘟疫蔓延。孙权乘机遣使纳贡。
“眼看江陵便要攻下了,前线又忽逢瘟疫。难道是上天不愿给我攻破孙权的机会吗?”曹丕苦笑,明知无法有所前进,却还是有些不甘,迟迟不愿在孙权的求和书上写上“可”字。
“这次原本就不是冲着孙权来的,既然臧霸的兵权收回来了,也不算白白出来一趟。”我在一旁低头磨墨,“来日方长,孙权一直在江东,又跑不了。这次攻不下,下次再打就是了,总是有机会的。这样想,心里会不会好受些?”
随着一个苍劲有力的“可”字落下,曹丕登基后与孙权的第一次冲突,以双方议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