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凌月他们家这样提前搭了棚子有安身之处还是好的,隐约能听见村里好多人家慌乱的喊叫。
凌爸和老爷子不太放心,怕村里有人受伤需要帮忙,就一个穿着蓑衣,一个披上雨衣,出去看了一圈。
听着耳边一阵阵雷声,凌月睡不着,心里直叹可惜。
这么好的贮存电能量的机会,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错过,简直是太心疼了。
“你可以试试用流星指将电流导至远处,附在一棵树上或高处作为媒介引雷的方式,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吸取到三分之二的雷电能量,因为会损耗掉一部分。”
就在凌月心里大叹可惜的时候,沉寂许久的蓝星客突然出声。
凌月一喜,竟然还可以这么操作!
那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有雷电她都能这样做。
毕竟像第一次那样的方式吸取雷电能量太惹眼了,万一被人看到说不定她会被抓去做研究了!
她悄悄的用手指运出电流,眼看着那条电流钻出棚子,在空中一直往远处浮动。
直到离凌月家百十米的一处地方,因为电流延伸的越远,损耗的电能就越多。
那里有一个久不住人的老屋,屋前门口长着一棵半死不活的老槐树,凌月将电流附在树尖处。
果然,没一会就响起轰隆隆的闷雷由远及近,转眼到了那棵老槐树的上空,对着树尖上的电流咔嚓一声。
密布的电流像网一样全都汇聚到电流处,而凌月这边则能感觉到源源不断的电流输进自己的能量之海。
没人能看到那条隐形的电流,只能看到那棵老槐树被雷给劈了。
而且不劈其他地方,只劈那棵老槐树,看似好像那个槐树在渡劫似的。
更没人会知道,那雷电基本没有劈到槐树上多少,大多都被流星指的电流吸走输入凌月那里。
今夜注定是个不平之夜,因为地震的原因好多人都慌乱的从自家跑了出来,聚集到村子的空旷处。
除了搭棚子的几家有地方安置,他们都无处可去,有的顶着蓑衣,有的打着伞,而更多的人则是淋着雨。
穿什么的都有,九成的人都只顾往外跑没有穿鞋。
男人们大多都光着膀子,有些女人身上就裹了条床单,孩子们差不多都是光溜溜的,瑟缩在父母怀里,惶恐不安的发着抖。
好在现在是夏天,不过淋着雨还是有些冷的。
大人可以忍,小孩子有的已经因为冷打起了喷嚏,估计明天会有不少感冒的。
这能怪谁呢!
谁让前几天他们不相信那个地震的传言,事先搭防震棚子的。
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
心里只祈祷着,这场地震和大雨快点过去,总不能一直这样待在外面吧!
大家听见霹雳咔嚓的雷声,全都看过去,就看见不远处让人震惊的一幕,雷电往那棵老槐树上劈去。
这样还不算完,接下来的雷电接二连三都劈到那一棵老槐树上。
大家心里纷纷觉得诧异又没人能解释这个现象,只是傻看着。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棵老槐树在遭遇了这场雷劈事件后,却因祸得福竟然重新焕发了生机,变得生气蓬勃郁郁葱葱,再也不是以往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秋天的时候,甚至还开了满树的槐花,香飘数里,成了一道奇景,惹得周围村子里的人都跑来看,啧啧称奇。
村里的人都暗中把这棵老槐树奉为神树,它的枝丫更是被大家称为雷击木,做成小木牌挂在身上是可保平安的平安符。
其他村里的不少人都慕名而来,甚至还有的每逢初一十五都给这棵老槐树烧香祭拜。
村里人都以有这棵老槐树而骄傲,这棵树成了远近闻名的神树。
有些人还把它当成了许愿树,许个愿把红布条系在树枝上,那个愿望就可以实现。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这场雨没有持续太久,哗哗的下了一个多小时就停了,然后雷声也渐渐变小慢慢远去。
大家看不下雨了,纷纷转回自家,大着胆子回屋拿衣服和贵重的东西,然后又在院子里搭起了临时的棚子。
因为现在才是半夜,到天亮还有好几个小时,谁也不敢回屋睡,怕万一再有地震。
可一直不睡大人还能撑得住,孩子们就撑不住了。
大多人家都是找出家里的塑料布,用棍子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再抬个床或是支个门板,先让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有个地方休息。
能量得到填充的凌月心满意足,正准备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出去转了一圈的凌爸和爷爷回来了。
听两人说除了村里几个住老房子的人家塌了,有几个人受了轻伤,其他人家都没事。
爷俩又说了会话,就各自睡下了。
一大早,村里的广播就开始响了,说的就是地震的事,有可能近日还会有地震,让大家做好抗震防震的准备云云。
这一次连广播里都说了,大家不可能不信了,纷纷积极的搭棚子,为抗震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学校里为了安全起见,也不知道地震何时会发生,因为这个是无法预料的,都让学生把桌椅移到操场上,在树下上课,树上挂着小黑板。
凌月一家不放心城里的房子,又去城里看了一趟,见房子没受地震的影响。
这房子可都是用水泥砖头和一些钢筋建造的,能抗七八级地震呢!
凌爸定制的长条桌和板凳也已经做好了,没有刷油漆,就是原木色的,按照凌月的要求上面只上了两层清漆,简单又大方。
把桌椅搬到茶水奶奶的那两间屋子里摆放好,凌爸一次交了一年的房租。
又去土产公司买了些锅碗瓢盆碟子小勺等等物件,凌月觉得在房间里垒灶台有些麻烦,就让凌爸跟人买了一大一小两个汽油桶,找人改装成灶台,上面再安放上大小合适的锅就成了。
灶台两边还焊着把手,可以抬进抬出的。
白天的时候可以抬出来一个,就放在靠墙的位置蒸煮东西用。屋子里放个小点的灶台,那个用来炒菜。
等把这些东西都准备齐全,凌月就买了些材料,准备教爸妈制作凉皮。
为了做凉皮,还专门去铁皮门市找人打了两个铁锣。
头天晚上,凌月先教爸妈和面洗面筋,为了做出的凉皮劲道,和面的时候加一些盐,然后再把洗面筋的水静止让它澄清。
第二天一早把澄清的水倒出去,剩在底下的那些就是澄粉浆了。
这个可是做凉皮的主要原料。
大锅里烧大半锅的水,等水微开保持小火,铁锣里用小刷子刷上一层油,把澄粉浆舀一些倒进铁锣里,在锅里匀速的转动铁锣,让那些澄粉浆均匀的铺在锣里,盖上锅盖蒸一两分钟。
然后取出铁锣放进凉水盆里,等温度降下来就把里面已经成型的凉皮轻轻揭下来,放在一个刷了油的大茶盘子里。
两个铁锣也是交替使用,一个放凉水里降温的时候就用另一个。
凌月做了几张,然后让爸妈上手试做,两人除了第一张做的有些破烂不太成功之外,下面就慢慢的熟练了。
看爸妈很快上手,凌月把转凉皮的活交给两人,自己去准备其他。
她原本打算做的肉夹馍的饼子是那种一层一层酥皮的,一咬就掉渣的那种。
后来想想这个虽然好吃,但做起来有些麻烦,不但要制作油酥,还要做一个能烤饼的炉子。
所以她想了想就决定简化一下,直接做那种发面饼子,用平底锅或者鏊子就能炕熟。
有的地方叫发面炊饼,也有的地方叫白吉馍。
里面夹上剁碎的五花肉和汤汁,咬一口也是萱软可口香而不腻,不比那种油酥饼做的肉夹馍差。
其实,白吉馍就是早期的肉夹馍,那种酥饼是后来经过发展开发出来的另一种。
两厢一比较,白吉馍吃起来虽然不如酥饼那么香,但却少了一份油腻,多了一份原味的麦香。
发面是一早就和好的,现在也快发的差不多了,五花肉是昨天从城里回来的时候买回来的。
昨天晚上就用砂锅卤上了,经过一夜的浸透滋味一定更足。
一共买了五斤,凌月今天就是试做一下自家吃,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教爸妈这门手艺。
至于妈妈奇怪她怎么会这些,凌月说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她也是第一次做。
听说是凌月的师父说的,吴秋玲就不再怀疑了,因为那老头这些年天南海北的去过不少地方,了解不少风土人情以及各地的吃食。
知道些做法,也没什么奇怪的,他毕竟那么喜欢吃!
凌月心说,师父还真是她的最好挡箭牌,以后再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就往他身上推就是了。
老头儿才不会在乎这个,只要有吃的堵住他的嘴就行。
把昨晚卤好的肉又在小火上加热,凌月开始制作辣椒油,里面还加了白芝麻,先用大料和葱段香菜以及洋葱熬制葱油,然后再把热油分几次加入辣椒碎里面。
随着热油的淋入,辣椒和芝麻的香味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飘在空气里久久不散。
还炸了些花生米,捣成花生碎,拌凉皮的时候加一些这个味道更赞。
从县城买的麻酱,用温开水稀释一下搅匀,还有用花椒大料熬了些料水放凉。
又跑了趟菜园子,摘了半篮子黄瓜洗干净泡在凉水里备用。
接下来,凌月就开始炕白吉馍了。
农村里不少人家都有烙饼的鏊子,正好小霍盛家就有,就把他家的给拿来用了。
用石块支出个三角架,上面放上鏊子,下面烧火,这火是小霍盛帮忙烧的。
烙饼的火不能太急,要用中小火,还要匀,这样鏊子才能受热均匀,饼也不会糊。
小霍盛火烧的不错,他说外婆烙饼的时候都是他来烧火,烧的多了就有经验了。
一个个比烧饼小一圈的白吉馍烙好后就放进一个大簸箩筐子里,上面盖上两层干净的笼布防灰。
这边凌月的白吉馍烙好了,那边爸妈也把所有的凉皮都摊完了。
在凌月的指挥下,又把面筋给蒸出来,然后撕成小块晾凉。
吩咐小雪剥的大蒜也剥好了,凌爸放进蒜臼子里没一会就捣成蒜泥。然后按照凌月说的,把蒜泥放进凉开水里稀释成蒜汁。
凌月切完一盆黄瓜丝,让妈妈把凉皮一张张切成宽条,因为是第一次做就活了三四斤的面,不过做了也有二三十张凉皮。
其实做凉皮最合适的是高筋面粉,做出来的凉皮细腻好看还劲道,等做生意的时候就让爸爸买高筋面粉来做。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拌凉皮了。
凌月准备好一摞的碗碟,拿了个轻巧的铝盆拌凉皮用。
爸妈站在凌月身边,看她先是抓了把黄瓜丝放进盆里,然后是面筋,接着放入盐和味精,倒料水,醋,麻酱,蒜泥汁,辣椒油,花生碎,最后抓了一份凉皮放进盆里,用筷子拌匀,倒进碗里。
如果喜欢吃香菜的,还可以放一些香菜。
不过凌月觉得放了香菜比较影响凉皮的味道,她是不喜欢放的。
一份色泽红润油亮,带着麻酱和蒜泥,醋以及辣椒油的各种混合香味的凉皮就成了。
这味道还没有开始吃,只是闻一下就让人忍不住口水泛滥。
尤其是吴秋玲,她现在可是孕期,正喜欢这些酸辣爽口的食物,默默的吞了下口水。
“爸妈,你们尝一下味道怎么样?”
吴秋玲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真是说不出的好吃,她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又爽口的东西。
“太好吃了!”
凌爸也尝了一口,连连点头。
凌月又给小雪和小霍盛拌了一份,小雪不怎么能吃辣,就给她放了一点辣椒油,多多的麻酱,吃的小丫头满嘴边上都是麻酱,直夸真好吃。
小霍盛喜欢辣,凌月就多给他放了些辣椒油和花生碎。
凌月把拌凉皮这活交给爸妈,她则是开始做肉夹馍。
砂锅里的肉经过加热后,浓郁的肉香伴着卤汁的香味馋人的很。
把白吉馍从中间用刀片开,然后把卤好的肉块在案板上剁碎,还加了些青辣椒,这样味道更好。
把剁碎的肉用刀夹进白吉馍中间,再用小勺浇上一勺卤汁,一口凉皮一口肉夹馍,大家吃的一个个停不下来。
忙碌了一上午,凌月也吃上了自己做的凉皮和肉夹馍,终于尝到这久违的味道。
做了好吃的,自然是要分一下的,爷爷小叔和姑姑,每人两个肉夹馍一大份凉皮。
小霍盛家也是,他外公外婆和苏洁姑姑。老姥娘那里是凌爸骑车送去的,怕肉夹馍凉了不好吃,凉皮放久了也会黏。
至于师父那里,凌月每样都比别人多了一倍,因为那老头太能吃了,一顿饭能赶上别人一天的量。
吃完后,还尤不过瘾的吧唧着嘴,问什么时候还做。
再这样下去,凌月觉得自己都要养不起了。
凉皮和肉夹馍得到了大家一致的五星好评,凌爸和吴秋玲决定就做这个卖。
现在是夏天,没有比吃这个更合适的了。
凌月还教凌爸和妈妈做了炒面皮,因为有些人或许身体原因什么的不能吃凉的,那就用豆芽和芹菜炒一下。
还可以加鸡蛋,炒面皮最好用郫县豆瓣酱,不过他们这里不太容易买到,就退而求其次用自家做的黄豆酱,做出来味道也是不错的。
等天气冷了就不做凉皮了,到时候换成水饺面条和小炒之类的。
第二天爸妈又试着自己做了回凉皮和肉夹馍,这些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爸妈很快就熟练了。
大家跟着连吃了两天的凉皮和肉夹馍,直呼过瘾。
凌爸和老爷子不太放心,怕村里有人受伤需要帮忙,就一个穿着蓑衣,一个披上雨衣,出去看了一圈。
听着耳边一阵阵雷声,凌月睡不着,心里直叹可惜。
这么好的贮存电能量的机会,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错过,简直是太心疼了。
“你可以试试用流星指将电流导至远处,附在一棵树上或高处作为媒介引雷的方式,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吸取到三分之二的雷电能量,因为会损耗掉一部分。”
就在凌月心里大叹可惜的时候,沉寂许久的蓝星客突然出声。
凌月一喜,竟然还可以这么操作!
那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有雷电她都能这样做。
毕竟像第一次那样的方式吸取雷电能量太惹眼了,万一被人看到说不定她会被抓去做研究了!
她悄悄的用手指运出电流,眼看着那条电流钻出棚子,在空中一直往远处浮动。
直到离凌月家百十米的一处地方,因为电流延伸的越远,损耗的电能就越多。
那里有一个久不住人的老屋,屋前门口长着一棵半死不活的老槐树,凌月将电流附在树尖处。
果然,没一会就响起轰隆隆的闷雷由远及近,转眼到了那棵老槐树的上空,对着树尖上的电流咔嚓一声。
密布的电流像网一样全都汇聚到电流处,而凌月这边则能感觉到源源不断的电流输进自己的能量之海。
没人能看到那条隐形的电流,只能看到那棵老槐树被雷给劈了。
而且不劈其他地方,只劈那棵老槐树,看似好像那个槐树在渡劫似的。
更没人会知道,那雷电基本没有劈到槐树上多少,大多都被流星指的电流吸走输入凌月那里。
今夜注定是个不平之夜,因为地震的原因好多人都慌乱的从自家跑了出来,聚集到村子的空旷处。
除了搭棚子的几家有地方安置,他们都无处可去,有的顶着蓑衣,有的打着伞,而更多的人则是淋着雨。
穿什么的都有,九成的人都只顾往外跑没有穿鞋。
男人们大多都光着膀子,有些女人身上就裹了条床单,孩子们差不多都是光溜溜的,瑟缩在父母怀里,惶恐不安的发着抖。
好在现在是夏天,不过淋着雨还是有些冷的。
大人可以忍,小孩子有的已经因为冷打起了喷嚏,估计明天会有不少感冒的。
这能怪谁呢!
谁让前几天他们不相信那个地震的传言,事先搭防震棚子的。
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
心里只祈祷着,这场地震和大雨快点过去,总不能一直这样待在外面吧!
大家听见霹雳咔嚓的雷声,全都看过去,就看见不远处让人震惊的一幕,雷电往那棵老槐树上劈去。
这样还不算完,接下来的雷电接二连三都劈到那一棵老槐树上。
大家心里纷纷觉得诧异又没人能解释这个现象,只是傻看着。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棵老槐树在遭遇了这场雷劈事件后,却因祸得福竟然重新焕发了生机,变得生气蓬勃郁郁葱葱,再也不是以往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秋天的时候,甚至还开了满树的槐花,香飘数里,成了一道奇景,惹得周围村子里的人都跑来看,啧啧称奇。
村里的人都暗中把这棵老槐树奉为神树,它的枝丫更是被大家称为雷击木,做成小木牌挂在身上是可保平安的平安符。
其他村里的不少人都慕名而来,甚至还有的每逢初一十五都给这棵老槐树烧香祭拜。
村里人都以有这棵老槐树而骄傲,这棵树成了远近闻名的神树。
有些人还把它当成了许愿树,许个愿把红布条系在树枝上,那个愿望就可以实现。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这场雨没有持续太久,哗哗的下了一个多小时就停了,然后雷声也渐渐变小慢慢远去。
大家看不下雨了,纷纷转回自家,大着胆子回屋拿衣服和贵重的东西,然后又在院子里搭起了临时的棚子。
因为现在才是半夜,到天亮还有好几个小时,谁也不敢回屋睡,怕万一再有地震。
可一直不睡大人还能撑得住,孩子们就撑不住了。
大多人家都是找出家里的塑料布,用棍子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再抬个床或是支个门板,先让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有个地方休息。
能量得到填充的凌月心满意足,正准备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出去转了一圈的凌爸和爷爷回来了。
听两人说除了村里几个住老房子的人家塌了,有几个人受了轻伤,其他人家都没事。
爷俩又说了会话,就各自睡下了。
一大早,村里的广播就开始响了,说的就是地震的事,有可能近日还会有地震,让大家做好抗震防震的准备云云。
这一次连广播里都说了,大家不可能不信了,纷纷积极的搭棚子,为抗震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学校里为了安全起见,也不知道地震何时会发生,因为这个是无法预料的,都让学生把桌椅移到操场上,在树下上课,树上挂着小黑板。
凌月一家不放心城里的房子,又去城里看了一趟,见房子没受地震的影响。
这房子可都是用水泥砖头和一些钢筋建造的,能抗七八级地震呢!
凌爸定制的长条桌和板凳也已经做好了,没有刷油漆,就是原木色的,按照凌月的要求上面只上了两层清漆,简单又大方。
把桌椅搬到茶水奶奶的那两间屋子里摆放好,凌爸一次交了一年的房租。
又去土产公司买了些锅碗瓢盆碟子小勺等等物件,凌月觉得在房间里垒灶台有些麻烦,就让凌爸跟人买了一大一小两个汽油桶,找人改装成灶台,上面再安放上大小合适的锅就成了。
灶台两边还焊着把手,可以抬进抬出的。
白天的时候可以抬出来一个,就放在靠墙的位置蒸煮东西用。屋子里放个小点的灶台,那个用来炒菜。
等把这些东西都准备齐全,凌月就买了些材料,准备教爸妈制作凉皮。
为了做凉皮,还专门去铁皮门市找人打了两个铁锣。
头天晚上,凌月先教爸妈和面洗面筋,为了做出的凉皮劲道,和面的时候加一些盐,然后再把洗面筋的水静止让它澄清。
第二天一早把澄清的水倒出去,剩在底下的那些就是澄粉浆了。
这个可是做凉皮的主要原料。
大锅里烧大半锅的水,等水微开保持小火,铁锣里用小刷子刷上一层油,把澄粉浆舀一些倒进铁锣里,在锅里匀速的转动铁锣,让那些澄粉浆均匀的铺在锣里,盖上锅盖蒸一两分钟。
然后取出铁锣放进凉水盆里,等温度降下来就把里面已经成型的凉皮轻轻揭下来,放在一个刷了油的大茶盘子里。
两个铁锣也是交替使用,一个放凉水里降温的时候就用另一个。
凌月做了几张,然后让爸妈上手试做,两人除了第一张做的有些破烂不太成功之外,下面就慢慢的熟练了。
看爸妈很快上手,凌月把转凉皮的活交给两人,自己去准备其他。
她原本打算做的肉夹馍的饼子是那种一层一层酥皮的,一咬就掉渣的那种。
后来想想这个虽然好吃,但做起来有些麻烦,不但要制作油酥,还要做一个能烤饼的炉子。
所以她想了想就决定简化一下,直接做那种发面饼子,用平底锅或者鏊子就能炕熟。
有的地方叫发面炊饼,也有的地方叫白吉馍。
里面夹上剁碎的五花肉和汤汁,咬一口也是萱软可口香而不腻,不比那种油酥饼做的肉夹馍差。
其实,白吉馍就是早期的肉夹馍,那种酥饼是后来经过发展开发出来的另一种。
两厢一比较,白吉馍吃起来虽然不如酥饼那么香,但却少了一份油腻,多了一份原味的麦香。
发面是一早就和好的,现在也快发的差不多了,五花肉是昨天从城里回来的时候买回来的。
昨天晚上就用砂锅卤上了,经过一夜的浸透滋味一定更足。
一共买了五斤,凌月今天就是试做一下自家吃,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教爸妈这门手艺。
至于妈妈奇怪她怎么会这些,凌月说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她也是第一次做。
听说是凌月的师父说的,吴秋玲就不再怀疑了,因为那老头这些年天南海北的去过不少地方,了解不少风土人情以及各地的吃食。
知道些做法,也没什么奇怪的,他毕竟那么喜欢吃!
凌月心说,师父还真是她的最好挡箭牌,以后再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就往他身上推就是了。
老头儿才不会在乎这个,只要有吃的堵住他的嘴就行。
把昨晚卤好的肉又在小火上加热,凌月开始制作辣椒油,里面还加了白芝麻,先用大料和葱段香菜以及洋葱熬制葱油,然后再把热油分几次加入辣椒碎里面。
随着热油的淋入,辣椒和芝麻的香味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飘在空气里久久不散。
还炸了些花生米,捣成花生碎,拌凉皮的时候加一些这个味道更赞。
从县城买的麻酱,用温开水稀释一下搅匀,还有用花椒大料熬了些料水放凉。
又跑了趟菜园子,摘了半篮子黄瓜洗干净泡在凉水里备用。
接下来,凌月就开始炕白吉馍了。
农村里不少人家都有烙饼的鏊子,正好小霍盛家就有,就把他家的给拿来用了。
用石块支出个三角架,上面放上鏊子,下面烧火,这火是小霍盛帮忙烧的。
烙饼的火不能太急,要用中小火,还要匀,这样鏊子才能受热均匀,饼也不会糊。
小霍盛火烧的不错,他说外婆烙饼的时候都是他来烧火,烧的多了就有经验了。
一个个比烧饼小一圈的白吉馍烙好后就放进一个大簸箩筐子里,上面盖上两层干净的笼布防灰。
这边凌月的白吉馍烙好了,那边爸妈也把所有的凉皮都摊完了。
在凌月的指挥下,又把面筋给蒸出来,然后撕成小块晾凉。
吩咐小雪剥的大蒜也剥好了,凌爸放进蒜臼子里没一会就捣成蒜泥。然后按照凌月说的,把蒜泥放进凉开水里稀释成蒜汁。
凌月切完一盆黄瓜丝,让妈妈把凉皮一张张切成宽条,因为是第一次做就活了三四斤的面,不过做了也有二三十张凉皮。
其实做凉皮最合适的是高筋面粉,做出来的凉皮细腻好看还劲道,等做生意的时候就让爸爸买高筋面粉来做。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拌凉皮了。
凌月准备好一摞的碗碟,拿了个轻巧的铝盆拌凉皮用。
爸妈站在凌月身边,看她先是抓了把黄瓜丝放进盆里,然后是面筋,接着放入盐和味精,倒料水,醋,麻酱,蒜泥汁,辣椒油,花生碎,最后抓了一份凉皮放进盆里,用筷子拌匀,倒进碗里。
如果喜欢吃香菜的,还可以放一些香菜。
不过凌月觉得放了香菜比较影响凉皮的味道,她是不喜欢放的。
一份色泽红润油亮,带着麻酱和蒜泥,醋以及辣椒油的各种混合香味的凉皮就成了。
这味道还没有开始吃,只是闻一下就让人忍不住口水泛滥。
尤其是吴秋玲,她现在可是孕期,正喜欢这些酸辣爽口的食物,默默的吞了下口水。
“爸妈,你们尝一下味道怎么样?”
吴秋玲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真是说不出的好吃,她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又爽口的东西。
“太好吃了!”
凌爸也尝了一口,连连点头。
凌月又给小雪和小霍盛拌了一份,小雪不怎么能吃辣,就给她放了一点辣椒油,多多的麻酱,吃的小丫头满嘴边上都是麻酱,直夸真好吃。
小霍盛喜欢辣,凌月就多给他放了些辣椒油和花生碎。
凌月把拌凉皮这活交给爸妈,她则是开始做肉夹馍。
砂锅里的肉经过加热后,浓郁的肉香伴着卤汁的香味馋人的很。
把白吉馍从中间用刀片开,然后把卤好的肉块在案板上剁碎,还加了些青辣椒,这样味道更好。
把剁碎的肉用刀夹进白吉馍中间,再用小勺浇上一勺卤汁,一口凉皮一口肉夹馍,大家吃的一个个停不下来。
忙碌了一上午,凌月也吃上了自己做的凉皮和肉夹馍,终于尝到这久违的味道。
做了好吃的,自然是要分一下的,爷爷小叔和姑姑,每人两个肉夹馍一大份凉皮。
小霍盛家也是,他外公外婆和苏洁姑姑。老姥娘那里是凌爸骑车送去的,怕肉夹馍凉了不好吃,凉皮放久了也会黏。
至于师父那里,凌月每样都比别人多了一倍,因为那老头太能吃了,一顿饭能赶上别人一天的量。
吃完后,还尤不过瘾的吧唧着嘴,问什么时候还做。
再这样下去,凌月觉得自己都要养不起了。
凉皮和肉夹馍得到了大家一致的五星好评,凌爸和吴秋玲决定就做这个卖。
现在是夏天,没有比吃这个更合适的了。
凌月还教凌爸和妈妈做了炒面皮,因为有些人或许身体原因什么的不能吃凉的,那就用豆芽和芹菜炒一下。
还可以加鸡蛋,炒面皮最好用郫县豆瓣酱,不过他们这里不太容易买到,就退而求其次用自家做的黄豆酱,做出来味道也是不错的。
等天气冷了就不做凉皮了,到时候换成水饺面条和小炒之类的。
第二天爸妈又试着自己做了回凉皮和肉夹馍,这些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爸妈很快就熟练了。
大家跟着连吃了两天的凉皮和肉夹馍,直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