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终于可以不看那些叽叽歪歪的官员在文幽幽面前,进行谁比谁更惨的表演了。她看见路上陆陆续续出现的草棚,还有路边着看他们的灾民。
这些灾民看起来衣着还算整洁,看到张知县领着一群身着官服的,一下子统统跪在路边。
文幽幽见此情景被触动了,他快步走到人们的中间,对着大家说:“各位乡亲,快快请起,下官是朝庭派来主持这次水祸的赈灾事宜,请大家不要担心和害怕,快快请起吧!”小月见这些人听了文幽幽的话有些将信将疑,于是给张知县使了个眼色。张知县走到文幽幽的身边,对着灾民说道:“各位乡亲,这位是朝廷派给咱们落带镇主持赈灾事宜的文大人,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困难都可以到县衙来找我或者文大人呈情。大家都起来吧,就先去忙自己的事吧!”这些灾民都认得张知县,于是才陆陆续续的起身,口里念叨谢过大人。
这时,一个老人嘴里自言自语的说道:“来落带镇赈灾还不如去玉泉镇和屏风县。”虽然他声音低沉,但是文幽幽却听得一清二楚,他走到老人家的面前,拉着他的手问:“老人家,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那老人见文幽幽问的诚恳,也就没有隐瞒的说:“其实我们落带镇的灾情看似严重,其实灾民的生活影响不大,不像其他地方,哎。。。”他叹了一口,低着头。
文幽幽连忙问道:“其他那些地方?谁告诉您的?”张知县本来想开口,但是被文幽幽眼神给阻止了,因此也就默不作声。那老人家缓缓的说道:“回大人,是那些来山头避难逃灾的人说的,他们说玉泉镇和屏峰县死了好多人。”说着心有不忍,拉着文幽幽的手:“大人,请去这些地方看看吧,帮帮他们吧!”文幽幽握着老人的手说:“下官一定尽快前往您说的两个地方,谢谢您了!”老人摇了摇头说:“我一把老骨头了,啥都帮忙不了,有啥好谢的。只希望天老爷别再下雨,早点把洪水退了,那就该要谢天谢地!”说完对文幽幽行了个礼,慢慢的走回自家的草棚子。
这些官员听了都不发一言,只有张知县对着文幽幽说:“文大人,你看你是先去视察灾情,还是回县衙修整一下。”文幽幽望着自己身后一群官员,他知道落带镇的情况应该并不是太糟糕的,而且带着这么多官员一起去访灾情,也许并不是良策,还是先去县衙,他说道:“先回县衙。”张知县点了点头,后面的官员也心里松了一口气,毕竟一大早去岸边等候文大人,后又走了半天的山路,泥泞不堪,早就苦不堪言了,也都想回县衙好好休息一下。
爬上这个山顶,小月发现这里没有山峰耸立,而是像被谁用大刀削平了一样,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平坝,这里有些石头和木制的屋子,应该是山上的常住的人家,而很多新搭的草棚应该是前来避难得灾民。在张知县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县衙在山头上的临时办公地点,这是一个石制的屋子,非常结实。听张知县在路上介绍,屋子的主人原本也是在落带镇上居住,后来不堪水患,举家搬迁到山上修建了屋子,而镇上的屋子租给县衙做驿站,所以这家人与县衙的关系密切,这县衙到了山头,也是借用这家人的房子临时办公。
既然是临时的办公场所也就没有那么讲究,从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大厅,应该是议事的地方。张知县安排诸位大人在大厅坐下,有小厮送来茶水。小月没有跟这些大人坐在一起的资格,她和木诗一起被张知县的师爷领着,前往给他们安排的住处。
小月跟着这个自称姓林的师爷,穿过石屋的两个院子,就到了给文幽幽和他的随从安排暂住地方,林师爷有些抱歉的说:“这里本来就是临时征用的民房,有些简陋,希望文师爷见谅,在文大人面前美言几句。”来的路上,这个林师爷有心与小月结交,跟她攀谈,但是小月觉得要压低声音,装作男声说话实在有些费劲,懒得搭理。
搞得这个林师爷以为小月故作清高,看低了他这个知县的师爷,不觉有些自卑,又担心她会处处挑刺,为难与他。没想到,小月看了看这里简陋的环境,并没有嫌弃,而是说道:“林师爷辛苦了,一来,我们大人来此公干,而且是赈灾,二来,我们大人对吃住并不是太计较。”林师爷听到这里,才把刚才吊起的心落下:“那就好,那就好,我们大人与文大人素不相识,所以以后有些事情还望文师爷多多指教。”
小月不想在与他多话:“林师爷也辛苦了,你先去忙你的公务吧,这里我们自己来就好了。”
林师爷见他有逐客之意,也就不便停留:“那好吧,有什么需要文师爷再差人来找我。”说罢就离开了。
小月看了看他们的住处,是个小院子,有三四间屋子,她让木诗把文幽幽行李放到中间的主屋,然后把房间整理了一下,自己把院子通看了一遍。在主屋旁边连着一个书房,里面文房四宝样样齐全。在主屋旁边,她找到一个偏间,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突然觉得有些困了。她喊来木诗,让他收拾完了之后就前厅伺候文幽幽,如果有事再来就叫她,然后和衣睡下。
也许是心里有事,小月就才睡了半个时辰就醒了。她起身出门,看见院子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估计木诗去了前厅。她心里其实一直记挂着潘先生,于是到了书房想给文幽幽留张字条,然后出门去寻人。
到了书房,她一边墨墨,一边回想今天的所见所闻,下笔写留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在结尾的时候写下了:“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十六个字。写完未等墨干,她就起身出门了。
张知县给文幽幽准备的这个院子,其实离侧门很近,小月没有走几步就出了石屋,来到灾民居住的草棚区。
山头上的情况,跟之前张知县说的差不多,灾民们并没有因为家园被河水淹没而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毕竟财产受损,也不知道何时能重返家园,有些人看起来心情比较低落。
小月在这些草棚子之间逛着看着,她一边找人潘先生,一边也想找那一家客栈的掌柜,然后向他打听潘先生的去向,可是什么都没有找到。她觉得潘先生不是本地人,打听起来估计有点困难,需要从客栈着手。当草棚子区找不到人的时候,她怀疑那个掌柜是不是早就在山头修了房子,而没有住草棚子,所以就想寻个人问问。
她抬头看前面有一个年轻人的背影,此人全身穿着白色的衣服,心想这人还跟文幽幽一个品味,正要打个招呼,结果此人突然转过头,跟小月打了一个照面。
小月一看,心里就乐了,想不到这时居然遇见一个熟人。
这些灾民看起来衣着还算整洁,看到张知县领着一群身着官服的,一下子统统跪在路边。
文幽幽见此情景被触动了,他快步走到人们的中间,对着大家说:“各位乡亲,快快请起,下官是朝庭派来主持这次水祸的赈灾事宜,请大家不要担心和害怕,快快请起吧!”小月见这些人听了文幽幽的话有些将信将疑,于是给张知县使了个眼色。张知县走到文幽幽的身边,对着灾民说道:“各位乡亲,这位是朝廷派给咱们落带镇主持赈灾事宜的文大人,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困难都可以到县衙来找我或者文大人呈情。大家都起来吧,就先去忙自己的事吧!”这些灾民都认得张知县,于是才陆陆续续的起身,口里念叨谢过大人。
这时,一个老人嘴里自言自语的说道:“来落带镇赈灾还不如去玉泉镇和屏风县。”虽然他声音低沉,但是文幽幽却听得一清二楚,他走到老人家的面前,拉着他的手问:“老人家,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那老人见文幽幽问的诚恳,也就没有隐瞒的说:“其实我们落带镇的灾情看似严重,其实灾民的生活影响不大,不像其他地方,哎。。。”他叹了一口,低着头。
文幽幽连忙问道:“其他那些地方?谁告诉您的?”张知县本来想开口,但是被文幽幽眼神给阻止了,因此也就默不作声。那老人家缓缓的说道:“回大人,是那些来山头避难逃灾的人说的,他们说玉泉镇和屏峰县死了好多人。”说着心有不忍,拉着文幽幽的手:“大人,请去这些地方看看吧,帮帮他们吧!”文幽幽握着老人的手说:“下官一定尽快前往您说的两个地方,谢谢您了!”老人摇了摇头说:“我一把老骨头了,啥都帮忙不了,有啥好谢的。只希望天老爷别再下雨,早点把洪水退了,那就该要谢天谢地!”说完对文幽幽行了个礼,慢慢的走回自家的草棚子。
这些官员听了都不发一言,只有张知县对着文幽幽说:“文大人,你看你是先去视察灾情,还是回县衙修整一下。”文幽幽望着自己身后一群官员,他知道落带镇的情况应该并不是太糟糕的,而且带着这么多官员一起去访灾情,也许并不是良策,还是先去县衙,他说道:“先回县衙。”张知县点了点头,后面的官员也心里松了一口气,毕竟一大早去岸边等候文大人,后又走了半天的山路,泥泞不堪,早就苦不堪言了,也都想回县衙好好休息一下。
爬上这个山顶,小月发现这里没有山峰耸立,而是像被谁用大刀削平了一样,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平坝,这里有些石头和木制的屋子,应该是山上的常住的人家,而很多新搭的草棚应该是前来避难得灾民。在张知县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县衙在山头上的临时办公地点,这是一个石制的屋子,非常结实。听张知县在路上介绍,屋子的主人原本也是在落带镇上居住,后来不堪水患,举家搬迁到山上修建了屋子,而镇上的屋子租给县衙做驿站,所以这家人与县衙的关系密切,这县衙到了山头,也是借用这家人的房子临时办公。
既然是临时的办公场所也就没有那么讲究,从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大厅,应该是议事的地方。张知县安排诸位大人在大厅坐下,有小厮送来茶水。小月没有跟这些大人坐在一起的资格,她和木诗一起被张知县的师爷领着,前往给他们安排的住处。
小月跟着这个自称姓林的师爷,穿过石屋的两个院子,就到了给文幽幽和他的随从安排暂住地方,林师爷有些抱歉的说:“这里本来就是临时征用的民房,有些简陋,希望文师爷见谅,在文大人面前美言几句。”来的路上,这个林师爷有心与小月结交,跟她攀谈,但是小月觉得要压低声音,装作男声说话实在有些费劲,懒得搭理。
搞得这个林师爷以为小月故作清高,看低了他这个知县的师爷,不觉有些自卑,又担心她会处处挑刺,为难与他。没想到,小月看了看这里简陋的环境,并没有嫌弃,而是说道:“林师爷辛苦了,一来,我们大人来此公干,而且是赈灾,二来,我们大人对吃住并不是太计较。”林师爷听到这里,才把刚才吊起的心落下:“那就好,那就好,我们大人与文大人素不相识,所以以后有些事情还望文师爷多多指教。”
小月不想在与他多话:“林师爷也辛苦了,你先去忙你的公务吧,这里我们自己来就好了。”
林师爷见他有逐客之意,也就不便停留:“那好吧,有什么需要文师爷再差人来找我。”说罢就离开了。
小月看了看他们的住处,是个小院子,有三四间屋子,她让木诗把文幽幽行李放到中间的主屋,然后把房间整理了一下,自己把院子通看了一遍。在主屋旁边连着一个书房,里面文房四宝样样齐全。在主屋旁边,她找到一个偏间,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突然觉得有些困了。她喊来木诗,让他收拾完了之后就前厅伺候文幽幽,如果有事再来就叫她,然后和衣睡下。
也许是心里有事,小月就才睡了半个时辰就醒了。她起身出门,看见院子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估计木诗去了前厅。她心里其实一直记挂着潘先生,于是到了书房想给文幽幽留张字条,然后出门去寻人。
到了书房,她一边墨墨,一边回想今天的所见所闻,下笔写留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在结尾的时候写下了:“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十六个字。写完未等墨干,她就起身出门了。
张知县给文幽幽准备的这个院子,其实离侧门很近,小月没有走几步就出了石屋,来到灾民居住的草棚区。
山头上的情况,跟之前张知县说的差不多,灾民们并没有因为家园被河水淹没而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毕竟财产受损,也不知道何时能重返家园,有些人看起来心情比较低落。
小月在这些草棚子之间逛着看着,她一边找人潘先生,一边也想找那一家客栈的掌柜,然后向他打听潘先生的去向,可是什么都没有找到。她觉得潘先生不是本地人,打听起来估计有点困难,需要从客栈着手。当草棚子区找不到人的时候,她怀疑那个掌柜是不是早就在山头修了房子,而没有住草棚子,所以就想寻个人问问。
她抬头看前面有一个年轻人的背影,此人全身穿着白色的衣服,心想这人还跟文幽幽一个品味,正要打个招呼,结果此人突然转过头,跟小月打了一个照面。
小月一看,心里就乐了,想不到这时居然遇见一个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