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 作者:安娜芳芳
第三十一章:妖祸 (2)
<!--go-->
第三十一章:妖祸 (2)
狄景辉倒不浪费时间,每天忙里忙外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狄仁杰离开庭州时,嘱咐他要继续将庭州剩余的零散瘟疫全部控制住,因此狄景辉这些天在官府的配合下,始终在查找漏网的病例,并对症派药。有些疫病患者由于救治不及时,引发了些别的病症,一时难以痊愈,狄景辉也去向裴素云请教,还找来庭州城的其他医师,共同为这些病患诊治。到了这两天,基本已将疫病的影响完全消除了,这算是公事;与此同时,狄景辉也没忘记忙自己的私事。借着此次救治瘟疫的过程,他恰好将庭州城的各族药商,大大小小的一网打尽,全都认识了个遍。又兼狄景辉的药商经验和宰相公子的背景,他很快就获得了这些商贩的信任,并借机仔细考察了以庭州为中心的西域药物贩卖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于自己的将来,狄景辉从来没有停止过筹划,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险和曲折,他比过去更加重视根植于内心的愿望,因为他现在深知,这样的愿望也属于他日渐衰老的父亲,和生死未卜的朋友。
这个愿望就是:坚定地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最近这些日子以来,狄景辉发现,过去他不理解的,现在都了然于心;过去他习惯轻视的,现在他学会了珍重。虽然面对人生的种种抉择,狄景辉知道各自仍会有着天壤之别,但同情之心常在,亦令他会有切肤的痛惜,只因他还有机会重新来过,可是别人呢?
一路上边走边想、思虑万千,狄景辉猛然抬头时,发现已站在了庭州刺史府高大的府门前。人来人往的通衢大街上,市声沸腾、热闹非凡。狄景辉不觉怔了怔,几个多月前他与李元芳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物是人非的感触猛烈冲击着他的心胸,狄景辉深深吸了口气,抬腿迈入大门。
失去了刺史的庭州官府群龙无首,临时主事的只是一名录事参军,自谓位低人微,不肯承担任何责任,以“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来对待所有公务。见到狄景辉进来,赶紧点头哈腰地迎到正堂之外,让不知就里的外人看来,恐怕要误会狄景辉才是上官。狄景辉也不管他,只对着正堂案上高高摆放的圣旨磕头下跪,双手举过头顶,郑重接过。
这边狄景辉还在细细阅读圣旨,那边录事参军已急不可待地向他恭喜了。狄景辉充耳不闻,虽然多少有些思想准备,圣旨上的内容仍然令他百感交集。真没想到,这一切来得如此之快,他就这样结束了流放生涯,也结束了豪迈与悲壮交织、神秘与激情共舞的西域生活,从此命运又要将他引人一个全新的未来,那里既有看似熟悉的荣耀和富足,却又包含着陌生的危险和考验,当然这一次,他还是别无选择,只有前行。
向录事参军道了谢,狄景辉便要告辞。录事参军殷勤相送,二人刚走到刺史府门前,“咚、咚、咚”的鸣冤鼓声震耳欲聋地响起,将二人都吓了一跳。再听府门外,哭嚎叫闹已经乱作一团。狄景辉正大感诧异,差役狂奔入内,向录事参军报告说,刺史府门外有百姓闹事。那录事参军就怕出事,顿时急得变了脸色,再一细问方知,原来是最近城中多户百姓走失了家中小儿,一连数日遍寻不着,家里人都着了慌,结伴到刺史府报官来了。
录事参军一听,脑袋大了好几圈,真真是越怕麻烦越麻烦。抬起头来,看到狄景辉正盯着自己,录事参军咧嘴苦笑:“狄公子,您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了?咱庭州怎么就没个消停了?!”狄景辉耸了耸肩,调侃道:“流年不利吧,恐怕录事大人要去求个神拜个佛。”
见录事参军仍在原地百般踌躇,狄景辉拱手道:“录事大人公务要紧,狄某就不多叨扰了。”“咳!”录事参军连连摇头,也作揖道:“要是狄大人在就好喽,小官也不用如此作难。狄公子请便,小官就不送了,不送了。”狄景辉打个哈哈:“这种案子恐怕还是本地人断起来更顺手,录事大人不过稍微辛苦些,替百姓找回走失的孩子也是积德的好事情嘛。”
录事参军脸色阴沉下来,看看四下无人,方才凑到狄景辉面前道:“狄公子,跟你说句实话,这案子可不简单,蹊跷大着呢。”“哦?有何蹊跷?”录事参军摇头道:“不瞒狄公子,差不多十天前就有第一起走失小儿的案子报上来了……”“十天前?!”狄景辉思忖道:“那是我爹走了才不久就出事了?”“谁说不是呢!”
狄景辉问:“那案子破了吗?孩子们找到了吗?”录事参军又是一通唉声叹气:“刺史府派了人出去,城里城外都找遍了,连个影子都没找到。最可恼的是,此后又陆续有别的小儿走失案子报过来,这十来天算起来,大概都有几十个孩子没了踪影!”“几十个?!”狄景辉也不觉倒吸口凉气:“难怪百姓到刺史府门口来闹事,录事大人,这可是桩大案子啊……你打算怎么办?”
录事参军苦着脸道:“查案本非小官所长,再说庭州刺史缺失,这样的大案没有第一长官属领查察,真的很难有所突破啊。”“录事大人的意思是不想管?”录事参军沉默,狄景辉挑起眉毛道:“狄某对官家的事情一向没什么兴趣,录事大人如何处理案子也轮不到狄某说三道四,不过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这么许多孩子丢失官府却无所作为,恐怕百姓不会让录事大人轻易蒙混过关噢。”
狄景辉话音刚落,刺史府门口喧闹声一阵高过一阵,二人一起朝门口望去,录事参军的脸都白了,喃喃道:“不是我想蒙混,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小官福薄命浅,管多了只怕招致无妄之灾啊。”狄景辉皱起眉头:“无妄之灾?这又是从何说起?”
录事参军凑近狄景辉,转动着眼珠道:“狄公子不是外人,小官就再多说一句。我派人查访了这么些天,虽说没找到孩子们,却也查到些蛛丝马迹,只不过……”他舔了舔嘴唇,脸上突现恐惧之色:“小官目下觉得,这件案子非常人所作,却与鬼神巫术有关!”
狄景辉不可思议地瞅着录事参军:“录事大人,您没事吧?”
跨出刺史府正门时,闹事的百姓们正在差役的推搡驱赶中挣扎呼号。狄景辉冷眼旁观,只见好几个妇人已哭得昏厥在地,不用猜就知道是走失了孩子的母亲,她们身边的男人们有胡人、也有汉人,俱是面容憔悴、神色既焦虑又愤怒。狄景辉默默地从他们身旁走过,回想着方才录事参军的一番说辞,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录事参军说话间闪闪烁烁,语焉不详地透露给狄景辉,庭州新起的这一系列走失儿童案似乎牵扯着某种隐秘的险恶力量,具体情形他也不清楚,但那些丢失的孩子们必然凶多吉少。因为害怕邪灵的威力,更害怕给自己招致祸患,录事大人已拿定了主意不去追查。接着,他又神秘兮兮地告诉狄景辉,此次朝廷和赦免狄景辉的圣旨一起下发到庭州的,还有任命新刺史的公文。原凉州刺史、本次陇右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得到狄仁杰大为赞赏的崔兴大人,将接任庭州刺史一职,不日就要到任。录事大人的如意算盘就是拖一天算一天,只要拖到崔大人来庭州赴职,把这一大团乱麻扔过去,他自己也就解脱了。
狄景辉对此无言以对,既然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庭州了,他也不想多管闲事,只是给录事大人提建议说,即使不卖力追查案件,至少也该在全城张贴公告,让百姓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管好自己的孩子,尽量避免类似事件愈演愈烈,等到时候崔刺史来了,录事大人也好有个交待。
顺着通衢大道走了很远,刺史府门口的吵闹声仍然不断涌入狄景辉的耳窝。狄景辉停下脚步仰望晴空,庭州盛夏火辣辣的艳阳仍然那么灼人,他眯起眼睛,一时间无法说清楚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究竟是喜、是忧?……真的要回去了吗?
想到洛阳,狄景辉的眼前又浮现出狄仁杰那张苍老的脸。狄景辉早已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认真端详过父亲了,但就在不久前的重逢中,他才震惊地发现,原以为永远睿智强大、不可战胜的父亲,竟已衰老到令自己心颤的地步。狄景辉想,让自己回洛阳,一定是皇帝体察了父亲的心意所做的决定,说不定父亲还为此恳求了皇帝呢。只可叹,还有一个人,像自己一样令老父亲牵肠挂肚的人,却是求也求不回去了。
“庭州,庭州。”狄景辉的眼睛湿润了:“当初是我信誓旦旦要在此地生根,可是今天,元芳,莫非倒是你,要永远留下来了……”
洛阳附近的石淙山,山峦秀美、云蒸霞蔚、绿野森森、鸟语花香。山间遍布清泉小溪、淙淙流淌于嶙峋碎石之上,如琴韵悠扬,日夜不绝,从而得名“石淙”。高宗时期,此山便以其清幽隽雅的环境而深得二圣的喜爱。每当洛阳盛夏时节,高宗武后常常临幸石淙山,避暑消夏,石淙山遂成洛阳郊外皇室之消暑胜地。
七月初一,武皇在洛阳城头迎得自陇右大胜还朝的十万大军,欣喜之余大赦天下,并改元“久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位年近八旬的老妇仿佛突然焕发了青春似的,除了临朝听政之外,更是兴致百倍地寻欢作乐,精力旺盛地让正当壮年的朝臣们都感到既欢喜又压迫。
今天是七月初十,武则天率领着她最亲近的皇戚和最宠信的朝臣们,来到石淙山游玩。一路之上,女皇的心情出奇地好,随行诸位自然也忙着凑趣,好像真的放下了所有的纷争和罅隙,至少是表面上地,投入到风雅清新的山野美景之中,尽享这份难得的轻松与和睦。
日上三竿之时,这支仪仗飘扬、富丽雍长的队伍终于来到了半山的玉泉亭外。此处是石淙山风景最胜之处,往上看,一挂碎玉缤纷的瀑布从山巅坠落,将阳光反射成点点金辉;朝下望,一脉蜿蜒流淌的清泉奏鸣叮咚,在翠竹野花间旖旎穿行;正前方半山坳的峭壁外,满眼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绿意,令人望之流连、心旷神怡。
玉泉亭内外早就铺好凤尾竹编的凉席,一张张矮几整整齐齐地置于席上。武则天面南背北,笑容满面地坐于主位上。山间凉风带来草木沁人的香甜,武则天连吸几口,只觉得神清气爽,怀视众人时,她的目光不由地洗脱几分怀疑和尖锐;多了些许和蔼与慈祥:李显、李旦、太平、武三思,都是她的骨肉至亲;张易之、张昌宗,这两个宝贝,有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添了多少乐趣;还有狄仁杰、姚崇、周梁昆、曾泰、张柬之……他们都是自己倚赖的左膀右臂,大周天下不可或缺的栋梁。又一阵清风吹过,树叶的飒飒与泉水的淙淙应合,仿佛一曲天籁,奏响的是和谐共生、自得天然的仙乐。恍惚间,女皇的神思有些缥缈,几乎填满了她整个人生的争斗在这一刻显得是那样丑恶和疏离,她不由自主地想到,也许她还是可以试一试做一个母亲、祖母、姑妈、爱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女皇。
第三十一章:妖祸 (2)在线阅读
<!--t;
第三十一章:妖祸 (2)
-
第三十一章:妖祸 (2)
<!--go-->
第三十一章:妖祸 (2)
狄景辉倒不浪费时间,每天忙里忙外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狄仁杰离开庭州时,嘱咐他要继续将庭州剩余的零散瘟疫全部控制住,因此狄景辉这些天在官府的配合下,始终在查找漏网的病例,并对症派药。有些疫病患者由于救治不及时,引发了些别的病症,一时难以痊愈,狄景辉也去向裴素云请教,还找来庭州城的其他医师,共同为这些病患诊治。到了这两天,基本已将疫病的影响完全消除了,这算是公事;与此同时,狄景辉也没忘记忙自己的私事。借着此次救治瘟疫的过程,他恰好将庭州城的各族药商,大大小小的一网打尽,全都认识了个遍。又兼狄景辉的药商经验和宰相公子的背景,他很快就获得了这些商贩的信任,并借机仔细考察了以庭州为中心的西域药物贩卖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于自己的将来,狄景辉从来没有停止过筹划,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险和曲折,他比过去更加重视根植于内心的愿望,因为他现在深知,这样的愿望也属于他日渐衰老的父亲,和生死未卜的朋友。
这个愿望就是:坚定地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最近这些日子以来,狄景辉发现,过去他不理解的,现在都了然于心;过去他习惯轻视的,现在他学会了珍重。虽然面对人生的种种抉择,狄景辉知道各自仍会有着天壤之别,但同情之心常在,亦令他会有切肤的痛惜,只因他还有机会重新来过,可是别人呢?
一路上边走边想、思虑万千,狄景辉猛然抬头时,发现已站在了庭州刺史府高大的府门前。人来人往的通衢大街上,市声沸腾、热闹非凡。狄景辉不觉怔了怔,几个多月前他与李元芳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物是人非的感触猛烈冲击着他的心胸,狄景辉深深吸了口气,抬腿迈入大门。
失去了刺史的庭州官府群龙无首,临时主事的只是一名录事参军,自谓位低人微,不肯承担任何责任,以“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来对待所有公务。见到狄景辉进来,赶紧点头哈腰地迎到正堂之外,让不知就里的外人看来,恐怕要误会狄景辉才是上官。狄景辉也不管他,只对着正堂案上高高摆放的圣旨磕头下跪,双手举过头顶,郑重接过。
这边狄景辉还在细细阅读圣旨,那边录事参军已急不可待地向他恭喜了。狄景辉充耳不闻,虽然多少有些思想准备,圣旨上的内容仍然令他百感交集。真没想到,这一切来得如此之快,他就这样结束了流放生涯,也结束了豪迈与悲壮交织、神秘与激情共舞的西域生活,从此命运又要将他引人一个全新的未来,那里既有看似熟悉的荣耀和富足,却又包含着陌生的危险和考验,当然这一次,他还是别无选择,只有前行。
向录事参军道了谢,狄景辉便要告辞。录事参军殷勤相送,二人刚走到刺史府门前,“咚、咚、咚”的鸣冤鼓声震耳欲聋地响起,将二人都吓了一跳。再听府门外,哭嚎叫闹已经乱作一团。狄景辉正大感诧异,差役狂奔入内,向录事参军报告说,刺史府门外有百姓闹事。那录事参军就怕出事,顿时急得变了脸色,再一细问方知,原来是最近城中多户百姓走失了家中小儿,一连数日遍寻不着,家里人都着了慌,结伴到刺史府报官来了。
录事参军一听,脑袋大了好几圈,真真是越怕麻烦越麻烦。抬起头来,看到狄景辉正盯着自己,录事参军咧嘴苦笑:“狄公子,您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了?咱庭州怎么就没个消停了?!”狄景辉耸了耸肩,调侃道:“流年不利吧,恐怕录事大人要去求个神拜个佛。”
见录事参军仍在原地百般踌躇,狄景辉拱手道:“录事大人公务要紧,狄某就不多叨扰了。”“咳!”录事参军连连摇头,也作揖道:“要是狄大人在就好喽,小官也不用如此作难。狄公子请便,小官就不送了,不送了。”狄景辉打个哈哈:“这种案子恐怕还是本地人断起来更顺手,录事大人不过稍微辛苦些,替百姓找回走失的孩子也是积德的好事情嘛。”
录事参军脸色阴沉下来,看看四下无人,方才凑到狄景辉面前道:“狄公子,跟你说句实话,这案子可不简单,蹊跷大着呢。”“哦?有何蹊跷?”录事参军摇头道:“不瞒狄公子,差不多十天前就有第一起走失小儿的案子报上来了……”“十天前?!”狄景辉思忖道:“那是我爹走了才不久就出事了?”“谁说不是呢!”
狄景辉问:“那案子破了吗?孩子们找到了吗?”录事参军又是一通唉声叹气:“刺史府派了人出去,城里城外都找遍了,连个影子都没找到。最可恼的是,此后又陆续有别的小儿走失案子报过来,这十来天算起来,大概都有几十个孩子没了踪影!”“几十个?!”狄景辉也不觉倒吸口凉气:“难怪百姓到刺史府门口来闹事,录事大人,这可是桩大案子啊……你打算怎么办?”
录事参军苦着脸道:“查案本非小官所长,再说庭州刺史缺失,这样的大案没有第一长官属领查察,真的很难有所突破啊。”“录事大人的意思是不想管?”录事参军沉默,狄景辉挑起眉毛道:“狄某对官家的事情一向没什么兴趣,录事大人如何处理案子也轮不到狄某说三道四,不过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这么许多孩子丢失官府却无所作为,恐怕百姓不会让录事大人轻易蒙混过关噢。”
狄景辉话音刚落,刺史府门口喧闹声一阵高过一阵,二人一起朝门口望去,录事参军的脸都白了,喃喃道:“不是我想蒙混,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小官福薄命浅,管多了只怕招致无妄之灾啊。”狄景辉皱起眉头:“无妄之灾?这又是从何说起?”
录事参军凑近狄景辉,转动着眼珠道:“狄公子不是外人,小官就再多说一句。我派人查访了这么些天,虽说没找到孩子们,却也查到些蛛丝马迹,只不过……”他舔了舔嘴唇,脸上突现恐惧之色:“小官目下觉得,这件案子非常人所作,却与鬼神巫术有关!”
狄景辉不可思议地瞅着录事参军:“录事大人,您没事吧?”
跨出刺史府正门时,闹事的百姓们正在差役的推搡驱赶中挣扎呼号。狄景辉冷眼旁观,只见好几个妇人已哭得昏厥在地,不用猜就知道是走失了孩子的母亲,她们身边的男人们有胡人、也有汉人,俱是面容憔悴、神色既焦虑又愤怒。狄景辉默默地从他们身旁走过,回想着方才录事参军的一番说辞,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录事参军说话间闪闪烁烁,语焉不详地透露给狄景辉,庭州新起的这一系列走失儿童案似乎牵扯着某种隐秘的险恶力量,具体情形他也不清楚,但那些丢失的孩子们必然凶多吉少。因为害怕邪灵的威力,更害怕给自己招致祸患,录事大人已拿定了主意不去追查。接着,他又神秘兮兮地告诉狄景辉,此次朝廷和赦免狄景辉的圣旨一起下发到庭州的,还有任命新刺史的公文。原凉州刺史、本次陇右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得到狄仁杰大为赞赏的崔兴大人,将接任庭州刺史一职,不日就要到任。录事大人的如意算盘就是拖一天算一天,只要拖到崔大人来庭州赴职,把这一大团乱麻扔过去,他自己也就解脱了。
狄景辉对此无言以对,既然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庭州了,他也不想多管闲事,只是给录事大人提建议说,即使不卖力追查案件,至少也该在全城张贴公告,让百姓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管好自己的孩子,尽量避免类似事件愈演愈烈,等到时候崔刺史来了,录事大人也好有个交待。
顺着通衢大道走了很远,刺史府门口的吵闹声仍然不断涌入狄景辉的耳窝。狄景辉停下脚步仰望晴空,庭州盛夏火辣辣的艳阳仍然那么灼人,他眯起眼睛,一时间无法说清楚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究竟是喜、是忧?……真的要回去了吗?
想到洛阳,狄景辉的眼前又浮现出狄仁杰那张苍老的脸。狄景辉早已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认真端详过父亲了,但就在不久前的重逢中,他才震惊地发现,原以为永远睿智强大、不可战胜的父亲,竟已衰老到令自己心颤的地步。狄景辉想,让自己回洛阳,一定是皇帝体察了父亲的心意所做的决定,说不定父亲还为此恳求了皇帝呢。只可叹,还有一个人,像自己一样令老父亲牵肠挂肚的人,却是求也求不回去了。
“庭州,庭州。”狄景辉的眼睛湿润了:“当初是我信誓旦旦要在此地生根,可是今天,元芳,莫非倒是你,要永远留下来了……”
洛阳附近的石淙山,山峦秀美、云蒸霞蔚、绿野森森、鸟语花香。山间遍布清泉小溪、淙淙流淌于嶙峋碎石之上,如琴韵悠扬,日夜不绝,从而得名“石淙”。高宗时期,此山便以其清幽隽雅的环境而深得二圣的喜爱。每当洛阳盛夏时节,高宗武后常常临幸石淙山,避暑消夏,石淙山遂成洛阳郊外皇室之消暑胜地。
七月初一,武皇在洛阳城头迎得自陇右大胜还朝的十万大军,欣喜之余大赦天下,并改元“久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位年近八旬的老妇仿佛突然焕发了青春似的,除了临朝听政之外,更是兴致百倍地寻欢作乐,精力旺盛地让正当壮年的朝臣们都感到既欢喜又压迫。
今天是七月初十,武则天率领着她最亲近的皇戚和最宠信的朝臣们,来到石淙山游玩。一路之上,女皇的心情出奇地好,随行诸位自然也忙着凑趣,好像真的放下了所有的纷争和罅隙,至少是表面上地,投入到风雅清新的山野美景之中,尽享这份难得的轻松与和睦。
日上三竿之时,这支仪仗飘扬、富丽雍长的队伍终于来到了半山的玉泉亭外。此处是石淙山风景最胜之处,往上看,一挂碎玉缤纷的瀑布从山巅坠落,将阳光反射成点点金辉;朝下望,一脉蜿蜒流淌的清泉奏鸣叮咚,在翠竹野花间旖旎穿行;正前方半山坳的峭壁外,满眼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绿意,令人望之流连、心旷神怡。
玉泉亭内外早就铺好凤尾竹编的凉席,一张张矮几整整齐齐地置于席上。武则天面南背北,笑容满面地坐于主位上。山间凉风带来草木沁人的香甜,武则天连吸几口,只觉得神清气爽,怀视众人时,她的目光不由地洗脱几分怀疑和尖锐;多了些许和蔼与慈祥:李显、李旦、太平、武三思,都是她的骨肉至亲;张易之、张昌宗,这两个宝贝,有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添了多少乐趣;还有狄仁杰、姚崇、周梁昆、曾泰、张柬之……他们都是自己倚赖的左膀右臂,大周天下不可或缺的栋梁。又一阵清风吹过,树叶的飒飒与泉水的淙淙应合,仿佛一曲天籁,奏响的是和谐共生、自得天然的仙乐。恍惚间,女皇的神思有些缥缈,几乎填满了她整个人生的争斗在这一刻显得是那样丑恶和疏离,她不由自主地想到,也许她还是可以试一试做一个母亲、祖母、姑妈、爱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女皇。
第三十一章:妖祸 (2)在线阅读
<!--t;
第三十一章:妖祸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