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震惊的朱厚烇
第353章 震惊的朱厚烇
“够了!”朱厚烇打断了众臣的议论。
众臣都停了下来,紧盯着朱厚烇。
“前线军情未明,尔等就妄加揣测,是何居心?就不怕乱了京城人心吗?”朱厚烇的目光扫过诸位大臣。
“在没有新的军报传来之前,都不准再妄议军情!”朱厚烇肃声说道。
大臣们都悄悄的交换着眼神,都识趣的不再说话了
朱厚烇感觉已经压住了群臣的讨论,就准备抬脚就走.
“殿下,我们讨论军情,是关心陛下安危,陛下安危关系到大明社稷,我们的讨论完全出于公心,何来的妄议?”一个文臣忽然出声道。
朱厚烇停住了脚步,惊讶的看着那个大臣,他竟然敢这么直接的顶撞他,朱厚烇感觉自己的权威遭到了挑战。
这还是他监国之后第一次被如此的挑战.
他在监国之后展现出来一系列的手段,也让朝堂上下都知道荆王不好惹,所以根本没有人敢跳出来触他的霉头。
而现在竟然有人就这么跳了出来
其他的大臣们也精神大振,想看看朱厚烇会如何处理.
“孤刚刚已经明言,不准再妄议军情!”朱厚烇用漠然的眼神看着那个大臣,在心中记下了他的名字。
“可是.”那个大臣还想争辩。
朱厚烇直接打断了他,“左右何在,将此狂悖之人拖出去!”
立马就有两名当值的大汉将军走了上去,然后拖着那个大臣就往外走
那个大臣也是满脸的愕然,估计是没想到朱厚烇会处理的这么简单粗暴,所以一时没想好要说些什么…
朱厚烇则挥了一下衣袖,向后殿走去……
留下一脸愕然的众臣…
朱厚烇走到后殿之后就坐了下来,刚刚那个大臣的举动让他感受他的权力在瓦解…
他很清楚他在朝堂上权力的来源是朱厚照,朱厚照让他代行皇权,他和朱厚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朱厚照有遇险的风险之后,就开始有人试探性的挑战他的权威了…
可以想象,只要前线传来朱厚照遇险的消息,哪怕他是名义上的监国亲王,群臣们估计都会迫不及待的把他架空掉…
想到这朱厚烇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刚刚直接简单粗暴的解决了大臣对他权力的挑战,是因为他知道现在的情形对他很不利,和那个大臣辩论下去毫无意义,他只能快刀斩乱麻…
他不清楚前线为什么这么久没有新的军报传回来,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硬顶着…
“殿下,坤宁宫的钱太监求见…”正当朱厚烇想的入神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坤宁宫?”朱厚烇疑惑的问道,“皇后派来的?”
“正是。”朱厚烇沉吟了一下,说道:“让他进来吧”
朱厚照的皇后姓夏,朱厚烇和她素未谋面,这也是他们之间第一次有交集。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太监就快步走了进来
“奴婢拜见监国亲王殿下。”钱同恭声说道。
“皇嫂派你来所为何事?”
“殿下容禀,现在坊间有了一些传闻,现在都传到后宫去了,后宫的各位娘娘都在担心陛下,皇后娘娘也是忧心不已,所以皇后娘娘派奴婢来问问陛下的事.”钱同快速的说道。
朱厚烇更加的无奈了,对待大臣们他可以用最强硬的态度,但是对这位皇嫂他实在是没办法那样强硬。
“皇兄不会有事的,再过个一两天就肯定会有消息传回来的.”朱厚烇勉强搪塞着,把钱同给打发走了。
皇后并不是第一个来找朱厚烇询问朱厚照情况的人,这两天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了.
而且坊间也有了很多不好的传闻,什么正统景泰旧事都被翻出来说了。
京城这两天市面上都萧条了很多,甚至有富裕人家都计划着南下躲避兵祸了.
这些都是朱厚烇压力的来源,但朱厚烇这个时候只能咬着牙顶住。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朱厚烇哭笑不得的还是张太后的举动,张太后的举动就是没有任何举动,一切如常,昨日还照常去皇家大剧院看了新戏.
总之就是对朱厚照的安危表现的很是漠然,完全不管不问。
这样的表现减轻了朱厚烇的一些压力,让朱厚烇对朱厚照身世的传闻又信了几分
就在朱厚烇的压力无比巨大的时候,最新的军报终于被送达了京城,被直接送到了南宫。
“小王子以十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之北。帝幸阳和,亲部署,以七万战兵敌北虏十万骑,六日鏖战四次,四战四捷,敌军大溃,帝引军北上追击残敌。此战阵斩北虏过万人,俘万三千人”朱厚烇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份军报。
“阵斩万人?俘虏一万三千人?这是真的吗?”朱厚烇急切的问道。
“是真的,这还是往少了算呢,我离开的时候,我军正漫山遍野的抓蒙古人呢,现在估计能抓更多的人江参谋说这只是简报,更详细的战报他会随后发出”送信的使者无比兴奋的说道。
朱厚烇又把军报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可是大大的出乎他的预料,他对新军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在他的预想中新军会胜利,但只会小胜。
因为面对的是机动力很强的蒙古人,战斗的主动权不在新军,就注定了新军不会有太大的斩获。
而现在朱厚照竟然斩获和俘虏了如此多的蒙古人,真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想破脑袋都想不到朱厚照这是怎么做到的。
对蒙古人能有这个数量级的斩获和俘虏,在大明已经有上百年没有出现了
朱厚烇无比兴奋的踱着步,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他在思考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件事。
他想到了在历史上的应州之战,十万人打了一天,结果在《明武宗实录》里的记载是“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这个战绩被文官们抹黑的可能性很大,而他现在要极力去防止和杜绝这种可能.
(本章完)
“够了!”朱厚烇打断了众臣的议论。
众臣都停了下来,紧盯着朱厚烇。
“前线军情未明,尔等就妄加揣测,是何居心?就不怕乱了京城人心吗?”朱厚烇的目光扫过诸位大臣。
“在没有新的军报传来之前,都不准再妄议军情!”朱厚烇肃声说道。
大臣们都悄悄的交换着眼神,都识趣的不再说话了
朱厚烇感觉已经压住了群臣的讨论,就准备抬脚就走.
“殿下,我们讨论军情,是关心陛下安危,陛下安危关系到大明社稷,我们的讨论完全出于公心,何来的妄议?”一个文臣忽然出声道。
朱厚烇停住了脚步,惊讶的看着那个大臣,他竟然敢这么直接的顶撞他,朱厚烇感觉自己的权威遭到了挑战。
这还是他监国之后第一次被如此的挑战.
他在监国之后展现出来一系列的手段,也让朝堂上下都知道荆王不好惹,所以根本没有人敢跳出来触他的霉头。
而现在竟然有人就这么跳了出来
其他的大臣们也精神大振,想看看朱厚烇会如何处理.
“孤刚刚已经明言,不准再妄议军情!”朱厚烇用漠然的眼神看着那个大臣,在心中记下了他的名字。
“可是.”那个大臣还想争辩。
朱厚烇直接打断了他,“左右何在,将此狂悖之人拖出去!”
立马就有两名当值的大汉将军走了上去,然后拖着那个大臣就往外走
那个大臣也是满脸的愕然,估计是没想到朱厚烇会处理的这么简单粗暴,所以一时没想好要说些什么…
朱厚烇则挥了一下衣袖,向后殿走去……
留下一脸愕然的众臣…
朱厚烇走到后殿之后就坐了下来,刚刚那个大臣的举动让他感受他的权力在瓦解…
他很清楚他在朝堂上权力的来源是朱厚照,朱厚照让他代行皇权,他和朱厚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朱厚照有遇险的风险之后,就开始有人试探性的挑战他的权威了…
可以想象,只要前线传来朱厚照遇险的消息,哪怕他是名义上的监国亲王,群臣们估计都会迫不及待的把他架空掉…
想到这朱厚烇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刚刚直接简单粗暴的解决了大臣对他权力的挑战,是因为他知道现在的情形对他很不利,和那个大臣辩论下去毫无意义,他只能快刀斩乱麻…
他不清楚前线为什么这么久没有新的军报传回来,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硬顶着…
“殿下,坤宁宫的钱太监求见…”正当朱厚烇想的入神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坤宁宫?”朱厚烇疑惑的问道,“皇后派来的?”
“正是。”朱厚烇沉吟了一下,说道:“让他进来吧”
朱厚照的皇后姓夏,朱厚烇和她素未谋面,这也是他们之间第一次有交集。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太监就快步走了进来
“奴婢拜见监国亲王殿下。”钱同恭声说道。
“皇嫂派你来所为何事?”
“殿下容禀,现在坊间有了一些传闻,现在都传到后宫去了,后宫的各位娘娘都在担心陛下,皇后娘娘也是忧心不已,所以皇后娘娘派奴婢来问问陛下的事.”钱同快速的说道。
朱厚烇更加的无奈了,对待大臣们他可以用最强硬的态度,但是对这位皇嫂他实在是没办法那样强硬。
“皇兄不会有事的,再过个一两天就肯定会有消息传回来的.”朱厚烇勉强搪塞着,把钱同给打发走了。
皇后并不是第一个来找朱厚烇询问朱厚照情况的人,这两天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了.
而且坊间也有了很多不好的传闻,什么正统景泰旧事都被翻出来说了。
京城这两天市面上都萧条了很多,甚至有富裕人家都计划着南下躲避兵祸了.
这些都是朱厚烇压力的来源,但朱厚烇这个时候只能咬着牙顶住。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朱厚烇哭笑不得的还是张太后的举动,张太后的举动就是没有任何举动,一切如常,昨日还照常去皇家大剧院看了新戏.
总之就是对朱厚照的安危表现的很是漠然,完全不管不问。
这样的表现减轻了朱厚烇的一些压力,让朱厚烇对朱厚照身世的传闻又信了几分
就在朱厚烇的压力无比巨大的时候,最新的军报终于被送达了京城,被直接送到了南宫。
“小王子以十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之北。帝幸阳和,亲部署,以七万战兵敌北虏十万骑,六日鏖战四次,四战四捷,敌军大溃,帝引军北上追击残敌。此战阵斩北虏过万人,俘万三千人”朱厚烇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份军报。
“阵斩万人?俘虏一万三千人?这是真的吗?”朱厚烇急切的问道。
“是真的,这还是往少了算呢,我离开的时候,我军正漫山遍野的抓蒙古人呢,现在估计能抓更多的人江参谋说这只是简报,更详细的战报他会随后发出”送信的使者无比兴奋的说道。
朱厚烇又把军报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可是大大的出乎他的预料,他对新军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在他的预想中新军会胜利,但只会小胜。
因为面对的是机动力很强的蒙古人,战斗的主动权不在新军,就注定了新军不会有太大的斩获。
而现在朱厚照竟然斩获和俘虏了如此多的蒙古人,真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想破脑袋都想不到朱厚照这是怎么做到的。
对蒙古人能有这个数量级的斩获和俘虏,在大明已经有上百年没有出现了
朱厚烇无比兴奋的踱着步,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他在思考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件事。
他想到了在历史上的应州之战,十万人打了一天,结果在《明武宗实录》里的记载是“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这个战绩被文官们抹黑的可能性很大,而他现在要极力去防止和杜绝这种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