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台城北,乐游苑,覆舟山上,楚国君臣共度重阳佳节。
    该有的场面都有了,现场十分热闹,丝竹之声悦耳,觥筹交错间满是谈笑风生。
    秋风吹拂,将欢声笑语吹向东南,行走在乐游苑里的尚书左仆射张铤,听到了随风而来的动静,停下脚步。
    看着不远处的树林,他想起了十二年前的一件事。
    十二年前的重阳节,在这里,梁帝萧纲遇刺身亡。
    夜,在皇宫里守着大行皇帝遗体的皇太子萧大器,被潜入宫中的怪猴袭击,后来伤重不治,去世。
    张铤是萧大器遇袭一事的幕后主谋,虽然良心上有些过不去,但不认为自己哪里不对。
    你们没有能力让李笠施展全部才能,那就该让位。
    也就是说,张铤认为李笠身为臣子,即便得到皇帝的最大信任和重用,依旧无法发挥全部的才能。
    而当李笠称帝后,没了束缚,这三年来的所作所为证明,张铤的选择没有错。
    别的不说,就说检寺、检籍、检地,这三项政策,萧家皇帝是绝对不会同意实行的。
    梁武帝崇佛,甚至前后四次出家,已经到了佞佛的地步,其子孙,又如何能够实行检寺的政策?
    梁武帝从开国时起,就选择优待士族、勋贵、宗室,优待了几十年,其子孙就算意识到不妥,想改,改得了么?
    不能。
    寺庙、权贵、豪强大户占据大量良田和人口,却不缴纳一粒米,无一人服劳役,所有的负担,都压在寻常百姓身上,导致百姓大规模逃亡。
    缴租赋、服劳役的百姓越来越少,但朝廷的开支却连年增加,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如何维持得下去?
    或许皇帝能看出问题所在,但根本无法解决。
    多少宗室王侯、皇亲国戚、高门甲族、贵游纨绔牵扯其中,利益盘根错节,皇帝要动,如同自断手足。
    就算皇帝极度信任李笠,让李笠放手去做,实行新政,或者变法。
    但利益受损的人们,必然怨气冲天,皇帝是不可能自己来承受这股滔天怒火的,所以到头来,还是得李笠来承担。
    即便皇帝念旧情,死保李笠,但皇帝总有驾崩的那一天,新君即位后,为了稳定人心,必然把李笠扔出来,承受滔天怒火。
    届时,李笠会死得很惨,家人也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张铤认为李笠给梁国做忠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也无法将才能酣畅淋漓的发挥出来。
    一头猛虎,就该虎啸山林,做个百兽之王,而不是给人当抓老鼠的猫。
    张铤想到这里,迈开脚步,继续向前走,往覆舟山走去。
    方才他临时有事,不得不离席,去处理一些紧急事务,事毕,当然要赶紧回去,回去“救场”。
    李笠不太懂吟诗,也不怎么附庸风雅,不喜欢翻故纸堆,但这种场面又少不了舞文弄墨,所以,光靠祖珽一个人顶着不太好,张铤得赶回去帮着撑场面。
    不过,他觉得李笠在湖州州学所做那首七言《劝学诗》,倒是不错。
    张铤仔细琢磨过后,却觉得有些怪:按照李笠的情况,不该做出如此风格的诗来。
    譬如这首诗最后的两句“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根本就不像是李笠平日里的看法:李笠就明确表态过,无军功不得封爵;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才是国家栋梁之才。
    张铤知道,李笠很看重军功,希望朝廷能够做到文、武张弛有度,国家既不穷兵黩武,也不能重文轻武。
    却在诗句里,强调读书才能“遂平生志”,感觉有些自相矛盾?
    他看着眼前覆舟山,摸了摸胡须。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是官场拼杀的必备“技能”。
    皇帝办教育,在州学里,对着读书人说这段话,无非是点明办学宗旨,说个场面话罢了。
    。。。。。。
    翌日,头还有些疼的李笠,拿着一堆资料,与梁森商量办军校事宜。
    其实是讲述“办学宗旨”。
    昨日重阳节,李笠饮酒过度,迷迷糊糊回了宫,迷迷糊糊睡着了,迷迷糊糊醒来,一想到今日要说的事情,很快便精神抖擞。
    “自古以来,多有公、私学堂教授学生文化知识,但罕见有人公开招生,然后教授学生如何真正的带兵打仗。”
    “所以,只有叫人读书写字的学校,没有教人带兵打仗的军校。”
    李笠说着说着,打了个哈欠,赶紧喝茶提神,继续说下去。
    “当然了,各类兵法之所以能传世,说明自古以来,基本的军事教育是存在的。”
    “不过,没有哪个名将是单纯靠读书读出来的,原因,你也知道,打仗这种事,靠单纯的纸上谈兵根本就不行。”
    “理论当然傲要学,但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要有实际的带兵经验。”
    “原因,当然是因为军队是人组成的,打仗,其实就是组织一群人,去做某件事,只不过这件事是杀人,而且是集体杀人。”
    “既然是组织大量的人去办事,那就免不了和人打交道,要知道自己手下的能力,知道这些人的长处、短处,以及性格。”
    “也就是说,将要知兵,不知兵,光知道理论,靠着单纯的理论去打仗,理论脱离实际,除非运气极好,否则容易兵败身亡。”
    “就像学游泳,光在岸上动嘴皮子、练动作,没有用,不下水扑腾、不呛几口水,根本就学不会。”
    “所以,朝廷要实施军事教育,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员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还要下基层带兵,积累实际带兵经验。”
    “那些将门,培养子弟的方法就是长辈带着随军作战长见识,让这些子弟从少年时就熟悉军旅生活,积累带兵打仗的经验。”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类似私学、族学,外人想学,了不起学个兵法,懂些理论,具体怎么用,全看悟性。”
    “朝廷要办军校,目的是让从未接触过军事的人,或者寻常兵卒,在数年时间里,具备合格的军事素养。”
    “当然,正如学校分蒙学、县学、州学、国子学那样,军校也要分级别,由易到难,培养不同层次的军官。”
    李笠阐述着军校的办学宗旨:“军校要如同作场批量生产机器零件那样,批量培养初级、中级军官,随时能补充到军队中去。”
    “那么,朝廷的正规军...中军,就不怕吃败仗,若军队被打残了,重建、形成战斗力的速度,要比以往快。”

章节目录

乱世栋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糕羊并收藏乱世栋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