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这段时间从各种途径打听来的家的情况。
沈伯谦就非常的感谢马大姨夫。
也明白为什么当初他会果断阻止自己将卤汤送给徐家。
也许马大姨夫的确是有点儿私心在里头,但徐家也的的确确是有大问题。
这两三个月了解下来,沈伯谦无比庆幸对大姨父的信任。
徐家太t人干事了!
二姨的婆婆卫氏是二姨夫的后娘,这事儿沈伯谦是早就知道的。
不过他也没想太多,后爹后妈,不算稀奇。
上辈子身边同学朋友的父母离婚、或者根本就没结婚的,多了去了,虽然再找的跟亲生爹妈比不了,但就他所知道的,也没特别差的。
实在是处不来,大不了互相不搭理也就完了。
但徐家这位是属于白雪公主后妈那一挂的,对前任子女,赶尽杀绝。
早先有次聊天沈伯谦无意中提起二姨夫怎么这么早分家,二姨和他都讳莫如深。
后来才知道,他们前几年是在完全没被通知的情况下,被净身分出家。
当然了,说分家是好听的,直白点儿就是被赶出了家门。
而这,不过是因为卫氏新添了个孙子,要腾地方给孩子姥姥住,好照顾她的大孙子。
二姨一家刚分出来的时候,住了一年多的草棚子,过冬一家大小差点儿没冻死。
还是姥爷把他们接去陈家坳,才算是撑过了最艰难的那个冬天。
好在徐姨父人虽然老实愚孝,却不算笨,在徐家的时候除了干地里的活儿,还忙中偷闲的打短工、采山货
总之,能赚钱的他都做,偷偷也攒了点儿钱。
分家后姥爷帮衬了他们一把,好歹置了三亩地,一家子总算是有了指望。
沈母那个时候也偷偷的接济过他们几次,买地的钱她跟大姨也都帮了忙。
所以,后来二姨一家才对沈母多方照顾。
只是,比起徐家大姑的遭遇,二姨一家还不算什么,起码他们还有一家子互相依靠。
徐老爹的原配陈氏也是出名的能干,两人却是把家里经营的红红火火,可生二姨夫的时候伤了身,一病不起,最后撒手西去。
后娘卫氏因为年轻的时候不懂事,闹出过一点儿乱子,一直待字闺中。
徐老爹鳏居之后,卫家看他家的日子还不错,就找人牵了线,徐老爹看对方好歹也是个黄花大姑娘。
于是,卫氏在陈氏死后一年进门,那时,徐大姑八岁,二姨父四岁。
两个孩子在这样的后娘手下讨生活,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二姨父还好些,当时还是徐家唯一的男孩,卫氏也不敢太过分。
不过也几次病的差点儿死掉,都是硬挺过来的,所以二姨夫到现在还有咳嗽的老毛病;
徐大姑则是从卫氏进门,就没睡个一个囫囵觉。
因为,徐家上下各色杂活儿全都归她了。
洗衣、做饭、扫地、喂鸡、劈柴、割草、刷马桶、清猪圈
硬是把一个八岁的女孩子当成壮劳力使唤,这还不算完,卫氏还对她处处刁难。
洗衣服吧,卫氏说她怀孕爱干净,衣裳在河边漂不干净,要徐大姑站在河中间洗。
她小孩子不懂事,怕卫氏跟她爹告状,大冬天的站在冰碴子里洗衣服。
久而久之伤了根本。
等她大了些,好不容易靠她姥姥家帮衬了些嫁妆找了个不错的人家,但却一直无所出。
眼看自家男人勾搭了一个小寡妇,闹得尽人皆知,公婆也都说要替丈夫娶平妻。
徐大姑泄了气,不想再纠缠了,捏着小寡妇怀孕的事儿闹了一场,和离。
冯家倒也不算过分,没为难她,徐大姑得以带着微薄的嫁妆离开。
当然,也可能是她那点儿嫁妆不值一提,冯家看不上。
回到徐家,卫氏当然是一句好话没有,徐老爷子也觉得她丢了徐家的脸面,任由卫氏折腾。
好在,她还有个亲弟弟能照料她一二。
只是,那时二姨夫一家还没从徐家分出来,本就被卫氏处处找茬儿。
再加上徐大姑,那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喝碗水都说你弄脏了井。
而且,那时徐大姑也不过二十多岁,卫氏就起了心思,想要把她卖个好价钱。
于是就找了个保媒拉纤的,还特特的跟她说:这别的不拘,只要对方出得起聘礼就行。
媒婆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找来的不是四五十的鳏夫,就是出了名的傻子;
不然就是身上有残疾,还有打死过老婆的
二姨夫气的把媒婆打了出去,徐老爷子却夸卫氏这事儿办的不错。说:
徐大姑在家住着满村都是闲话,他怎么见人?还是早早的打发了干净,看着就糟心。
因为这件事,二姨夫跟他关系有些恶化,再加上卫氏挑拨,最后才会被净身出户。
徐大姑却早看明白了,自己这个爹是靠不住的。
所以,在回徐家前,就先去求了里正,把本就寒酸的嫁妆花尽,立个女户。
看卫氏蹦跶的欢快,她找准机会把这个消息放了出去,闹了一场。
说卫氏想要拐卖她这个户主,狠狠的恶心了她一把,也避过了被卖到偏远山沟里的命运。
但就因为这个,徐老爷子看她愈发不顺眼,几次三番说要把她赶出去。
二姨夫当然不答应,但却只会死扛。
还是徐大姑聪明,想了个主意。
他们几个趁着人多的时候,三大二小往家门口一跪。
来了人就哭:娘你怎么那么早去了,留下我们姐弟受苦。
要不就是:娘啊,爹有了新媳妇、新儿子、新女儿,不要我们姐弟俩呀
姐弟俩一唱一和,加上二姨和两个孩子,一哭全村都听到了。
徐老爷子是个好面子的,几次过后,不再提赶徐大姑出去的事儿了。
徐大姑这才算是在徐家安稳住下来。
沈伯谦就非常的感谢马大姨夫。
也明白为什么当初他会果断阻止自己将卤汤送给徐家。
也许马大姨夫的确是有点儿私心在里头,但徐家也的的确确是有大问题。
这两三个月了解下来,沈伯谦无比庆幸对大姨父的信任。
徐家太t人干事了!
二姨的婆婆卫氏是二姨夫的后娘,这事儿沈伯谦是早就知道的。
不过他也没想太多,后爹后妈,不算稀奇。
上辈子身边同学朋友的父母离婚、或者根本就没结婚的,多了去了,虽然再找的跟亲生爹妈比不了,但就他所知道的,也没特别差的。
实在是处不来,大不了互相不搭理也就完了。
但徐家这位是属于白雪公主后妈那一挂的,对前任子女,赶尽杀绝。
早先有次聊天沈伯谦无意中提起二姨夫怎么这么早分家,二姨和他都讳莫如深。
后来才知道,他们前几年是在完全没被通知的情况下,被净身分出家。
当然了,说分家是好听的,直白点儿就是被赶出了家门。
而这,不过是因为卫氏新添了个孙子,要腾地方给孩子姥姥住,好照顾她的大孙子。
二姨一家刚分出来的时候,住了一年多的草棚子,过冬一家大小差点儿没冻死。
还是姥爷把他们接去陈家坳,才算是撑过了最艰难的那个冬天。
好在徐姨父人虽然老实愚孝,却不算笨,在徐家的时候除了干地里的活儿,还忙中偷闲的打短工、采山货
总之,能赚钱的他都做,偷偷也攒了点儿钱。
分家后姥爷帮衬了他们一把,好歹置了三亩地,一家子总算是有了指望。
沈母那个时候也偷偷的接济过他们几次,买地的钱她跟大姨也都帮了忙。
所以,后来二姨一家才对沈母多方照顾。
只是,比起徐家大姑的遭遇,二姨一家还不算什么,起码他们还有一家子互相依靠。
徐老爹的原配陈氏也是出名的能干,两人却是把家里经营的红红火火,可生二姨夫的时候伤了身,一病不起,最后撒手西去。
后娘卫氏因为年轻的时候不懂事,闹出过一点儿乱子,一直待字闺中。
徐老爹鳏居之后,卫家看他家的日子还不错,就找人牵了线,徐老爹看对方好歹也是个黄花大姑娘。
于是,卫氏在陈氏死后一年进门,那时,徐大姑八岁,二姨父四岁。
两个孩子在这样的后娘手下讨生活,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二姨父还好些,当时还是徐家唯一的男孩,卫氏也不敢太过分。
不过也几次病的差点儿死掉,都是硬挺过来的,所以二姨夫到现在还有咳嗽的老毛病;
徐大姑则是从卫氏进门,就没睡个一个囫囵觉。
因为,徐家上下各色杂活儿全都归她了。
洗衣、做饭、扫地、喂鸡、劈柴、割草、刷马桶、清猪圈
硬是把一个八岁的女孩子当成壮劳力使唤,这还不算完,卫氏还对她处处刁难。
洗衣服吧,卫氏说她怀孕爱干净,衣裳在河边漂不干净,要徐大姑站在河中间洗。
她小孩子不懂事,怕卫氏跟她爹告状,大冬天的站在冰碴子里洗衣服。
久而久之伤了根本。
等她大了些,好不容易靠她姥姥家帮衬了些嫁妆找了个不错的人家,但却一直无所出。
眼看自家男人勾搭了一个小寡妇,闹得尽人皆知,公婆也都说要替丈夫娶平妻。
徐大姑泄了气,不想再纠缠了,捏着小寡妇怀孕的事儿闹了一场,和离。
冯家倒也不算过分,没为难她,徐大姑得以带着微薄的嫁妆离开。
当然,也可能是她那点儿嫁妆不值一提,冯家看不上。
回到徐家,卫氏当然是一句好话没有,徐老爷子也觉得她丢了徐家的脸面,任由卫氏折腾。
好在,她还有个亲弟弟能照料她一二。
只是,那时二姨夫一家还没从徐家分出来,本就被卫氏处处找茬儿。
再加上徐大姑,那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喝碗水都说你弄脏了井。
而且,那时徐大姑也不过二十多岁,卫氏就起了心思,想要把她卖个好价钱。
于是就找了个保媒拉纤的,还特特的跟她说:这别的不拘,只要对方出得起聘礼就行。
媒婆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找来的不是四五十的鳏夫,就是出了名的傻子;
不然就是身上有残疾,还有打死过老婆的
二姨夫气的把媒婆打了出去,徐老爷子却夸卫氏这事儿办的不错。说:
徐大姑在家住着满村都是闲话,他怎么见人?还是早早的打发了干净,看着就糟心。
因为这件事,二姨夫跟他关系有些恶化,再加上卫氏挑拨,最后才会被净身出户。
徐大姑却早看明白了,自己这个爹是靠不住的。
所以,在回徐家前,就先去求了里正,把本就寒酸的嫁妆花尽,立个女户。
看卫氏蹦跶的欢快,她找准机会把这个消息放了出去,闹了一场。
说卫氏想要拐卖她这个户主,狠狠的恶心了她一把,也避过了被卖到偏远山沟里的命运。
但就因为这个,徐老爷子看她愈发不顺眼,几次三番说要把她赶出去。
二姨夫当然不答应,但却只会死扛。
还是徐大姑聪明,想了个主意。
他们几个趁着人多的时候,三大二小往家门口一跪。
来了人就哭:娘你怎么那么早去了,留下我们姐弟受苦。
要不就是:娘啊,爹有了新媳妇、新儿子、新女儿,不要我们姐弟俩呀
姐弟俩一唱一和,加上二姨和两个孩子,一哭全村都听到了。
徐老爷子是个好面子的,几次过后,不再提赶徐大姑出去的事儿了。
徐大姑这才算是在徐家安稳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