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林平安是被林燕娘拽着走的,因为他不走,会被拽得趔趄,反而难看。
林平安无奈,只得依着她了。
最后她什么也没买,反而是给她娘买了一朵好看的红山茶花。
两人先去了绣庄,将林宋氏的针线和绣品给卖了,换回三十八文钱,又买了些绣花的针线,花掉了十八文。
俩人也不敢多逛,怕浪费时间最后赶不到天黑前回家,于是林平安先去粮行看看,林燕娘则要去驿站寄信。
林平安在街口分开时,给林燕娘指了方向,让她寄完信再到粮行找他。
来到镇上,林平安到不怕大丫头迷路或是被人欺负。
毕竟大丫头五岁跟他学武,武艺早已青出于蓝远胜于他,又是常在山里跑的,区区镇上,还不至于走错。
林平安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朝着粮行方向走,林燕娘收回目光,背着背篓快步往前面街上走去。
这里是关外方圆三百里唯一的一座市镇,附近也属于东黎境内,却也是北漠、北苍交界的地方。
白花山另一头就是北漠,不过隔着一片草场和荒林,双方都没有具体划分界线,也因为荒芜而没有多作打算。
但若开战,就会成为争夺的地方。
不过在林燕娘的记忆里,却是一直都很平和,而他们做为东黎关外百姓,也因为野猪岭的危险而没有穿越过去,并不知道野猪岭那一头是怎生模样。
但她却是打小就知道,这座三岔口集,连接着东黎、北苍、北漠的边民生活,也很繁荣。
这座三岔口集却是位于东黎境内,有着东黎的边军扎哨以及一座简陋的衙门,勉强可称之县丞衙门。
里边也有文官,不过衙役捕快,也有北苍或北漠的百姓担当。
只要是住在管辖范围内,上下三代人清白,便不是东黎百姓,也是可以在这里讨生活的。
这就是边镇的好处,对邻国、外族的融入接受度高。
当然若有谁闹事儿,一样会被揪到衙门去。
若是不守东黎边关的法度,是临时外来的会被驱逐,是本镇辖内的会被惩罚,和关内各州县一样。
县丞衙门就在前方另一条繁华的主街上,驿站就在旁边,其实与衙门是一起的,平时管事儿的驿差则是边军哨卫。
因而,驿站与哨卫也是一起的。
林燕娘没有朝衙门那边多看,她找到驿站就走进去,两个哨卫正在桌边闲坐喝茶,正低声谈笑着什么。
看到一个少年人背着背篓大步走过来,常年为边军的他们并未因此放松警惕,目光一扫却双双一愣。
这少年怎么还戴着耳钉?
“两位大叔,我要寄信。”
林燕娘并未掩饰自己的性别,她做男装只是出门方便,尽量减少意外事情,又不是不能示人。
听到她清脆沉静的声音,两个哨卫这才相视一眼,不约撇了下嘴,到也没有再多想。
其中一人放下手中茶碗,起身走到另一边长案那里,扭头问她:“要代写吗?”
“已经写好,没有信封。”林燕娘连忙解释。
“信封两文钱,笔墨可以借你用,看路程远近要付路资。”哨卫尽责地将事项说明。
“多谢,此信要寄往关内,不是哪州哪县,就是关内。”林燕娘一边把信拿出来,一边将另一张写着地址的字条拿给哨卫看了一眼。
哨卫点头,一边拿信封笔墨,一边说道:“关内十文。”
十文送关内不算便宜,但也不贵,要送去其他地方则是几倍的钱了,要送往京城可得几两。
因而,一般人出门除了平安信,可不会随便寄信,尤其家境贫寒的人,多是一年半载甚至几年无音讯。
林燕娘看着砚台内还有些墨汁可用,便站在长案前拿过信封。
没有凳子坐,她就站着提笔,在哨卫给出的样本参照下,把地址写在信封上。
看着她将一张不整齐甚至有些残缺的黄竹纸片塞进信封,哨卫又不由撇了下嘴,目光有些复杂。
这样的纸片上都不知道用什么写的字,也叫信?
“大叔,可不可以送我一张小纸片?不用的就行,我再写几个字。”
林燕娘在把信塞好后突然起了个念头,抬头看向哨卫,露出可怜巴巴的眼神。
“……”哨卫看着她有些无语,一时没有说话。
“老郑,这儿不是有张废纸么,有巴掌大够了吧?”另一个还坐在那边桌旁的哨卫,突然从角落扯出一小块纸片来。
还真是一小块,不过也是黄竹纸,好像是谁在这里写信写废了丢掉的。
他看了林燕娘一眼,像是在征询她的意思,这巴掌大,可够写几个字了?
林燕娘看了一眼连忙道歉,主动过去接了过来。
“小姑娘,可是家里有什么人在关内啊?”
桌旁那哨卫约有四十出头年纪,这时看她乖巧,便笑着闲话起来。
“是个远房亲戚。”
林燕娘并不因对方喊破了自己的身份而露出惊讶或迟疑的表情,而是微微一笑,怎么看怎么乖巧。
但她行事姿态却又是洒脱利落的。
两个哨卫皆是多看了两眼,觉得这小姑娘好像深藏不露的高手一样。
因而,另一个哨卫站在长案旁,并未离开。
林燕娘也不避忌,将那纸片铺在案上,提笔就写了八个小字。
“身无分文,需要银钱。”
“身无分文?”那哨卫惊讶地挑眉,再次看向林燕娘时目光便打量起来。
林燕娘有些无奈,她自然不喜自己做的事情都被别人看了去,似乎还想管的样子。
但她也清楚,这是哨卫客串的驿差,维护一方安宁,盯着一方安宁,本就是哨卫之责。
此事可大可小,但于他们,却是份内之责罢了。
“亲戚去关内找活儿有些时日,我是替家里人说点话,家里人并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我擅作主张吧。”
林燕娘一脸无奈地解释,到不慌乱。
那哨卫听着她看了会儿,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在这关外除了镇上做买卖的人有钱,谁还有钱呢?
既然是小姑娘擅作主张,那写身无分文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需要银钱吧。
林平安无奈,只得依着她了。
最后她什么也没买,反而是给她娘买了一朵好看的红山茶花。
两人先去了绣庄,将林宋氏的针线和绣品给卖了,换回三十八文钱,又买了些绣花的针线,花掉了十八文。
俩人也不敢多逛,怕浪费时间最后赶不到天黑前回家,于是林平安先去粮行看看,林燕娘则要去驿站寄信。
林平安在街口分开时,给林燕娘指了方向,让她寄完信再到粮行找他。
来到镇上,林平安到不怕大丫头迷路或是被人欺负。
毕竟大丫头五岁跟他学武,武艺早已青出于蓝远胜于他,又是常在山里跑的,区区镇上,还不至于走错。
林平安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朝着粮行方向走,林燕娘收回目光,背着背篓快步往前面街上走去。
这里是关外方圆三百里唯一的一座市镇,附近也属于东黎境内,却也是北漠、北苍交界的地方。
白花山另一头就是北漠,不过隔着一片草场和荒林,双方都没有具体划分界线,也因为荒芜而没有多作打算。
但若开战,就会成为争夺的地方。
不过在林燕娘的记忆里,却是一直都很平和,而他们做为东黎关外百姓,也因为野猪岭的危险而没有穿越过去,并不知道野猪岭那一头是怎生模样。
但她却是打小就知道,这座三岔口集,连接着东黎、北苍、北漠的边民生活,也很繁荣。
这座三岔口集却是位于东黎境内,有着东黎的边军扎哨以及一座简陋的衙门,勉强可称之县丞衙门。
里边也有文官,不过衙役捕快,也有北苍或北漠的百姓担当。
只要是住在管辖范围内,上下三代人清白,便不是东黎百姓,也是可以在这里讨生活的。
这就是边镇的好处,对邻国、外族的融入接受度高。
当然若有谁闹事儿,一样会被揪到衙门去。
若是不守东黎边关的法度,是临时外来的会被驱逐,是本镇辖内的会被惩罚,和关内各州县一样。
县丞衙门就在前方另一条繁华的主街上,驿站就在旁边,其实与衙门是一起的,平时管事儿的驿差则是边军哨卫。
因而,驿站与哨卫也是一起的。
林燕娘没有朝衙门那边多看,她找到驿站就走进去,两个哨卫正在桌边闲坐喝茶,正低声谈笑着什么。
看到一个少年人背着背篓大步走过来,常年为边军的他们并未因此放松警惕,目光一扫却双双一愣。
这少年怎么还戴着耳钉?
“两位大叔,我要寄信。”
林燕娘并未掩饰自己的性别,她做男装只是出门方便,尽量减少意外事情,又不是不能示人。
听到她清脆沉静的声音,两个哨卫这才相视一眼,不约撇了下嘴,到也没有再多想。
其中一人放下手中茶碗,起身走到另一边长案那里,扭头问她:“要代写吗?”
“已经写好,没有信封。”林燕娘连忙解释。
“信封两文钱,笔墨可以借你用,看路程远近要付路资。”哨卫尽责地将事项说明。
“多谢,此信要寄往关内,不是哪州哪县,就是关内。”林燕娘一边把信拿出来,一边将另一张写着地址的字条拿给哨卫看了一眼。
哨卫点头,一边拿信封笔墨,一边说道:“关内十文。”
十文送关内不算便宜,但也不贵,要送去其他地方则是几倍的钱了,要送往京城可得几两。
因而,一般人出门除了平安信,可不会随便寄信,尤其家境贫寒的人,多是一年半载甚至几年无音讯。
林燕娘看着砚台内还有些墨汁可用,便站在长案前拿过信封。
没有凳子坐,她就站着提笔,在哨卫给出的样本参照下,把地址写在信封上。
看着她将一张不整齐甚至有些残缺的黄竹纸片塞进信封,哨卫又不由撇了下嘴,目光有些复杂。
这样的纸片上都不知道用什么写的字,也叫信?
“大叔,可不可以送我一张小纸片?不用的就行,我再写几个字。”
林燕娘在把信塞好后突然起了个念头,抬头看向哨卫,露出可怜巴巴的眼神。
“……”哨卫看着她有些无语,一时没有说话。
“老郑,这儿不是有张废纸么,有巴掌大够了吧?”另一个还坐在那边桌旁的哨卫,突然从角落扯出一小块纸片来。
还真是一小块,不过也是黄竹纸,好像是谁在这里写信写废了丢掉的。
他看了林燕娘一眼,像是在征询她的意思,这巴掌大,可够写几个字了?
林燕娘看了一眼连忙道歉,主动过去接了过来。
“小姑娘,可是家里有什么人在关内啊?”
桌旁那哨卫约有四十出头年纪,这时看她乖巧,便笑着闲话起来。
“是个远房亲戚。”
林燕娘并不因对方喊破了自己的身份而露出惊讶或迟疑的表情,而是微微一笑,怎么看怎么乖巧。
但她行事姿态却又是洒脱利落的。
两个哨卫皆是多看了两眼,觉得这小姑娘好像深藏不露的高手一样。
因而,另一个哨卫站在长案旁,并未离开。
林燕娘也不避忌,将那纸片铺在案上,提笔就写了八个小字。
“身无分文,需要银钱。”
“身无分文?”那哨卫惊讶地挑眉,再次看向林燕娘时目光便打量起来。
林燕娘有些无奈,她自然不喜自己做的事情都被别人看了去,似乎还想管的样子。
但她也清楚,这是哨卫客串的驿差,维护一方安宁,盯着一方安宁,本就是哨卫之责。
此事可大可小,但于他们,却是份内之责罢了。
“亲戚去关内找活儿有些时日,我是替家里人说点话,家里人并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我擅作主张吧。”
林燕娘一脸无奈地解释,到不慌乱。
那哨卫听着她看了会儿,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在这关外除了镇上做买卖的人有钱,谁还有钱呢?
既然是小姑娘擅作主张,那写身无分文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需要银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