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雁回将两篇稿子编校之后,送到《东京日报》。

    云雁回来投稿,编辑部全体十分为难。

    按理说,他们这里很多人都是云雁回教出来的,或是云雁回教过的人带出来的,云雁回写新闻他们都知道,肯定没问题。

    但是,这一次云雁回送来的不是新闻啊,而是食评。写得倒是十分动人,然而,他们并不确定这样一篇文章,是否能登上文艺版。

    要知道,目前的《东京日报》文艺版上,都是各路才子在厮杀,陡然上了篇写美食的,不说文采如何,首先画风就很奇怪了……

    而且,大家也没法评价这个东西的价值,于是犹豫之间,竟找到了胡翰林定夺。

    胡老先生看完之后,问云雁回为什么弄这个。

    云雁回当然不可能说,我帮你们发掘商业价值呢,他打了个马虎眼:“民以食为天。”

    胡翰林笑着摇了摇头,“也罢,那就先上上看吧。”

    不管怎么样,就冲云雁回对这个行业的知晓,胡翰林也会让试一试,反正他知道,之前的都没失败过。

    ……

    “白玉为堂猫做马”的食评刊登出来,数期之后,就建立起了一定的影响力。

    没有什么编辑推荐语,就夹在文艺版里,一开始都是些读书人看到,还怀疑自己的眼睛。什么鬼,诗词歌赋之间,为什么突然出现一篇食记啊!

    再一看,文字没有花巧却颇为灵动,描写入微,让人越看越饿,越看越饿……

    看到最后,几乎所有人都跑去拿东西吃了。倘若是手头有吃的,也慢慢觉得索然无味。

    再然后,就是传到普通人眼里,引发的波澜就比较大了。汴京好吃的多,吃货也多啊,一看写得如此诱人,他们自然恨不得找上门去大吃一顿。

    还有那批评酒楼的评论,写得也很有道理。

    观主的私房菜没多少人吃过,但是那家酒楼却很多人吃过,以前觉得不错,现在看了之后,尤其是里面写的笔者吃过的上品,一对比,再与笔者指出的缺点一印证——着啊,不正是如此么!

    笔者文辞虽然犀利,不带一个脏字却骂得极狠,但是有理有据,通篇看下来,只觉得这批评得酣畅淋漓,令人信服,更生对上品的向往。几乎所有看过的人都同意,撰文之人一定是个老饕。

    还有很多人的关注点在,这个“白玉为堂猫做马”为几道菜都评出了级别,而且,他是用“猫”来评的。比如酒楼的下酒菜,在那美味度后面,就画了两只猫,而道观里的私房菜,最高的则有六只猫。

    那么问题来了,几只猫是满值?几只猫及格?猫以下还有等级吗?一只猫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用猫来做评比……

    一时之间,众多讨论出炉,“白玉为堂猫做马”关注度蹭蹭往上涨,在稳定发布了几篇食评后,支持者也是蹭蹭往上涨。观看此人的文章,非但能掌握美食情报,还不时能学到一些烹饪小技巧呢……

    这还真如云雁回所说,成了文艺版块的一股清流,叫其他文人颇为无语。

    别说其他文人作者了,李泽云都无语了,没想到云先生还真叫人弄出来了,而且热度虽然不如寻情专栏那样爆红,但是根据读者调查来看,稳健上升啊!

    ——且不说这些外物,“白玉为堂猫做马”一评成名,最为影响到云雁回的,应该是食评关注度上升后,开封府里的人难免也看到了。

    展昭就拿着报纸,逼问云雁回和白玉堂来了,他笃定地说:“这是你们写的。”

    白玉堂和云雁回全都一脸无辜地看着他,但是在展昭正气凛然的气场之下,很快败下阵来。以展昭的判断力,和对他们的了解,猜出来一点儿也不奇怪。

    白玉堂连点掩饰都不愿意了,干脆地脱了马甲,“是我们啊!”

    展昭哭笑不得,“你还有理了……玉堂,你们起笔名还非要踩我一下做什么?”

    千万别说这个“猫做马”里的猫,指的不是他哦。

    云雁回暗自搓手,来了,这就是甩锅的时候了!

    他刚要开口,白玉堂镇定地先开口道:“我同逐风合作做美食评论,这个笔名我同他一人一半。”

    展昭立刻看向云雁回,无奈地道:“逐风……”

    云雁回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随即心中大喊坑爹!

    白玉堂说他和云雁回一人一半,这“白玉为堂猫做马”对半分,“白玉为堂”是谁不言而喻,那“猫做马”不就是……?!

    云雁回悲愤地看着白玉堂:没想到你套路这么深……

    第247章 暴力的美食家(上)

    白玉堂提着五尾用柳条穿起来的鲤鱼, 走在大街上,秀美的容貌引得路旁的小娘子都忍不住偷瞧。

    白玉堂这是去采风的,云雁回有事不能来,所以他独身前往。

    上次一顶黑锅死死扣在云雁回头上之后,展昭好说话, 虽然没逼着他们改了名字, 但是也免不了时而谴责地看向云雁回。

    ——展昭还真没怀疑, 其实他一直怀疑七毛这个名字是云雁回起的。当初六个毛的衣服和他一模一样,就很值得怀疑好吗?

    云雁回事后嚎了白玉堂好多次,问他知不知道被展昭严厉地盯着是什么感觉,搞得好像自己犯罪了一样。

    白玉堂表示:我知道, 我怎么会不知道?

    不过,就像即使展昭觉得他们起这个名字很坏,但是也没逼他们改一样,云雁回指责完白玉堂, 还是和他继续合作……

    “白玉为堂猫做马”已经越来越有名气啦, 以品位高、舌头刁出名, 再加上生动的文笔,非但京中老饕十分认可,就连普通百姓也很信服。

    很快,就有店家找上门,希望赞助了。

    不过,白玉堂和云雁回都现阶段都不打算接广告,这个马甲的地位还没稳固呢。他们会根据民间风评,去找待评的店。

    那些有意赞助的店家虽然被拒绝了,但是也放出风声,欢迎“白玉为堂猫做马”上门品尝。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白玉为堂猫做马”马甲下是什么人,甚至是几个人他们都不知道。

    这一次的店家,是云雁回打听到的,最近京中多了个食馆,是外地人开设的,叫“第一鲜”,专门烹鱼,而且这家店很古怪,他们自己不准备鱼,要客人自己带鱼来,不管带什么鱼,他们都可以烹煮好。

    据说,有人还带过少见的海鱼,也被料理成了美味。

    白玉堂手里的鱼,就是在大相国寺弄来的五条禾花鱼,都只有巴掌大小。

    这时候快到吃饭的时候,第一鲜人不少,都是慕名前来的。

    白玉堂进去后,便有伙计来接待,接了白玉堂手中的鱼,当堂过称,然后响响亮亮报出来:“接客人望情鱼五条,四两三钱,四两整……”

    活计把每条鱼的净重报了出来,还有新鲜程度,然后才拿到后厨去。

    很多客人都对这样的流程很感兴趣,也很关注自己的鱼。

    白玉堂入座后,听到旁边两个人在讨论。

    “……我上次来了,看到有人拿了条河豚,那人还想说,要吃鱼生,被伙计顶回去了,说他们这里收了食材,要怎么做听厨子的。”

    “嚯,那保证做出来是最好吃的吗?”

    “保证啊!人家给你说出一二三来呢,有理有据的。”

    这个规矩白玉堂也是知道的,他在店内扫了一眼,观察众人面前的食物。

    这时候,旁边的人又说道:

    “我听说,第一鲜的东家到处托人递话,想要请‘白玉猫’过来,还放出话。他们至少能得七猫!”

    “啧,他这店开了才几个月,多得是老店想请白玉猫也没请到啊。现在京中,五猫以上的店才多少个?”

章节目录

[七五]大宋小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拉棉花糖的兔子并收藏[七五]大宋小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