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五更天,哲暄数着时辰,推了窗口,府边可见的墙头已经有了一抹霜白,淡淡的有透着点银红,这是要天大亮的样子了。

    哲暄收下窗,转了身来。

    蕙儿知道哲暄这是到了要离开的时候,心底正悠悠发着难过,前齿咬紧嘴唇,又隐忍了下来,只盼着万事顺利,反复在心底祈祷着——盼子绛这回也能像绿绮曾说的那样,诸事无虞地回来。

    这样想着,蕙儿越发把后牙根咬得紧了,从桌案上拿起给哲暄备好的包裹,却又并不递出去,只是死死拽在手里。

    “公主,奴婢自从小时被大妃指来服侍公主开始,十数年来,从未曾离开过公主。今日公主要去那样烽火漫天之地,奴婢偏又不能生死相随了。唯有替公主和王爷守好这清河王府上下,日日焚香祝祷,等着公主和王爷凯旋。”

    说罢,俯身展袖顿首,这边算是她能尽到的临行前最后的心意了。

    “蕙儿——”

    哲暄早已是泪眼婆娑,跪坐到地上,把蕙儿抱进了自己怀里。蕙儿那硬生生忍下的别理愁绪,顿时也像是拦不住的洪水,分崩离析。可她唯有忍者,不得不撑着,她心下一句一句告诫着自己,她不可以哭,不可以不忍着,只为了哲暄离开前的一刻能稍得些安慰和宽心。

    “公主,到时辰了,南门也是要开了的,前朝也要开了正阳殿议政,许是过不了多久,大公主也要差人来请了。奴婢还有去叫上秋岚准备。”

    哲暄知道这样的时候总是会到来的,也真就这样容易,就来了。扶着蕙儿,和她一道起身,嘱咐道,“蕙儿,你要好好的,为了我,为了你自己,好好的。”

    蕙儿点了头,屈膝又施礼,方才不舍退出。

    过了卯时,正是泰安各处城门开启的准时候了,秋岚也收拾了琐碎东西到了凌志堂门口,她是该走了,本也就是自己的决断,临到头了,却又是一万个放不下,偏生出多少个舍不得。

    推了门出去,正好迎着秋岚,她一袭水紫色裙装倒是显得很是轻便,像是素来行走江湖惯了。她不选男装,在哲暄面前就不扎眼,裙不拖地,长短正好盖于脚面,不影响骑马走路。好周密的心思,哲暄心中感叹,不禁手中的溟水剑攥得越发紧了。

    哲暄的离开很是顺利,没遇上青琁派来相请的女官,又有子缊的令牌在手中,出了泰安一路向北,倒是都顺遂的很。

    正阳殿开朝议政,魏帝神色一同往常,眼里虽有厉色,却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就那样听着朝臣你一言我一语,谈及前线战事。他像是正静静等着什么,忽然,顿住了,问道,“太子——如今前线战事,你怎么看?”

    魏帝猛然一叫,子缊多少有些意外,却是收敛得很好,依礼持笏而出,收了下颚,答道,“回父皇,依这两日,十四弟由归州发回的塘报来看,前方战事顺遂,平凉、危山,相继归入我大魏版图。至于伏尔部,儿臣以为,毕竟是一国之都,守卫比起其他部落来得严密,也是正常。这些,当日十四弟也曾与父皇说起过,父皇无需忧心,十五弟不仅勇猛,更是一员福将,儿臣想,不出数日,想必伏尔部也会成为十四弟囊中之物了。”

    魏帝盯着子缊,目光如剑,他恨不得把眼前这个太子,狠狠刺上几剑,刨开他的心来看看,究竟是表里如一还是口不应心。

    魏帝良久无言,子缊还收着目光,没有抬头,不免讶异。细细思量,前后说话并没有错,是皇上在拿捏着他的话外之音,还是这一言本就试探,他不得而知,只是多年伴君的经验告诉他,这样的悄无声息,绝不是什么好事。

    这样的政治敏感自然不只有子缊才有。能上正阳殿议政的朝臣,都需是有一定品级了的,满殿望去,竟是些上了年纪的老臣了,为官十数或是数十载,如今还能站在这儿的,没几个人能没个眼力劲。

    魏帝轻笑了声,点了点头,故作释怀样子,道,“你也这样觉得,便最好。真能顺利平稳,朕也就安心了。”

    这话说来并不古怪,也算是解了子缊一时的忧虑。

    退了朝,冯智一路慢步跟着,魏帝今日未曾传了子缊或是其他人,入太英殿小朝议事,冯智心中暗自揣摩着,小心问道,“陛下昨夜睡得不安稳,这会儿可是乏了。奴才这就去为陛下点上龙涎香,您闻着舒心,也好小憩片刻。”

    魏帝停了脚步,微转头头来,看着冯智,却见得他弓着背,收着脸面,小心翼翼说话,这会儿也竟没有抬头,轻嗤了一声,说道,“哪里就睡得着?这些人,一个一个的,都搅得朕心烦,哪里还能睡得安稳。”

    冯智心头一惊,也不敢多说话,却又不敢不说话,只避重就轻道,“陛下,这清宁王妃敬献的龙涎香,可是渤海国的国宝。素日里,您不是最喜那香味的吗?国事烦闷,陛下也要心宽,闻了正好舒心解气的啊——”

    冯智的声音温温的,不敢大声,却能丝丝细细都被魏帝听了进去,这便是他多年服侍这个一国之君习练出来的本事了。

    魏帝听他这样说的,骤然问道,“冯智啊,你伺候朕有些年头了吧?”

    “回陛下,奴才在陛下身边伺候,已经四十又六年了。”

    魏帝听着,突然觉得心头一暖,道,“四十又六年,倒比皇后还长,说来还是你陪朕的时间最久。”

    冯智从没听过魏帝说起这样的话,他初来伺候的时候,魏帝还只是东宫太子,一个悬走在钢丝上,每日细细揣摩太宗一言一行的太子,他也见识过魏帝的心狠手辣,也见识过他成了一国之君后,如何在心底暗暗定下壮志,可如今的他,只是一个逐渐年迈的老人,一个开始担心储位错定国君,一个不知万年身后事会如何的普通人。冯智是亲眼目睹了魏帝收到密信后的种种细微变化,这个久未掉下过眼泪的君王,鼻腔轻轻发出的叹息,这个守护着孩子,却又防着骨肉的父亲,喃喃的自言自语,他虽不知那信中究竟写了什么,但他知道该是要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了。

    魏帝眼眸低垂,眼皮微微耷着,轻言道,“宣皇后来见朕。”

    冯智答应了声,退了出去。

    等梦君换了清丽衣物赶来的时候,魏帝已经悠悠睡了去,就靠坐在御案后的龙坐上,腰间垫上软枕,撑着头。梦君不敢出声,便也就远远站着,安静等着他醒来。

    哲暄离开的消息是拦不住的,当青琁着去请哲暄的人回来禀报的时候,她就已经心下清楚了,这个小妹并不是什么身体不适,而是悄然离开了。这样想着,手中的青瓷茶盏滑落了下来,落到了坐榻上,茶水全都倾了出来,浸透了香秋色软垫。

    妙菊在一旁,听着来禀的女官说话,目光转回,一直看着青琁,她的忧心,妙菊看在了眼里,忙上前把女官遣了出去,又把青琁请了起来,嘴里说着,“娘娘不要忧心,只要清河王妃能够到前线,十五爷必定会保她周全的。”

    说罢,手下快速地把一旁位置上干净的软垫换了过来,扶着双手正抖得厉害的青琁重新坐好,又拿来托盘里一个干净的茶盏,也重新倾上了茶水,放到青琁面前,郑重地说,“娘娘若是挂心,可以去宫中找皇后娘娘说说。”

    这话说着小心、清浅,说罢,也就退了两三步,然后拿着被茶水弄脏了的软垫,出去了。

    妙菊的这句话,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青琁听着也暗自有了点主意,伸手去拿新换的茶盏,却只是重重握着,不饮,不动。

    惴惴不安的除了青琁,还有子缊。魏帝的一言一行,都绑着子缊身家性命的事,所以更是能把魏帝一滴一点的不太一样分毫不差地看见心底。许是打小没了生母的原因,他察言观色的本领便是这样逼不得已得来的。

    闾信每日都会来,这是他和子缊的老习惯,也就是午时左右,拿一张旧琴套罩好琴,背在身上,过了东宫侧门,打子缊书房中来。

    没有小朝,倒是子缊在等着闾信来,正坐在坐榻上,悠悠翻着书出神。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手里捧着的左传,字字落在眼里,却落不进心里。

    “殿下,闾先生来了。”

    贵福的声音如一记钟鸣,清脆又令人清醒,子缊回过神来,迅猛起身,走至门口相邀。

    “老夫见过太子殿下。”

    “先生快请,子缊有事要求问先生。”子缊说道。

    贵福也便知道该是退出的时候,掩上了房门,守在门口。

    “先生可知今日朝堂有大事。”

    子缊引着闾信对坐说话,一同往常,只是心下着急,难免说话快了些。

    闾信也不着急,取了琴,先轻抚一曲。曲罢,才缓言道,“抚琴,是老夫头等要事。如今,正事已罢,殿下可以说了。”

    子缊知道自己这些年来,被闾信束着性子,才能得如今这般,平和恭谨,暗藏心机。只是还有些许毛病一直改不掉,偏偏又是他唯有在闾信面前,才会流露出来的。如此这般,便提了口气,把正阳殿上的事情说与闾信听。

    “殿下是担心什么?”

    子缊如实答道,“父皇那话,起得突然,前没伏笔,后没照应,我想不会是一时兴起,随便问的。”

    “这话如何说?”闾信轻嗤了一声,继续问道,“殿下方才不是还说,那时候正说着前方战事,皇上这话也不算起得突然。”

    子缊是不信的,他有直觉,他所信赖的直觉不允许这样的解释,他又说道,“今天早朝,父皇一直只是听着,不发一语,唯有这句话。”

    子缊这句,算是点到了问题的关键。魏帝今日的不予置评,是他最是不安的地方,也是一切直觉的源头。

    闾信微微停了一下,鼻腔发出“嗯”的一声,手里握了只青白玉茶盏,茶水温热,有白雾腾起,闾信慢慢吹了吹,抿了口。

    这样的动作,子缊看得清楚,他知道闾信是在算计着这件事。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子缊并没有催促,只是自己饮着茶,时不时抬眼看着捋胡子的闾信,很快就又收回了目光。子缊心里清楚,问题已经抛出去了,如今,他只要耐下性子等结果,也就可以了。

    “我没想到,会是这样。”

    闾信这话也说得没有源头,子缊先是一诧异,很快答道,“先生虽与父皇同拜章老先生为师,却从未与父皇打过照面,父皇有些习惯,先生不知,也不奇怪。”

    他是以为这话是闾信对于魏帝说话习性的评点,可话说出去了,又觉得有些不对,或许闾信想说的,许不是这个。

    他想到了,猛地抬眼看去,正与闾信四目相对。那双满是明光的眼睛,依旧如故,可是子缊知道,他是有主意了的,忙问道,“先生是想到了什么?可以说来与子缊听吗?”

    闾信手中的青玉茶盏还未放下,却也只是饮了最早的那一口,还是半满的,原本一直握在手中,如今心里得解,才让茶盏归位,答道,“是十四爷有消息传回了。”

    这样漫不经心的一句,足以让子缊心下震惊,手中的青玉杯一晃,如同人的一个踉跄,他慌忙稳了情绪,问道,“绕过驿站,直接给父皇发了密报?”

    闾信点了点头,“只有这个解释了。”

    “我们费尽心力控制了驿站,掌握着他发回的所有塘报,他却绕了一大圈,给父皇发密报。”子缊说着,自己心下也是要盘算一番,不免心直底冒冷汗,又继而言说道,“先生觉得,十四是知道了我们的动作,所以密信告知父皇?会是哪里出错。”

    闾信轻摇了头,缓慢饮茶,一杯尽了,才说道,“如今,重要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十四爷究竟在密信里说了什么?”

    子缊若有所思,忧愁更紧,“宫里没有消息,所以密信的事情,我一点都不知道,信上写了什么——”他顿了顿,说道,“更无从谈起了。”

    闾信似乎并不这么看,他撑着身体,往后挪了挪,从容道,“这事,不用别人说,殿下只要抽身离开,站得远些,就能看得很清楚了。”

    子缊凝神看他,这话意思倒是不深,却很用心。早朝时候魏帝的话,此时翻来覆去在脑海里锤炼着。

    “为什么是‘我也觉得’,父皇这句话究竟还有什么意思。”子缊喃喃着,眼眸左右闪动。

    闾信并不着急打断子缊,他也不能再一步一步引着子缊往前走,他要能自己揣摩,自己拿主意。

    子缊本能地闭上眼睛,努力沉下心,脑海里细细过着自己正阳殿上说的每一句,战事近况是如塘报所写,他望战事顺遂,盼十四十五安然而回,没有疏漏。

    “若是因为塘报——”子缊一个个想着,“如今塘报所奏,和前线的战况,没有根本上的差异,十四弟即便是知道,也没有证据。更何况,父皇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罪名这样试探我。”

    子缊双眼睁开,眉头的“川”字拧得愈发紧了,他没有头绪,暗自叹气怪着自己,微侧着头,避开了闾信的目光,像是要把自己埋进所有的思绪里,抽丝剥茧。

    “战况——”他自己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算是彻底泄气了,紧握的拳头,落在软垫上,“十四弟是有动作了,而我们却什么都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什么结果,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抬起头,要得闾信解惑。

    闾信只是平和看着他,这样的眼神,只能说明是有答案的,可是闾信不说,子缊也是向来没有办法,这时候的他更是憋了一股暗气,愤愤道,“子缊已入困境,求先生赐教。”

    闾信端起青玉,迎着阳光,左右端详,缓缓道,“殿下心中已经了然了,又何须偏要老夫亲口证实。”

    闾信的任何动作,素来都未有多余,即便是这时候,子缊心中烦闷,早已是堵得慌,依然会顺着闾信的一丝一毫动作,去找寻答案。

    青玉的颜色略深,透光度比不及前厅所用的那套白玉茶具,可转换了角度,远远仔细查看,却依旧可以看清有依稀散落开的光芒。

    子缊收回了眼神,重新翻开思绪。猛地,像是想起了自己遗漏的东西,眼神中隐藏不住闪过光芒,看向闾信。

    闾信看得清那样的眼神,子缊是没有想藏的,他便也就把手中的茶盏收归回几案上,等着子缊自己说道。

    “父皇是担心,我会趁着老十四和老十五不在,做出对他们不利的事情。”

    这句话,子缊说得一半解答,一半试探,像是被先生拷问的学生,熬了半天,总算勉强给出了个答案。这样的答案像是说不过去的,又或者说,全然是他自己凭空臆断的,但是唯有这个答案的,再不能是别的。

    闾信认同了。他赞许的目光,还有一下一下,幅度不大点着的头,都在宣告着,这个子缊不敢相信的答案,便就是老先生要的。

    “可是先生,这件事情,没有缘由的。万事,但凡是要人相信,总要有前因后果,是要能站得住脚,生得住根的。”

    子缊谦逊问道,心下已然解了一半的愁云。

    “所以陛下只是试探,并没有怪罪。”

    闾信一言,如醍醐灌顶。魏帝什么都没问,听着他的答案又是等上了那许久时间的,这样的做事风格不就是真真正正的试探吗?

    子缊想着,却发现自己起初那句话,说得好生糊涂,他竟然会觉得闾信并不了解父皇,显然滑稽可笑。

    闾信看着子缊,愁云尽散的眼神中,还有说不尽的不解,正等着他细细说来与他听。

    他伸手去那只茶盏,早已是空杯闲置了,子缊手中动作麻利,取了玉壶,为闾信满上。

    闾信饮了茶,方才不紧不慢说道,“十四爷如今大军驻在平凉,军中规矩,一应回朝塘报均由最近的驿站发回,十四爷即便是起了疑心去核查,或是自己有了答案,也不会贸然把这样无凭无据的指正告知皇上。这——殿下刚刚自己也说过。老夫说了,十四爷做事一向是唯结果是图,他不会轻易把自己暴露在不完整的设计中。所以,这样粗鄙的陷害,不会是十四爷做的。”

    他顿了顿,手中茶盏摇晃着,并不着急饮尽,抬眼扫了一下子缊的反应,只见得他早已收了着急神色,这时候正虚心求教的点头,心下略得了些许宽慰,言说道,“皇上年少治军,素来也是有所征战的。太宗武训元年,皇上以太子之位征讨西夏,却险些被九王和朝中佞臣要了性命。殿下可还记着那一战,结果如何?”

    “父皇大获全胜,西夏俯首称臣。”

    “最重要的是,太宗心下认定了,太子之位,唯有当今皇上,再无他人了。”

    这一记重拳打在子缊心上,顿时觉得脑壳嗡嗡的。闾信不会随口一言毫无目的,便问道,“先生的意思是——子缊会成为下一个九王?”

    闾信并不回答他,只继续说道,“十四爷会走这步棋,要想演得真切,也必是要受点皮肉之苦。只是老夫敢断言,十四爷必定不会直接把矛头指向殿下,殿下也不用着急把自己比作九王。”

    “他既把戏做全了,即便不直指本宫,最后也会落在本宫身上的。”子缊冷笑了声,继续说道,“无非是换个人说这样的话罢了。”

    闾信显然是认可子缊这样的判断的。

    “现在呢?父皇并不让我知道有这次密报的存在,我也不能跑到父皇面前自辩,说自己并未对老十四出手加害,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子缊看了看闾信,已然可以平和解着困局,“老十四这回,可是下了一步好棋,我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殿下如何就进不得。”

    闾信淡然一笑,饮茶,抒怀,却故意引得子缊揣回心思,从头想起。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顺着父皇的心思?”子缊试探地问着,却得到了又一次肯定的答复,自己也像是得了最后的正解一般,“先生放心,我会嘱咐太子妃,邀上清宁王妃一同赴西山广宁寺,为大魏祈福,为前线将士祈福。”

    说罢,自己满了半杯茶,恭谨敬了闾信,也算是君子答谢之仪了。

章节目录

归鸿徊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宀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宀且并收藏归鸿徊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