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书交至郁久闾可汗手中,于老可汗却着实是悲喜交加之事,想着就吩咐服侍之人,“去,把明安和哲暄找来。”

    宫人去寻哲暄,不得,反倒是明安先来。

    她坐在可汗近前,也看了魏国使臣递上来的纳采国书,这才缓缓而言,“父汗会答应这门亲事吗?”

    “哼,哲暄是中意了的,不答应能行吗?”郁久闾话语中疼爱和无奈交杂在一起,咳了几声,又笑了。

    明安拍着郁久闾的背,替他顺了顺气,“姐姐嫁去魏国,妹妹如今也要嫁,难道我们姐妹还非要嫁去南边吗?”

    郁久闾把女儿嫁走是有自己的打算,他膝下无子,过继的几个侄子,柔然要交给谁他心中还没决断,可三个亲生女儿若是都留在柔然,无论嫁给谁,只怕有朝一日,都会成为有心之人互相争夺汗位的利器。

    可如今,两个女儿先后要嫁去南魏,是福是祸,他一时竟也没了主意,只对明安道,“说起来你倒是还比暄儿大两岁,也比那孩子乖巧,此番若是暄儿出嫁,父汗身边就只有你一个了,你可有心仪之人?”

    明安摇了摇头,从侍女那里接过茶盏,递给郁久闾,“明安没有心上人,也不想嫁,父汗年事渐高,明安只想陪着父汗。”

    郁久闾只是微抿了口茶,润了润喉,端着茶盏,试探性地问道,“父汗也喜欢明儿留在身边,可不嫁人是不行的。父汗想着,扎合里品行端正,秉性仁慈,居心孝友,甚和我意,明儿觉得如何?”

    明安听此言,心中自然已经明了郁久闾的打算,答道,“女儿听父汗的。”

    郁久闾点了点头,把茶盏递给了明安,边想边说道,“父汗有意想把你托付给扎合里,若是有一天父汗不在了,你要替父汗多多看着他,看着咱们的柔然。”

    郁久闾这几年身体一直欠佳的他,比起当年想吞并高车,一举统一草原和漠北的豪迈,如今说着这话,多少带着英雄迟暮的无奈。

    明安听着这话,不免也轻弹了泪水,哽咽了嗓音,拦着郁久闾不让再说下去。

    外面传来了宣报之声,“哲暄公主到——”

    “宣进来吧。”郁久闾这边说着,那边忙拂去明安的泪水,“父汗没事,你可别让暄儿看见了,她机灵,别让她看出什么端倪来。”

    明安自收了泪水,侧过身坐到了榻尾,空出视角,好让郁久闾可以看到哲暄进来。

    那魏国要求娶哲暄公主的事情早就传了来,只是深宫之中,哲暄一时也无处得知求娶之人究竟为谁。

    “父汗,我可不想嫁到魏国去。”

    哲暄还是那脾气,老远地,话音先高了起来,一路跑跑跳跳,也没个优雅样子。

    “暄妹妹还没问,那要娶你的是谁,反而先说起不嫁了。”明安讽刺着她,反倒是伸手把她牵了来,转而和郁久闾说道,“父汗,既然妹妹不想出嫁,那便顺了妹妹的心意,回了魏国使臣,就说……”明安看了看哲暄,不紧不慢地说,“就说,咱们哲暄好歹也是堂堂柔然公主,身份贵重,断不能嫁于十五皇子做续弦。”

    “十五?”哲暄倒是若有所思,转而展露欣喜,说道,“姐姐说的十五皇子可是魏国的刘子绛?”

    “不是他,还能有谁?”明安掩口笑道,“妹妹既然不想嫁,父汗定会了遂了妹妹的心愿。”

    哲暄自知被明安愚弄嘲笑了,又总觉得这样的事情,总不好发作,顿时觉得浑身变扭。

    “他不是已经婚娶了吗?我才不会嫁他!”

    义正言辞倒像是哲暄的脾气。

    明安解释着,正如初来时候,听侍女儿在身旁解释那样,“听闻是发妻亡故,想讨了你去。”

    哲暄的眼珠一转,心里嘟嘟闹闹,只道,“发妻才过世,她倒有心境讨新媳妇,只怕定是凉薄之人。”看着郁久闾竟开口说道,“父汗,暄儿不嫁这样薄情寡义的人。”

    郁久闾自然知道,那哲暄说归说,却仍是一心喜欢子绛,也不好拂了女儿心意。“他若是真的薄情寡义,你就是想嫁,恐怕就连青儿也不会同意的。她既然觉得可以,就错不了。到了魏国,一切能有青琁为你打点,父汗也少操心。只是暄儿……”郁久闾久咳不止,“你……你这性子,一旦嫁了去,父汗……父汗只担心你的性子,日后是要吃亏的。”

    哲暄看着郁久闾咳得难受,竟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亏得明安在一旁使着眼色,哲暄这才从侍婢那接过茶盏递给郁久闾。

    郁久闾不接,推了回去,仍说着,“你在父汗身边待久了,脾气秉性自然也就随意久了,如今又是嫁入魏国皇家,切记事事小心谨慎。”

    哲暄捧着那茶盏,只一味点头,“父汗别说,暄儿不嫁了。”

    “口里说着不嫁,父汗又怎能不懂你的心思呢。你嫁出去了,父汗才能不日日为你气坏了身体。”明安把那茶盏重新接了过来,递给了郁久闾,一边安抚妹妹,一边劝慰父亲,“父汗别担心,魏国与柔然和睦已久,妹妹天资聪颖,身份贵重,想必嫁了去,魏国不仅不会为难妹妹,只怕还会更加优待。”

    郁久闾摇了摇头,接了那茶,端着又不饮,只道,“我郁久闾一生只有你们三个亲生女儿,未来无论柔然何人即位,那都仅仅只是郁氏的子孙,不是我郁久闾的儿子。”说着就盯着哲暄,“魏国连向我柔然求娶两位公主,一来是忌惮我几十万骁勇骑兵,再有便是巩固柔魏关系,有朝一日一旦两国生变,你和青儿,就会是握在他们手上、再好不过的人质。暄儿你记得,若真有那一日,有事牵扯柔然,也必定先保全自身,再图后效,方为上法。”

    哲暄虽自由读那兵书典籍,也习武练箭,但这样的事情却从未考虑过,一时想来,才恍恍明白了些什么,点着头,又摇了头。

    “父汗,暄儿还是不嫁了。若真有那日,暄儿不想让父汗为难,说不定,还能为咱们柔然一战。”

    哲暄不明白,郁久闾之所以会把两个女儿都嫁了去,对魏国也是有所图的,可他却无力再多说什么了。

    郁久闾这边让明安陪着哲暄安排一应出嫁事宜,那边便让侍婢扶着自己躺下休息去了。

    这柔然和魏国不同,礼节均由南方汉人那里传入,这婚嫁却还保留了自己的习性,一应准备的东西也不多,也没个嫁妆什么的说头,只是那魏国使臣特意说到,哲暄和明安这才不得不挖空了心思寻思着准备什么的好。

    这问名和纳吉之事早在备交求亲文书前早已预备好的了,聘礼便是随着国书一道到的柔然——红绸金簪、戒指耳环、到牛羊猪、稻谷麦粟等等样样不缺,足足走了几百车,单单是两国交付点算的时日,前后就耗费了整整五日。

    “这是咱们清河郡王亲手所书,请公主过目。”那魏国负责送交聘礼的礼官,递了份描金书帖来。

    哲暄好歹也见识过婚丧嫁娶的,只是从未听闻这金红的书帖是何物,那礼官的话更是听了糊涂,“这是什么?清河郡王?是谁?”

    说着便也就打开了那帖子,只有十六个字——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

    只听那礼官回道,“王爷乃是我国当朝陛下的十五皇子,因淮北之战立下不朽之功,被封为郡王。怎么?公主还不知吗?”

    哲暄从不记这些虚名,这几日也还没熟悉,苦笑着只为尴尬,心中倒是最无所谓的。

    “这书帖是按礼所备,臣这还有一封是王爷写给您的私信。”说着便从内里衣裳中掏出一封书信。

    只见那信上所写全然都是子绛自初见她起至得知赐婚前后心境。

    “草原初见公主,飘然之姿,如遗世独立,绛一心只为得见天仙。暗自悔恨,本是良配,奈何缘浅;次日复见,才知前日莽撞,冲撞佳人,曾许诺授短箭之技,言而无信非子绛本意。然,今日得佳偶天赐,心中窃喜,却仍不甚惶恐,有一言必先告知。绛,曾婚娶,亡妻李氏乃诞育后嗣而故,绛本念往昔,不愿速娶。两国联姻,由皇上圣裁,绛恐愧对亡妻,又念公主情谊,百感交集,望公主体谅。”

    哲暄见信也不禁动容,明安在一旁看着,虽不知那信上写了什么,却在哲暄的神色中猜得了□□分,便在一旁询问那礼官是否要做些什么。

    “还请暄公主在帖上亲笔写下,‘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十六字,以示婚约。”

    哲暄果真提笔便写,字迹娟秀,一气呵成,展开递给了明安,由其过目,才又交回那魏国礼官手中。

    礼官公事已毕,自当告辞出宫,不料却被哲暄拦了下来,只道,“大人——大人等等,哲暄有东西想交托大人帮我递给王爷。”

    明安也不知是什么,只得原地站着,看着哲暄转身去了内室。等了许久,蕙儿跟着哲暄出了来,蕙儿手上还捧着匣盒伸手便递给了那魏国来的礼官。

    哲暄竟呼儿屈膝施礼,说道,“这里有一匣盒和一封书信,还得麻烦典礼官大人替我转交清河郡王。”

    那礼官见哲暄身份贵重,竟反向自己施礼,当即也就把东西接了过来,忙说道,“公主哪里话,东西微臣定会为公主带到,公主的礼,微臣受不起,太折煞微臣了。”

    哲暄自然是点头同意的。

    “请期迎亲之事还要等陛下和汗王商议决定,也请公主耐心等候便是。”说罢,那礼官便也就告辞走了。

章节目录

归鸿徊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宀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宀且并收藏归鸿徊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