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商路上冲到濒死的流民,这消息在常年走口的驮队看来,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半点涟漪也没散开,尽管是个少有的诸生,在府县中身份地位远比这些力气行的汉子要尊贵的多。

    不过若是鞑子袭来,就算牧守一方的知县老爷也难无恙,何况这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

    夕阳残照,将驮车搭成一排抵挡寒风,其后建起营帐,凛冽的狂风怒吼,镖师们轻捷的干着手底下的活儿,没人多说话。

    这块区域是七爷亲自选的,无论是在夜间守卫还是退路等任何方面都挑不出毛病,正在营帐一侧,两三大汉熟门熟络的挖土砌灶,拾柴架锅,化雪烧水。

    不待多时,袅袅的炊烟浮起,只是被寒风一激,顿时消散。衬着昏黄光线,这驮马骆驼也累了一天,南来北往全靠这些畜生,自然怠慢不得。

    七爷背负这一把大刀,硕大的手掌将驮车上的捆绳拉紧,拂去浅雪,顺便掀开蒙在其上的黑布,检查是否有磕碰损伤,抬头看了看半浮天际的夕阳,眉头微皱。

    回头,对着一侧的精壮汉子喊道:“二子,先把手头的事儿放放,天快黑了。先去把牲口喂了,别就知道偷懒,多拌些料,晚上巡夜机灵着点。”

    循声看去,那汉子咧嘴一笑,将嵌在牙缝里的草梗吐出,三两步行来,短衫上还有没掸去的浮土草屑,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哎,知道了七爷,您就放心吧!”

    一切打点妥当,这素来不苟言笑的镖头,似乎心情不错,轻拍二子的头,笑骂道:“臭小子,你可别给我打马虎眼,路程不多,更要处处当心,吃咱们这口饭的,栽不得跟头!”

    “和他们说一声,把昨天随手猎的那只野鸡炖了,一会儿给钱掌柜的送去,夜里不安生。叫人护紧驮车,行商有规矩,招子都放亮点。只要这次安稳到家,少不得你们的好处。”

    落日将尽之时,裹着羊皮的老者矮身钻进苏景置身的帐篷,见他已经醒过来,布满褶皱的脸也轻轻展开,即便是苍老了些许,皱纹中也潜藏着风霜的味道,只看那剑眉星目。

    时至此刻还精烁有神,苏景顿时一振,休息了多时,体力大致恢复,翻身坐起,细致的将这老者自上到下打量,仅存的那半点侥幸也随之烟消云散。

    只见穿着略显肮脏的羊皮袄,须发皆白的老者,右手中抓着支竹杖,他艰难地行了一礼道,声音嘶哑地缓缓道:“晚生苏景,多谢老丈活命之恩。”

    帐外,一切安排妥当的七爷也走了进来,只见这老者盯着他头上的方巾,皱纹中浮现一抹温暖的笑意,道:“不碍的,都是大乾的百姓,遇此遭难,见着帮衬些也是应该!”

    不知怎么,那七爷的眉头微皱,其中似藏着半点忧色,凑上前来,不由分说的切了他的寸口,顷刻后对那老者拱了拱手:“身子有点虚,已经没有大碍了。”

    老者似对七爷这贸然的行径有些不喜,缓缓皱眉,点头。随后将目光移回,询问道:“看你的模样还是这有功名在身的诸生,怎么会流落到此?”

    “晚生七月进京赶考,不想路上秋洪耽搁了行程,回返途中又遭了鞑子,被掠了在此,前些日子被府兵交战冲散了,天寒地冻的,没办法…幸遇诸位恩公,搭救活命,晚生感激不尽!”

    方才将那零散的记忆梳理了番,大致也了解些前因后果,听其问来,只是如实答了。这广袤原野,杳无人踪,若想平安的活下来,还要仰仗人家才行,自不敢欺骗。

    只见立在那儿的七爷沉吟顷刻,轻皱的头却更深了,道:“宣府你这样的流民不少,别说什么救命之恩了,扶危济困实乃应该,既然今日相遇,那便是缘分。”

    “这次咱们保的是趟货镖,自口外回大同。客气话就别说了,你若是顺路,便一道回去。遇上这样的事儿,无论如何也不能叫你再流落不是?”七爷的这番话说地豪气干云。

    “如此,就在此拜谢恩公了。晚生家住宣府石塘县,距大同镇不远。”

    七爷沉吟了会儿:“不过,打听一下,劫掠的那股鞑子兵有多少人,行过此处多久了?”

    苏景一怔,回忆着脑海的记忆,这具身体的主人,被鞑子劫掠,失措至极,那里还知道这么多,无奈他只能睁着眼睛胡说八道:“大概几百人,自晚生流落大概三日左右。”

    冬日的夜来的快,耽搁这片刻时间,帐外就彻底昏暗下来,突然听见外侧一阵吆喝,七爷掀开帐帘走出,看的出来那老者对他格外亲切,缓声问道:“你怎么样,缓过来没有?”

    “多谢您关心,已经好多了。”艰难地微笑,向着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老者回答。不多时就到了开饭的时辰,随老者行出帐门,只见寒风一阵紧似一阵,暮色环绕四野。

    无尽苍穹,寒星几点,残月高悬。耳际处除了人叫马嘶,就只有风声。篝火点燃,跃动的火苗被锋利似刃的冷气拉的老长,夜色彻底席卷天地,墨色沉静,却是连半点身形也不见。

    锅中被简单处理过的肉香四溢,苏景怔怔立着,极目四顾,却见苍茫寂寥,杳无人踪,空气中寒冷直入灵魂,独自站在五百年前的夜空,有种落寞击中了他敏感的心。

    置身陌生时代是如此的孤独,盯着如水的月华,回想自己多年奔波对家庭的亏欠,眼泪不受控制的顺着下颌肆意流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伤怀时,一只铁钳般的粗粝大手扯住了他的胳膊,回头看来,只见沉沉的目光正盯着他,却是七爷,粗狂的声音道:“这荒原上风劲雪急,你还是不要乱走的好!”

    “前些时随手猎了些野味,你既无水食行了数日,怕是饿得狠了,荒僻之地,只有这些东西,你略作吃些!”踱步走回,打点妥当,此时大铁锅中的肉汤已经炖的滚开。

    苏景适应后,除了有些心浮气促外倒是没什么大碍,不过毕竟三日没正经吃过东西,着实饿了,寒气彻骨,他深吸一口冷气,也慢慢走了过去。

    就坐在篝火旁,与那老者以及钱掌柜同在,而其余的镖师围在更外侧,相互之间有说有笑。粗面大饼,一碗滚烫鲜香的肉汤,数块野兔肉,这就是苏景重生在大乾的第一顿饭。

    穷困时填饱肚子的美味,永远是难以忘却的。他也的确饿得太狠,不顾形象的埋头苦吃,看的身侧的老者轻皱眉头,似乎对他有失读书人形象的行为颇有不满。

    不过终究没有说话,行了一天。老者似有些疲累,并未吃太多,在钱掌柜的搀扶下默不作声反身走进帐内。苏景虽然吃的快,但是也只吃了七八分饱,碍于身子太弱便不敢多食了。

    驮车边上设了岗哨,篝火正在哔哔啵啵的烧着,三五个镖师正在四周,大刀就摆在手头。在远处,无尽的黑暗中却是根本看不清其他的东西,只有模糊的轮廓。

    “老吴,这就快到大同了,你有什么打算?”看样子还有些愣头青模样的趟子手,坐在篝火边儿,用胳膊轻轻顶了顶身旁的镖师,映衬在目光中的除了跃动的篝火还有淡淡的迷茫。

    “三儿,你他娘的想什么呢?行商走口,过的就是刀头舔血的营生,想那么多干嘛?若是到了大同,肯定是先找个细皮嫩肉的婆姨尝尝味道啊。”

    这镖师年龄不小,约摸有四十出头的模样,只是常年行商,脸上的皱纹却多,宛若古木树皮,大同婆姨他其实也没见过,只是听别人说起。鸽乳,细眉,三寸金莲,味道肯定错不了。

    身就皮袍,戴着貂帽的钱掌柜,拢着手走到近前来,低声道:“七爷,今晚不会有事儿吧,距大同可没多远了,估计明晚就能到浮梁。”

    七爷的眸光中带着担忧,缓缓摇头,迟疑地说道:“钱掌柜的,这行商走口的事儿,谁也说不准,不过看这模样,今晚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儿!”

    交谈一番,钱掌柜见没什么结果,便入了帐中。七爷巡夜,对着那几人喊了声:“你们几个嘀咕什么呢?今晚招子都放亮些,越到这时候越松懈不得。”

    方才说话的三儿,在黑暗中展开笑意,道:“得着了,七爷!咱们在口外那么多股鞑子下都趟过来了,现今入了宣府,谁还敢咱们打主意。”

    “就算有咎子,就冲七爷您的威名,谁还不给三分薄面,都是道上走的朋友,明事理些的自不会与咱们为难!”

    却见七爷闻言脸色骤然一变,冷声道:“你个狗娘养的,少他娘的给老子乱嚼舌头,这次虽然保得是趟货镖,却也马虎不得,干这行就得有规矩,今儿都给我打起精神,到了大同我给大伙分红!”

    训斥了几句,见那青年有些悻悻,他才转过头来,见静坐篝火旁的苏景依旧没有移动的意思,随即冲二子使了个眼色,道:“小兄弟适才遭难,想来身子还弱得很,这外边天寒地冻的,还是尽早回帐中歇息吧。夜黑路难,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外边的爷们招呼。”

    七爷方才说完,二子就扯起他,不由分说放进帐中。青布棉帘放下,门口处不远处还安置了单独的岗哨,苏景有些呆怔地坐在其中,许久才苦笑一声。

    看来这七爷是对自己不放心啊,处处提防,不过倒也没错,行商在外若没这么点谨慎,只怕九条命也早败光了,合身钻进羊皮褥子躺下,外侧寒风怒吼,骡马低嘶,也渐渐没了声息。

    不过置身在这冬季荒原上,毕竟没有后世那么舒服,饶是扯紧了羊皮,寒风还是不住的从缝隙中钻进来,也不知到底过了多久,黑暗沉静,帐子随着寒风轻轻摇摆着。

    苏景躺在那儿,昏昏沉沉的冻得根本睡不着,不由胡思乱想起来,半日内虽然经历了这多,不过在这夜深人静之际,回想起来一切还是如此的荒谬难以置信。

    辗转难眠,苏景枕着手臂,默默地回想着半日来经历的事,耳畔只有疾风劲草,苍莽而过的怒吼,置身在这人命贱如草的时代,原本的熟悉消失,自己身无长物,不见亲友。

    这种孤独无依的感觉,夜深人静中也难免诞出些许绝望来,如今苏景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指点江山,雄图霸业的豪壮,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样能不择手段生存下去!

    帐中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清,只有自己细微的呼吸声。许久后,苏景幽幽的叹息一声,如今自己既然得了诸生的功名,若是有选择的话,还是先回去再做他念。

    胡乱的想了许多,还是不得要领。寒夜难捱,褥子里的温度渐渐冷下去,裸露在外的脸已经冻得冰凉,下意识的紧着羊皮,也不知道此时外侧巡夜的汉子怎么熬得住。

    尽力蜷缩着身体,困意袭来,苏景打了个哈欠,睡不着也只好闭眼睛假寐,许久许久…

    渐渐的,梦中他又见昨日,似寻常揽着妻子的肩膀,触觉都如此真实,软软的,清晰的体温。抱在怀里是这样的踏实,轻微的气息充盈似海,身上也慢慢地暖起来。

    半梦半醒间也难知过了多久,突然听见耳际处似有故意低沉的声音交流,凝神细听,寒风轻送,以防出事儿,这些帐篷扎得极近,因此断续间,听来并不费力。

    夜风越来越急,骡马在圈子里不安地刨着冻土,不时发出一声低沉嘶鸣,阴云散去,无尽苍穹中清澈遥远,随着时间的推移染上些许苍白光泽。

    自青布棉帘的缝隙侧看去,寒风劲厉,吹得篝火上的苗子摇晃不定,忽长忽短。荒原的夜里静的有些可怕,这个时辰怕是谁都睡了吧?

    也只有他这个来自后世,过惯了舒坦日子的冒牌秀才,才会在如此深夜胡思乱想,侧耳听去,忽闻七爷的话:“钱掌柜,味道有些不正啊,这路我走了近十年,太古怪了些。”

    “怎么?是不是今天的那个诸生有问题,我也觉得路数有些不对,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关键是他的身份,似乎算准了咱们会带陈大人回来似的。”帐内又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应该不会,就算真有问题,进了咱们这儿,给看死了。何况又是个读书人,能有什么用处。自口外,似乎就有些反常,鞑子的消息似乎就出奇的灵,无论怎么改道。”

    “按说表面上咱们这次押地只是趟皮货,也不多。这玩意虽然在关内值些钱,但鞑子根本看不上,原本还觉得没什么,不过昨晚听了苏先生的话…”

    七爷的话顿了顿,随即才接着说道:“你说会不会是那些厂番得了咱们的消息,故意透露给鞑子兵的?进关后连小股的绺子都不见,太平静了,只怕…”

    随即帐中沉默了许久,才听到七爷叹息道:“按照这种情况,明晚迟些才能抵达浮梁。把他送进去,我们马上就撤,不过城外二十里的那片山林是个扎手的地儿,怕是不好过。”

    “对方只需要派些轻捷的好手过来,制定周密的预案,就能轻易把咱们给拦下。不过想来他们也不敢动用马队,左右也只能硬闯。当然要是能说服陈大人改道,那自是再好不过!”

    “你只怕不了解他的性子,根本不会听我的。”钱掌柜回道:“即使知道是死,他也不会退缩的,更何况听了苏先生的话,不管怎么样,都只能走下去。”

    依旧是许久沉默,似隐约弥漫着一种担忧的气息,七爷沉声道:“十年前我奉王爷命,五入漠北打探你们的消息,这条命早就不惜了,为了大计,只要能将他送到,怎么都行!”

    钱掌柜欲言又止,提醒道:“相信汪直还没有这个胆子敢来刺杀陈大人,如今想来怕是还上边的意思多些,如此王爷怕也…虽碍于兵权还动不得,但日后可说不准,咱们得早作打算!”

    寒风凛冽,后边的话就听不清了,忽听到帐帘一掀,有个壮硕的身影走出,站在青布棉帘前许久,似是在想着什么,不过终究还是走开了。

    苏景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帐篷,落在了无尽苍穹上,许久一声叹息。只想安安稳稳的生存下来,如今看却也不是什么易事!

    回忆起老者持在指尖处的竹节,他知道自己的猜测多半是对的,只是不知道明日还有什么凶险在等着他,即使自己猜到了又能有什么用?

    呆怔地看着帐篷顶,苏景的脑中浮现出这半日中的痕迹,无论是旅途中镖师们表现出的谨慎态度,还是不由自主乍现的气质,无一不在预示着他们的身份远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老者对他有种另眼相待的意味,尤其是看向那枚方巾的时候,目光深处的怀念是做不得假的,也正是这一点,令得他觉得有些奇怪。

    按说大乾帝国这些行商的镖师们,不应该会对诸生诞出这种莫名亲近的闲情逸致来,他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半日内始终注意的是这些精壮的汉子。

    如果猜测不错的话,那些看似散漫的人应该都是行伍出身训练有素的好手,尽管他们竭力掩饰,不过骨子中透出的气息就与其他人相异,看来自己的命运如何,还尚未可知!

    黑暗中,苏景无奈苦笑。

    ;

章节目录

讨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观潮听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观潮听雨并收藏讨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