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正在乌桓突骑的队伍中,横冲直撞的时候,突然听见了兴汉军的战鼓声发生了变化,忙杀穿乌桓突骑的大阵,透阵而出。
迅速的整队之后,朝着白马军云集的方向进行穿插。
赵云故意放慢了冲杀的速度,白马军迅速的归队,很快就集结了五千白马军。
马超也收到了号令,立即学习赵云的办法,展开了行动。
六千白马军也迅速的整队列阵。
赵云高举龙胆亮银枪,大喝一声“整队,碾压!”
马超与赵云对视一眼,立即形成了偃月阵形,缓缓的推进。
一路之上碰到的白马军战士,迅速的加入了两人的队伍。
单薄的阵线逐渐的厚实起来了。
刘正望着神情坦然的庞统,缓缓的开口说“士元,压上去吧!”
两万神威军立即集结,缓缓的朝着战场推进。
乌桓突骑群龙无首,面对兴汉军的三面合围,反抗的力度越来越小。
马超终于回到了刘正的身边,赵云也策马冲到了中军位置。
庞统见合围阵势已经坚不可摧了,立即挥动令旗。
二十二名招降专用队员每人挑着一颗人头,到阵前招降乌桓突骑。
幸存的近八万乌桓突骑纷纷扔掉了手中的弯刀,列队投降。
刘正命人收缴弯刀,马匹,随后进驻乌桓突骑的大营。
至于八万降兵,全部圈养在了一片凹地之中。
乌桓突骑虽然说是乌桓人的精英成员,但是在他们的骨子里,依旧继承了乌桓人打不过就投降的传统。
以前的汉室朝廷,打了胜仗之后,只诛首恶,剩下的人全部释放。
这就导致了乌桓人抢得过就赚了,抢不过就投降,汉官们还得管饭。
临走的时候再闹上一闹,总不至于空手而归的。
这样一来乌桓人当然愿意投降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乌桓突骑经常跟白马王公孙瓒打仗。
打赢了的话,就把辽西抢成一片白地。
要是一不小心打输了,就去找燕王刘虞哭诉一番,照样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甚至是只多不少。
燕王刘虞一向是把乌桓人当亲爹,对于辽西郡和右北平郡的百姓,那是当成了不肖子。
只要是乌桓人委屈了,肯定是汉室百姓的错。
燕王刘虞惯坏了乌桓突骑,让他们以为兴汉王刘正也是冤大头。
乌桓人开始闹事了,对于兴汉军的土豆咸鱼罐头,居然嫌弃,说什么是过期食品。
这可是军需专供产品,乌桓人以为划掉盒子上面的生产日期,就可以有理三分闹了吗?
其实乌桓人只是想找一个借口闹事,目的是迫使兴汉军妥协,反正当初就是这样逼迫白马王公孙瓒的。
这也是后来白马王公孙瓒,在打败了乌桓突骑之后,从来不收俘虏的真正原因。
乌桓人在公孙瓒的手上吃了亏,就跑去找燕王刘虞哭闹。
刘虞肯定是偏袒乌桓人的,直接把白马王公孙瓒的补给物资,一股脑儿的赔偿给了乌桓人。
白马王公孙瓒吃了亏,这样可就不干了,立即就违背了燕王刘虞的命令,直接以牙还牙的抢劫乌桓人。
就这样,乌桓突骑成了白马王公孙瓒的运输大队。
燕王刘虞赔偿给乌桓人的物资,直接落入了白马王公孙瓒的手中。
乌桓人只得继续哭闹,刘虞一步退步步退,只得盘剥广阳郡和渔阳郡的百姓。
反正乌桓人的要求必须要满足,至于汉室百姓,饿死了也没有人管。
这也是燕王刘虞虽然有乌桓和鲜卑作为外援,但是他在与白马王公孙瓒的战斗之中,却是败多胜少。
至少在广阳郡和渔阳郡,燕王刘虞是不得人心的。
更可笑的是,燕王刘虞居然要兴汉国的总执政官鲁肃,筹措物资安抚乌桓人。
被鲁肃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乌桓人在燕王刘虞的蛊惑之下,居然跑到中山城闹事。
直接被刑部按律判决,投入北山劳动改造营进行改造。
前前后后一共收容了近五千人,才算是扼制住乌桓人以闹促赔的阴谋。
乌桓人见无法从兴汉军手中获取好处,立即调转马头,专心致志的啃燕王刘虞。
据蓟城情报站的消息,就在一个月前,燕王刘虞居然挪用了燕军的军费,用来安抚乌桓人。
刘正就是想不明白了——燕王刘虞宁愿自己手下的人饿肚子,也要满足乌桓人的要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乌桓俘虏仗着人多势众,居然挑衅兴汉军的尊严。
土豆咸鱼罐头,这可是兴汉军的标准配置。
兴汉军给乌桓俘虏的食物,可是按照自身的供给标准给的。
要不是兴汉军拥有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仅凭借着这近八万的乌桓俘虏,就可以吃垮兴汉军。
刘正看着手中的消息,心中却是在不断的琢磨着——这个世界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坏人。
刘正问“子龙,白马军负责看押乌桓俘虏,你可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赵云回答说“王爷,要不兴汉军让步一下,准许乌桓俘虏按照乌桓人的习惯进食。”
刘正听得直皱眉头,这还真的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的多。
乌桓突骑都做了俘虏,还有人要求兴汉军让步。
难怪乌桓人强盛的时候抢掠汉人百姓,衰弱的时候也可以找汉官扶养。
难道为了所谓的王道虚名,就可以对乌桓俘虏让步了吗?
庞统说“王爷,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既然乌桓俘虏犯了军法,那就得按律处置,咱们不是冤大头。
乌桓俘虏身在福中不知福,那就二选一吧!
赵云大惊失色,大声说“王爷,万万不可,他们可都是俘虏呀!”
马超忙问“士元,什么是二选一呀?”
庞统只好给马超普及乌桓俘虏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这是十几年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二选一,顾名思义就是从两个人中选出一个。
被选中的人,就会被直接杀掉的。
既然俘虏闹事,那就是不想活了。
兴汉军又何必在乎敌人的生命安全呢?
刘正问“子龙,你有办法安抚乌桓俘虏吗?”
赵云回答说“王爷,我没有办法在不让步的情况下,维持俘虏营的安定。”
可是作为王者之师,兴汉军为什么就不能让步呢?
庞统说“子龙,俘虏进了兴汉军大的营,就得遵守兴汉军的军规,这是原则问题。”
既然乌桓俘虏选择了闹事,兴汉军就不能手软。
让兴汉月报的随军记者,把乌桓俘虏浪费食物的场景画下来,再配上真实的数据。
不用夸张,实事求是就好。
兴汉军虽然可以善待乌桓俘虏,但是绝对不会作任何形式的让步。
既然当了俘虏,那就得有服从管教的觉悟。
刘正说“子龙,二选一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辽东属国的战事还在继续,昌黎城中还有十几万乌桓人。
咱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乌桓俘虏的身上。
执行吧!
你要是不愿意,就换孟起上吧!
兴汉军的军威,不允许有任何的亵渎。
赵云终究还是没有领会慈不掌兵的精髓,刘正的心情有些不好。
努力的培养了十几年的常山赵子龙,到头来居然是一个残次品。
刘正突然有了一种挫败感,改造好了郭嘉,改造好了贾诩,改造好了鲁肃,通通都是文臣。
至于最在意的武将赵云,居然改造失败。
刘正很伤心,赵云居然想跟乌桓俘虏妥协,这是一个统帅应该有的思想吗?
刘正叹了一口气。
赵云听了之后,似乎福至心灵的想到了什么。
赵云说“王爷,看守乌桓俘虏是白马军的任务。”
既然乌桓俘虏出了问题,白马军难辞其咎。
二选一的事情,我亲自去办。
刘正点了点头,看着赵云离开的背影,心中也有几分难受。
庞统说“王爷,你不应该逼迫子龙的。”
刘正幽幽的说“士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呀!”
兴汉军地跨四州,需要更多的统帅之才。
赵云必须要成为优秀的统帅,这是他作为兴汉军第一大将的责任。
征东将军,必须要有足够的功勋相匹配才行呀。
慈不掌兵,是每一名统帅的必经之路。
这回是让不服从管理的乌桓俘虏去死。
也许到了下一回,就得把身边的兄弟往死路上推。
为了顾全大局,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做。
在白马军的铁腕镇压下,二选一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四万乌桓俘虏人头落地。
为了避免发生病变,赵云直接让剩下的乌桓俘虏搬运尸体,焚烧之后在凹地的边缘挖坑掩埋。
乌桓俘虏真的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居然敢把兴汉军当冤大头挑衅,换来了四万颗人头落地的结果。
剩下的乌桓俘虏终于老实了。
兴汉军可不是软柿子,既然乌桓俘虏想死,那就多死一些吧!
赵云站在高台上,看着来来回回忙碌的乌桓俘虏——原来战场之外的杀戮,更能震慑人心。
赵云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似乎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可以考虑战略层面上的东西了。
这是由大将向统帅进化的标志——学会取舍。
就拿这次俘虏事件来说,死去的乌桓俘虏,就是被舍弃的对象。
兴汉军不可能全盘接收俘虏,毕竟俘虏的人数超过了承受的极限。
然而不教而诛,又有失道义。
如今乌桓俘虏主动挑事,刘正自然会顺水推舟。
既解决了乌桓俘虏数量庞大的问题,又可以为以后的俘虏管理办法树立标准版本。
赵云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成长为大军统帅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会让麾下的将士有价值的去死。”
刘正站在营中的望塔上,全程观看了赵云处置四万乌桓俘虏。
庞统问“王爷,统帅和大将有什么区别吗?”
刘正回答说“士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大将是带着麾下的人去闯出一片天地。
统帅是为了大局,安排麾下的将士在关键的位置上等死。
至于被安排的人会不会死,这就得看个人的造化了。
大将的目标是完成任务,还得尽量的减少损失。
统帅是选择好攻击目标之后,就交给大将去完成。
至于会牺牲多少人,在统帅的眼中都不重要。
完成任务的唯一标准,就是占领任务目标。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统帅关注的事情。
这天下的大部分统帅,都是文臣经过锻炼之后成长起来的。
至于由武将而成长起来的统帅,整个汉室天下就只有一个超神吕布。
其实吕布也是做了多年的主簿,才有资格挤身统帅之流。
刘正愿意收录吕布,就是看中了超神吕布的统帅之才。
庞统终于明白了——大将是尽量让麾下的大军不死;统帅是想着让麾下的人死得有价值。
难怪会有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至于与敌军对战,大军统帅很难战死沙场。
乌桓俘虏事件,终于让赵云成长了。
一名合格的大军统帅,而且还是由大将锤炼而成,赵云的价值比超神吕布还高。
超神吕布只不过是武力值的优势给了统帅值加分,才导致了统帅能力的虚浮。
赵云才是天赋异禀的常胜统帅的资质。
迅速的整队之后,朝着白马军云集的方向进行穿插。
赵云故意放慢了冲杀的速度,白马军迅速的归队,很快就集结了五千白马军。
马超也收到了号令,立即学习赵云的办法,展开了行动。
六千白马军也迅速的整队列阵。
赵云高举龙胆亮银枪,大喝一声“整队,碾压!”
马超与赵云对视一眼,立即形成了偃月阵形,缓缓的推进。
一路之上碰到的白马军战士,迅速的加入了两人的队伍。
单薄的阵线逐渐的厚实起来了。
刘正望着神情坦然的庞统,缓缓的开口说“士元,压上去吧!”
两万神威军立即集结,缓缓的朝着战场推进。
乌桓突骑群龙无首,面对兴汉军的三面合围,反抗的力度越来越小。
马超终于回到了刘正的身边,赵云也策马冲到了中军位置。
庞统见合围阵势已经坚不可摧了,立即挥动令旗。
二十二名招降专用队员每人挑着一颗人头,到阵前招降乌桓突骑。
幸存的近八万乌桓突骑纷纷扔掉了手中的弯刀,列队投降。
刘正命人收缴弯刀,马匹,随后进驻乌桓突骑的大营。
至于八万降兵,全部圈养在了一片凹地之中。
乌桓突骑虽然说是乌桓人的精英成员,但是在他们的骨子里,依旧继承了乌桓人打不过就投降的传统。
以前的汉室朝廷,打了胜仗之后,只诛首恶,剩下的人全部释放。
这就导致了乌桓人抢得过就赚了,抢不过就投降,汉官们还得管饭。
临走的时候再闹上一闹,总不至于空手而归的。
这样一来乌桓人当然愿意投降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乌桓突骑经常跟白马王公孙瓒打仗。
打赢了的话,就把辽西抢成一片白地。
要是一不小心打输了,就去找燕王刘虞哭诉一番,照样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甚至是只多不少。
燕王刘虞一向是把乌桓人当亲爹,对于辽西郡和右北平郡的百姓,那是当成了不肖子。
只要是乌桓人委屈了,肯定是汉室百姓的错。
燕王刘虞惯坏了乌桓突骑,让他们以为兴汉王刘正也是冤大头。
乌桓人开始闹事了,对于兴汉军的土豆咸鱼罐头,居然嫌弃,说什么是过期食品。
这可是军需专供产品,乌桓人以为划掉盒子上面的生产日期,就可以有理三分闹了吗?
其实乌桓人只是想找一个借口闹事,目的是迫使兴汉军妥协,反正当初就是这样逼迫白马王公孙瓒的。
这也是后来白马王公孙瓒,在打败了乌桓突骑之后,从来不收俘虏的真正原因。
乌桓人在公孙瓒的手上吃了亏,就跑去找燕王刘虞哭闹。
刘虞肯定是偏袒乌桓人的,直接把白马王公孙瓒的补给物资,一股脑儿的赔偿给了乌桓人。
白马王公孙瓒吃了亏,这样可就不干了,立即就违背了燕王刘虞的命令,直接以牙还牙的抢劫乌桓人。
就这样,乌桓突骑成了白马王公孙瓒的运输大队。
燕王刘虞赔偿给乌桓人的物资,直接落入了白马王公孙瓒的手中。
乌桓人只得继续哭闹,刘虞一步退步步退,只得盘剥广阳郡和渔阳郡的百姓。
反正乌桓人的要求必须要满足,至于汉室百姓,饿死了也没有人管。
这也是燕王刘虞虽然有乌桓和鲜卑作为外援,但是他在与白马王公孙瓒的战斗之中,却是败多胜少。
至少在广阳郡和渔阳郡,燕王刘虞是不得人心的。
更可笑的是,燕王刘虞居然要兴汉国的总执政官鲁肃,筹措物资安抚乌桓人。
被鲁肃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乌桓人在燕王刘虞的蛊惑之下,居然跑到中山城闹事。
直接被刑部按律判决,投入北山劳动改造营进行改造。
前前后后一共收容了近五千人,才算是扼制住乌桓人以闹促赔的阴谋。
乌桓人见无法从兴汉军手中获取好处,立即调转马头,专心致志的啃燕王刘虞。
据蓟城情报站的消息,就在一个月前,燕王刘虞居然挪用了燕军的军费,用来安抚乌桓人。
刘正就是想不明白了——燕王刘虞宁愿自己手下的人饿肚子,也要满足乌桓人的要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乌桓俘虏仗着人多势众,居然挑衅兴汉军的尊严。
土豆咸鱼罐头,这可是兴汉军的标准配置。
兴汉军给乌桓俘虏的食物,可是按照自身的供给标准给的。
要不是兴汉军拥有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仅凭借着这近八万的乌桓俘虏,就可以吃垮兴汉军。
刘正看着手中的消息,心中却是在不断的琢磨着——这个世界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坏人。
刘正问“子龙,白马军负责看押乌桓俘虏,你可是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赵云回答说“王爷,要不兴汉军让步一下,准许乌桓俘虏按照乌桓人的习惯进食。”
刘正听得直皱眉头,这还真的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的多。
乌桓突骑都做了俘虏,还有人要求兴汉军让步。
难怪乌桓人强盛的时候抢掠汉人百姓,衰弱的时候也可以找汉官扶养。
难道为了所谓的王道虚名,就可以对乌桓俘虏让步了吗?
庞统说“王爷,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既然乌桓俘虏犯了军法,那就得按律处置,咱们不是冤大头。
乌桓俘虏身在福中不知福,那就二选一吧!
赵云大惊失色,大声说“王爷,万万不可,他们可都是俘虏呀!”
马超忙问“士元,什么是二选一呀?”
庞统只好给马超普及乌桓俘虏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这是十几年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二选一,顾名思义就是从两个人中选出一个。
被选中的人,就会被直接杀掉的。
既然俘虏闹事,那就是不想活了。
兴汉军又何必在乎敌人的生命安全呢?
刘正问“子龙,你有办法安抚乌桓俘虏吗?”
赵云回答说“王爷,我没有办法在不让步的情况下,维持俘虏营的安定。”
可是作为王者之师,兴汉军为什么就不能让步呢?
庞统说“子龙,俘虏进了兴汉军大的营,就得遵守兴汉军的军规,这是原则问题。”
既然乌桓俘虏选择了闹事,兴汉军就不能手软。
让兴汉月报的随军记者,把乌桓俘虏浪费食物的场景画下来,再配上真实的数据。
不用夸张,实事求是就好。
兴汉军虽然可以善待乌桓俘虏,但是绝对不会作任何形式的让步。
既然当了俘虏,那就得有服从管教的觉悟。
刘正说“子龙,二选一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辽东属国的战事还在继续,昌黎城中还有十几万乌桓人。
咱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乌桓俘虏的身上。
执行吧!
你要是不愿意,就换孟起上吧!
兴汉军的军威,不允许有任何的亵渎。
赵云终究还是没有领会慈不掌兵的精髓,刘正的心情有些不好。
努力的培养了十几年的常山赵子龙,到头来居然是一个残次品。
刘正突然有了一种挫败感,改造好了郭嘉,改造好了贾诩,改造好了鲁肃,通通都是文臣。
至于最在意的武将赵云,居然改造失败。
刘正很伤心,赵云居然想跟乌桓俘虏妥协,这是一个统帅应该有的思想吗?
刘正叹了一口气。
赵云听了之后,似乎福至心灵的想到了什么。
赵云说“王爷,看守乌桓俘虏是白马军的任务。”
既然乌桓俘虏出了问题,白马军难辞其咎。
二选一的事情,我亲自去办。
刘正点了点头,看着赵云离开的背影,心中也有几分难受。
庞统说“王爷,你不应该逼迫子龙的。”
刘正幽幽的说“士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呀!”
兴汉军地跨四州,需要更多的统帅之才。
赵云必须要成为优秀的统帅,这是他作为兴汉军第一大将的责任。
征东将军,必须要有足够的功勋相匹配才行呀。
慈不掌兵,是每一名统帅的必经之路。
这回是让不服从管理的乌桓俘虏去死。
也许到了下一回,就得把身边的兄弟往死路上推。
为了顾全大局,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做。
在白马军的铁腕镇压下,二选一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四万乌桓俘虏人头落地。
为了避免发生病变,赵云直接让剩下的乌桓俘虏搬运尸体,焚烧之后在凹地的边缘挖坑掩埋。
乌桓俘虏真的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居然敢把兴汉军当冤大头挑衅,换来了四万颗人头落地的结果。
剩下的乌桓俘虏终于老实了。
兴汉军可不是软柿子,既然乌桓俘虏想死,那就多死一些吧!
赵云站在高台上,看着来来回回忙碌的乌桓俘虏——原来战场之外的杀戮,更能震慑人心。
赵云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似乎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可以考虑战略层面上的东西了。
这是由大将向统帅进化的标志——学会取舍。
就拿这次俘虏事件来说,死去的乌桓俘虏,就是被舍弃的对象。
兴汉军不可能全盘接收俘虏,毕竟俘虏的人数超过了承受的极限。
然而不教而诛,又有失道义。
如今乌桓俘虏主动挑事,刘正自然会顺水推舟。
既解决了乌桓俘虏数量庞大的问题,又可以为以后的俘虏管理办法树立标准版本。
赵云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成长为大军统帅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会让麾下的将士有价值的去死。”
刘正站在营中的望塔上,全程观看了赵云处置四万乌桓俘虏。
庞统问“王爷,统帅和大将有什么区别吗?”
刘正回答说“士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大将是带着麾下的人去闯出一片天地。
统帅是为了大局,安排麾下的将士在关键的位置上等死。
至于被安排的人会不会死,这就得看个人的造化了。
大将的目标是完成任务,还得尽量的减少损失。
统帅是选择好攻击目标之后,就交给大将去完成。
至于会牺牲多少人,在统帅的眼中都不重要。
完成任务的唯一标准,就是占领任务目标。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统帅关注的事情。
这天下的大部分统帅,都是文臣经过锻炼之后成长起来的。
至于由武将而成长起来的统帅,整个汉室天下就只有一个超神吕布。
其实吕布也是做了多年的主簿,才有资格挤身统帅之流。
刘正愿意收录吕布,就是看中了超神吕布的统帅之才。
庞统终于明白了——大将是尽量让麾下的大军不死;统帅是想着让麾下的人死得有价值。
难怪会有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至于与敌军对战,大军统帅很难战死沙场。
乌桓俘虏事件,终于让赵云成长了。
一名合格的大军统帅,而且还是由大将锤炼而成,赵云的价值比超神吕布还高。
超神吕布只不过是武力值的优势给了统帅值加分,才导致了统帅能力的虚浮。
赵云才是天赋异禀的常胜统帅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