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明国派了数百个‘教官’进入吐番给那些叛徒训练军队?”
最近一年中意气风发的松赞干布正一脸恼怒的对下属确认道。
“是的,国主,而且明军已经和部分叛乱部落达成协议,应邀踏入我国境内驻扎,为叛乱部落的老巢提供军事庇护……”
“好了,我知道了!”
松赞干布遣退下属后陷入了沉思。
时间进入大明八年后,吐番王国的内战实际上已经大致分出了高下,松赞干布所率领的政权毕竟是拧成一股绳的队伍,即便综合实力不如‘部落叛军’,但经过拉拢离间以及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方式,松赞干布距离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吐番王国已经不远了。
而大量败亡吐番部落被驱赶进西域更是让松赞干布省却了清洗的麻烦,加快了吐番王国的统一进程。
到了大明八年后,整个吐番王国剩下的部落叛军绑在一块都不是松赞干布的对手了!
如果不是松赞干布想要仿效李察,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或许一道招安指令下去残余吐番部落就会集体投降。
只可惜,吐番部落的头目不想落个没下场,松赞干布也想借着这次内战将潜在威胁全部清洗掉,这一点松赞干布跟李察学的倒是非常彻底……
李察能在西域快速站稳脚跟,与西域内战中你来我往的清洗密不可分。
后来的西域色目大起义更是如同净化器一般,让西域地区的基础种族矛盾都消失不见了……
集中营大农庄制度和战乱死掉以及被林登万带走的大量色目人,使得西域地区已经不存在色目人这一社会基层了。
然而,就在松赞干布打算再接再厉,在大明九年之前彻底统一吐番王国的时候,平定了西域叛乱的李察出手了。
如果李察直接派兵进攻吐番王国松赞干布自然不会乱,大不了利用吐番王国的多山和高原地形和明军打游击,当初大唐之所以没有派兵直接占领吐番王国,仅仅只是将吐番人变成附庸国,就是因为看到了征服成本太过高昂。
现在的明国可比当初巅峰时期的大唐弱得多,大唐颠峰时期能拉出百万甲兵,现在的明国又能拉出多少?
即便明国道兵质量更高,难不成还能一个打十个?
毕竟那不是纯粹的武者兵团!
而且一旦明军大举入侵,已经在吐番内战中掌握绝对优势的松赞干布完全可以高举大义旗帜,号召所有的吐番部落共同抗敌,到时候那些叛乱吐番部落头目即便不愿意也必须和松赞干布一起对抗明军了。
毕竟这是族群之战,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再打内战底层的部民可就不乐意了!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明确的民族思想,但却有强烈的地域排外思想,这也是大唐分崩离析后,东南沿海能形成数十股地区势力互相厮杀的原因。
这种地域排外思想主要是通讯不便,各地民间交流困难导致的,也是冷兵器时代的通病。
很多时候,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中,会存在数种乃至数十种地域性方言,连语言都不一样,有排外性自然也就不出奇了……
好在东亚地区民众和上层一直有着大一统王朝的情怀,所以统一的阻力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但吐番人根本没有被大唐统一过,自然不会有跟汉人统一的想法,就算统一吐番人也希望是他们主导的对外征服而不是被征服!
这是非常严重的文化对立问题,想要消除必须经过一两代人的文化教育统一才可以,或者干脆拿刀子屠光一代人……
嗯,地球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就是用刀子完成民族统一的,原本只有几十万的蒙古人后来变成了几千万……
刺头都杀光了,剩下的同化也就容易了。
正因如此,李察才没有直接派明军入侵,不然的话那些叛乱部落即便想合作下面人也不会同意,毕竟打仗的还是普通的吐番部民,部落首领不是打仗的主力!
来自地球的李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现在的明军确实不算充裕,西域都开始全民义务兵役制度了,大西北地区也到处在练新兵,北面面对绿皮兽人的防线每天都要死人!
李察手里能随时调动的只有西域军团和为数不多的骑砍系统士兵。
说白了都是系统兵,如果没有系统兵的话,李察的国家早就崩塌了。
李察可不想将松赞干布的对手逼到他那里,即便这些残存的叛乱部落已经苟延残喘,无法对松赞干布造成威胁。
但这些叛乱部落还掌握着不少人口,缺少的只是军械和训练以及必要的时间!
于是,李察命令内阁制订了干涉吐番内战的战略规划。
首先是几百个筛选过的,政治忠诚度可靠的汉人基层军官充当教官,进入向明国求和的吐番叛乱部落里训练军队。
其次派遣少数军队,以‘维护吐番各部落和平’的名义进驻叛乱部落的根基老巢布防,防止叛乱部落被占据优势的松赞干布军队灭掉。
这些都是政治利益的交换,不收钱的,各大吐番叛乱部落只需要承认明国是他们的宗主国即可。
剩下的军械买卖就是要交钱的,无论是唐币还是金银的贵重金属都可以。
吐番内战打到现在,吐番王国本就不发达的军工产业已经清零了,只有松赞干布手里掌握了一定的军械打造能力,还是手工小作坊模式的……
哪怕是经过大起义的西域地区打造军械的能力都超过吐番王国!
再加上镇压起义过程中明军缴获的大批即将淘汰的武器,全部与新出厂武器的高价售卖给了吐番叛乱部落。
吐番叛乱部落与松赞干布的战争败多胜少,原本积攒的军械早已消耗一空,哪怕知道明国提供的兵器质量不咋滴价格还跟新打造的武器一样,也只能咬着牙购买……
至少,这些武器能杀人,比棍棒之类的‘玩具’强得多!
如此一来,吐番新丁的武器就有着落了。
最近一年中意气风发的松赞干布正一脸恼怒的对下属确认道。
“是的,国主,而且明军已经和部分叛乱部落达成协议,应邀踏入我国境内驻扎,为叛乱部落的老巢提供军事庇护……”
“好了,我知道了!”
松赞干布遣退下属后陷入了沉思。
时间进入大明八年后,吐番王国的内战实际上已经大致分出了高下,松赞干布所率领的政权毕竟是拧成一股绳的队伍,即便综合实力不如‘部落叛军’,但经过拉拢离间以及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方式,松赞干布距离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吐番王国已经不远了。
而大量败亡吐番部落被驱赶进西域更是让松赞干布省却了清洗的麻烦,加快了吐番王国的统一进程。
到了大明八年后,整个吐番王国剩下的部落叛军绑在一块都不是松赞干布的对手了!
如果不是松赞干布想要仿效李察,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或许一道招安指令下去残余吐番部落就会集体投降。
只可惜,吐番部落的头目不想落个没下场,松赞干布也想借着这次内战将潜在威胁全部清洗掉,这一点松赞干布跟李察学的倒是非常彻底……
李察能在西域快速站稳脚跟,与西域内战中你来我往的清洗密不可分。
后来的西域色目大起义更是如同净化器一般,让西域地区的基础种族矛盾都消失不见了……
集中营大农庄制度和战乱死掉以及被林登万带走的大量色目人,使得西域地区已经不存在色目人这一社会基层了。
然而,就在松赞干布打算再接再厉,在大明九年之前彻底统一吐番王国的时候,平定了西域叛乱的李察出手了。
如果李察直接派兵进攻吐番王国松赞干布自然不会乱,大不了利用吐番王国的多山和高原地形和明军打游击,当初大唐之所以没有派兵直接占领吐番王国,仅仅只是将吐番人变成附庸国,就是因为看到了征服成本太过高昂。
现在的明国可比当初巅峰时期的大唐弱得多,大唐颠峰时期能拉出百万甲兵,现在的明国又能拉出多少?
即便明国道兵质量更高,难不成还能一个打十个?
毕竟那不是纯粹的武者兵团!
而且一旦明军大举入侵,已经在吐番内战中掌握绝对优势的松赞干布完全可以高举大义旗帜,号召所有的吐番部落共同抗敌,到时候那些叛乱吐番部落头目即便不愿意也必须和松赞干布一起对抗明军了。
毕竟这是族群之战,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再打内战底层的部民可就不乐意了!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明确的民族思想,但却有强烈的地域排外思想,这也是大唐分崩离析后,东南沿海能形成数十股地区势力互相厮杀的原因。
这种地域排外思想主要是通讯不便,各地民间交流困难导致的,也是冷兵器时代的通病。
很多时候,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中,会存在数种乃至数十种地域性方言,连语言都不一样,有排外性自然也就不出奇了……
好在东亚地区民众和上层一直有着大一统王朝的情怀,所以统一的阻力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但吐番人根本没有被大唐统一过,自然不会有跟汉人统一的想法,就算统一吐番人也希望是他们主导的对外征服而不是被征服!
这是非常严重的文化对立问题,想要消除必须经过一两代人的文化教育统一才可以,或者干脆拿刀子屠光一代人……
嗯,地球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就是用刀子完成民族统一的,原本只有几十万的蒙古人后来变成了几千万……
刺头都杀光了,剩下的同化也就容易了。
正因如此,李察才没有直接派明军入侵,不然的话那些叛乱部落即便想合作下面人也不会同意,毕竟打仗的还是普通的吐番部民,部落首领不是打仗的主力!
来自地球的李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现在的明军确实不算充裕,西域都开始全民义务兵役制度了,大西北地区也到处在练新兵,北面面对绿皮兽人的防线每天都要死人!
李察手里能随时调动的只有西域军团和为数不多的骑砍系统士兵。
说白了都是系统兵,如果没有系统兵的话,李察的国家早就崩塌了。
李察可不想将松赞干布的对手逼到他那里,即便这些残存的叛乱部落已经苟延残喘,无法对松赞干布造成威胁。
但这些叛乱部落还掌握着不少人口,缺少的只是军械和训练以及必要的时间!
于是,李察命令内阁制订了干涉吐番内战的战略规划。
首先是几百个筛选过的,政治忠诚度可靠的汉人基层军官充当教官,进入向明国求和的吐番叛乱部落里训练军队。
其次派遣少数军队,以‘维护吐番各部落和平’的名义进驻叛乱部落的根基老巢布防,防止叛乱部落被占据优势的松赞干布军队灭掉。
这些都是政治利益的交换,不收钱的,各大吐番叛乱部落只需要承认明国是他们的宗主国即可。
剩下的军械买卖就是要交钱的,无论是唐币还是金银的贵重金属都可以。
吐番内战打到现在,吐番王国本就不发达的军工产业已经清零了,只有松赞干布手里掌握了一定的军械打造能力,还是手工小作坊模式的……
哪怕是经过大起义的西域地区打造军械的能力都超过吐番王国!
再加上镇压起义过程中明军缴获的大批即将淘汰的武器,全部与新出厂武器的高价售卖给了吐番叛乱部落。
吐番叛乱部落与松赞干布的战争败多胜少,原本积攒的军械早已消耗一空,哪怕知道明国提供的兵器质量不咋滴价格还跟新打造的武器一样,也只能咬着牙购买……
至少,这些武器能杀人,比棍棒之类的‘玩具’强得多!
如此一来,吐番新丁的武器就有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