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西都护府控制下的西域地区,汉人基本上跟军户差不多,不是地球历史上明朝的军户,这里的军户指的是家家户户都参军的意思。
西域地区生存繁衍的汉人平民家庭,都需要服从义务兵役制度,一般先从村里的巡逻队会县镇的巡防营和官差衙役等基层做起,少数的会从雇佣兵干起,一点点积累战斗经验,然后成为正兵领取官府军饷。
因为西域地区汉人数量稀少,所以不得不采取这种全民兵役制度。
不过西域的汉人家庭也不是全都需要当兵,主要分界线在于财富和土地多寡。
因为西域地区有大量色目人可以剥削奴役,富裕的汉人阶级自然不会再去虐待自己的同胞,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汉人士绅阶级。
大量充沛的色目人廉价劳动力开垦了大量农田,使得汉人士绅阶级的群体不断壮大繁衍。
他们以土地赚取的财富开始经商,并贿赂官府形成一整条安西都护府治下的西域地区利益链条,从而深深扎根在西域地区!
可以说,西域地区真正的主宰不是那些强大世家和空降的军政一把抓节度使,而是下面的汉人士绅阶级!
无论谁想要统治西域地区,都需要安抚汉人士绅阶级,哪怕吐蕃人也不例外!
清洗一两个乃至十几个士绅家族都没事,但绝不能动整个士绅阶级的利益,他们或许愿意花钱给新的统治阶级上贡,但绝不愿意自己享受的税收政策被颠覆!
一旦某个地区的汉人士绅阶级被清洗,就会引起整个西域地区强大的汉人士绅阶级恐慌,到时候无论是他们自己拉团练还是投靠清洗汉人士绅阶级的敌人,都会让站在汉人士绅阶级对立面的那个势力遍地是敌人!
正因如此,在没有扩充到足够强的实力前,李察不打算跟汉人士绅阶级站在对立面,甚至还和以前的官府一样,与汉人士绅阶级进行有限的合作,共同欺压占据多数的西域色目人……
反正李察将汉人士绅阶级手里的土地拿过来也没人去管理,总不能让官僚阶级兼职地主吧……
所以说,李察虽然是底层出身,但他的争霸行为跟安西都护府的其他势力差不多,目标都是对准最上层的统治阶级,地方上还是需要汉人士绅阶级帮助治理。
在西域这片土地上,被压迫的都是色目人,连最基本的道德绑架都没有……
昭武狄遮直接将第二线的汉人官兵当成了弃子和殿后部队,带着2000多史国府的唐军野战部队抛弃了大军辎重,快速向后方逃亡。
反正这里距离史国府也不远,依靠士兵们自带的口粮足以奔波到史国府大本营,不用愁粮草的事情。
李察眼看着大获全胜,怎么可能放过昭武狄遮手下的主力精锐?
投入战场的步兵是肯定追不上了,别说现在还有一群汉人官兵没有解决,就算都解决了,步兵追步兵本身就很难追得上……
跑路的永远比追击的要快!
大军追击不是几个人的赛跑,要维持军队的整体追击,速度自然不同。
想要追击敌军,只能派遣大批骑兵队伍!
很快,3500明朝边军精锐骑兵得到命令,向昭武世家的主力追了上去。
在昭武世家的主力撤退后,第二线的汉人官兵最后一口气就崩了,只是大量的溃兵阻碍了李察队伍的视线,导致他们并没有察觉到敌军后阵已经全部撤退。
李察是站在后方高点看到的,前线的士兵和军官视野可看不到敌军后面的情况……
而正在战斗的前线队伍,李察也没办法命令他们快速集结,大军派上战场容易,但想要收拢那可就是个大活了!
就算前线的明军营主将韩立准时收到李察的军令,他将命令传达给前线军官也非常麻烦,因为前线军官都已经跟敌人绞杀在一起,怎么接收命令?
这个时代可没有单兵通讯系统和无线电!
在冷兵器战场上,对前线鏖战的大军军令基本上只能下达撤退进攻前进等简单的命令,一旦交手,甚至连撤退的命令都不敢轻易下达,否则很容易引起全军溃败!
一般都是派出专门的殿后部队阻拦,掩护大部队撤退。
或者干脆将第一线的军队扔下拦住敌人,带着没上战场的队伍离开,很显然,第二种方式撤退的速度更快!
几乎不可能被敌军步兵追上。
李察在派出边军精骑的时候也有点不舍,对面撤退的是建制保存完好的生力军,而且还是唐军正规野战部队,里面还有数百名骑马的牙兵,3500名边军精骑虽然能取胜,但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这可是昂贵的4阶兵,就这么消耗了值得么?
很快,李察就得出答案——非常值得!
先不提全歼敌人可以获得的气运币加成,光是歼灭昭武狄遮主力对进攻史国府带来的战略优势就稳赚不赔!
只要不让昭武狄遮带着那2000多精锐唐军野战部队回到史国府,倾巢而出的史国府府城防卫力量就会下降一个大档次,李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攻破史国府!
拿下第一座府城系统会给出大笔气运币奖励,李察的系统本部兵马就可以再一次得到大幅度扩编,到时候,李察的实力就完全凌驾在安国府之上,孤悬在最西边的安国府还有什么资格抵挡李察的征服?
系统兵可不是贪生怕死的土著军队,只要人数上去了,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冲上去进攻,只需付出足够的代价,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挡住!
古代冷兵器战争之所以攻城艰难,主要还是因为攻城战中进攻一方会被杀伤大量兵力,而导致士气低落,人都是怕死的,士气低迷自然就没有继续冲锋的动力……
若是人人都跟亡灵士兵一般悍不畏死,无论多么坚固的城防最后都会被人海吞没!
想通关键后,3500名边军精骑被下了死命令,务必全歼逃跑的敌军主力!
西域地区生存繁衍的汉人平民家庭,都需要服从义务兵役制度,一般先从村里的巡逻队会县镇的巡防营和官差衙役等基层做起,少数的会从雇佣兵干起,一点点积累战斗经验,然后成为正兵领取官府军饷。
因为西域地区汉人数量稀少,所以不得不采取这种全民兵役制度。
不过西域的汉人家庭也不是全都需要当兵,主要分界线在于财富和土地多寡。
因为西域地区有大量色目人可以剥削奴役,富裕的汉人阶级自然不会再去虐待自己的同胞,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汉人士绅阶级。
大量充沛的色目人廉价劳动力开垦了大量农田,使得汉人士绅阶级的群体不断壮大繁衍。
他们以土地赚取的财富开始经商,并贿赂官府形成一整条安西都护府治下的西域地区利益链条,从而深深扎根在西域地区!
可以说,西域地区真正的主宰不是那些强大世家和空降的军政一把抓节度使,而是下面的汉人士绅阶级!
无论谁想要统治西域地区,都需要安抚汉人士绅阶级,哪怕吐蕃人也不例外!
清洗一两个乃至十几个士绅家族都没事,但绝不能动整个士绅阶级的利益,他们或许愿意花钱给新的统治阶级上贡,但绝不愿意自己享受的税收政策被颠覆!
一旦某个地区的汉人士绅阶级被清洗,就会引起整个西域地区强大的汉人士绅阶级恐慌,到时候无论是他们自己拉团练还是投靠清洗汉人士绅阶级的敌人,都会让站在汉人士绅阶级对立面的那个势力遍地是敌人!
正因如此,在没有扩充到足够强的实力前,李察不打算跟汉人士绅阶级站在对立面,甚至还和以前的官府一样,与汉人士绅阶级进行有限的合作,共同欺压占据多数的西域色目人……
反正李察将汉人士绅阶级手里的土地拿过来也没人去管理,总不能让官僚阶级兼职地主吧……
所以说,李察虽然是底层出身,但他的争霸行为跟安西都护府的其他势力差不多,目标都是对准最上层的统治阶级,地方上还是需要汉人士绅阶级帮助治理。
在西域这片土地上,被压迫的都是色目人,连最基本的道德绑架都没有……
昭武狄遮直接将第二线的汉人官兵当成了弃子和殿后部队,带着2000多史国府的唐军野战部队抛弃了大军辎重,快速向后方逃亡。
反正这里距离史国府也不远,依靠士兵们自带的口粮足以奔波到史国府大本营,不用愁粮草的事情。
李察眼看着大获全胜,怎么可能放过昭武狄遮手下的主力精锐?
投入战场的步兵是肯定追不上了,别说现在还有一群汉人官兵没有解决,就算都解决了,步兵追步兵本身就很难追得上……
跑路的永远比追击的要快!
大军追击不是几个人的赛跑,要维持军队的整体追击,速度自然不同。
想要追击敌军,只能派遣大批骑兵队伍!
很快,3500明朝边军精锐骑兵得到命令,向昭武世家的主力追了上去。
在昭武世家的主力撤退后,第二线的汉人官兵最后一口气就崩了,只是大量的溃兵阻碍了李察队伍的视线,导致他们并没有察觉到敌军后阵已经全部撤退。
李察是站在后方高点看到的,前线的士兵和军官视野可看不到敌军后面的情况……
而正在战斗的前线队伍,李察也没办法命令他们快速集结,大军派上战场容易,但想要收拢那可就是个大活了!
就算前线的明军营主将韩立准时收到李察的军令,他将命令传达给前线军官也非常麻烦,因为前线军官都已经跟敌人绞杀在一起,怎么接收命令?
这个时代可没有单兵通讯系统和无线电!
在冷兵器战场上,对前线鏖战的大军军令基本上只能下达撤退进攻前进等简单的命令,一旦交手,甚至连撤退的命令都不敢轻易下达,否则很容易引起全军溃败!
一般都是派出专门的殿后部队阻拦,掩护大部队撤退。
或者干脆将第一线的军队扔下拦住敌人,带着没上战场的队伍离开,很显然,第二种方式撤退的速度更快!
几乎不可能被敌军步兵追上。
李察在派出边军精骑的时候也有点不舍,对面撤退的是建制保存完好的生力军,而且还是唐军正规野战部队,里面还有数百名骑马的牙兵,3500名边军精骑虽然能取胜,但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这可是昂贵的4阶兵,就这么消耗了值得么?
很快,李察就得出答案——非常值得!
先不提全歼敌人可以获得的气运币加成,光是歼灭昭武狄遮主力对进攻史国府带来的战略优势就稳赚不赔!
只要不让昭武狄遮带着那2000多精锐唐军野战部队回到史国府,倾巢而出的史国府府城防卫力量就会下降一个大档次,李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攻破史国府!
拿下第一座府城系统会给出大笔气运币奖励,李察的系统本部兵马就可以再一次得到大幅度扩编,到时候,李察的实力就完全凌驾在安国府之上,孤悬在最西边的安国府还有什么资格抵挡李察的征服?
系统兵可不是贪生怕死的土著军队,只要人数上去了,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冲上去进攻,只需付出足够的代价,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挡住!
古代冷兵器战争之所以攻城艰难,主要还是因为攻城战中进攻一方会被杀伤大量兵力,而导致士气低落,人都是怕死的,士气低迷自然就没有继续冲锋的动力……
若是人人都跟亡灵士兵一般悍不畏死,无论多么坚固的城防最后都会被人海吞没!
想通关键后,3500名边军精骑被下了死命令,务必全歼逃跑的敌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