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使府外叛军击溃撤走,安泰侯姬通等人心头顿时一松,自昨夜激战以来,晋军、梁军、咸军三股五千禁军伤亡近半,纵然战死的占了少数,但好歹深陷重围当中,人数不占优势情况下,兵员持续减少,人多的一方总能比人少的一方占优。
“彦平将军,你麾下伤亡如何。”百里燕(既魏贤)问道,眼下有生力量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战死一百八十七,受伤三百六十一,其中重伤五十七人。府中创药已尽,要尽快弄些药材,否则这些重伤弟兄怕是撑不过今日。”
“创药恐怕是只能从王宫和大营去弄,城东五分之一化为焦土,药铺多半集中于附近,就近弄药全无可能。”
百里燕对陔陵的情况还是相当熟悉的,益草堂营业时,城西拢共只有两家小药铺,只有益草堂是有郎中坐诊的。城东、城南、城北有大小药铺十多家,城东的药铺又主要集中在周遭的繁华地段,现在一把大火全部付之一炬,要就近弄药几乎不可能。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蒋杰正快步走来,左手已经打了绷带夹着木板挂在脖子上。虽然手臂有锁子甲保护,但也不是万能的,蒋杰不过是各十五岁的少年,正值青春发育,仓促之下摔了一跤,竟还把手摔成了骨折,索性并不严重,处理的及时多半不会有后遗症。
“将军,属下方才听说贼兵突然退了。”
“退了?”百里燕诧异,忙又问道:“退到更南的街道去了?”
“像是从南街一直往城东去了。”
“怪了,公孙岳难道不打算继续包围公使府了?”
这还不到午时,公孙岳包围公使府的人马,聚起能够继续投入作战的,少说还有七八千,这还不算伤兵在内,这么快就撤了,难道是设的套?
百里燕转眼想到公使府的情况也不妙,纵然天亮后杀了叛军三个回合大胜,毙敌、击伤、俘虏少说有五六千人,但自己也伤亡近半。现在公孙岳把街道让出来,通往王宫的路上看似是畅通无阻了,实际上这才是最险恶尴尬之处。
公孙岳料定公使府兵力已经不多,如果贸然倾巢出动,除非拉上姬通侯和李懿,否则留他二人在侯府,公孙岳就可能派兵直接一锅端,将他二人变为人质。
如果拉上他二人一起行动,那就成了钻口袋打巷战,而且公孙岳可以用哗变的王宫禁军,前来阻击自己,最终的下场可能就是被兜底捞掉
可如果不增援王宫,公孙岳就继续加码围攻咸王,最后活捉了咸王,其实和活捉姬通、李懿是一样的道理。而且此时大家都是疲兵,显然人多的一方更占优势。
“将军,咱们追还是不追!”蒋杰忙问道。
“不急,先看清楚情势再做部署也不迟。走,去见安泰侯。”
情况明摆着是公孙岳设计引蛇出洞,叛军向东撤,士气已经备受打击,不太可能半路折返去王宫继续投入作战,只可能是拉往东门。
东门有官军、民军两支人马近三千,而北门又紧挨着后宫,公孙岳拿下后宫之后,北门的守军也能抽调投入围攻咸王的作战,让撤往东门的这股叛军,分出一半兵力前去镇守,顺道修整养伤。
这样一来,公孙岳极可能从哗变的禁军当中,抽调五六千人马,在宫外设伏,公使府剩下的两千多人要是贸然出动,那就是真栽进去了。
见到姬通之际,姬通正与一灰衣直裾男子说话,百里燕顿觉眼熟,仔细一想,他不是广叔子身边的几个人吗。
“侯爷,魏某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应是广叔子的贴身是从。”
“哦,魏将军来的正好,这位是广叔子老先生所遣信使,欲联络我军攻打西门。”
“攻打西门?为何是攻打西门。”
百里燕转念想到,定是江湛的人马与广叔子合兵一处,但转念又一想,公孙岳将围困公使府的人马撤往东门,却没有撤往西门,显然是为了调东门的兵,让围困公使府的人马修整歇息。因为东门的守军昨夜至今并未投入作战,体力基本完好。
因此逻辑上而言,此事攻打东门才是上上之策。广叔子此时提议合兵攻打西门,以公使府东、西、北两面被大火围住的情势来看,只有绕道南面前往城西这一条路。
这样一来,公孙岳就可能在半路上打自己的埋伏呀,难道说公孙岳已经料到公叔阔要攻打西门,而故意调虎离山。
届时半路上劫杀了公使府的兵马,而后再冒充公使府的兵马,前去西门诈广叔子的人马,从背后捅一刀,广叔子和江湛的人马也要全部一网打尽。这恐怕才是公孙岳所谋划,但是其中必须有个必然因素,必须是不得不去的前提条件,否则公孙岳的这个计划显然不太可能成功。
想到这里,百里燕问道来人:
“敢问阁下,可知广叔子老先生为何要攻打西门?”
“回魏将军,咸军正在城外攻打西门,我军若是能从城内夹击,西门必破。”
“嘶……”百里燕恍然想到,公孙岳此计确实够高明。
相比此时去救王宫,显然直接打开西门所需的时间代价最小,而咸王尚能支撑一时半刻,只要能打开西门引入援军,王宫之围荡然无存,于是合兵攻打西门是一个必然选项。
但问题是公使府兵马要想去城西,必须走南街,公孙岳可以在那里预先设伏。
如果不去城西攻打西门,而是选择增援王宫,公使府这一路人马必然遭到阻击和埋伏,哪怕最终能冲破重围,代价也相当之高。而广叔子那一路人马装备比禁军差了去,投入王宫外围作战也是于事无补,与杯水车薪无异,此乃第二点。
第三,倘若百里燕选择按兵不动,其结果就变成公孙岳可以腾出手来,先去收拾掉主动跳出来的广叔子,而后继续围攻咸王,最后的结果仍旧是公孙岳通吃。
此乃公孙岳抛给百里燕的选择题,一计三策,上中下三策,按常理应该选择用兵效率最高的上策,破西门,破开西门引入援军,无疑伤亡最小,时间最快。但明摆着,这条捷径不是那么好走的一条道,但又不得不走,如果不走,很可能陷入极大被动当中。
仔细拿捏着分寸,百里燕恍然发现来人只说了攻打西门,其他三门的情况一概没说。
“阁下,援军是在攻打西门,还是同时攻打四门?”
“据消息,只攻打西门。”
“嘶……只攻打西门!”
这时姬通说道:
“魏将军有何不妥?”
“这其中怕是有诈呀。”
“广叔子设计,魏将军还有何担心的。”姬通理所当然道。
“侯爷,你可想过援军缘何只攻西门,而公孙岳为何不可在我军前往西门途中设伏。而且,公使府兵马能战者仅剩两千多人,倘若倾巢而出,公使府必然空虚。若留守一些人马,那前去西门的兵马兵力不济,万一公孙岳途中设伏,岂不将公使府兵马各个击破。”
广叔子是不清楚公使府情况的,极可能是乐观估计了公使府的兵力。而咸军若是只攻打西门,这里面就有些蹊跷了。
攻城都是四面围城四面攻城,其中一面为主攻,其余三面佯攻或者辅攻,不太可能出现只攻打一面城墙的情况,除非是鼎炀侯这种罕见特例。
叶信兵马只有两万人,以两万骑兵人攻西门,未免有些托大,甚至连攻城器械都需要准备几天时间,哪里可能今天就攻城,赵逊的三十多万大军,更不可能有富裕人手用于增援陔陵。
即便是梁军前来助战围城,能提供云梯、冲车等简易攻城具,单单只攻打西门,未免有些说不过去。而且陔陵城有护城河,光过个护城河要死多少人,更别说是攻城。
思来想去犹豫不决,来人却一再催促着姬通尽速出兵攻打西门。
“魏将军,此事你看是否依广叔子老先生计策行事?”姬通催问道。
“若是魏某,断不会如此行事,公孙岳此计高明,便高明在我军不得去,若是不去攻打西门,就只能飞蛾扑火增援王宫,无论何种决断,胜算其实都不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百里燕此时心中便是此种滋味。明知道前面是一个挖好的坑,却不得不去钻,不钻还不行。但公使府留守多少兵马才合适呢?
先后抓获的俘虏、降卒、伤卒小两千人,除了选择易帜的,其他的现在都被拘押在后园,虽然手脚都捆上,但至少还得留下三百人看管吧。
除此之外,偌大的府宅和女眷,也得留守护兵拱卫,留多了攻打西门的兵力不足,留少了保卫公使府兵力也不够,反还得被公孙岳抄底,思来想去进退两难。
“侯爷,此事可否容魏某考虑片刻?”
“魏将军素来雷厉风行行事果决,为何此时却反倒犹豫起来。”
“万一公孙岳半道设伏,我军前出人马定是有去无回,此事不得不慎。”
此时来人说道:
“在下来时叛军已经退去,街上仅有零星民军还在为非作歹,已无叛军主力,魏将军会否是多虑了。”
“多虑也好,谨慎也罢,此时已到关键时刻,容不得我等半点闪失,稍有不慎,此前所做之努力将前功尽弃。”
没有细说原因,百里燕转身去中庭去找高勋,叶信所部的情况他最了解,叶信要是攻城,他多少能知道些内情。
昨夜高勋躲了一晚上,此时正在中庭照料伤员。
“高兄,伤兵情况如何。”
“轻伤尚可,重伤缺医少药,贤弟医术高明却脱不开身,着实苦煞了他们。”
百里燕看了眼重伤员,多半都是腹腔、胸腔受创,这种大纵深创伤,即便是现代医疗条件,生存率也不会很高,甚至需要切除部分器官组织,留下严重后遗症。
百里燕一直试图基于当前的技术物质资源,自己再动手改善一些,创造一些条件资源,建立一套相对可行的基础医疗卫生体系。
原计划邵平之战后,战事有所缓和,双方进入相持修养阶段,本该这个月开始着手募集医官、郎中,进行为期一年的的强化培训,达到处理中等创伤的能力,降低咸军死亡率,提高战伤的救护,如今突如其来这场变故,彻底打乱了军屯和建立医疗营的部署。
“彦平将军,你麾下伤亡如何。”百里燕(既魏贤)问道,眼下有生力量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战死一百八十七,受伤三百六十一,其中重伤五十七人。府中创药已尽,要尽快弄些药材,否则这些重伤弟兄怕是撑不过今日。”
“创药恐怕是只能从王宫和大营去弄,城东五分之一化为焦土,药铺多半集中于附近,就近弄药全无可能。”
百里燕对陔陵的情况还是相当熟悉的,益草堂营业时,城西拢共只有两家小药铺,只有益草堂是有郎中坐诊的。城东、城南、城北有大小药铺十多家,城东的药铺又主要集中在周遭的繁华地段,现在一把大火全部付之一炬,要就近弄药几乎不可能。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蒋杰正快步走来,左手已经打了绷带夹着木板挂在脖子上。虽然手臂有锁子甲保护,但也不是万能的,蒋杰不过是各十五岁的少年,正值青春发育,仓促之下摔了一跤,竟还把手摔成了骨折,索性并不严重,处理的及时多半不会有后遗症。
“将军,属下方才听说贼兵突然退了。”
“退了?”百里燕诧异,忙又问道:“退到更南的街道去了?”
“像是从南街一直往城东去了。”
“怪了,公孙岳难道不打算继续包围公使府了?”
这还不到午时,公孙岳包围公使府的人马,聚起能够继续投入作战的,少说还有七八千,这还不算伤兵在内,这么快就撤了,难道是设的套?
百里燕转眼想到公使府的情况也不妙,纵然天亮后杀了叛军三个回合大胜,毙敌、击伤、俘虏少说有五六千人,但自己也伤亡近半。现在公孙岳把街道让出来,通往王宫的路上看似是畅通无阻了,实际上这才是最险恶尴尬之处。
公孙岳料定公使府兵力已经不多,如果贸然倾巢出动,除非拉上姬通侯和李懿,否则留他二人在侯府,公孙岳就可能派兵直接一锅端,将他二人变为人质。
如果拉上他二人一起行动,那就成了钻口袋打巷战,而且公孙岳可以用哗变的王宫禁军,前来阻击自己,最终的下场可能就是被兜底捞掉
可如果不增援王宫,公孙岳就继续加码围攻咸王,最后活捉了咸王,其实和活捉姬通、李懿是一样的道理。而且此时大家都是疲兵,显然人多的一方更占优势。
“将军,咱们追还是不追!”蒋杰忙问道。
“不急,先看清楚情势再做部署也不迟。走,去见安泰侯。”
情况明摆着是公孙岳设计引蛇出洞,叛军向东撤,士气已经备受打击,不太可能半路折返去王宫继续投入作战,只可能是拉往东门。
东门有官军、民军两支人马近三千,而北门又紧挨着后宫,公孙岳拿下后宫之后,北门的守军也能抽调投入围攻咸王的作战,让撤往东门的这股叛军,分出一半兵力前去镇守,顺道修整养伤。
这样一来,公孙岳极可能从哗变的禁军当中,抽调五六千人马,在宫外设伏,公使府剩下的两千多人要是贸然出动,那就是真栽进去了。
见到姬通之际,姬通正与一灰衣直裾男子说话,百里燕顿觉眼熟,仔细一想,他不是广叔子身边的几个人吗。
“侯爷,魏某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应是广叔子的贴身是从。”
“哦,魏将军来的正好,这位是广叔子老先生所遣信使,欲联络我军攻打西门。”
“攻打西门?为何是攻打西门。”
百里燕转念想到,定是江湛的人马与广叔子合兵一处,但转念又一想,公孙岳将围困公使府的人马撤往东门,却没有撤往西门,显然是为了调东门的兵,让围困公使府的人马修整歇息。因为东门的守军昨夜至今并未投入作战,体力基本完好。
因此逻辑上而言,此事攻打东门才是上上之策。广叔子此时提议合兵攻打西门,以公使府东、西、北两面被大火围住的情势来看,只有绕道南面前往城西这一条路。
这样一来,公孙岳就可能在半路上打自己的埋伏呀,难道说公孙岳已经料到公叔阔要攻打西门,而故意调虎离山。
届时半路上劫杀了公使府的兵马,而后再冒充公使府的兵马,前去西门诈广叔子的人马,从背后捅一刀,广叔子和江湛的人马也要全部一网打尽。这恐怕才是公孙岳所谋划,但是其中必须有个必然因素,必须是不得不去的前提条件,否则公孙岳的这个计划显然不太可能成功。
想到这里,百里燕问道来人:
“敢问阁下,可知广叔子老先生为何要攻打西门?”
“回魏将军,咸军正在城外攻打西门,我军若是能从城内夹击,西门必破。”
“嘶……”百里燕恍然想到,公孙岳此计确实够高明。
相比此时去救王宫,显然直接打开西门所需的时间代价最小,而咸王尚能支撑一时半刻,只要能打开西门引入援军,王宫之围荡然无存,于是合兵攻打西门是一个必然选项。
但问题是公使府兵马要想去城西,必须走南街,公孙岳可以在那里预先设伏。
如果不去城西攻打西门,而是选择增援王宫,公使府这一路人马必然遭到阻击和埋伏,哪怕最终能冲破重围,代价也相当之高。而广叔子那一路人马装备比禁军差了去,投入王宫外围作战也是于事无补,与杯水车薪无异,此乃第二点。
第三,倘若百里燕选择按兵不动,其结果就变成公孙岳可以腾出手来,先去收拾掉主动跳出来的广叔子,而后继续围攻咸王,最后的结果仍旧是公孙岳通吃。
此乃公孙岳抛给百里燕的选择题,一计三策,上中下三策,按常理应该选择用兵效率最高的上策,破西门,破开西门引入援军,无疑伤亡最小,时间最快。但明摆着,这条捷径不是那么好走的一条道,但又不得不走,如果不走,很可能陷入极大被动当中。
仔细拿捏着分寸,百里燕恍然发现来人只说了攻打西门,其他三门的情况一概没说。
“阁下,援军是在攻打西门,还是同时攻打四门?”
“据消息,只攻打西门。”
“嘶……只攻打西门!”
这时姬通说道:
“魏将军有何不妥?”
“这其中怕是有诈呀。”
“广叔子设计,魏将军还有何担心的。”姬通理所当然道。
“侯爷,你可想过援军缘何只攻西门,而公孙岳为何不可在我军前往西门途中设伏。而且,公使府兵马能战者仅剩两千多人,倘若倾巢而出,公使府必然空虚。若留守一些人马,那前去西门的兵马兵力不济,万一公孙岳途中设伏,岂不将公使府兵马各个击破。”
广叔子是不清楚公使府情况的,极可能是乐观估计了公使府的兵力。而咸军若是只攻打西门,这里面就有些蹊跷了。
攻城都是四面围城四面攻城,其中一面为主攻,其余三面佯攻或者辅攻,不太可能出现只攻打一面城墙的情况,除非是鼎炀侯这种罕见特例。
叶信兵马只有两万人,以两万骑兵人攻西门,未免有些托大,甚至连攻城器械都需要准备几天时间,哪里可能今天就攻城,赵逊的三十多万大军,更不可能有富裕人手用于增援陔陵。
即便是梁军前来助战围城,能提供云梯、冲车等简易攻城具,单单只攻打西门,未免有些说不过去。而且陔陵城有护城河,光过个护城河要死多少人,更别说是攻城。
思来想去犹豫不决,来人却一再催促着姬通尽速出兵攻打西门。
“魏将军,此事你看是否依广叔子老先生计策行事?”姬通催问道。
“若是魏某,断不会如此行事,公孙岳此计高明,便高明在我军不得去,若是不去攻打西门,就只能飞蛾扑火增援王宫,无论何种决断,胜算其实都不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百里燕此时心中便是此种滋味。明知道前面是一个挖好的坑,却不得不去钻,不钻还不行。但公使府留守多少兵马才合适呢?
先后抓获的俘虏、降卒、伤卒小两千人,除了选择易帜的,其他的现在都被拘押在后园,虽然手脚都捆上,但至少还得留下三百人看管吧。
除此之外,偌大的府宅和女眷,也得留守护兵拱卫,留多了攻打西门的兵力不足,留少了保卫公使府兵力也不够,反还得被公孙岳抄底,思来想去进退两难。
“侯爷,此事可否容魏某考虑片刻?”
“魏将军素来雷厉风行行事果决,为何此时却反倒犹豫起来。”
“万一公孙岳半道设伏,我军前出人马定是有去无回,此事不得不慎。”
此时来人说道:
“在下来时叛军已经退去,街上仅有零星民军还在为非作歹,已无叛军主力,魏将军会否是多虑了。”
“多虑也好,谨慎也罢,此时已到关键时刻,容不得我等半点闪失,稍有不慎,此前所做之努力将前功尽弃。”
没有细说原因,百里燕转身去中庭去找高勋,叶信所部的情况他最了解,叶信要是攻城,他多少能知道些内情。
昨夜高勋躲了一晚上,此时正在中庭照料伤员。
“高兄,伤兵情况如何。”
“轻伤尚可,重伤缺医少药,贤弟医术高明却脱不开身,着实苦煞了他们。”
百里燕看了眼重伤员,多半都是腹腔、胸腔受创,这种大纵深创伤,即便是现代医疗条件,生存率也不会很高,甚至需要切除部分器官组织,留下严重后遗症。
百里燕一直试图基于当前的技术物质资源,自己再动手改善一些,创造一些条件资源,建立一套相对可行的基础医疗卫生体系。
原计划邵平之战后,战事有所缓和,双方进入相持修养阶段,本该这个月开始着手募集医官、郎中,进行为期一年的的强化培训,达到处理中等创伤的能力,降低咸军死亡率,提高战伤的救护,如今突如其来这场变故,彻底打乱了军屯和建立医疗营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