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笼中鸟,焉不知玉瑶。诸位可知,这二十七年前的黎城哟……”
二十七年前,春末,无雨,旱。
乡下人靠天吃饭,无雨则无命。玉瑶的出生并没有给她的生父母带来多大的喜悦,家中人丁繁多,可米缸早已见了底,此时新生儿的到来并没有让家人脸上的阴霾散去,反倒是平添疾苦。
玉瑶是以两袋米的价格卖给了黎城的青楼的,她安安静静躺在襁褓之中,倒也不哭闹,只是看着父亲拿了米袋欣喜磕头然后离去的背影——当然,那太过久远,她早已不记得了。
青楼的女子总是落寞的,即使日夜以笑脸示人,但内心总会有一处难以填满,她们永远不会体会到为人母的欣喜,即使有,青楼的妈妈也会差人端了一碗红花,不留情的让未出生的胎儿死于腹中。
玉瑶的到来,仿佛可以填补她们内心深处的一角,当然,于一些人而言,也许也是对那些还未出世便死去的孩子的内疚。至少此刻,或多或少,这些可怜的女子会有着幸福的错觉,短暂的,如昙花的,却是绝美的错觉。
襁褓中的婴儿,缺乏的不是温暖的臂膀,而是**。即使这些女子自欺欺人,当婴儿饥饿啼哭之时,她们也只能面面相觑,却无能为力。玉瑶不是母乳喂大的,喝的是米糊,因此不如其他足月的孩子健壮,细胳膊细腿,和同龄人比起,小了整整一圈。
不过,也算是好好地活下来了。
年岁渐长,会说话走路了,仿佛是打开了某个匣子,这个小家伙上蹿下跳,这边惹惹事那边捣捣乱,不过仗着年纪小,不过是给几颗蜜饯打发到别处去玩。于是小家伙得了特赦,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被责骂,越发的卖嗲,青楼里的姑娘只顾着疼爱,甚至有些常来的主顾和这小家伙熟络了,也会时不时的带些小孩的玩意儿过来哄着。这段时间,大概是玉瑶最为快乐的时刻了。
待到玉瑶六七岁时,那些从小带她的姑娘们,散的七七八八的,她也曾问过管事的,那管事的嘴里咕哝着,这个被赎了出去,那个被要去当了姨娘……她自然是不懂管事的意思,不过虽然走了一大批,却也陆陆续续的进来的新的姑娘们,最小的居然之比玉瑶大上四岁,玉瑶是最怕寂寞的,得知之后满心欢喜。
最后一位带玉瑶长大的姑娘也要走了。那是一个明媚的午后,玉瑶趴在地上玩着蚂蚁,只见那位姑娘同管事的告别,还不时的往自己这儿看,眼泪也止不住的流着。玉瑶知道了,这位姑娘,估计也是“被赎出去”或者是“要去做了姨娘”的。她一个轱辘翻坐了起来,跑向那姑娘,一把抱住。
“你也要走了么?”
“要走了”那姑娘蹲下,抱着玉瑶,抹了抹眼泪,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
“不回来了么?”
“嗯,不回来了。”那姑娘摸着玉瑶的头,见管事的打着哈欠,拉了玉瑶悄声说“若是有机会,你也要想办法出去。”
“为什么?”自小到大,这是头一回有人这样告诉玉瑶,她瞪大了圆圆的眼,表示不解“嬢嬢们都对我很好,我在这里很开心,为什么要走呢?”
“这儿的开心都是假的,”那姑娘指了指脚下的门槛儿“走出了这里,才是真的开心。”
玉瑶还是不懂,但那姑娘已经要走了,她没有回头再看玉瑶一眼,但玉瑶寻思着,估计是再看的话,这姑娘又要哭了。
“小孩子才哭呢。”
玉瑶这样想着,突然呀了一声,刚才的蚂蚁!于是赶紧跑到刚才的地上,细细的看着。“幸好还在。”她长舒了一口气,把刚才的对话全忘掉了。
日子的确是一天天的在过,起初的确是没什么烦恼,只是渐渐的,玉瑶也不那么开心了。
玉瑶已经八岁了,不过这个生日很特别,倒不是说得了什么新奇的礼物,吃到了一顿格外丰盛的饭菜,而是恰恰相反,这个生日,什么也没有得到。玉瑶敲着自己的小脑瓜,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直到管事的扔给她扫帚和抹布。
也是这天,玉瑶原先的小房间空了出来,原是青楼里迎了新的姑娘,需要住所,妈妈觉得玉瑶是站着地不干活便收拾了玉瑶的屋子,给这位姑娘落脚。
玉瑶哪受过这样的委屈,才要去抗议,便被那新来的姑娘扇了一巴掌。
“不过是两袋米换来的野种。”那姑娘抛下这样的一句话,便让管事的将玉瑶丢到灶头屋里——也就是今后玉瑶的住所,没有锦面的被褥,也没有带着流苏的窗帘,更不会有温柔的嬢嬢们抱着她,叫她小家伙......
这样想来,这么久,她还没有好好的有过一个名字。先前的姑娘们叫她小家伙,现如今,众人都是喂,嘿,杂种一类的,更有甚者唤其“两袋米”。玉瑶越想越是觉得冷,明明是孩童的年龄,别人没心没肺的活着,她却头一回觉得异常的难受。屋子里好歹还算有些稻草,玉瑶就这样躺在稻草上,一边悄悄抽泣一边给自己过完了八岁的生日。
从此,青楼里多了一个粗使的丫头,瘦瘦小小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名字倒是格外别致,叫“两袋米”。
每日,天未亮,她需做的便是擦干净门槛,收拾好桌椅,打扫了台子,倒了尿盆,再去打水浣衣,择菜烧米。若是有姑娘的衣裳破了,还要缝补,当然,如果姑娘觉得缝的不好,赏一顿打也是常有的事。春秋尚可熬一熬,夏日,灶头屋着实是闷热,又多蝇虫,横竖睡在地上被虫咬,睡在稻草上也被虫咬。若是不走运,被管事打的狠了些,伤口也难以愈合,白招了那些嗜血的畜生在屋里头乱窜。冬天更是艰苦,本就穿的单薄,提起要添些衣裳,管事只管搪塞,什么吃穿用度开销大,没有多余的钱给下人制衣。但若是不甘心,继续讨要,少不得又是一顿打。即使压着厚厚的稻草,初雪的日子还是忍不住打颤。因此,手上脚上耳朵上全生了冻疮,年年复发,疼痛难忍。
早些日子,她还知道顶上两句嘴,但后来,也就不敢了。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草草过去了,可上天还是给了她一些盼头。
青楼的妈妈花了重金请来了颇具盛名的姑娘,听说这姑娘家道中落才沦落成姬,不过只卖艺不卖身,又因满腹经纶,颇懂琴律,知晓乐理,一时之间,追求仰慕者无数,青楼的门槛都被踏破数个,人人都渴望同这位姑娘倾诉相思之苦。
只因人手不够,于是管事的便将玉瑶指给了这位姑娘单独使唤。起初玉瑶还是有些忐忑,想着之前那占了她屋子还打了她一巴掌的姑娘,她原以为所有的姬,妓,都是像打她的那位姑娘一样的货色。直到她遇到了宁卿。
这年,玉瑶十岁。
宁卿,宁和恬静。人如其名,面貌生的寡淡,眉间却都是笑意。玉瑶是着实被惊到了,不是畏惧,只是惊叹,世间为何有如此美丽的佳人!太过于耀眼,导致玉瑶都不敢抬起头。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宁卿见玉瑶哆嗦着,于是拉她过来,在自己的身旁坐下。“别怕,抬起头来。”
不知是宁卿的声音太过柔美还是什么看不见的事物在作祟,玉瑶居然乖乖听话,这才得以仔细看清眼前的绝世佳人。
记忆里,宁卿不喜大红大紫的艳俗衣物,总是穿着浅色的裙子。翠色的新荷,青色的细竹,浅粉的菡萏……玉瑶记得她每一条裙子上的花纹。她们初遇的那天,则是浅蓝色的瓷瓶。宁卿的手腕极细,有时玉瑶都会担忧,这样细的手腕上戴着两只玉镯,会不会把手给压折了。她望着宁卿,单看五官倒不是一位标准的美人符合的特征,但是合在一起却又是难以形容的韵味。尤其是眉毛,宁卿的眉毛细长,倒不显得刻薄,总觉得温和,想要与她亲近。而宁卿自身,又携着一股淡淡的幽香,明明是极其冷淡的模样,却又忍不住靠近。
许是盯得太久了,玉瑶忙回过神来,扑通跪倒在地。
“奴,没有名字,姑娘们都叫奴三袋米。”
宁卿一听,轻轻的“呀”了一声,随即拉起玉瑶,拍了拍她的小脑瓜。“她们的浑话你不要多去理会,此后你便跟了我,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不过定是比之前少吃些苦的强。”
那玉瑶只道是客套话,才要谢恩,却被宁卿轻轻抱住,慌乱之下,想着挣脱,宁卿却摸着她的头:“你别怕,我与她们不同,如今你跟了我,我断不会丢下你的。”
“可是,奴家身上脏……”
“不脏”,明明没有见过生母,此时玉瑶却分明觉得是在母亲的怀中,不知怎的,泪就流了出来。“傻孩子,别哭啊,话说,我方才本想给你取个名字,可是一想不如等你遇见了最重要的人,叫他给你取才好。”
这是玉瑶两年以来都不曾有过的关怀,她终于还是在宁卿的怀里哭出声来,她哭的很难看,呜呜咽咽,像是只受伤的小兽。她突然想到了那年,哭着离开的姑娘们。她们是喜悦还是悲伤都已经不重要了,此刻,玉瑶只觉得,自己同她们一样,哭的很狼狈。
果真,接下来的日子里,宁卿都只换她“小家伙”。
宁卿果然不曾骗她,虽然没有自己的房间,但是至少,她可以睡在宁卿的床下,夏天有冰块,冬日有暖碳。也不必起得这样早去擦那很高的门,很脏的门槛。她甚至可以在无人的时候和宁卿一起吃饭,有自己厚实的衣服,结实的鞋子。管事的不会再无故打她,连以前欺负她的那些姑娘们都不能使唤她了,如今她只需要走在宁卿的身后,她开心的不得了。“宁卿会护着我,日子不会再差了”,十岁的玉瑶单纯的这样想着。
宁卿每日都是需要接待客人的,不过宁卿到不介意玉瑶留在房中。玉瑶没有读过书,只知道宁卿的大门开了,那隋唐五代的诗词歌赋也跟着走了进来。她喜欢看宁卿和那些书生讨论李太白的诗,从日照香炉生紫烟再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也喜欢听他们讲苏轼的词,今日是千里共婵娟,明日又是大江东去浪淘尽,有趣的不得了。
宁卿的字极好看,玉瑶不识字,但只是对着那纸,她也觉得是珍宝。那些富商倒是真的重金想要求得宁卿姑娘的墨宝,但是宁卿只是笑着,从来都不给。玉瑶也觉得困扰,她听着那些有钱人说的上千上万的数字,觉得是无比巨大的金额了,“宁卿姑娘为什么不卖给他们呢?”习字的时候她这样问道。“继续写字。”宁卿只是笑着甩给她这样一句话。玉瑶于是听话点头,看看了自己写的,再看了看宁卿写的。
“嗯,宁卿的字果然是好看。”
若是能一直和宁卿在一起,就好了。
二十七年前,春末,无雨,旱。
乡下人靠天吃饭,无雨则无命。玉瑶的出生并没有给她的生父母带来多大的喜悦,家中人丁繁多,可米缸早已见了底,此时新生儿的到来并没有让家人脸上的阴霾散去,反倒是平添疾苦。
玉瑶是以两袋米的价格卖给了黎城的青楼的,她安安静静躺在襁褓之中,倒也不哭闹,只是看着父亲拿了米袋欣喜磕头然后离去的背影——当然,那太过久远,她早已不记得了。
青楼的女子总是落寞的,即使日夜以笑脸示人,但内心总会有一处难以填满,她们永远不会体会到为人母的欣喜,即使有,青楼的妈妈也会差人端了一碗红花,不留情的让未出生的胎儿死于腹中。
玉瑶的到来,仿佛可以填补她们内心深处的一角,当然,于一些人而言,也许也是对那些还未出世便死去的孩子的内疚。至少此刻,或多或少,这些可怜的女子会有着幸福的错觉,短暂的,如昙花的,却是绝美的错觉。
襁褓中的婴儿,缺乏的不是温暖的臂膀,而是**。即使这些女子自欺欺人,当婴儿饥饿啼哭之时,她们也只能面面相觑,却无能为力。玉瑶不是母乳喂大的,喝的是米糊,因此不如其他足月的孩子健壮,细胳膊细腿,和同龄人比起,小了整整一圈。
不过,也算是好好地活下来了。
年岁渐长,会说话走路了,仿佛是打开了某个匣子,这个小家伙上蹿下跳,这边惹惹事那边捣捣乱,不过仗着年纪小,不过是给几颗蜜饯打发到别处去玩。于是小家伙得了特赦,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被责骂,越发的卖嗲,青楼里的姑娘只顾着疼爱,甚至有些常来的主顾和这小家伙熟络了,也会时不时的带些小孩的玩意儿过来哄着。这段时间,大概是玉瑶最为快乐的时刻了。
待到玉瑶六七岁时,那些从小带她的姑娘们,散的七七八八的,她也曾问过管事的,那管事的嘴里咕哝着,这个被赎了出去,那个被要去当了姨娘……她自然是不懂管事的意思,不过虽然走了一大批,却也陆陆续续的进来的新的姑娘们,最小的居然之比玉瑶大上四岁,玉瑶是最怕寂寞的,得知之后满心欢喜。
最后一位带玉瑶长大的姑娘也要走了。那是一个明媚的午后,玉瑶趴在地上玩着蚂蚁,只见那位姑娘同管事的告别,还不时的往自己这儿看,眼泪也止不住的流着。玉瑶知道了,这位姑娘,估计也是“被赎出去”或者是“要去做了姨娘”的。她一个轱辘翻坐了起来,跑向那姑娘,一把抱住。
“你也要走了么?”
“要走了”那姑娘蹲下,抱着玉瑶,抹了抹眼泪,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
“不回来了么?”
“嗯,不回来了。”那姑娘摸着玉瑶的头,见管事的打着哈欠,拉了玉瑶悄声说“若是有机会,你也要想办法出去。”
“为什么?”自小到大,这是头一回有人这样告诉玉瑶,她瞪大了圆圆的眼,表示不解“嬢嬢们都对我很好,我在这里很开心,为什么要走呢?”
“这儿的开心都是假的,”那姑娘指了指脚下的门槛儿“走出了这里,才是真的开心。”
玉瑶还是不懂,但那姑娘已经要走了,她没有回头再看玉瑶一眼,但玉瑶寻思着,估计是再看的话,这姑娘又要哭了。
“小孩子才哭呢。”
玉瑶这样想着,突然呀了一声,刚才的蚂蚁!于是赶紧跑到刚才的地上,细细的看着。“幸好还在。”她长舒了一口气,把刚才的对话全忘掉了。
日子的确是一天天的在过,起初的确是没什么烦恼,只是渐渐的,玉瑶也不那么开心了。
玉瑶已经八岁了,不过这个生日很特别,倒不是说得了什么新奇的礼物,吃到了一顿格外丰盛的饭菜,而是恰恰相反,这个生日,什么也没有得到。玉瑶敲着自己的小脑瓜,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直到管事的扔给她扫帚和抹布。
也是这天,玉瑶原先的小房间空了出来,原是青楼里迎了新的姑娘,需要住所,妈妈觉得玉瑶是站着地不干活便收拾了玉瑶的屋子,给这位姑娘落脚。
玉瑶哪受过这样的委屈,才要去抗议,便被那新来的姑娘扇了一巴掌。
“不过是两袋米换来的野种。”那姑娘抛下这样的一句话,便让管事的将玉瑶丢到灶头屋里——也就是今后玉瑶的住所,没有锦面的被褥,也没有带着流苏的窗帘,更不会有温柔的嬢嬢们抱着她,叫她小家伙......
这样想来,这么久,她还没有好好的有过一个名字。先前的姑娘们叫她小家伙,现如今,众人都是喂,嘿,杂种一类的,更有甚者唤其“两袋米”。玉瑶越想越是觉得冷,明明是孩童的年龄,别人没心没肺的活着,她却头一回觉得异常的难受。屋子里好歹还算有些稻草,玉瑶就这样躺在稻草上,一边悄悄抽泣一边给自己过完了八岁的生日。
从此,青楼里多了一个粗使的丫头,瘦瘦小小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名字倒是格外别致,叫“两袋米”。
每日,天未亮,她需做的便是擦干净门槛,收拾好桌椅,打扫了台子,倒了尿盆,再去打水浣衣,择菜烧米。若是有姑娘的衣裳破了,还要缝补,当然,如果姑娘觉得缝的不好,赏一顿打也是常有的事。春秋尚可熬一熬,夏日,灶头屋着实是闷热,又多蝇虫,横竖睡在地上被虫咬,睡在稻草上也被虫咬。若是不走运,被管事打的狠了些,伤口也难以愈合,白招了那些嗜血的畜生在屋里头乱窜。冬天更是艰苦,本就穿的单薄,提起要添些衣裳,管事只管搪塞,什么吃穿用度开销大,没有多余的钱给下人制衣。但若是不甘心,继续讨要,少不得又是一顿打。即使压着厚厚的稻草,初雪的日子还是忍不住打颤。因此,手上脚上耳朵上全生了冻疮,年年复发,疼痛难忍。
早些日子,她还知道顶上两句嘴,但后来,也就不敢了。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草草过去了,可上天还是给了她一些盼头。
青楼的妈妈花了重金请来了颇具盛名的姑娘,听说这姑娘家道中落才沦落成姬,不过只卖艺不卖身,又因满腹经纶,颇懂琴律,知晓乐理,一时之间,追求仰慕者无数,青楼的门槛都被踏破数个,人人都渴望同这位姑娘倾诉相思之苦。
只因人手不够,于是管事的便将玉瑶指给了这位姑娘单独使唤。起初玉瑶还是有些忐忑,想着之前那占了她屋子还打了她一巴掌的姑娘,她原以为所有的姬,妓,都是像打她的那位姑娘一样的货色。直到她遇到了宁卿。
这年,玉瑶十岁。
宁卿,宁和恬静。人如其名,面貌生的寡淡,眉间却都是笑意。玉瑶是着实被惊到了,不是畏惧,只是惊叹,世间为何有如此美丽的佳人!太过于耀眼,导致玉瑶都不敢抬起头。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宁卿见玉瑶哆嗦着,于是拉她过来,在自己的身旁坐下。“别怕,抬起头来。”
不知是宁卿的声音太过柔美还是什么看不见的事物在作祟,玉瑶居然乖乖听话,这才得以仔细看清眼前的绝世佳人。
记忆里,宁卿不喜大红大紫的艳俗衣物,总是穿着浅色的裙子。翠色的新荷,青色的细竹,浅粉的菡萏……玉瑶记得她每一条裙子上的花纹。她们初遇的那天,则是浅蓝色的瓷瓶。宁卿的手腕极细,有时玉瑶都会担忧,这样细的手腕上戴着两只玉镯,会不会把手给压折了。她望着宁卿,单看五官倒不是一位标准的美人符合的特征,但是合在一起却又是难以形容的韵味。尤其是眉毛,宁卿的眉毛细长,倒不显得刻薄,总觉得温和,想要与她亲近。而宁卿自身,又携着一股淡淡的幽香,明明是极其冷淡的模样,却又忍不住靠近。
许是盯得太久了,玉瑶忙回过神来,扑通跪倒在地。
“奴,没有名字,姑娘们都叫奴三袋米。”
宁卿一听,轻轻的“呀”了一声,随即拉起玉瑶,拍了拍她的小脑瓜。“她们的浑话你不要多去理会,此后你便跟了我,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不过定是比之前少吃些苦的强。”
那玉瑶只道是客套话,才要谢恩,却被宁卿轻轻抱住,慌乱之下,想着挣脱,宁卿却摸着她的头:“你别怕,我与她们不同,如今你跟了我,我断不会丢下你的。”
“可是,奴家身上脏……”
“不脏”,明明没有见过生母,此时玉瑶却分明觉得是在母亲的怀中,不知怎的,泪就流了出来。“傻孩子,别哭啊,话说,我方才本想给你取个名字,可是一想不如等你遇见了最重要的人,叫他给你取才好。”
这是玉瑶两年以来都不曾有过的关怀,她终于还是在宁卿的怀里哭出声来,她哭的很难看,呜呜咽咽,像是只受伤的小兽。她突然想到了那年,哭着离开的姑娘们。她们是喜悦还是悲伤都已经不重要了,此刻,玉瑶只觉得,自己同她们一样,哭的很狼狈。
果真,接下来的日子里,宁卿都只换她“小家伙”。
宁卿果然不曾骗她,虽然没有自己的房间,但是至少,她可以睡在宁卿的床下,夏天有冰块,冬日有暖碳。也不必起得这样早去擦那很高的门,很脏的门槛。她甚至可以在无人的时候和宁卿一起吃饭,有自己厚实的衣服,结实的鞋子。管事的不会再无故打她,连以前欺负她的那些姑娘们都不能使唤她了,如今她只需要走在宁卿的身后,她开心的不得了。“宁卿会护着我,日子不会再差了”,十岁的玉瑶单纯的这样想着。
宁卿每日都是需要接待客人的,不过宁卿到不介意玉瑶留在房中。玉瑶没有读过书,只知道宁卿的大门开了,那隋唐五代的诗词歌赋也跟着走了进来。她喜欢看宁卿和那些书生讨论李太白的诗,从日照香炉生紫烟再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也喜欢听他们讲苏轼的词,今日是千里共婵娟,明日又是大江东去浪淘尽,有趣的不得了。
宁卿的字极好看,玉瑶不识字,但只是对着那纸,她也觉得是珍宝。那些富商倒是真的重金想要求得宁卿姑娘的墨宝,但是宁卿只是笑着,从来都不给。玉瑶也觉得困扰,她听着那些有钱人说的上千上万的数字,觉得是无比巨大的金额了,“宁卿姑娘为什么不卖给他们呢?”习字的时候她这样问道。“继续写字。”宁卿只是笑着甩给她这样一句话。玉瑶于是听话点头,看看了自己写的,再看了看宁卿写的。
“嗯,宁卿的字果然是好看。”
若是能一直和宁卿在一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