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露重,云低欲雨,远处山岗晨雾缭绕,田间地头上隐见点点黄绿野草。秋分刚过,小麦已经陆续播种,偶见勤快的农夫扛着铁锨下地培垄。
谢萱坐在田埂上,遥望着远方,云低沉沉的压下来,压下来,仿似压在她的心头。
眼前的一切似陌生又似熟悉,陌生的是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谢萱,熟悉的却是大明朝谢萱儿留下的记忆。
“萱妮儿,坐在那土疙瘩上干啥呢,怪冷的天儿!”邻居张大爷扛着铁锨正要去地里给田垄培土,正见谢萱坐在枯树下发呆,想到前两天她的遭遇,不由得问了一声。
听到张大爷说话,谢萱回过神来,这才感觉到浑身上下都冷的难受,“大爷,去地里培垄呢?”她强笑着打了个招呼。
“是啊,我刚出门见你姥爷姥姥正找你哩,赶紧家去吧……”
“哦,大爷您忙去吧,我这就回去!”谢萱就赶紧起身往家跑去。
张大爷见她身影渐渐往家方向去了,这才扛起铁锨叹着气往田里走去:“真是作孽哟……”
刚进村就看到大表哥谢志远和小表哥谢志诚正迎面找来,看到谢萱的身影立刻高兴的跑上前。
“萱萱你跑哪儿去了,爷奶让我们出来找你哩!”小表哥谢志诚今年六岁,比谢萱大几个月,上前牵住她的手,“咱们赶紧回家,奶还给你蒸了鸡蛋羹哩!”
大表哥谢志远已经有十岁了,比谢志诚看起来稳重许多,他仔细看了看谢萱并无不妥,这才拿着哥哥的派头叮嘱道:“萱萱啊,以后不能不打招呼就跑出去,叫咱大伙儿都担心。你要想出去玩,就叫上我和志诚,咱们陪你去玩……”
两个丁点的小人儿这纯然的关心,让谢萱心中那股郁气多少去了些,既来之则安之——不安之她也没办法,暂且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回到家,姥姥谢王氏和大妗林氏正在摆饭——他们这儿把舅母称作妗,看到三个孩子回来了,大妗笑着喊他们去洗手准备吃饭。
待全家人都上了饭桌,姥姥谢王氏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看了看谢萱,见她精神头还好,就摸了摸她营养不良发黄的头发,将木桌上那唯一一碗鸡蛋羹端到她面前,慈和的说:“俺们萱妮儿受委屈了,姥姥给你蒸个鸡蛋羹吃,病好的快点。”
谢萱环视了一周,姥姥姥爷都是快五十岁的年纪,但因常年劳作显得比实际年纪老上许多。
在她那个年代,城市里四五十岁正是中年,在这里看起来却是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样了。
大舅谢平田和大妗林氏都是厚道的人,谢平田三十多岁,是个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壮汉子。大妗林氏个子矮墩粗壮,脸上带着两抹晒红,虽然容貌着实只能算得上一般,但眼神温和,脾性和顺。
要是别人家养着小姑子的孩子白吃饭,恐怕早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林氏却当这个从小吃她奶长大的孩子视若己出,嫁到谢家后从来没和婆婆红过脸,倍受村老邻人赞誉。
小舅谢平安十六岁,在她的年代正是该上高中的年纪,在这里却已经是个该说亲成家的壮劳力了。
前几天谢萱的娘谢惠娘终于生了个带把的男丁,谢青山谢王氏带着谢萱和谢志诚去吃满月酒,也让谢萱去看看娘亲。
谁知到了岗下村吃席时,却被李家老二的小儿子李盛斌给推进了水井里头,好不容易救了上来却眼看着没气儿了。
小表哥谢志诚恨极了,为了给谢萱报仇骑在李盛斌身上狠揍了他一顿,却被谢萱奶奶李章氏哭天抢地的打了几巴掌,说谢萱是个丧门星,死了还要克她的乖孙。
姥姥谢王氏气的当场就和她相互撕扯起来,被周围的亲戚邻居给拉开了。
姥爷谢青山狂奔着请来大夫对谢萱施救一番之后,说让拉回家听天由命吧,于是,再次醒过来时,就是后世的谢萱了。
“姥姥,我身子好多了,以后不用再蒸鸡蛋羹给我了,鸡蛋攒下来卖了钱给我小舅娶媳妇儿吧!”谢萱就说。
姥姥还没说话,小舅谢平安就先红了脸,他伸过手作势要敲她的脑袋,吓唬道:“臭萱妮儿,学会打趣你小舅了不是!”
“哎唷,我小叔脸红了,我小叔脸红了……”谢志诚像发现了什么新鲜事儿一样呼喊起来,被小叔谢平安在脑袋上敲了两下。
谢青山和谢王氏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并不觉得没规矩。
“萱萱啊,给你你就吃,把身体养好了才是正经事,丁点儿大的小娃子操心这些做啥!”谢青山笑眯眯的说,黑堂堂的脸上皱纹遍布。
谢萱看着桌上别人粗陶碗里稀溜溜照见人影儿的高粱粥,还有桌子中央一碗没有丝毫油水的白菜,再看看自己面前冒着香气的鸡蛋羹,上面还撒着细碎青嫩的葱花,忽然就觉得这个世界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这个大明王朝彰德府太行山边的贫困农户,值得过上更好的日子。
正思量着,忽听到小表哥谢志诚期期艾艾的说:“萱萱,鸡蛋羹这么香,你怎么不吃啊!”
谢萱望过去,却见这个才六岁的孩子忍不住瞟了几眼她面前的鸡羹,咽了口口水。
似乎觉得很不好意思,他连忙将手中粗糙的糜子馍馍咬了一大口,低下头喝起了稀得可见碗底的高粱粥。
谢萱不禁失笑,拿起木勺子将陶碗中的鸡蛋羹舀出三分之一给谢志诚,又站起身来,舀出三分之一要给隔了一个人的谢志远,却被谢志远端着碗躲了过去。
“大表哥是不是嫌我脏啊!”谢萱脸上就故意露出伤心的神色。
“不是不是……我怎么会嫌你脏呢,我不想吃鸡蛋羹……”谢志远就慌忙的解释。
谢萱趁机就把鸡蛋羹舀到了他碗里,笑着说:“我一个人吃不香,跟大表哥和小表哥一起吃才香。”
饭桌上众人笑眯眯的看着三个孩子相互谦让,连手中的粗糙的糜子馍馍都似乎香甜了几分。
吃过饭后,谢青山带着两个儿子去地里收豆子,大妗林氏自去洗碗刷锅喂猪喂鸡,姥姥谢王氏去后院菜地里忙活去了。
谢志远和谢志诚去后院柴棚下背背篓准备去田间地头打猪草。姥姥说谢萱身体没养好,叫她回屋歇着去。
这乃是大明王朝彰德府辖下的一个小村子,名为岗上村。
地处太行山余脉旁,土地贫瘠,石多土少,种不了粮食,靠人力将地里的石头挖出来慢慢养几年才养出几亩上等田,大部分都是长不了好粮食的荒田。
但相比太行深山里的山里人家,像类似岗上岗下村这些太行山边上的小村子还是很满足的,毕竟深山里的人家更贫穷,倒显得他们的生活不那么困窘了。
谢萱的姥爷谢青山育有两子两女,谢萱大舅叫谢平田,有妻林氏,闺名林红梅,育有二子。
老二谢惠娘是谢萱的母亲,老三谢秋娘嫁给了三里外的周洼村,老四谢平安还未娶妻。
而谢萱母亲谢惠娘则嫁给了岗下村的李家老三李昌平。
李家人口也不少,谢萱爷爷李永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伯李昌和,二伯李昌伟,老三李昌平,也就是谢萱她爹。
至于为什么谢萱不叫李萱,还在姥姥家长大,此事说来话长了。
谢惠娘经媒婆说媒,嫁与李家老三李昌平做浑家,四年间生了三个孩子,全部都是女孩,老大李英,老二李莲,老三就是谢萱。
自老二李莲降生以后,奶奶李章氏就怎么看谢惠娘不顺眼,处处挑刺,嫌弃她净生不带把的,浪费粮食,李昌平也怪谢惠娘连生两个女孩,让他抬不起头。
等谢惠娘忍气吞声的怀了第三胎,满怀希望的生下来,居然又是个女娃,李章氏气的在产房外呼天抢地,骂谢惠娘想要断她三儿子的香火,要把尚是婴孩的谢萱扔进尿桶溺死,再扔到桥下让千人踩万人踏,看今后还有哪个女孩家敢投他们李家的胎。
谢惠娘看着怀中幼嫩瘦弱的孩子不顾刚生产后虚弱的身体,抱着谢萱逃回了娘家。
回到谢家后,谢家人听了谢惠娘的遭遇,恨得当场就要陪谢惠娘去李家和李昌平和离。
李家却狮子大开口,不但要休了谢惠娘,让谢家赔他们的彩礼,还要将谢惠娘的两个孩子李英李莲卖给人牙子换钱,说要用这钱再娶一个能生男丁的新媳妇。
结果谢李两家大大出手闹了一场,后来还是岗上岗下村的里长出面说和,才暂时将事情压下来。
两位里长自然是觉得家和万事兴,况且谢惠娘嫁人后贤惠持家、性子温和,村人邻居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又不是不能生,想要男孩接着生不就是了。
谢惠娘也舍不得李英李莲两个孩子,谢萱奶奶李章氏说要卖给人牙子那是真的能做得出来的。更何况,不管是和离还是被休弃回家,都要伤了谢家的脸面,那时她妹子谢秋娘还没出嫁,她弟弟谢平安也还没娶媳妇,她怎么能那么自私不顾一心为她的娘家人呢。
于是她点头同意了回李家,但谢萱奶奶却觉得谢家找上门来是下她的脸面,给谢家放了狠话,只要谢萱进李家的门,就一定弄死她。
谢萱的姥姥一气之下抱起谢萱就回了家,正好大舅母林氏几个月前生了谢萱的小表哥谢志诚,还没断奶,就一块儿喂着两个孩子长大了。
从此以后谢萱就姓谢,以示跟李家再无关系,谢萱今后就是他们谢家的人。
站在这大明王朝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中,谢萱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穷。
院子倒是很大,坐北朝南一大间土墙茅顶的正房隔成三间,最中间是堂屋,放着一张大八仙桌,吃饭待客都在这里。
古人以东和右为尊,所以东耳房住着谢青山谢王氏,西耳房以前是谢惠娘和谢秋娘住着,现在是谢萱在住。
前面还有同样是土墙茅顶的东西厢房,东厢房隔成两间,谢平田为长子,所以大舅一家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同样隔成两间,前面一间作为厨房,后面一间谢平安住。
姥爷说,等谢平安成亲生子了,将厨房腾出来,再把前面的土墙推了,盖两间屋子,正好组成一个四合院。
鸡和猪都在后院,和菜园子挨着,这样不会一进门就看到脏兮兮的猪圈和鸡笼,闻到冲天的臭气,谢王氏是个爱干净的女人。
右厢房门前长了一棵跟窗户差不多高的石榴树,上面红彤彤的石榴硕果累累,跟一个个小灯笼似得,给小院添加不小生机。
靠近厨房还种了一棵枣树,比茅屋顶都高,也是结了疙疙瘩瘩的枣子,很是喜人。
简陋的三合院,土墙被雨水冲刷留下一道道沟壑,茅屋顶上的茅草也腐烂的差不多了,雨下的大了有时候会有雨滴浸透屋顶落下来,姥爷和两个舅舅就爬上去这边堵堵那边塞塞。
窗户上的窗纸经过风吹雨打斑斑驳驳,风一吹就听到呜呜呜的声响,黑夜里听到有种荒凉寂寥的感觉。
这就是小谢萱的家了。
谢萱虽然也是农村出身,但却是没有经过这样的苦的,小时候家里是白瓷砖的两层楼房,后来致富了以后重新盖了欧式的三层农村小别墅,她自己独享整层的空间。像这样土墙茅顶的房子她只有在网络上的图片上才见过。
但像谢家这样的家庭已经是太行山脚下附近村落里家境比较好的了,没有家徒四壁,没有衣不遮体,没有饥寒交迫,这是一个平常的大明王朝农村家庭。
如果将古代人民分成五个阶级: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那这家就正正好属于果腹层了。
收成好的年节或许会有些余粮,收成不好的年节却也会食不果腹,家庭温饱完全依赖老天爷的喜怒。
一阵凉风吹来,干绷绷的脸上一阵难受,方才洗过脸时没有涂抹任何护肤品,在秋日干燥的天气里,她的脸几乎都要裂开了。
当初的小谢萱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因为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过的,只有城里的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香胰子和面脂。
再看看身上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的布褂子,谢萱不由得叹了口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正在感叹之时,忽然见木门“咯吱”一声被猛地推开,闯进两个人来。
走在前头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小脚老太,吊梢眼斜斜睨着人,细薄唇微微下搭拢,头上裹着紧紧的头发鬏髻,油光水滑,上身穿一件掉了色的酱色半长粗布衫,下身围一件看不出本色的毛青布裙。
后头跟一个青年男子,戴青色头巾,穿粗布裋褐,臊眉耷眼的低着脑袋。
谢萱却是认出来了,这两人正是小谢萱那重男轻女的爹李昌平和奶奶李章氏。
两人一进门就看到了站在院中的谢萱,李章氏脸上登时就阴沉下来,也不说话,径直就向谢萱抓来。
谢萱坐在田埂上,遥望着远方,云低沉沉的压下来,压下来,仿似压在她的心头。
眼前的一切似陌生又似熟悉,陌生的是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谢萱,熟悉的却是大明朝谢萱儿留下的记忆。
“萱妮儿,坐在那土疙瘩上干啥呢,怪冷的天儿!”邻居张大爷扛着铁锨正要去地里给田垄培土,正见谢萱坐在枯树下发呆,想到前两天她的遭遇,不由得问了一声。
听到张大爷说话,谢萱回过神来,这才感觉到浑身上下都冷的难受,“大爷,去地里培垄呢?”她强笑着打了个招呼。
“是啊,我刚出门见你姥爷姥姥正找你哩,赶紧家去吧……”
“哦,大爷您忙去吧,我这就回去!”谢萱就赶紧起身往家跑去。
张大爷见她身影渐渐往家方向去了,这才扛起铁锨叹着气往田里走去:“真是作孽哟……”
刚进村就看到大表哥谢志远和小表哥谢志诚正迎面找来,看到谢萱的身影立刻高兴的跑上前。
“萱萱你跑哪儿去了,爷奶让我们出来找你哩!”小表哥谢志诚今年六岁,比谢萱大几个月,上前牵住她的手,“咱们赶紧回家,奶还给你蒸了鸡蛋羹哩!”
大表哥谢志远已经有十岁了,比谢志诚看起来稳重许多,他仔细看了看谢萱并无不妥,这才拿着哥哥的派头叮嘱道:“萱萱啊,以后不能不打招呼就跑出去,叫咱大伙儿都担心。你要想出去玩,就叫上我和志诚,咱们陪你去玩……”
两个丁点的小人儿这纯然的关心,让谢萱心中那股郁气多少去了些,既来之则安之——不安之她也没办法,暂且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回到家,姥姥谢王氏和大妗林氏正在摆饭——他们这儿把舅母称作妗,看到三个孩子回来了,大妗笑着喊他们去洗手准备吃饭。
待全家人都上了饭桌,姥姥谢王氏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看了看谢萱,见她精神头还好,就摸了摸她营养不良发黄的头发,将木桌上那唯一一碗鸡蛋羹端到她面前,慈和的说:“俺们萱妮儿受委屈了,姥姥给你蒸个鸡蛋羹吃,病好的快点。”
谢萱环视了一周,姥姥姥爷都是快五十岁的年纪,但因常年劳作显得比实际年纪老上许多。
在她那个年代,城市里四五十岁正是中年,在这里看起来却是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样了。
大舅谢平田和大妗林氏都是厚道的人,谢平田三十多岁,是个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壮汉子。大妗林氏个子矮墩粗壮,脸上带着两抹晒红,虽然容貌着实只能算得上一般,但眼神温和,脾性和顺。
要是别人家养着小姑子的孩子白吃饭,恐怕早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林氏却当这个从小吃她奶长大的孩子视若己出,嫁到谢家后从来没和婆婆红过脸,倍受村老邻人赞誉。
小舅谢平安十六岁,在她的年代正是该上高中的年纪,在这里却已经是个该说亲成家的壮劳力了。
前几天谢萱的娘谢惠娘终于生了个带把的男丁,谢青山谢王氏带着谢萱和谢志诚去吃满月酒,也让谢萱去看看娘亲。
谁知到了岗下村吃席时,却被李家老二的小儿子李盛斌给推进了水井里头,好不容易救了上来却眼看着没气儿了。
小表哥谢志诚恨极了,为了给谢萱报仇骑在李盛斌身上狠揍了他一顿,却被谢萱奶奶李章氏哭天抢地的打了几巴掌,说谢萱是个丧门星,死了还要克她的乖孙。
姥姥谢王氏气的当场就和她相互撕扯起来,被周围的亲戚邻居给拉开了。
姥爷谢青山狂奔着请来大夫对谢萱施救一番之后,说让拉回家听天由命吧,于是,再次醒过来时,就是后世的谢萱了。
“姥姥,我身子好多了,以后不用再蒸鸡蛋羹给我了,鸡蛋攒下来卖了钱给我小舅娶媳妇儿吧!”谢萱就说。
姥姥还没说话,小舅谢平安就先红了脸,他伸过手作势要敲她的脑袋,吓唬道:“臭萱妮儿,学会打趣你小舅了不是!”
“哎唷,我小叔脸红了,我小叔脸红了……”谢志诚像发现了什么新鲜事儿一样呼喊起来,被小叔谢平安在脑袋上敲了两下。
谢青山和谢王氏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并不觉得没规矩。
“萱萱啊,给你你就吃,把身体养好了才是正经事,丁点儿大的小娃子操心这些做啥!”谢青山笑眯眯的说,黑堂堂的脸上皱纹遍布。
谢萱看着桌上别人粗陶碗里稀溜溜照见人影儿的高粱粥,还有桌子中央一碗没有丝毫油水的白菜,再看看自己面前冒着香气的鸡蛋羹,上面还撒着细碎青嫩的葱花,忽然就觉得这个世界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这个大明王朝彰德府太行山边的贫困农户,值得过上更好的日子。
正思量着,忽听到小表哥谢志诚期期艾艾的说:“萱萱,鸡蛋羹这么香,你怎么不吃啊!”
谢萱望过去,却见这个才六岁的孩子忍不住瞟了几眼她面前的鸡羹,咽了口口水。
似乎觉得很不好意思,他连忙将手中粗糙的糜子馍馍咬了一大口,低下头喝起了稀得可见碗底的高粱粥。
谢萱不禁失笑,拿起木勺子将陶碗中的鸡蛋羹舀出三分之一给谢志诚,又站起身来,舀出三分之一要给隔了一个人的谢志远,却被谢志远端着碗躲了过去。
“大表哥是不是嫌我脏啊!”谢萱脸上就故意露出伤心的神色。
“不是不是……我怎么会嫌你脏呢,我不想吃鸡蛋羹……”谢志远就慌忙的解释。
谢萱趁机就把鸡蛋羹舀到了他碗里,笑着说:“我一个人吃不香,跟大表哥和小表哥一起吃才香。”
饭桌上众人笑眯眯的看着三个孩子相互谦让,连手中的粗糙的糜子馍馍都似乎香甜了几分。
吃过饭后,谢青山带着两个儿子去地里收豆子,大妗林氏自去洗碗刷锅喂猪喂鸡,姥姥谢王氏去后院菜地里忙活去了。
谢志远和谢志诚去后院柴棚下背背篓准备去田间地头打猪草。姥姥说谢萱身体没养好,叫她回屋歇着去。
这乃是大明王朝彰德府辖下的一个小村子,名为岗上村。
地处太行山余脉旁,土地贫瘠,石多土少,种不了粮食,靠人力将地里的石头挖出来慢慢养几年才养出几亩上等田,大部分都是长不了好粮食的荒田。
但相比太行深山里的山里人家,像类似岗上岗下村这些太行山边上的小村子还是很满足的,毕竟深山里的人家更贫穷,倒显得他们的生活不那么困窘了。
谢萱的姥爷谢青山育有两子两女,谢萱大舅叫谢平田,有妻林氏,闺名林红梅,育有二子。
老二谢惠娘是谢萱的母亲,老三谢秋娘嫁给了三里外的周洼村,老四谢平安还未娶妻。
而谢萱母亲谢惠娘则嫁给了岗下村的李家老三李昌平。
李家人口也不少,谢萱爷爷李永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伯李昌和,二伯李昌伟,老三李昌平,也就是谢萱她爹。
至于为什么谢萱不叫李萱,还在姥姥家长大,此事说来话长了。
谢惠娘经媒婆说媒,嫁与李家老三李昌平做浑家,四年间生了三个孩子,全部都是女孩,老大李英,老二李莲,老三就是谢萱。
自老二李莲降生以后,奶奶李章氏就怎么看谢惠娘不顺眼,处处挑刺,嫌弃她净生不带把的,浪费粮食,李昌平也怪谢惠娘连生两个女孩,让他抬不起头。
等谢惠娘忍气吞声的怀了第三胎,满怀希望的生下来,居然又是个女娃,李章氏气的在产房外呼天抢地,骂谢惠娘想要断她三儿子的香火,要把尚是婴孩的谢萱扔进尿桶溺死,再扔到桥下让千人踩万人踏,看今后还有哪个女孩家敢投他们李家的胎。
谢惠娘看着怀中幼嫩瘦弱的孩子不顾刚生产后虚弱的身体,抱着谢萱逃回了娘家。
回到谢家后,谢家人听了谢惠娘的遭遇,恨得当场就要陪谢惠娘去李家和李昌平和离。
李家却狮子大开口,不但要休了谢惠娘,让谢家赔他们的彩礼,还要将谢惠娘的两个孩子李英李莲卖给人牙子换钱,说要用这钱再娶一个能生男丁的新媳妇。
结果谢李两家大大出手闹了一场,后来还是岗上岗下村的里长出面说和,才暂时将事情压下来。
两位里长自然是觉得家和万事兴,况且谢惠娘嫁人后贤惠持家、性子温和,村人邻居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又不是不能生,想要男孩接着生不就是了。
谢惠娘也舍不得李英李莲两个孩子,谢萱奶奶李章氏说要卖给人牙子那是真的能做得出来的。更何况,不管是和离还是被休弃回家,都要伤了谢家的脸面,那时她妹子谢秋娘还没出嫁,她弟弟谢平安也还没娶媳妇,她怎么能那么自私不顾一心为她的娘家人呢。
于是她点头同意了回李家,但谢萱奶奶却觉得谢家找上门来是下她的脸面,给谢家放了狠话,只要谢萱进李家的门,就一定弄死她。
谢萱的姥姥一气之下抱起谢萱就回了家,正好大舅母林氏几个月前生了谢萱的小表哥谢志诚,还没断奶,就一块儿喂着两个孩子长大了。
从此以后谢萱就姓谢,以示跟李家再无关系,谢萱今后就是他们谢家的人。
站在这大明王朝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中,谢萱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穷。
院子倒是很大,坐北朝南一大间土墙茅顶的正房隔成三间,最中间是堂屋,放着一张大八仙桌,吃饭待客都在这里。
古人以东和右为尊,所以东耳房住着谢青山谢王氏,西耳房以前是谢惠娘和谢秋娘住着,现在是谢萱在住。
前面还有同样是土墙茅顶的东西厢房,东厢房隔成两间,谢平田为长子,所以大舅一家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同样隔成两间,前面一间作为厨房,后面一间谢平安住。
姥爷说,等谢平安成亲生子了,将厨房腾出来,再把前面的土墙推了,盖两间屋子,正好组成一个四合院。
鸡和猪都在后院,和菜园子挨着,这样不会一进门就看到脏兮兮的猪圈和鸡笼,闻到冲天的臭气,谢王氏是个爱干净的女人。
右厢房门前长了一棵跟窗户差不多高的石榴树,上面红彤彤的石榴硕果累累,跟一个个小灯笼似得,给小院添加不小生机。
靠近厨房还种了一棵枣树,比茅屋顶都高,也是结了疙疙瘩瘩的枣子,很是喜人。
简陋的三合院,土墙被雨水冲刷留下一道道沟壑,茅屋顶上的茅草也腐烂的差不多了,雨下的大了有时候会有雨滴浸透屋顶落下来,姥爷和两个舅舅就爬上去这边堵堵那边塞塞。
窗户上的窗纸经过风吹雨打斑斑驳驳,风一吹就听到呜呜呜的声响,黑夜里听到有种荒凉寂寥的感觉。
这就是小谢萱的家了。
谢萱虽然也是农村出身,但却是没有经过这样的苦的,小时候家里是白瓷砖的两层楼房,后来致富了以后重新盖了欧式的三层农村小别墅,她自己独享整层的空间。像这样土墙茅顶的房子她只有在网络上的图片上才见过。
但像谢家这样的家庭已经是太行山脚下附近村落里家境比较好的了,没有家徒四壁,没有衣不遮体,没有饥寒交迫,这是一个平常的大明王朝农村家庭。
如果将古代人民分成五个阶级: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那这家就正正好属于果腹层了。
收成好的年节或许会有些余粮,收成不好的年节却也会食不果腹,家庭温饱完全依赖老天爷的喜怒。
一阵凉风吹来,干绷绷的脸上一阵难受,方才洗过脸时没有涂抹任何护肤品,在秋日干燥的天气里,她的脸几乎都要裂开了。
当初的小谢萱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因为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过的,只有城里的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香胰子和面脂。
再看看身上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的布褂子,谢萱不由得叹了口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正在感叹之时,忽然见木门“咯吱”一声被猛地推开,闯进两个人来。
走在前头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小脚老太,吊梢眼斜斜睨着人,细薄唇微微下搭拢,头上裹着紧紧的头发鬏髻,油光水滑,上身穿一件掉了色的酱色半长粗布衫,下身围一件看不出本色的毛青布裙。
后头跟一个青年男子,戴青色头巾,穿粗布裋褐,臊眉耷眼的低着脑袋。
谢萱却是认出来了,这两人正是小谢萱那重男轻女的爹李昌平和奶奶李章氏。
两人一进门就看到了站在院中的谢萱,李章氏脸上登时就阴沉下来,也不说话,径直就向谢萱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