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娘娘。”众妇再次谢恩,这才各自上车。
一溜水排了近二里路的车驾缓缓朝着郊东的祭祀之地而去。
祭祀之所在皇城外的东郊,离皇宫约有十五里左右的路程,这么多的车马凑在一起,行动自然快不起来,大家在路上走了一个时辰一刻钟才到。
因蚕事礼的隆重庄严,祭祀者除了皇后和一应宫嫔外,所有在京的文武百官的内眷也都跟着去了。
为了确保安全,李世民先派了三千禁军提前到祭祀之地布防,又派了五千禁卫军一路护送。
长孙皇后的车驾来到祭祀之地的时候,这里已经站了无数百姓,蚕事礼并不禁止百姓之家的妇人观礼随祭。
再加上大唐建国以来,还是头一回举行蚕事礼,为此京都的妇人们乎是闻风而动。
不过蚕坛的面积有限,能够被放进来的不过三千余人。
这些人都通过了禁军的详查,确保不会危机皇后妃嫔们、和一应命妇们的安全才被放了进来。
她们被安排站在蚕坛四周,入蚕坛的那条官道则被隔开,其它不能进来的人只能远远站在各座山峦间观望。
被放入蚕坛的百姓远远看见凤驾过来,立即躬身俯首行礼:“民妇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圣安。”
长孙皇后听到声音,掀开车帘,将脸伸出窗外,扬声朝着不远处那黑压压的人群开口:“今日是祭祀蚕神的日子,主角是蚕神娘娘,不是本宫,诸位不必多礼。”
随着这句话落下,车驾已经停了下来,待车驾一停稳,长孙皇后便从车上来,继续朝着大家开口道:“诸位,吉时将至,让我等一齐祭祀蚕神,恭迎蚕神吧。”
随着皇后的车驾停稳,后面跟上来的马车也纷纷停落,众妃和命妇们一个跟着一个的从车上下来。
四周的百姓在皇后的声音中慢慢站直了身体,抬目望来,这一望之下,大家都呆了。
京都不缺美人,在场的命妇们相貌出众的不少,几个宫妃的美貌更是各有千秋,站在一起十分夺人眼球。
可此时此刻,大家所有的目光,皆不由自主的停在了长孙皇后的身上。
皇后受封那日的风华早已成为京都一大美谈,民间百姓也不时为此津津乐道。
可闻和见显然不是一回事,虽然大家早听说过皇后风华,现亲眼见到,这种视觉所带来的冲击是实非耳闻能够比拟。
大家愣愣的看着长孙皇后,一时间根本回不了神,他们只觉这般美丽,这般雍容端庄,却又这般亲切温柔的女子,简直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大家想像中的九天神女。
虽然彼此的距离隔得稍微远了些,看不那么清晰,可这一刻,所有看见了长孙皇后的百姓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怪不得都传皇后贤德,赞她风华无双。
不曾见过人的时候,她们想像不出来,皇后到底是如何的贤德,如何的风华无双,可这一刻,她们忽然就明白了。
这样的美好的女子,只须往你面前一站,你便会觉得,她生来就该是天下之母,是众妇的表率,是天下人自然而然的会去敬仰的存在。
站在皇后身后的一应妃嫔和命妇们,看着百姓的表情,心里有妒有慕。
长孙皇后瞧着众人的表情,有心再说点什么,最后却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收回视线,抬步朝蚕坛走去。
她登上蚕坛,先接过侍奉于一旁的女官手中的香,先行六拜、三跪、三叩之礼。
蚕坛四周的民妇们等到长孙等上蚕坛,开始行礼的时候已经醒过神来,大家跟着一起叩拜行礼。
蚕坛下的嫔妃,命妇们也一样,跟着皇后一起行拜、跪、叩礼,口称恭迎蚕神。
行完叩拜之礼后,长孙皇后走下蚕坛,召来典仪女官领着她前去采桑。
离蚕坛不远处,有大片的桑园,园子里驻有十数名经验丰富的喂蚕之人,这些人统一称之为蚕母。
典仪女官带着她到采桑处,长孙皇后接过相仪女官递过来的钩和筐,但见她一手持钩,一手持筐,至东畦第一棵桑树采桑1条,复行至西畦第一棵桑前采桑2条。
她开采的时候,旁边有蚕女跟着唱桑蚕歌,蚕母二人助采,采毕,歌止,长孙皇后将手中钩筐授以女官,然后上观桑台御座观从桑者采桑。
皇后采完之后,接下来就是宫妃和命妇,宫妃们每人采桑5条,命妇采桑9条,各有蚕妇二人助采。
待所有人采桑完毕后,统一将采下的桑叶交给蚕母,由蚕母、蚕妇将皇后等人所采桑叶送至蚕室切之,长孙皇后跟了进去,亲手拿起切好的桑叶喂蚕。
“这里一共养了多少蚕,每年大概能收获蚕丝多少?”长孙边喂边问跟在身边的典仪女官。
“回娘娘,此地喂养的蚕宝宝大概有十万余条,至于产丝多少,要看桑叶的长势如何,还有蚕宝宝是否一直安康,从武德二年至今,我们这每年出产的蚕丝数量都不一样。”
“最多的时候能产三千余斤蚕丝,少的时候,尚不到一千斤,今年桑叶长势甚美,蚕宝宝看起来也都很健康,又有娘娘亲自亲来祭祀。”
“臣相信蚕神娘娘会护佑我们,会护佑我大唐所有的蚕桑业,今年我们大唐的蚕桑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典仪女官笑着接口道。
“嗯,本宫也相信蚕神娘娘会护佑我们,护佑大唐。”长孙抬目看了这典仪女官一眼,目中不自觉的泛出笑意,蚕桑业关系着大唐整个纺织布匹,自然是愈兴盛愈好。
喂完蚕,长孙皇后又去看了看茧,随后再次回到蚕坛前,朝蚕神拜了拜。
拜完之后转身,朝着在场的蚕母,蚕妇,以及今日所有前来参祭祀的百姓开口道:“这是本宫第一次主持蚕事礼。”
“多谢诸位的支持和配合,才让此礼完满完成,本宫在这里谢谢大家,愿蚕神护佑我大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护佑百姓安康,蚕桑兴盛......”
书客居阅读网址:
一溜水排了近二里路的车驾缓缓朝着郊东的祭祀之地而去。
祭祀之所在皇城外的东郊,离皇宫约有十五里左右的路程,这么多的车马凑在一起,行动自然快不起来,大家在路上走了一个时辰一刻钟才到。
因蚕事礼的隆重庄严,祭祀者除了皇后和一应宫嫔外,所有在京的文武百官的内眷也都跟着去了。
为了确保安全,李世民先派了三千禁军提前到祭祀之地布防,又派了五千禁卫军一路护送。
长孙皇后的车驾来到祭祀之地的时候,这里已经站了无数百姓,蚕事礼并不禁止百姓之家的妇人观礼随祭。
再加上大唐建国以来,还是头一回举行蚕事礼,为此京都的妇人们乎是闻风而动。
不过蚕坛的面积有限,能够被放进来的不过三千余人。
这些人都通过了禁军的详查,确保不会危机皇后妃嫔们、和一应命妇们的安全才被放了进来。
她们被安排站在蚕坛四周,入蚕坛的那条官道则被隔开,其它不能进来的人只能远远站在各座山峦间观望。
被放入蚕坛的百姓远远看见凤驾过来,立即躬身俯首行礼:“民妇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圣安。”
长孙皇后听到声音,掀开车帘,将脸伸出窗外,扬声朝着不远处那黑压压的人群开口:“今日是祭祀蚕神的日子,主角是蚕神娘娘,不是本宫,诸位不必多礼。”
随着这句话落下,车驾已经停了下来,待车驾一停稳,长孙皇后便从车上来,继续朝着大家开口道:“诸位,吉时将至,让我等一齐祭祀蚕神,恭迎蚕神吧。”
随着皇后的车驾停稳,后面跟上来的马车也纷纷停落,众妃和命妇们一个跟着一个的从车上下来。
四周的百姓在皇后的声音中慢慢站直了身体,抬目望来,这一望之下,大家都呆了。
京都不缺美人,在场的命妇们相貌出众的不少,几个宫妃的美貌更是各有千秋,站在一起十分夺人眼球。
可此时此刻,大家所有的目光,皆不由自主的停在了长孙皇后的身上。
皇后受封那日的风华早已成为京都一大美谈,民间百姓也不时为此津津乐道。
可闻和见显然不是一回事,虽然大家早听说过皇后风华,现亲眼见到,这种视觉所带来的冲击是实非耳闻能够比拟。
大家愣愣的看着长孙皇后,一时间根本回不了神,他们只觉这般美丽,这般雍容端庄,却又这般亲切温柔的女子,简直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大家想像中的九天神女。
虽然彼此的距离隔得稍微远了些,看不那么清晰,可这一刻,所有看见了长孙皇后的百姓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怪不得都传皇后贤德,赞她风华无双。
不曾见过人的时候,她们想像不出来,皇后到底是如何的贤德,如何的风华无双,可这一刻,她们忽然就明白了。
这样的美好的女子,只须往你面前一站,你便会觉得,她生来就该是天下之母,是众妇的表率,是天下人自然而然的会去敬仰的存在。
站在皇后身后的一应妃嫔和命妇们,看着百姓的表情,心里有妒有慕。
长孙皇后瞧着众人的表情,有心再说点什么,最后却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收回视线,抬步朝蚕坛走去。
她登上蚕坛,先接过侍奉于一旁的女官手中的香,先行六拜、三跪、三叩之礼。
蚕坛四周的民妇们等到长孙等上蚕坛,开始行礼的时候已经醒过神来,大家跟着一起叩拜行礼。
蚕坛下的嫔妃,命妇们也一样,跟着皇后一起行拜、跪、叩礼,口称恭迎蚕神。
行完叩拜之礼后,长孙皇后走下蚕坛,召来典仪女官领着她前去采桑。
离蚕坛不远处,有大片的桑园,园子里驻有十数名经验丰富的喂蚕之人,这些人统一称之为蚕母。
典仪女官带着她到采桑处,长孙皇后接过相仪女官递过来的钩和筐,但见她一手持钩,一手持筐,至东畦第一棵桑树采桑1条,复行至西畦第一棵桑前采桑2条。
她开采的时候,旁边有蚕女跟着唱桑蚕歌,蚕母二人助采,采毕,歌止,长孙皇后将手中钩筐授以女官,然后上观桑台御座观从桑者采桑。
皇后采完之后,接下来就是宫妃和命妇,宫妃们每人采桑5条,命妇采桑9条,各有蚕妇二人助采。
待所有人采桑完毕后,统一将采下的桑叶交给蚕母,由蚕母、蚕妇将皇后等人所采桑叶送至蚕室切之,长孙皇后跟了进去,亲手拿起切好的桑叶喂蚕。
“这里一共养了多少蚕,每年大概能收获蚕丝多少?”长孙边喂边问跟在身边的典仪女官。
“回娘娘,此地喂养的蚕宝宝大概有十万余条,至于产丝多少,要看桑叶的长势如何,还有蚕宝宝是否一直安康,从武德二年至今,我们这每年出产的蚕丝数量都不一样。”
“最多的时候能产三千余斤蚕丝,少的时候,尚不到一千斤,今年桑叶长势甚美,蚕宝宝看起来也都很健康,又有娘娘亲自亲来祭祀。”
“臣相信蚕神娘娘会护佑我们,会护佑我大唐所有的蚕桑业,今年我们大唐的蚕桑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典仪女官笑着接口道。
“嗯,本宫也相信蚕神娘娘会护佑我们,护佑大唐。”长孙抬目看了这典仪女官一眼,目中不自觉的泛出笑意,蚕桑业关系着大唐整个纺织布匹,自然是愈兴盛愈好。
喂完蚕,长孙皇后又去看了看茧,随后再次回到蚕坛前,朝蚕神拜了拜。
拜完之后转身,朝着在场的蚕母,蚕妇,以及今日所有前来参祭祀的百姓开口道:“这是本宫第一次主持蚕事礼。”
“多谢诸位的支持和配合,才让此礼完满完成,本宫在这里谢谢大家,愿蚕神护佑我大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护佑百姓安康,蚕桑兴盛......”
书客居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