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虽然已经与韩、赵两国议和,但却也不想让他们有恢复元气的时间!不到一年的时间,秦国又一次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
当年九月,秦昭襄王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又一次发兵攻击赵国,但不知道什么缘故,长平之战以后,白起的身子骨一直不太好,现在正是病得厉害的时候,不能走动。
秦王就使五大夫王陵,领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正月,王陵进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
这时白起已经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但白起自从与赵括在长平一战,不知是心理上有了阴影,还是真的年纪大了爱惜羽毛,竟然开始怯战了。
白起自感赵国藏龙卧虎,廉颇、李牧等,没有一个易与之辈,自己再去攻赵,说不好就惨遭败绩,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因此,白起不敢领兵前往,反而对秦昭襄王说道:“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自身也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秦昭襄王虽然听白起说的有理,但因为自己早已经定好了战略,不能让赵国有修生养息的时间,就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围攻邯郸,但依然是久攻不下。
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到后,有些幸灾乐祸,在外面对别人说道:“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结果如何?”
秦昭襄王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不复有以前的容人之量,而且多了老年人的那份固执,听后大怒,强令白起领兵出征。
白起的年龄也大了,照样犯了倔强的毛病,加上实在不想再去赵国这个伤心之地,自称病重,经丞相范雎亲自相请,可谓给足了面子,但他仍然称病不起。
白起已经年过花甲,他是在战场上一步步从小兵做到大将的,身上的旧伤很多,身体确有不便,又称病在前,因此他并未立即启程前往。
三个月以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秦昭襄王便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
白起只得勉强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心存怨恨,就算是起用他,也未必能胜,说不定他可能逃奔他国,便派使者赐剑,命白起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
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就自杀了。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
至此,长平之战的两大主角,赵括和白起,都离开了人世。
但长平之战的影响深远,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润色,赵括“一战成名”,成为“纸上谈兵”的典范!
也许白起不再领兵攻击赵国是对的!而长平之战,也成了白起的最后一战,成就了他“常胜将军”和“人屠”的赫赫声威。
马周说完马家先祖这段往事,也不胜唏嘘!
据马周的说法,家族流传下来的《马服君兵书》,是赵括早就写好的,至于长平之战的大部分内情,是赵括的一个贴身卫士,从长平战场逃跑回家以后,亲口述说的。
还要一小部分,是家族的一些人,通过调查以后推测出来的,一直在家族内部传承下来。
对这些记载的真实性,马谡还是有些存疑的。所以,马谡顾不得翻看兵书,而是先查阅了《战国策》中有关长平之战的记载,一一印证以后,不由他不信!
因为书中对长平大战的记载,虽然没有大战的具体情况,除了对赵括的评价以外,其余所有的佐证,都支持家族对长平之战的记载。
战争的具体情形虽然记载不祥,但战后的形势,双方的伤亡,都支持赵括指挥的长平大战,和白起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而不是一战击溃的“纸上谈兵”。
本来,马谡对赵括整理的兵法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现在听了父亲马周的述说,加上自己的印证,对赵括的印象大为改观,不由拿起兵法翻看。
翻开第一页,看到第一句话是:“兵贵其勇,将贵其谋。运筹帷幄之良将,英勇向前之精兵,奖罚分明之定制,乃鼎之三足也,缺一不可。”
马谡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赵括为什么被称为“纸上谈兵”!他在兵法中,特别重视将领的智谋,过分强调士兵的勇猛!
这种想法原本没有错,但在那个时代则不行,也可以说他的兵法,超越了那个时代!
在冷兵器时代,没有杀伤性武器对抗勇将,他就只能用勇将来对抗,因此,勇将在冷兵器时代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没有勇猛的将领以身作则,带头冲锋,要求士兵们勇猛,就成了笑话!没有人愿意送死,就算是卑微的奴隶也不行!
兵书并不很长,分为三篇:
第一篇主要论述“将乃兵魂。”
第二篇论述的是“兵乃将胆。”
第三篇论述“制必先定。”认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这些兵法的论述非常详细,对马谡的启发很大。
马谡可不想成为纸上谈兵的主角,而他的身体条件,也不可能成为猛将,因此,他也只能借用赵括的方法,找几个武功高强的卫士,在战场上才能有所保证。。
他们马家,可没有以前马服君家族的底蕴,马谡从小连一个陪练都没有,现在要想自己重新培养,不但暂时没有合适的苗子,似乎时间上也来不及。
现今正逢乱世,武艺高强的人,大部分都已经从军,都是选择自己的明主,以马谡现在那点读书挣来的名望,是很难吸引真正的勇士来投的,这寻找卫士的事情,让他非常为难。
当年九月,秦昭襄王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又一次发兵攻击赵国,但不知道什么缘故,长平之战以后,白起的身子骨一直不太好,现在正是病得厉害的时候,不能走动。
秦王就使五大夫王陵,领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正月,王陵进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
这时白起已经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但白起自从与赵括在长平一战,不知是心理上有了阴影,还是真的年纪大了爱惜羽毛,竟然开始怯战了。
白起自感赵国藏龙卧虎,廉颇、李牧等,没有一个易与之辈,自己再去攻赵,说不好就惨遭败绩,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因此,白起不敢领兵前往,反而对秦昭襄王说道:“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自身也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秦昭襄王虽然听白起说的有理,但因为自己早已经定好了战略,不能让赵国有修生养息的时间,就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围攻邯郸,但依然是久攻不下。
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到后,有些幸灾乐祸,在外面对别人说道:“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结果如何?”
秦昭襄王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不复有以前的容人之量,而且多了老年人的那份固执,听后大怒,强令白起领兵出征。
白起的年龄也大了,照样犯了倔强的毛病,加上实在不想再去赵国这个伤心之地,自称病重,经丞相范雎亲自相请,可谓给足了面子,但他仍然称病不起。
白起已经年过花甲,他是在战场上一步步从小兵做到大将的,身上的旧伤很多,身体确有不便,又称病在前,因此他并未立即启程前往。
三个月以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秦昭襄王便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
白起只得勉强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心存怨恨,就算是起用他,也未必能胜,说不定他可能逃奔他国,便派使者赐剑,命白起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
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就自杀了。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
至此,长平之战的两大主角,赵括和白起,都离开了人世。
但长平之战的影响深远,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润色,赵括“一战成名”,成为“纸上谈兵”的典范!
也许白起不再领兵攻击赵国是对的!而长平之战,也成了白起的最后一战,成就了他“常胜将军”和“人屠”的赫赫声威。
马周说完马家先祖这段往事,也不胜唏嘘!
据马周的说法,家族流传下来的《马服君兵书》,是赵括早就写好的,至于长平之战的大部分内情,是赵括的一个贴身卫士,从长平战场逃跑回家以后,亲口述说的。
还要一小部分,是家族的一些人,通过调查以后推测出来的,一直在家族内部传承下来。
对这些记载的真实性,马谡还是有些存疑的。所以,马谡顾不得翻看兵书,而是先查阅了《战国策》中有关长平之战的记载,一一印证以后,不由他不信!
因为书中对长平大战的记载,虽然没有大战的具体情况,除了对赵括的评价以外,其余所有的佐证,都支持家族对长平之战的记载。
战争的具体情形虽然记载不祥,但战后的形势,双方的伤亡,都支持赵括指挥的长平大战,和白起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而不是一战击溃的“纸上谈兵”。
本来,马谡对赵括整理的兵法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现在听了父亲马周的述说,加上自己的印证,对赵括的印象大为改观,不由拿起兵法翻看。
翻开第一页,看到第一句话是:“兵贵其勇,将贵其谋。运筹帷幄之良将,英勇向前之精兵,奖罚分明之定制,乃鼎之三足也,缺一不可。”
马谡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赵括为什么被称为“纸上谈兵”!他在兵法中,特别重视将领的智谋,过分强调士兵的勇猛!
这种想法原本没有错,但在那个时代则不行,也可以说他的兵法,超越了那个时代!
在冷兵器时代,没有杀伤性武器对抗勇将,他就只能用勇将来对抗,因此,勇将在冷兵器时代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没有勇猛的将领以身作则,带头冲锋,要求士兵们勇猛,就成了笑话!没有人愿意送死,就算是卑微的奴隶也不行!
兵书并不很长,分为三篇:
第一篇主要论述“将乃兵魂。”
第二篇论述的是“兵乃将胆。”
第三篇论述“制必先定。”认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这些兵法的论述非常详细,对马谡的启发很大。
马谡可不想成为纸上谈兵的主角,而他的身体条件,也不可能成为猛将,因此,他也只能借用赵括的方法,找几个武功高强的卫士,在战场上才能有所保证。。
他们马家,可没有以前马服君家族的底蕴,马谡从小连一个陪练都没有,现在要想自己重新培养,不但暂时没有合适的苗子,似乎时间上也来不及。
现今正逢乱世,武艺高强的人,大部分都已经从军,都是选择自己的明主,以马谡现在那点读书挣来的名望,是很难吸引真正的勇士来投的,这寻找卫士的事情,让他非常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