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王府。
部曲抓着只信鸽三步并作两步找到刘放时,刘放正沉浸在温柔乡里,听着小曲儿,惬意的闭目养神。
“刘主簿,卑职在永修县侯府旁边抓到一只信鸽,这上面还有字条呢,您过目。”
信鸽的爪子上的确抓着字条,刘放闻知这信鸽是在桓陵府邸旁抓到的,猜想这必定就是给桓陵的信,当下就打起精神来了,他取下字条瞧了一眼,果然就露出了诡谲的笑意。
“做的不错,有赏,”刘放这就起身,拿着字条欲要去找萧晔,他正要走,这部曲又将他叫住,手提信鸽晃了晃,问:“刘主簿,那这只信鸽怎么处置?”
刘放回头看了信鸽一眼,没耐烦的说道:“拿去厨房吩咐他们炖汤,给王妃补补身子。”
部曲原想私吞了这只信鸽,他不问倒好,如今一问,这信鸽果然就成公物了。
刘放拿着字条寻到萧晔的书房来,这便交给萧晔过目,他双手捧着指甲盖大小的字条,毕恭毕敬的伸到萧晔跟前,点头哈腰的说道:“殿下,您瞧瞧。”
萧晔看着刘放手心里的字条,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而后才拿起过目,“瓜步江,今晚可达广陵?”
看过字条,萧晔便略带笑眼,他侧首看着刘放,刘放亦笑道:“这是在永修县侯府附近发现的,想必是谢徵传书给桓陵的,太子一行人昨日启程前往北魏,今天一早,桓陵也收拾行囊出门了,谢徵传书给桓陵,定是想同他接应上。”
萧晔斟酌道:“从广陵走,看来是想走泗水。”
刘放接着说道:“前天淑仪娘娘那边传了话来,要您在去往北魏的路上派人除掉谢徵,她可是先一天启程了,桓陵一时半会儿必定也赶不上她,殿下,眼下正是个好机会啊!顺道,还可以……”他越往后说越是压低了声音,他也并未直言,自是稍加暗示。
萧晔打量着刘放,像是在考量着什么,刘放于是又接着说:“卑职可打听了,太子和谢徵此行,拢共就四个人,未带一兵一卒,可轻而易举拿下。”
“好,那就派人在泗水埋伏下去,先杀了谢徵,至于太子,能杀则杀,不能杀,那就留他一条狗命,没了谢徵帮扶,谅他也得意不了多久了!”
“是,卑职这就去安排。”
当晚,萧赜与谢徵一行人如期抵达广陵,却只逗留了一晚,次日一早便从广陵渡船,经淮水至北兖州(淮阴)境内,船在淮水与泗水汇合之处转向东南,就此进入泗水流域。
船已驶入北魏境内,今日恰好又刮起了东南风,舵手扬帆,行程颇是迅速。
谢徵睡了一晌午,直到傍晚时才睡醒,如今在客船上,实在是百无聊赖,玉枝端着清水来伺候她洗脸,她只将手巾沾湿水轻轻擦了擦脸,却在擦过脸之后陡然怔住,她抬眸直盯着船舱的壁板,目光中充满了警惕。
玉枝站在一旁,见势头不对,忙低声问:“娘子怎么了?”
谢徵侧首看了她一眼,小声说:“外面有人!”
玉枝一愣,朝她走近了一步,诧异的说道:“这儿可是船舱啊,那外面恐怕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怎么会有人呢,娘子是不是多心了?”
谢徵松了口气,她垂眸,将手巾丢进铜盆里,自言自语道:“许是我睡迷糊了……”
她话音未落,外头便响起了叩门声,唤:“谢娘子,起身了么?我家郎君唤您去用膳呢。”
是尹略的声音,他们一行人如今在客船上,周遭多数是来往两国的行商之人,鱼龙混杂,可不比在建康周全,他们的言谈举止,以及各种称谓,势必要谨慎些的。
未听到谢徵回应,尹略便又叩门唤玉枝:“詹娘子!你家主子起了没有?”
玉枝忙回:“起了起了!正梳洗呢!”
“哦,我家郎君请她去用膳,你们动作快些。”
“知道了,这就好了,”玉枝不大耐烦,尹略转身回了萧赜那儿,临走前嘟嘟囔囔道:“这些女人真是麻烦,睡会儿晌觉起来还得梳妆打扮,以前看大司马倒没这么讲究。”
萧赜那儿已上好酒菜,尹略回去复命后,未多时,谢徵便带着玉枝过去了,萧赜坐在席上,谢徵快步走近,笑说:“适才贪睡了会儿,叫殿下久等了。”
“无妨,快坐,”萧赜指了指对面的席子,复又道:“船上食材不多,我要了几样来,借他们的厨房做了几道家常菜,你尝尝。”
谢徵看着食案上的菜肴,一时讶然,“想不到殿下还会下厨!”
她一时欣喜,放松了警惕,竟直呼了萧赜为殿下,萧赜忙示意她噤声,她这才反应过来,抱歉的讪笑一声,萧赜说:“以前在梁郡的时候,有位随军的岭南厨子,做得一手好菜,我曾跟他学过几天,你快尝尝,看味道如何。”
客随主便,谢徵本是想萧赜先起筷,她随后再吃的,如今萧赜偏要她尝菜,她自然就先动筷了,食案上的几道菜,她各尝了一口,颔首称赞:“色香味俱佳,就是齁了些。”
萧赜一愣,似乎不大认同谢徵这评价,他也起筷尝了尝,道:“我尝着倒不齁,许是我口重,你口轻。”
“淮河以北吃菜大多重口,郎君在梁郡呆了三年,想必早已习惯了。”
萧赜笑了声,道:“口重也好,就着饭吃更香。我已许久没下厨了,你可不要嫌弃才好。”
谢徵也笑道:“能吃到郎君亲手做的膳食,已是我的荣幸,我又怎会嫌弃。”
“那你就多吃点,”萧赜二话不说,提筷往谢徵碗中加菜,三下五除二就将她的碗堆成小山似的,谢徵吃不惯口重的,现如今也只能含泪将齁咸齁咸的菜吞下肚。
饭后,谢徵又与萧赜到甲板上散布消食,二人站在船头,望着泗水两边夜景,一时间相谈甚欢。
言谈间,谢徵陡然听到水下轻微的异响,她狐疑的环顾四周,萧赜问:“怎么了?”
她不该在萧赜跟前摆出这副警觉,于是忙解释道:“没怎么,就是觉得愈往北,寒气愈发重了。”
“更深露重,多披件衣服,当心受凉,”萧赜说着,就将身上披着的大氅解下,正要披在谢徵身上,谢徵避着嫌,忙推开他的手,笑道:“郎君肩负重任,更要当心。”
她说罢,就转身看着站在她身后的玉枝,吩咐道:“玉枝,去我房中,把我那件斗篷拿来。”
玉枝应允,这便走了,萧赜紧接着又吩咐尹略:“尹略,你去厨房讨几碗姜茶来。”
尹略跟上玉枝的脚步,紧随其后进了船舱,二人前脚下去,后脚,船上便传来阵阵惊恐的叫声:“不好了!船漏水了!船漏水了!”
冠盖簪缨
冠盖簪缨
部曲抓着只信鸽三步并作两步找到刘放时,刘放正沉浸在温柔乡里,听着小曲儿,惬意的闭目养神。
“刘主簿,卑职在永修县侯府旁边抓到一只信鸽,这上面还有字条呢,您过目。”
信鸽的爪子上的确抓着字条,刘放闻知这信鸽是在桓陵府邸旁抓到的,猜想这必定就是给桓陵的信,当下就打起精神来了,他取下字条瞧了一眼,果然就露出了诡谲的笑意。
“做的不错,有赏,”刘放这就起身,拿着字条欲要去找萧晔,他正要走,这部曲又将他叫住,手提信鸽晃了晃,问:“刘主簿,那这只信鸽怎么处置?”
刘放回头看了信鸽一眼,没耐烦的说道:“拿去厨房吩咐他们炖汤,给王妃补补身子。”
部曲原想私吞了这只信鸽,他不问倒好,如今一问,这信鸽果然就成公物了。
刘放拿着字条寻到萧晔的书房来,这便交给萧晔过目,他双手捧着指甲盖大小的字条,毕恭毕敬的伸到萧晔跟前,点头哈腰的说道:“殿下,您瞧瞧。”
萧晔看着刘放手心里的字条,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而后才拿起过目,“瓜步江,今晚可达广陵?”
看过字条,萧晔便略带笑眼,他侧首看着刘放,刘放亦笑道:“这是在永修县侯府附近发现的,想必是谢徵传书给桓陵的,太子一行人昨日启程前往北魏,今天一早,桓陵也收拾行囊出门了,谢徵传书给桓陵,定是想同他接应上。”
萧晔斟酌道:“从广陵走,看来是想走泗水。”
刘放接着说道:“前天淑仪娘娘那边传了话来,要您在去往北魏的路上派人除掉谢徵,她可是先一天启程了,桓陵一时半会儿必定也赶不上她,殿下,眼下正是个好机会啊!顺道,还可以……”他越往后说越是压低了声音,他也并未直言,自是稍加暗示。
萧晔打量着刘放,像是在考量着什么,刘放于是又接着说:“卑职可打听了,太子和谢徵此行,拢共就四个人,未带一兵一卒,可轻而易举拿下。”
“好,那就派人在泗水埋伏下去,先杀了谢徵,至于太子,能杀则杀,不能杀,那就留他一条狗命,没了谢徵帮扶,谅他也得意不了多久了!”
“是,卑职这就去安排。”
当晚,萧赜与谢徵一行人如期抵达广陵,却只逗留了一晚,次日一早便从广陵渡船,经淮水至北兖州(淮阴)境内,船在淮水与泗水汇合之处转向东南,就此进入泗水流域。
船已驶入北魏境内,今日恰好又刮起了东南风,舵手扬帆,行程颇是迅速。
谢徵睡了一晌午,直到傍晚时才睡醒,如今在客船上,实在是百无聊赖,玉枝端着清水来伺候她洗脸,她只将手巾沾湿水轻轻擦了擦脸,却在擦过脸之后陡然怔住,她抬眸直盯着船舱的壁板,目光中充满了警惕。
玉枝站在一旁,见势头不对,忙低声问:“娘子怎么了?”
谢徵侧首看了她一眼,小声说:“外面有人!”
玉枝一愣,朝她走近了一步,诧异的说道:“这儿可是船舱啊,那外面恐怕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怎么会有人呢,娘子是不是多心了?”
谢徵松了口气,她垂眸,将手巾丢进铜盆里,自言自语道:“许是我睡迷糊了……”
她话音未落,外头便响起了叩门声,唤:“谢娘子,起身了么?我家郎君唤您去用膳呢。”
是尹略的声音,他们一行人如今在客船上,周遭多数是来往两国的行商之人,鱼龙混杂,可不比在建康周全,他们的言谈举止,以及各种称谓,势必要谨慎些的。
未听到谢徵回应,尹略便又叩门唤玉枝:“詹娘子!你家主子起了没有?”
玉枝忙回:“起了起了!正梳洗呢!”
“哦,我家郎君请她去用膳,你们动作快些。”
“知道了,这就好了,”玉枝不大耐烦,尹略转身回了萧赜那儿,临走前嘟嘟囔囔道:“这些女人真是麻烦,睡会儿晌觉起来还得梳妆打扮,以前看大司马倒没这么讲究。”
萧赜那儿已上好酒菜,尹略回去复命后,未多时,谢徵便带着玉枝过去了,萧赜坐在席上,谢徵快步走近,笑说:“适才贪睡了会儿,叫殿下久等了。”
“无妨,快坐,”萧赜指了指对面的席子,复又道:“船上食材不多,我要了几样来,借他们的厨房做了几道家常菜,你尝尝。”
谢徵看着食案上的菜肴,一时讶然,“想不到殿下还会下厨!”
她一时欣喜,放松了警惕,竟直呼了萧赜为殿下,萧赜忙示意她噤声,她这才反应过来,抱歉的讪笑一声,萧赜说:“以前在梁郡的时候,有位随军的岭南厨子,做得一手好菜,我曾跟他学过几天,你快尝尝,看味道如何。”
客随主便,谢徵本是想萧赜先起筷,她随后再吃的,如今萧赜偏要她尝菜,她自然就先动筷了,食案上的几道菜,她各尝了一口,颔首称赞:“色香味俱佳,就是齁了些。”
萧赜一愣,似乎不大认同谢徵这评价,他也起筷尝了尝,道:“我尝着倒不齁,许是我口重,你口轻。”
“淮河以北吃菜大多重口,郎君在梁郡呆了三年,想必早已习惯了。”
萧赜笑了声,道:“口重也好,就着饭吃更香。我已许久没下厨了,你可不要嫌弃才好。”
谢徵也笑道:“能吃到郎君亲手做的膳食,已是我的荣幸,我又怎会嫌弃。”
“那你就多吃点,”萧赜二话不说,提筷往谢徵碗中加菜,三下五除二就将她的碗堆成小山似的,谢徵吃不惯口重的,现如今也只能含泪将齁咸齁咸的菜吞下肚。
饭后,谢徵又与萧赜到甲板上散布消食,二人站在船头,望着泗水两边夜景,一时间相谈甚欢。
言谈间,谢徵陡然听到水下轻微的异响,她狐疑的环顾四周,萧赜问:“怎么了?”
她不该在萧赜跟前摆出这副警觉,于是忙解释道:“没怎么,就是觉得愈往北,寒气愈发重了。”
“更深露重,多披件衣服,当心受凉,”萧赜说着,就将身上披着的大氅解下,正要披在谢徵身上,谢徵避着嫌,忙推开他的手,笑道:“郎君肩负重任,更要当心。”
她说罢,就转身看着站在她身后的玉枝,吩咐道:“玉枝,去我房中,把我那件斗篷拿来。”
玉枝应允,这便走了,萧赜紧接着又吩咐尹略:“尹略,你去厨房讨几碗姜茶来。”
尹略跟上玉枝的脚步,紧随其后进了船舱,二人前脚下去,后脚,船上便传来阵阵惊恐的叫声:“不好了!船漏水了!船漏水了!”
冠盖簪缨
冠盖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