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大太阳地儿。
    雪铺满了亚运村,一个高瘦的身影下了楼,寒气扑面,立时打了个喷嚏: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才四百多章就九年了!”
    许非跟开拖拉机一样开着那辆破车,前往京台。
    本是节假日,结果单位征召,全员大扫除迎接领导。他走归走,并不想跟赵主任起矛盾,将来使绊子就不好了。
    八十年代,出二环就是荒地,九十年代初,出三环才是郊区。亚运村在北四环,就想这地方有多偏……
    车轮子压着雪路,咯吱咯吱的碾到单位,混吃混喝白拿饷的人全到了,热火朝天。
    许老师拎着铁锹,在院子里铲雪,从脚底下铲住一块,跑着往前一推,嗤啦一道白条。
    瞬间回到小学快乐的时光。
    “小许!”
    郑小龙凑过来,低声问:“《大撒把》开机了吧?”
    “拍四五天了。”
    “你注意点,让人知道不好。”
    “明白,你那《北京人在纽约》怎么样?”
    “熬糟。我反复琢磨,这戏在国内拍不了,只能去纽约。”
    郑小龙郁闷,“可去纽约,成本太大了,今年年头,还不知道啥计划呢?”
    “演员选了么?”
    “姜闻啊!除了他,我想不出谁演王启明。”
    赵主任一来,郑小龙立刻成了领袖,一帮人唯他马首是瞻。见谈论新剧,纷纷过来旁听。
    李小明道:“老郑就一门心思往美国钻,我说内景在国内搭,外景再去纽约,人家偏不。”
    “感觉不一样明白么?我让你搭个supermarket,你会搭么?”
    “啥玩意?”赵宝钢懵逼。
    “超市。”许非道。
    “你看看!有几个知道超市的?美国满大街都是,咱这还打酱油小铺呢,还特么拿大木勺舀的那种……
    反正我算了算,成本怎么也得100多万美金吧?”
    众人刚想说便宜,一听后边单位,齐齐惊呼,“那就五六百万人民币啊!”
    “不止,黑市能一千万。”
    “卧槽,老郑你现在醒还来得及!”
    “……”
    许非挠挠头,哦,才一百多万啊。
    …………
    元旦刚过,粤省高层就得到通知,兴奋的奔走相告,“我们期盼已久的那位老人,终于要来了!”
    而与此同时,京台期(to)盼(cao)已久的那位大领导,也来了。
    其实这是文艺界惯例,每到春节之前,都会开什么“文艺界新春大会”,视察几个代表性单位,发表讲话,强调今年的创作精神等等。
    京台只是又被选中。
    领导见多了吧,就烦,谁也不激动。
    视察完台里,又来中心,没怎么坐,只讲了几句话:“搞现代作品比较难,不能求全责备,要求过于苛刻,弄得缩手缩脚,这样作品就出不来了。有点问题领导要担待,社会方面也要理解。
    当然文艺工作者也要精心。一部作品如果连作者的汗珠儿都看不见,稀里糊涂拼凑一番,还要叫人去理解、担待就不好了。”
    反正听在许非耳朵里,有点高层统一行动的微妙感,话里话外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不要太怕事。
    跟着又对中心的办公地点开玩笑,表示脏乱差。
    眼瞅快走了,郑小龙终于壮着胆子问:“《编辑部的故事》给您送了带子,您看了么?”
    “《编辑部的故事》?”
    大领导很喜欢这帮有才华有干劲的家伙,笑道:“我没有看,我请我们办公厅的年轻人看了。
    休息的时候跟他们打篮球,问怎么样,说非常好。我想他们的水平应该够高吧,他们觉得好,那就没问题。”
    “呼……”
    郑小龙、冯裤子长出一口气,妥了!
    李沐隐在旁边不声不响,台长立刻表态,“马上安排这部剧播出!”
    哎哟!许老师啧啧称奇,这就是典型的上头开明,下头怕三怕四,东想西想。
    大领导发了话,哪怕随意提的一句,台里麻溜响应。
    人家走后,内部又开会,第二天又开,许非走不了,闲极无聊。
    “来来,大家开个小会!”
    1月4号下午,刚从楼上下来的赵主任,兴致冲冲的招呼众人。
    懒懒散散的在会议室就座,赵主任也不介意,笑道:“说件喜事!经过这两天台里研究,确实认为我们办公场所太小,不适合日后发展。”
    哟!
    大家瞬间精神,果然,就听道:“经领导班子决定,将中心搬到皂君庙的新楼。”
    “皂君庙?台里不在那边盖宿舍楼么?”
    “我们过去住宿舍啊?”
    “听说资源也要陆续过去,那边以后是主场,这边算分舵。”
    “好了,安静一下!”
    赵主任敲敲桌子,“台里单独给我们一栋五层的,独门独户,以后不用再挤在一块了。此外还有今年的经费、搬家费,一共二百多万。”
    哇!
    穷惯了的众人惊喜万分,以前才几十万,每部都节衣缩食,每部都大放光彩,骄傲又憋屈。
    郑小龙眼睛一亮,正想说均点给《北京人在纽约》,又见人家往后一仰,理所当然,“去年呢,我提出一个百集连续剧的想法。当时困难重重,缺乏资金,现在总可以了吧?
    搬家用不了多少,二百多万拍一百集,老郑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你个粑粑!
    郑小龙真想骂街,勉强笑道:“可行性很大。”
    “那就好!”
    赵主任眉飞色舞,“我们马上启动,先写剧本,那个小许啊,你手里有工作么?”
    他点名某位著名编剧,许非一愣,“呃,我筹备在纽约呢。”
    “哦,那老李啊,你负责一下。还有陈彦民,你也加入进来。”
    于是乎,定了李小明和陈彦民二人,写了那部又臭又长的《京都纪事》。
    许非挺不好意思,总拿在纽约说事。
    他知道这戏的大概渊源:郑小龙本想找三九胃泰化缘,人家一听吓退了,但无偿给了50万人民币做启动费。
    后来四处化缘无果,想找银行贷款。起初银行不同意,没先例,这货又越级给中央领导写信……
    最后贷款办下来了,胆大包天的用单位不动产抵押,也就是即将搬过去的那栋新楼。
    “一百多万美金……”
    许老师默默衡量,《北京人在纽约》,貌似没赔钱吧?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