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镇北骑整齐雄壮队伍开路护卫,顾准一行人,都退入了飞雪关之中。
跟随着队伍进入了飞雪关,可胡三郎和孟德春依旧是呆愣愣的,对周围的一切都是置若罔闻。
此刻,每每想到方才经历的一切,他们俩真的是只觉如置身梦幻。
甚至,他们两个人现在脑子都有些宕机,满脑子都是:啥时候世子都这么猛了?也没见世子怎么修炼啊?这……这也太猛了吧!
顾准却没有注意到胡三郎和孟德春的状态,他现在正在跟着老爹慰问镇北骑的伤员。
在方才的战斗中,镇北骑是折损了十三人,有六十人受了或轻或重的伤。
作为都统的裴天意也是挂了彩。
此时再见到顾准,所有镇北骑将士的眼中满满都是敬佩,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方才是世子手刃了北朝南院大王耶律银!
军伍之中,都是崇拜强者的!
在顾准走到裴天意的面前时,裴天意蓦地双膝触地,直挺挺地跪在了地上。
不过,跪是跪了,此人却依旧是倔强地一言不发。
顾准看着这人,眉毛扬了扬:这家伙,这是什么操作?他是想道歉吗?
一旁的顾九鸣见到裴天意直接跪下,他脸上却露出了一抹意外。他也是没想到,裴天意这个因为从小被父母抛弃,故而对世界都充满恨意,甚至连他这个镇北侯都没跪过的倔牛,居然会先跪他的儿子,而且还是双膝!
……
……
千里风哨,将顾准击杀北朝南院大王的消息加急送入了京城。
大夏王朝的国君魏央,是一个面含煞气的国字脸男子。
此刻,他穿着便衣,正坐在御书房的桌案后。
在一旁板凳上正襟危坐的,是一个面容略显消瘦的男子,看起来三十岁出头,面容温和,眉宇间却是不怒自威。此人,便是大夏王朝的太宰赵朔。
此时,两人正在商议大夏多地的雪灾问题。
“发放粮食之事,等户部做好了预算,你我再议。”魏央忽然抬起头,问道,“倒是最近,文祯堰有写奏章过来吗?西北之事,如何了?”
“削藩之事,本就是如慢火炖肉,急不得啊!”赵朔淡淡地道。
见赵朔直接挑明回答,魏央不由是一愣,随后又是笑了笑,便不再过问。
正在这时候,一个小内官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西北边关急奏!”
魏央眉头一皱,淡淡地道:“如今正值冬日,西北苦寒之地,能有什么大事?”
赵朔微微抬头,眉眼间也露出了几分好奇,莫不是刚刚说到削藩之事,文祯堰那边便有消息了?只是,以往文祯堰不都是和自己先联系的吗?为何这次会直接上折子给陛下?
魏央已经撕开了信封,审阅起了这信的内容。
随着目光下移,魏央眉宇间一直存在的那一抹煞气顿时消去了几分,紧皱的眉头也是突然舒展,只听他十分开怀的大笑道:“哈哈哈哈,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好!好!好!”
一连吐出了三个好字,魏央才是狠狠地吐出了一口气,然后道:“爱卿,你也看看吧!”
赵朔恭敬上前,将这急奏,接了下来。
一看内容,赵朔也是一喜:“这北朝南院大王耶律银竟是死了,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哈哈哈哈,是啊!这耶律银许多年来,各种明里暗中的手段,层出不穷,北朝南院所统辖的地域势力也是不断壮大啊,实在乃是孤的心头大患!今日竟是被人手刃?如此幸事,这顾准,着实当赏!”魏央哈哈大笑。
可笑着笑着,魏央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眉头一皱,笑声也是戛然而止。
见此,赵朔不由是看了眼一旁的那小内官,那小内官急忙躬下身,而后疾步退了出去。
这时,赵朔才缓缓开口:“削藩之事,实际上并不着急。倒是镇北侯父子两人皆是劳苦功高,若有功不赏,一开此例,恐寒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啊!”
“这倒也是。”魏央闻言,不动声色,又问,“不过,这顾准应该如何赏呢?”
赵朔淡淡地道:“便是赏他个侯爵,又何妨?”
“太宰!”魏央声音忽然提高了几度,这些年,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殚精竭虑,他最信任的太宰居然还要让他再封一侯?
而且,还是一门两侯?
赵朔神色依旧淡定,说道:“陛下可以试试,给这顾准只封侯,不封地。”
一听到太宰这话,魏央却是一愣,不由陷入了沉思,而后想到这其中种种效果,又是一喜,忍不住赞道:“太宰此言,倒是甚合我心意!”
赵朔也不因受到夸奖而面露喜色,依旧是淡定地道:“另外,耶律银已死,陛下可以考虑让顾九鸣领兵,率领北方三道之兵,为我朝开疆拓土!”
听到这话,魏央的表情再次舒展开来:“好,那就如你说的办吧!”
而后,魏央对着赵朔说道:“先召集其他几位老大人过来吧,商议一下那顾准的封赏,以及对北朝用兵的事情。另外,劳烦太宰大人你,把镇北侯世子手刃北朝南院大王如此扬我国威之盛事,宣告天下!”
“好!”赵朔答应一声,轻飘飘地离开了御书房。
魏央坐在座椅上,却是神色复杂,一会儿欣喜,一会儿皱眉。
……
……
镇北侯世子顾准击杀北朝南院大王耶律银,陛下有意命镇北侯挂帅北上,河西道节度使、河东道节度使、山北道节度使,分别为副帅,全部听从镇北侯调遣。
这一消息传开。
京城之内,无论是早早赶来参加来年春闱的书生们,还是街头的百姓,都是兴高采烈,一个个纵酒高歌。
而同在京城的前雍州刺史李景骞,和他的女儿李清雪,听闻这个消息,就显得有些不高兴了。
李景骞忍不住地叹息道:“唉,看来这顾九鸣父子俩,是逃过一劫了!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就算国君仍然想要削藩,也不会先拿他们父子开刀了!”
闻言,李清雪不由是咬住了嘴唇。
“好了,清雪,你就不要想这么多了,那五王子可是国君最宠爱的王子,只要你努力和五王子的关系更进一步,我李家,便是又有了翻身之机啊!”李景骞语重心长地道。
“爹,我知道的。”李清雪答应了一声,望着窗外,眼中闪过些许恨意。
跟随着队伍进入了飞雪关,可胡三郎和孟德春依旧是呆愣愣的,对周围的一切都是置若罔闻。
此刻,每每想到方才经历的一切,他们俩真的是只觉如置身梦幻。
甚至,他们两个人现在脑子都有些宕机,满脑子都是:啥时候世子都这么猛了?也没见世子怎么修炼啊?这……这也太猛了吧!
顾准却没有注意到胡三郎和孟德春的状态,他现在正在跟着老爹慰问镇北骑的伤员。
在方才的战斗中,镇北骑是折损了十三人,有六十人受了或轻或重的伤。
作为都统的裴天意也是挂了彩。
此时再见到顾准,所有镇北骑将士的眼中满满都是敬佩,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方才是世子手刃了北朝南院大王耶律银!
军伍之中,都是崇拜强者的!
在顾准走到裴天意的面前时,裴天意蓦地双膝触地,直挺挺地跪在了地上。
不过,跪是跪了,此人却依旧是倔强地一言不发。
顾准看着这人,眉毛扬了扬:这家伙,这是什么操作?他是想道歉吗?
一旁的顾九鸣见到裴天意直接跪下,他脸上却露出了一抹意外。他也是没想到,裴天意这个因为从小被父母抛弃,故而对世界都充满恨意,甚至连他这个镇北侯都没跪过的倔牛,居然会先跪他的儿子,而且还是双膝!
……
……
千里风哨,将顾准击杀北朝南院大王的消息加急送入了京城。
大夏王朝的国君魏央,是一个面含煞气的国字脸男子。
此刻,他穿着便衣,正坐在御书房的桌案后。
在一旁板凳上正襟危坐的,是一个面容略显消瘦的男子,看起来三十岁出头,面容温和,眉宇间却是不怒自威。此人,便是大夏王朝的太宰赵朔。
此时,两人正在商议大夏多地的雪灾问题。
“发放粮食之事,等户部做好了预算,你我再议。”魏央忽然抬起头,问道,“倒是最近,文祯堰有写奏章过来吗?西北之事,如何了?”
“削藩之事,本就是如慢火炖肉,急不得啊!”赵朔淡淡地道。
见赵朔直接挑明回答,魏央不由是一愣,随后又是笑了笑,便不再过问。
正在这时候,一个小内官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西北边关急奏!”
魏央眉头一皱,淡淡地道:“如今正值冬日,西北苦寒之地,能有什么大事?”
赵朔微微抬头,眉眼间也露出了几分好奇,莫不是刚刚说到削藩之事,文祯堰那边便有消息了?只是,以往文祯堰不都是和自己先联系的吗?为何这次会直接上折子给陛下?
魏央已经撕开了信封,审阅起了这信的内容。
随着目光下移,魏央眉宇间一直存在的那一抹煞气顿时消去了几分,紧皱的眉头也是突然舒展,只听他十分开怀的大笑道:“哈哈哈哈,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好!好!好!”
一连吐出了三个好字,魏央才是狠狠地吐出了一口气,然后道:“爱卿,你也看看吧!”
赵朔恭敬上前,将这急奏,接了下来。
一看内容,赵朔也是一喜:“这北朝南院大王耶律银竟是死了,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哈哈哈哈,是啊!这耶律银许多年来,各种明里暗中的手段,层出不穷,北朝南院所统辖的地域势力也是不断壮大啊,实在乃是孤的心头大患!今日竟是被人手刃?如此幸事,这顾准,着实当赏!”魏央哈哈大笑。
可笑着笑着,魏央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眉头一皱,笑声也是戛然而止。
见此,赵朔不由是看了眼一旁的那小内官,那小内官急忙躬下身,而后疾步退了出去。
这时,赵朔才缓缓开口:“削藩之事,实际上并不着急。倒是镇北侯父子两人皆是劳苦功高,若有功不赏,一开此例,恐寒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啊!”
“这倒也是。”魏央闻言,不动声色,又问,“不过,这顾准应该如何赏呢?”
赵朔淡淡地道:“便是赏他个侯爵,又何妨?”
“太宰!”魏央声音忽然提高了几度,这些年,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殚精竭虑,他最信任的太宰居然还要让他再封一侯?
而且,还是一门两侯?
赵朔神色依旧淡定,说道:“陛下可以试试,给这顾准只封侯,不封地。”
一听到太宰这话,魏央却是一愣,不由陷入了沉思,而后想到这其中种种效果,又是一喜,忍不住赞道:“太宰此言,倒是甚合我心意!”
赵朔也不因受到夸奖而面露喜色,依旧是淡定地道:“另外,耶律银已死,陛下可以考虑让顾九鸣领兵,率领北方三道之兵,为我朝开疆拓土!”
听到这话,魏央的表情再次舒展开来:“好,那就如你说的办吧!”
而后,魏央对着赵朔说道:“先召集其他几位老大人过来吧,商议一下那顾准的封赏,以及对北朝用兵的事情。另外,劳烦太宰大人你,把镇北侯世子手刃北朝南院大王如此扬我国威之盛事,宣告天下!”
“好!”赵朔答应一声,轻飘飘地离开了御书房。
魏央坐在座椅上,却是神色复杂,一会儿欣喜,一会儿皱眉。
……
……
镇北侯世子顾准击杀北朝南院大王耶律银,陛下有意命镇北侯挂帅北上,河西道节度使、河东道节度使、山北道节度使,分别为副帅,全部听从镇北侯调遣。
这一消息传开。
京城之内,无论是早早赶来参加来年春闱的书生们,还是街头的百姓,都是兴高采烈,一个个纵酒高歌。
而同在京城的前雍州刺史李景骞,和他的女儿李清雪,听闻这个消息,就显得有些不高兴了。
李景骞忍不住地叹息道:“唉,看来这顾九鸣父子俩,是逃过一劫了!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就算国君仍然想要削藩,也不会先拿他们父子开刀了!”
闻言,李清雪不由是咬住了嘴唇。
“好了,清雪,你就不要想这么多了,那五王子可是国君最宠爱的王子,只要你努力和五王子的关系更进一步,我李家,便是又有了翻身之机啊!”李景骞语重心长地道。
“爹,我知道的。”李清雪答应了一声,望着窗外,眼中闪过些许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