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前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给修建运河,宫殿的百姓开出工钱,相比又是一番景象!这也是你赞同,支持修建宫殿的原因吧。”李世民感叹道。
“确实如此,父皇内库之钱,堆积也无甚用处,拿出来修建宫殿,天下百姓会因此受益良多,这一笔钱大部分都会回归国库,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而父皇相当于平白得到一座宫殿,并且百姓还没有怨言,只会称赞您!”冯戴文笑着解释道。
“这么说来把朕内库的银两弄没了,朕还应该高兴才是!”李世民似笑非笑的说道。
“正是如此,内库到国库,只是换一个地方罢了,不过左手换右手。”冯戴文笑着说道。
“好吧,就算你说得对,如果长安改造完成,朕的内库还是空空如野,没有进项到时候才和你算账,哼!”李世民冷哼着说道。
这!这简直就是不讲道理!
好吧,作为一个强势皇帝,本来就不会讲多少道理,何况是和自己女婿。
…………
刚刚在东西两市在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棚子,里面陈列许多大大小小的建筑模型,外面还贴着由阎立本兄弟画的彩色效果图。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百姓,商人,乃至于勋贵前来观看,冯戴文专门培训了十多个小吏给百姓讲解。
而李世民知道冯戴文事务繁忙,特意从各部门抽调了近百名低级官员,小吏随时听从安排。
工部衙门成了临时售楼部,每天都有大量的商人前来咨询价格,参加了宴会知道详情的人,直接就用马车拉着一箱箱铜钱进入工部,直接开口需要多大的商店,让人概算需要多少钱。
前来光顾的胡商也不少,同样财大气粗的带着金银,要求购买商店,冯戴文一视同仁,来者不拒,只是对于相同产业进行规划,不至于让相同产业分布不均,毕竟要大家都有钱赚才行。
如果单独一家会很赚钱,但是可能比较贵,如果有两三家就会形成良性竞争,但是如果有三家以上聚集到一起,那么就出出现有人生意惨淡。
当然,冯戴文可以完全不管这些,只需要把第一笔钱赚到就是,但这对于以后开发不利,容易失信于人,所以每一个前来选购的人都会告诉他们前面有几家同类型商店,位置在哪里,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继续购买。
短短几天,东西两市近两百家商铺一售而空,不得不按照预定计划扩大规模,按照新的计划,两市日后将成为长安的两大商业中心,是原来地方的五倍大小。
当然,这也和街道更宽敞,商店更大有关,新建的集市不但有商店,而且还有仓库,仓库同样修建得非常好,全部采用砖石,不但防火防盗,而且防虫防潮也都考虑到了。
…………
两年时间,李世民的内库有了500万贯的收入,这次全部拿出修建宫殿,国库又调拔200万贯进行第一期长安城可以说是进行一场巨大的项目工程。
因为这当中还有许多材料都是朝廷的,付出的仅仅只是成本,尤其是用量最多的墙砖,瓷砖,水泥,大部分属于朝廷,或者皇家。
这两年关中聚集了众多俘虏,按照大唐现在的情况,是不会让他们闲下来吃白饭的,虽然是在合理使用劳力,但并未让他们休息。
许多时候没有其他事务,官府就会安排一部分修路,所以现在整个关内道交通是最好的,从长安分布出许多道路,通往周边,道路不但用水泥粹石修建平整,而且宽阔,道路两边还有移植的常青树,如果只是看道路,还会以为回到后世。
源源不断的物资材料从各地汇聚到长安城,更多的人是在长安附近窑厂烧制砖瓦,采石。
东西两市附近已经有十个坊市被完全推到清空出来,现在正有大量的人员挖地基,挖出的泥土会用来修建街道隔离,街心花园等,冯戴文决心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一定要宽敞,漂亮。
人多力量大,每天都有许多的建筑材料运进城里,变成地基,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烧制出来的砖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沿着东西两市通向城外道路两边的房屋也开始撤除,如果材料供应能跟上,冯戴文就计划继续扩大规模,人手足够,缺少的就是材料。
冬季许多百姓没有事情可忙的,而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不过最先招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小工只有一部分,所以许多人都在关注着进度,希望继续扩建,招募更多人手。
毕竟做工不但能免费的伙食,还有可观的工钱,工作几个月就和一年种地收入差不多了。
龙首原宫殿群设计已经完成,但是宫殿选材严格,需求量也很大,是以目前只是挖地基,修路,囤积材料,正式开始修建至少要在年后。
…………
随着岭南第一批运送的木材到来,冯戴文的家具厂正式开动,他有当下最好的木工之一――泰家村人。
泰家村人现在身份早已不同往昔,有数人在工部,匠作坊为小官,匠师;其他人都在船厂做大匠,身价倍增,加上冯戴文一向看重,给予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村里老幼有一部分不想离开就就在岭南,其他人都在长安万年县山庄定居。
这次冯戴文抽调十多技术不错的人前来帮忙,又厚着脸皮上尉迟恭家用两成股份,借了几十个懂木工活的人,这也算是对尉迟家的一种补偿,剩下三成也给了尉迟宝琳,算是在冯家的一个进项。
对于这一点尉迟恭夫妻很满意,连带着尉迟恭在也没有对冯戴文摆出难看脸色,不过对于他来说这并不是太好的事情。
因为尉迟恭现在是光明正大摆出长辈的态度,无论是在人前人后,即使冯戴文在不爽也毫无办法,毕竟这是一个事实。
十一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嫁娶。
(本章完)
“确实如此,父皇内库之钱,堆积也无甚用处,拿出来修建宫殿,天下百姓会因此受益良多,这一笔钱大部分都会回归国库,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而父皇相当于平白得到一座宫殿,并且百姓还没有怨言,只会称赞您!”冯戴文笑着解释道。
“这么说来把朕内库的银两弄没了,朕还应该高兴才是!”李世民似笑非笑的说道。
“正是如此,内库到国库,只是换一个地方罢了,不过左手换右手。”冯戴文笑着说道。
“好吧,就算你说得对,如果长安改造完成,朕的内库还是空空如野,没有进项到时候才和你算账,哼!”李世民冷哼着说道。
这!这简直就是不讲道理!
好吧,作为一个强势皇帝,本来就不会讲多少道理,何况是和自己女婿。
…………
刚刚在东西两市在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棚子,里面陈列许多大大小小的建筑模型,外面还贴着由阎立本兄弟画的彩色效果图。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百姓,商人,乃至于勋贵前来观看,冯戴文专门培训了十多个小吏给百姓讲解。
而李世民知道冯戴文事务繁忙,特意从各部门抽调了近百名低级官员,小吏随时听从安排。
工部衙门成了临时售楼部,每天都有大量的商人前来咨询价格,参加了宴会知道详情的人,直接就用马车拉着一箱箱铜钱进入工部,直接开口需要多大的商店,让人概算需要多少钱。
前来光顾的胡商也不少,同样财大气粗的带着金银,要求购买商店,冯戴文一视同仁,来者不拒,只是对于相同产业进行规划,不至于让相同产业分布不均,毕竟要大家都有钱赚才行。
如果单独一家会很赚钱,但是可能比较贵,如果有两三家就会形成良性竞争,但是如果有三家以上聚集到一起,那么就出出现有人生意惨淡。
当然,冯戴文可以完全不管这些,只需要把第一笔钱赚到就是,但这对于以后开发不利,容易失信于人,所以每一个前来选购的人都会告诉他们前面有几家同类型商店,位置在哪里,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继续购买。
短短几天,东西两市近两百家商铺一售而空,不得不按照预定计划扩大规模,按照新的计划,两市日后将成为长安的两大商业中心,是原来地方的五倍大小。
当然,这也和街道更宽敞,商店更大有关,新建的集市不但有商店,而且还有仓库,仓库同样修建得非常好,全部采用砖石,不但防火防盗,而且防虫防潮也都考虑到了。
…………
两年时间,李世民的内库有了500万贯的收入,这次全部拿出修建宫殿,国库又调拔200万贯进行第一期长安城可以说是进行一场巨大的项目工程。
因为这当中还有许多材料都是朝廷的,付出的仅仅只是成本,尤其是用量最多的墙砖,瓷砖,水泥,大部分属于朝廷,或者皇家。
这两年关中聚集了众多俘虏,按照大唐现在的情况,是不会让他们闲下来吃白饭的,虽然是在合理使用劳力,但并未让他们休息。
许多时候没有其他事务,官府就会安排一部分修路,所以现在整个关内道交通是最好的,从长安分布出许多道路,通往周边,道路不但用水泥粹石修建平整,而且宽阔,道路两边还有移植的常青树,如果只是看道路,还会以为回到后世。
源源不断的物资材料从各地汇聚到长安城,更多的人是在长安附近窑厂烧制砖瓦,采石。
东西两市附近已经有十个坊市被完全推到清空出来,现在正有大量的人员挖地基,挖出的泥土会用来修建街道隔离,街心花园等,冯戴文决心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一定要宽敞,漂亮。
人多力量大,每天都有许多的建筑材料运进城里,变成地基,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烧制出来的砖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沿着东西两市通向城外道路两边的房屋也开始撤除,如果材料供应能跟上,冯戴文就计划继续扩大规模,人手足够,缺少的就是材料。
冬季许多百姓没有事情可忙的,而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不过最先招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小工只有一部分,所以许多人都在关注着进度,希望继续扩建,招募更多人手。
毕竟做工不但能免费的伙食,还有可观的工钱,工作几个月就和一年种地收入差不多了。
龙首原宫殿群设计已经完成,但是宫殿选材严格,需求量也很大,是以目前只是挖地基,修路,囤积材料,正式开始修建至少要在年后。
…………
随着岭南第一批运送的木材到来,冯戴文的家具厂正式开动,他有当下最好的木工之一――泰家村人。
泰家村人现在身份早已不同往昔,有数人在工部,匠作坊为小官,匠师;其他人都在船厂做大匠,身价倍增,加上冯戴文一向看重,给予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村里老幼有一部分不想离开就就在岭南,其他人都在长安万年县山庄定居。
这次冯戴文抽调十多技术不错的人前来帮忙,又厚着脸皮上尉迟恭家用两成股份,借了几十个懂木工活的人,这也算是对尉迟家的一种补偿,剩下三成也给了尉迟宝琳,算是在冯家的一个进项。
对于这一点尉迟恭夫妻很满意,连带着尉迟恭在也没有对冯戴文摆出难看脸色,不过对于他来说这并不是太好的事情。
因为尉迟恭现在是光明正大摆出长辈的态度,无论是在人前人后,即使冯戴文在不爽也毫无办法,毕竟这是一个事实。
十一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嫁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