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听天由命
庞楚满脸堆笑,望着顾诚玉的额头上无一丝汗液,竟然还是这么风度翩翩的模样,不由一阵艳羡。
顾诚玉心里十分讶异,没想到太子会突然找他。
“哦?那烦请庞公公带路!”顾诚玉也没问庞楚,太子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毕竟庞楚不是小全子,与他并不熟。
庞楚是太子身边的大总管,对顾诚玉如何成为詹事府丞一事,应该知之甚祥。
对于一个和自家主子不是同一脉的官员,也别只让人家会与你多亲近,这是人之常情。
因此两人都是面子情,每次碰上行个礼打声招呼,全了礼节便是。
顾诚玉随着庞楚入了文华殿的书房内,一进门便看见太子正端坐在书案后。
顾诚玉的目光往旁边扫了一眼,意外地发现詹事府的官员竟然都在这里,就连詹事张朔和他三师兄也在。
只有老师梁致瑞不在,因为老师出京访友去了,怕是得有几日才回。
反正老师也无需每日都到东宫教学,老师很识趣,只有在太子传召之时才会入东宫为太子经筵讲读。
若是太子久不传召,老师才会在六日之后去东宫走个过场。
毕竟担了太子太师一职,虽然是虚职,但也不能太过松散了。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顾诚玉在心里将近日朝堂之上发生的的事过了一遍,可最近朝堂似乎并无大事发生。
他突然想到了江南暴雨一事,便心中有了数。
“下官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满脸堆笑,面色柔和,“顾大人无需多礼!”
顾诚玉起身,随后朝着另外两位上峰行礼。
等大家按照品级一番行礼之后,顾诚玉才找个位子坐了下来。
“今日请诸位过来,是有要事相商!本宫知道诸位公事繁忙,但此事乃是大事,关乎到百姓,关乎到江山社稷,本宫身为太子,责无旁贷。”
太子说起这话时,眉宇轻皱,仿佛是碰上了什么难事。
何继胜双眼微闪,太子急召他们过来,说不得就是为了江南许多州府被暴雨侵袭一事。
现在就看太子到底意欲何为了,若是太子想在此事插上一手,那他就得就此事上报给那位,说不得就能让太子办砸这件事。
张朔闻言挑了挑眉,连忙出声接应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臣等身为詹事府官员,本就应该为您分忧解难。您身为皇储,为皇上抚军监国,天下大事自当过问。”
何继胜见张朔表态,也不甘落后。
“张大人所言甚是,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烦忧。咱们虽然比不得太子殿下您的雄韬伟略,但也想竭尽所能为您分担一二。”
顾诚玉但笑不语,这里有两位上峰在这里,还轮不到他表态。
其实说来挺让人无语,他们师徒竟然有三位都在詹事府当差,按照律法是不允许的。
但一来老师算是虚职,他也是兼任的,平时都不太管事,勉强能有个说法。
二来皇上近几年做事越发随心所欲,根本听不进官员的反对和劝告。
再说顾诚玉和梁致瑞这样的情况也影响不到朝纲,更何况顾诚玉目前还只是从五品的官员,虽然这两年风头正劲,但那些高官也没将他这个低品级的放在眼里。
因此他们犯不着为了此事让皇上不高兴,索性便随了皇上去。
顾诚玉打定主意低调再低调,就当自己是来打酱油的。
“近日来江南许多州府都是连日的暴雨,相信诸位都有所耳闻。”
太子殿下也没拐弯抹角,对于此事其实他心里十分担忧。索性便没再客套,直接进入了正题。
这件事昨儿还有大臣在朝会上提过,只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官员和皇上多大的注意。
他们认为天桠江的江堤牢固,且今年菜刚刚修缮加固过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倘若江水漫过江堤,那就先遣散百姓,顶多是百姓损失点财物而已。
暴雨已经连下了半个多月,不可能再有多少时日的延续。顶多再有几日,就会停下。
到时候淹没的农田皇上再减免些赋税,这件事便能解决。
最后皇上派了位右佥都御史去总理江道,并随后点了工部都水清吏司的一名郎中,赶往了江南几个州府察看情况。
这番安排已经算是妥当,工部的郎中去察看江堤是否坚固。只要江堤牢固,那就不会发生什么大事。
但太子对这件事却十分关注,他原先也领过工部的差事,了解过里头的猫腻。
每隔三五年,朝廷拨下来修缮江堤的银子难道真的都用到了修缮江堤之上吗?
一层一层下来,总会有人忍不住暗中伸向这笔银子。且这样的人还不少,根本防不胜防。
朝廷和皇上自然也是明白的,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是太过分,皇上和朝臣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何况京中有些官员还与此事有关,有些是得了孝敬,心里门儿清。
有些本就是拨银经手的官员之一,自然不会多言。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都做了睁眼瞎。
现在太子担心的便是那些底层官员太过贪墨,将修缮江堤变成了自己敛财的好时机。
财帛动人心,太子也是为了百姓着想。倘若真的出了事,那江边住着这么多百姓,岂不是都要葬身江水之中?
“的确!前两日朝中有官员提出此事,不过皇上已经指派了官员前去江南的州府,殿下也无需太忧心!只要堤坝牢固,便不妨碍!”
张朔有些不以为然,前几年也不是没出过这样的事儿。
每年汛期江南的江水都会暴涨,只是今年的暴雨多下了几天,江水上涨比往年厉害些罢了!
只要不再下雨,江水便不会再上涨。
太子闻言皱眉,随后说道:“本宫问过钦天监,说是江南等地的暴雨还得持续至少两日。江堤牢固,但水满溢出,亦会淹没良田,百姓的财物也会受损失。”
张朔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太子这话摆明了就是要反驳他的。
当着这么多下官的面,张朔自认为丢了颜面。
但人家是太子,他也不好反驳,于是便不再接话。
顾诚玉心里十分讶异,没想到太子会突然找他。
“哦?那烦请庞公公带路!”顾诚玉也没问庞楚,太子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毕竟庞楚不是小全子,与他并不熟。
庞楚是太子身边的大总管,对顾诚玉如何成为詹事府丞一事,应该知之甚祥。
对于一个和自家主子不是同一脉的官员,也别只让人家会与你多亲近,这是人之常情。
因此两人都是面子情,每次碰上行个礼打声招呼,全了礼节便是。
顾诚玉随着庞楚入了文华殿的书房内,一进门便看见太子正端坐在书案后。
顾诚玉的目光往旁边扫了一眼,意外地发现詹事府的官员竟然都在这里,就连詹事张朔和他三师兄也在。
只有老师梁致瑞不在,因为老师出京访友去了,怕是得有几日才回。
反正老师也无需每日都到东宫教学,老师很识趣,只有在太子传召之时才会入东宫为太子经筵讲读。
若是太子久不传召,老师才会在六日之后去东宫走个过场。
毕竟担了太子太师一职,虽然是虚职,但也不能太过松散了。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顾诚玉在心里将近日朝堂之上发生的的事过了一遍,可最近朝堂似乎并无大事发生。
他突然想到了江南暴雨一事,便心中有了数。
“下官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满脸堆笑,面色柔和,“顾大人无需多礼!”
顾诚玉起身,随后朝着另外两位上峰行礼。
等大家按照品级一番行礼之后,顾诚玉才找个位子坐了下来。
“今日请诸位过来,是有要事相商!本宫知道诸位公事繁忙,但此事乃是大事,关乎到百姓,关乎到江山社稷,本宫身为太子,责无旁贷。”
太子说起这话时,眉宇轻皱,仿佛是碰上了什么难事。
何继胜双眼微闪,太子急召他们过来,说不得就是为了江南许多州府被暴雨侵袭一事。
现在就看太子到底意欲何为了,若是太子想在此事插上一手,那他就得就此事上报给那位,说不得就能让太子办砸这件事。
张朔闻言挑了挑眉,连忙出声接应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臣等身为詹事府官员,本就应该为您分忧解难。您身为皇储,为皇上抚军监国,天下大事自当过问。”
何继胜见张朔表态,也不甘落后。
“张大人所言甚是,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烦忧。咱们虽然比不得太子殿下您的雄韬伟略,但也想竭尽所能为您分担一二。”
顾诚玉但笑不语,这里有两位上峰在这里,还轮不到他表态。
其实说来挺让人无语,他们师徒竟然有三位都在詹事府当差,按照律法是不允许的。
但一来老师算是虚职,他也是兼任的,平时都不太管事,勉强能有个说法。
二来皇上近几年做事越发随心所欲,根本听不进官员的反对和劝告。
再说顾诚玉和梁致瑞这样的情况也影响不到朝纲,更何况顾诚玉目前还只是从五品的官员,虽然这两年风头正劲,但那些高官也没将他这个低品级的放在眼里。
因此他们犯不着为了此事让皇上不高兴,索性便随了皇上去。
顾诚玉打定主意低调再低调,就当自己是来打酱油的。
“近日来江南许多州府都是连日的暴雨,相信诸位都有所耳闻。”
太子殿下也没拐弯抹角,对于此事其实他心里十分担忧。索性便没再客套,直接进入了正题。
这件事昨儿还有大臣在朝会上提过,只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官员和皇上多大的注意。
他们认为天桠江的江堤牢固,且今年菜刚刚修缮加固过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倘若江水漫过江堤,那就先遣散百姓,顶多是百姓损失点财物而已。
暴雨已经连下了半个多月,不可能再有多少时日的延续。顶多再有几日,就会停下。
到时候淹没的农田皇上再减免些赋税,这件事便能解决。
最后皇上派了位右佥都御史去总理江道,并随后点了工部都水清吏司的一名郎中,赶往了江南几个州府察看情况。
这番安排已经算是妥当,工部的郎中去察看江堤是否坚固。只要江堤牢固,那就不会发生什么大事。
但太子对这件事却十分关注,他原先也领过工部的差事,了解过里头的猫腻。
每隔三五年,朝廷拨下来修缮江堤的银子难道真的都用到了修缮江堤之上吗?
一层一层下来,总会有人忍不住暗中伸向这笔银子。且这样的人还不少,根本防不胜防。
朝廷和皇上自然也是明白的,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是太过分,皇上和朝臣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何况京中有些官员还与此事有关,有些是得了孝敬,心里门儿清。
有些本就是拨银经手的官员之一,自然不会多言。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都做了睁眼瞎。
现在太子担心的便是那些底层官员太过贪墨,将修缮江堤变成了自己敛财的好时机。
财帛动人心,太子也是为了百姓着想。倘若真的出了事,那江边住着这么多百姓,岂不是都要葬身江水之中?
“的确!前两日朝中有官员提出此事,不过皇上已经指派了官员前去江南的州府,殿下也无需太忧心!只要堤坝牢固,便不妨碍!”
张朔有些不以为然,前几年也不是没出过这样的事儿。
每年汛期江南的江水都会暴涨,只是今年的暴雨多下了几天,江水上涨比往年厉害些罢了!
只要不再下雨,江水便不会再上涨。
太子闻言皱眉,随后说道:“本宫问过钦天监,说是江南等地的暴雨还得持续至少两日。江堤牢固,但水满溢出,亦会淹没良田,百姓的财物也会受损失。”
张朔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太子这话摆明了就是要反驳他的。
当着这么多下官的面,张朔自认为丢了颜面。
但人家是太子,他也不好反驳,于是便不再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