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想着,太医匆匆进来“恭请陛下金安!”景元帝回了神,忙站起身来“不必多礼,廖太医快来看看。”廖太医应了,向前几步,坐在榻边矮凳上伸手把脉。那边萧明早早让小太监搬来椅子请景元帝坐了。
片刻,太医回禀道:“启禀陛下,齐王殿下乃是风寒之症,乃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并无大碍,几日便可痊愈无恙。”
景元帝放下心来,让太医去开方子煎药来,又忽然想起一事,转头看向旁边垂首等候的霍安:“齐王殿下怎会感染风寒,朕不是叮嘱过你们不可走夜路吗?”
霍安忙答道:“启禀陛下,先前几日确实未曾走过夜路,只是昨日路过平溪镇时齐王殿下听闻平溪花糕甚是有名,特地买来想献给陛下,那店家说花糕至多留存两日,殿下是昨夜连夜从平溪镇赶来的......怕是夜里风凉才染了风寒......是微臣照顾不周,还请陛下责罚。”说罢霍安磕了一记响头。
景元帝听闻此话,当下又怜又喜又气,直摇头道:“这孩子真是......”
萧明也在旁边笑道:“齐王殿下此等孝心实在难得,这是陛下教导有方的缘故啊!”
正巧这时,杜维桢咳嗽几声似是要转醒,景元帝又起身坐到榻边,杜维桢忽然猛地惊醒,一睁眼便看见眼前的景元帝,当下急着要起身行礼却被景元帝拉住了“你快躺好休息!”杜维桢执拗着跪在榻上请安“恭请父皇万福。”景元帝让霍安扶着他半靠在榻上,亲自端过萧明刚刚呈上来的煎好的药,玉勺轻轻在碗中转了几转,笑道:“你小时候身子弱,这些汤药没少吃......”边说边将玉勺送到杜维桢嘴边,杜维桢低头喝尽,因为苦直皱眉头,旁白的霍安连忙送上一盘子蜜饯,杜维桢连吃了几个果脯才压下那阵子苦味,景元帝继续说道:“怿儿,还记得吗?你小的时候每次吃药都要闹着朕喂你,后来你长大了身子骨硬朗了,药就极少吃了。”杜维桢也笑着点点头:“是,儿臣记得,有一次父皇上朝还未回来儿臣就抱着小药碗坐在御书房门口等着父皇。”父子俩相视一笑,都似乎是想起一些曾经极好玩的事情,一时间帐篷里笑声连绵。
杜维桢这几年跟着大将军习武,确实强健了不少,休息了一夜便好了很多,早早的起来去给景元帝请安。
父子俩一同用了早膳后,杜维桢跟父皇讲述这一路所见所闻:“父皇,儿臣此次经过七个镇,深觉金陵之外各地风土各有不同,百姓和乐融融乃是因父皇英明之策。”
“百姓所求其实并不多,无苛税,无征兵,无天灾,无饥荒,庄稼丰收手有余钱便足矣,与其一味要榨干他们的钱财充实国库,不如让他们富足后主动向各州县交税。”
“父皇英明。儿臣一路走来,愈走近云城便发现附近几处村镇民风之淳朴安定与别处不同,儿臣出宫以前,杨太傅正儿臣讲解《礼运大同篇》,儿臣眼光短浅,私以为这几日所见颇有“大同”之意。”
景元帝听他说到此事,并不告诉他原因,反而问道:“皇儿何以见得?”
杜维桢略一思索,回答道:“书中道:‘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一句,儿臣一直怀有疑虑,可是前日儿臣因走夜路经过渡平道时,发现此处人家确实夜不闭户,儿臣有心探测一番,假借马儿缺了粮草的由头叩门,竟然家家迎之,还为我们准备了些吃食,村民也是彬彬有礼之人,使得儿臣为之前想法深感惭愧。 ”
景元帝听此大笑:“此地的确是百姓安定丰饶之地,此地虽有州府郡县,但有流云山庄势力极大,流云山庄传承百年之久,历代在此,云城能有今日,流云山庄实在功不可没。”
“流云山庄?太傅倒是屡次向儿臣提起云城穆氏一族,今日得见,不枉此行。”
景元帝点点头,不再言语。
而此时的流云山庄。
书房中,雾岚的声音难得急切起来:“先生,此时召明山、生白回来是否不妥?”
穆长风摇摇头“雾岚,你可信天意?”
雾岚略一思索,在点头应道:“自然是信的,当年我被恶人追赶命悬一线不知到何处去时,只见有红光落入流云山庄方向,我道是老天要为我指一条生路,便拼着一条命撑到这里,得先生所救才活下去。”
“我能保生白一时,却不能保他一世,他与杜氏有前世纠葛未断绝,注定此生还要再续恩怨,天意如此,造化由他吧,你让生云去接应他二人吧。”穆长风转身又到内室去了,雾岚几欲张口,最后低低的应了一声“是!”也转身出去了。
穆长风坐在内室的画像前,画像上一人,四十多岁的模样,站在松树旁,一席白袍随风,抬起的手臂上正落着一只雄鹰,甚是潇洒,脸庞坚毅,目光淡淡,这便是上一任流云山庄庄主穆九安,旁边摆着景元帝给他的那支木匣,一把酒壶两盏酒,穆长风仰头饮尽一杯,看看木匣,又转头看向画中的人“师父,这便是你给我说的:不可与天争斗吗?”
穆长风又给自己斟满酒,一饮而尽“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古树有记载,扶桑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偎。我原是不信世上竟然有两人真如同扶桑树一般,无论转世几番都要重逢,偏偏当今陛下长子与生白就是这样的命数……一个是储君,一个是前朝遗孤……师父,这真是命运安排吗?”
片刻,太医回禀道:“启禀陛下,齐王殿下乃是风寒之症,乃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并无大碍,几日便可痊愈无恙。”
景元帝放下心来,让太医去开方子煎药来,又忽然想起一事,转头看向旁边垂首等候的霍安:“齐王殿下怎会感染风寒,朕不是叮嘱过你们不可走夜路吗?”
霍安忙答道:“启禀陛下,先前几日确实未曾走过夜路,只是昨日路过平溪镇时齐王殿下听闻平溪花糕甚是有名,特地买来想献给陛下,那店家说花糕至多留存两日,殿下是昨夜连夜从平溪镇赶来的......怕是夜里风凉才染了风寒......是微臣照顾不周,还请陛下责罚。”说罢霍安磕了一记响头。
景元帝听闻此话,当下又怜又喜又气,直摇头道:“这孩子真是......”
萧明也在旁边笑道:“齐王殿下此等孝心实在难得,这是陛下教导有方的缘故啊!”
正巧这时,杜维桢咳嗽几声似是要转醒,景元帝又起身坐到榻边,杜维桢忽然猛地惊醒,一睁眼便看见眼前的景元帝,当下急着要起身行礼却被景元帝拉住了“你快躺好休息!”杜维桢执拗着跪在榻上请安“恭请父皇万福。”景元帝让霍安扶着他半靠在榻上,亲自端过萧明刚刚呈上来的煎好的药,玉勺轻轻在碗中转了几转,笑道:“你小时候身子弱,这些汤药没少吃......”边说边将玉勺送到杜维桢嘴边,杜维桢低头喝尽,因为苦直皱眉头,旁白的霍安连忙送上一盘子蜜饯,杜维桢连吃了几个果脯才压下那阵子苦味,景元帝继续说道:“怿儿,还记得吗?你小的时候每次吃药都要闹着朕喂你,后来你长大了身子骨硬朗了,药就极少吃了。”杜维桢也笑着点点头:“是,儿臣记得,有一次父皇上朝还未回来儿臣就抱着小药碗坐在御书房门口等着父皇。”父子俩相视一笑,都似乎是想起一些曾经极好玩的事情,一时间帐篷里笑声连绵。
杜维桢这几年跟着大将军习武,确实强健了不少,休息了一夜便好了很多,早早的起来去给景元帝请安。
父子俩一同用了早膳后,杜维桢跟父皇讲述这一路所见所闻:“父皇,儿臣此次经过七个镇,深觉金陵之外各地风土各有不同,百姓和乐融融乃是因父皇英明之策。”
“百姓所求其实并不多,无苛税,无征兵,无天灾,无饥荒,庄稼丰收手有余钱便足矣,与其一味要榨干他们的钱财充实国库,不如让他们富足后主动向各州县交税。”
“父皇英明。儿臣一路走来,愈走近云城便发现附近几处村镇民风之淳朴安定与别处不同,儿臣出宫以前,杨太傅正儿臣讲解《礼运大同篇》,儿臣眼光短浅,私以为这几日所见颇有“大同”之意。”
景元帝听他说到此事,并不告诉他原因,反而问道:“皇儿何以见得?”
杜维桢略一思索,回答道:“书中道:‘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一句,儿臣一直怀有疑虑,可是前日儿臣因走夜路经过渡平道时,发现此处人家确实夜不闭户,儿臣有心探测一番,假借马儿缺了粮草的由头叩门,竟然家家迎之,还为我们准备了些吃食,村民也是彬彬有礼之人,使得儿臣为之前想法深感惭愧。 ”
景元帝听此大笑:“此地的确是百姓安定丰饶之地,此地虽有州府郡县,但有流云山庄势力极大,流云山庄传承百年之久,历代在此,云城能有今日,流云山庄实在功不可没。”
“流云山庄?太傅倒是屡次向儿臣提起云城穆氏一族,今日得见,不枉此行。”
景元帝点点头,不再言语。
而此时的流云山庄。
书房中,雾岚的声音难得急切起来:“先生,此时召明山、生白回来是否不妥?”
穆长风摇摇头“雾岚,你可信天意?”
雾岚略一思索,在点头应道:“自然是信的,当年我被恶人追赶命悬一线不知到何处去时,只见有红光落入流云山庄方向,我道是老天要为我指一条生路,便拼着一条命撑到这里,得先生所救才活下去。”
“我能保生白一时,却不能保他一世,他与杜氏有前世纠葛未断绝,注定此生还要再续恩怨,天意如此,造化由他吧,你让生云去接应他二人吧。”穆长风转身又到内室去了,雾岚几欲张口,最后低低的应了一声“是!”也转身出去了。
穆长风坐在内室的画像前,画像上一人,四十多岁的模样,站在松树旁,一席白袍随风,抬起的手臂上正落着一只雄鹰,甚是潇洒,脸庞坚毅,目光淡淡,这便是上一任流云山庄庄主穆九安,旁边摆着景元帝给他的那支木匣,一把酒壶两盏酒,穆长风仰头饮尽一杯,看看木匣,又转头看向画中的人“师父,这便是你给我说的:不可与天争斗吗?”
穆长风又给自己斟满酒,一饮而尽“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古树有记载,扶桑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偎。我原是不信世上竟然有两人真如同扶桑树一般,无论转世几番都要重逢,偏偏当今陛下长子与生白就是这样的命数……一个是储君,一个是前朝遗孤……师父,这真是命运安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