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开端 作者:倾世大鹏
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君臣携手 攘外安内
“辛卯,李建泰疏请南迁,壬辰,召廷臣于平台,示建泰疏,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将焉往?”
“癸卯,唐通、杜之秩降于自成,贼遂入关,甲辰,陷昌平,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
“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丙辰,贼迁帝、后梓宫于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明亡。”
“是年夏四月,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高鹏说到此,崇祯与阿九父女俩已是脸色煞白,便听高鹏叹了口气,最后沉声道:“后世赞崇祯皇帝曰: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
“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
“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高鹏说完这最后一句,御书房中沉默了半晌,崇祯脚步踉跄的走回御案后,跌坐在御座上,两眼之中默默流出两行泪珠。
阿九也是泪流满面,止都止不住,她颤声问道:“大鹏,你刚刚背诵的……是什么?”
崇祯也抬起头看向高鹏,其实从高鹏背诵的文字体裁与格式,他已经猜出那是什么,果然,高鹏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测。
“《明史》,这是三十年后,由一个满清汉臣编修的《明史》。”
崇祯双目空洞的靠在御座上,喃喃道:“朕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十七年,最后就落得个如此下场吗?亡国之君,朕居然是个亡国之君?”
高鹏沉声道:“皇上,我刚刚背诵的,是原本的明史,但是历史,从我来到三十年前,从皇上知道未来局势发展这一刻,就已经改变。”
“我们还有大半年时间,我们还来得及做些什么,改变这历史,原史中的你输了,可现在,你还没输。”
崇祯听到高鹏这段话,双目骤然爆发出慑人的光芒,他猛然坐直了身子,手臂一抬,抹干了脸上的泪水,沉喝道:“你说的不错,朕如今还没输。”
崇祯目光灼灼的看向高鹏,道:“原来你真是三十年后的人,那么你告诉朕,如今的局势,朕要如何做才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高鹏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这次任务,将会得到最大的助力。
“很简单,只需要做到四件事。”
“哪四件?”
“平乱党,灭朋党,诛阉党,驱鞑虏。”
崇祯闻言一怔,诧异道:“平乱党驱鞑虏朕明白,这朋党跟阉党……”
高鹏神色一肃,道:“刚刚我说的是正史,不如我再给皇上拓展一下正史并未记载的其他历史知识吧!”
“朕洗耳恭听。”
“我首先要说的是东林党,这群朋党……”
随着高鹏的叙说,崇祯慢慢对大明局势的糜烂有了更深的明悟,毕竟高鹏的见识来自后世,所谓当局者迷,后人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总是要比当局者看得更清楚。
“所以说,阉党害国,朋党误国,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统统该死。”
崇祯眉头紧皱,迟疑的道:“如此说来,朋党阉党之害,不下于乱党,可如今这满朝上下,大多是你口中所谓朋党中人,若将他们全部除去,那朝政就要瘫痪了。”
高鹏摊手道:“如今朝政倒是没有瘫痪,可若不痛下决心,即便皇上知道了历史走向,又能如何?这是个死局,便如下象棋,皇上已经面临‘将军’,若不弃车保帅,只有死路一条。”
“即便皇上改变做法,选择与满清和谈,全力对付乱党,那这一仗下来,国家照样已经被‘打烂’了,恐怕到时候,局势会比朝中无官更加糜烂。”
“而大明国力军力尽皆大损,满清又会不会遵守协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多尔衮不会只满足于东北之地,定然会趁火打劫,到那时,这满朝东林党官员,又能做什么?冲锋陷阵?还是保境安民?”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天下有才能的人多的是,不过是被东林党垄断了入仕之途,有才能但没背景的人根本就无法上达天听。”
“只要剿灭了这帮国之蛀虫,大明哪怕会乱上一阵子,最后终究会复兴,因为复兴大明的阻碍已经不存在了。”
崇祯被说服了,高鹏所言有理有据,且这对他的统治并无任何影响,本就已经是一团乱麻,大厦将倾,不如自己主动将之推倒,再来一点一点重建。
若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自己的功绩,将不下于开国的太祖,想到此,崇祯咬牙道:“好,朕就依你所言,但是这朋党阉党好灭,可这乱党与鞑子……”
高鹏精神一振,道:“皇上放心,我既有复兴大明之心,又怎会毫无对策?若皇上信得过我,我愿与皇上携手共进,由我攘外,皇上安内,大明,必将实现中兴。”
崇祯迟疑的道:“你的意思是,你去帮朕打叛党与满清鞑子,朕负责清洗朋党与阉党?”
高鹏微笑道:“皇上是信不过我的才能?或许皇上不知道,三十年后,正是我带着一帮大明遗臣反清复明功成,我师父长平成了监国公主,皇位亦是朱家后人所坐。”
“本人位列三公,蒙师父恩宠,赐我尚方宝剑、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高鹏说完,两手一摊,左手凭空浮现尚方宝剑,右手则是一块宽大的弧形铁券,铁券上方还躺着一枚金牌。
“只是不知道,这三样东西到了皇上治下,还作不作数?”
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君臣携手 攘外安内
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君臣携手 攘外安内
“辛卯,李建泰疏请南迁,壬辰,召廷臣于平台,示建泰疏,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将焉往?”
“癸卯,唐通、杜之秩降于自成,贼遂入关,甲辰,陷昌平,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
“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丙辰,贼迁帝、后梓宫于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明亡。”
“是年夏四月,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高鹏说到此,崇祯与阿九父女俩已是脸色煞白,便听高鹏叹了口气,最后沉声道:“后世赞崇祯皇帝曰: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
“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
“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高鹏说完这最后一句,御书房中沉默了半晌,崇祯脚步踉跄的走回御案后,跌坐在御座上,两眼之中默默流出两行泪珠。
阿九也是泪流满面,止都止不住,她颤声问道:“大鹏,你刚刚背诵的……是什么?”
崇祯也抬起头看向高鹏,其实从高鹏背诵的文字体裁与格式,他已经猜出那是什么,果然,高鹏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测。
“《明史》,这是三十年后,由一个满清汉臣编修的《明史》。”
崇祯双目空洞的靠在御座上,喃喃道:“朕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十七年,最后就落得个如此下场吗?亡国之君,朕居然是个亡国之君?”
高鹏沉声道:“皇上,我刚刚背诵的,是原本的明史,但是历史,从我来到三十年前,从皇上知道未来局势发展这一刻,就已经改变。”
“我们还有大半年时间,我们还来得及做些什么,改变这历史,原史中的你输了,可现在,你还没输。”
崇祯听到高鹏这段话,双目骤然爆发出慑人的光芒,他猛然坐直了身子,手臂一抬,抹干了脸上的泪水,沉喝道:“你说的不错,朕如今还没输。”
崇祯目光灼灼的看向高鹏,道:“原来你真是三十年后的人,那么你告诉朕,如今的局势,朕要如何做才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高鹏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这次任务,将会得到最大的助力。
“很简单,只需要做到四件事。”
“哪四件?”
“平乱党,灭朋党,诛阉党,驱鞑虏。”
崇祯闻言一怔,诧异道:“平乱党驱鞑虏朕明白,这朋党跟阉党……”
高鹏神色一肃,道:“刚刚我说的是正史,不如我再给皇上拓展一下正史并未记载的其他历史知识吧!”
“朕洗耳恭听。”
“我首先要说的是东林党,这群朋党……”
随着高鹏的叙说,崇祯慢慢对大明局势的糜烂有了更深的明悟,毕竟高鹏的见识来自后世,所谓当局者迷,后人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总是要比当局者看得更清楚。
“所以说,阉党害国,朋党误国,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统统该死。”
崇祯眉头紧皱,迟疑的道:“如此说来,朋党阉党之害,不下于乱党,可如今这满朝上下,大多是你口中所谓朋党中人,若将他们全部除去,那朝政就要瘫痪了。”
高鹏摊手道:“如今朝政倒是没有瘫痪,可若不痛下决心,即便皇上知道了历史走向,又能如何?这是个死局,便如下象棋,皇上已经面临‘将军’,若不弃车保帅,只有死路一条。”
“即便皇上改变做法,选择与满清和谈,全力对付乱党,那这一仗下来,国家照样已经被‘打烂’了,恐怕到时候,局势会比朝中无官更加糜烂。”
“而大明国力军力尽皆大损,满清又会不会遵守协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多尔衮不会只满足于东北之地,定然会趁火打劫,到那时,这满朝东林党官员,又能做什么?冲锋陷阵?还是保境安民?”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天下有才能的人多的是,不过是被东林党垄断了入仕之途,有才能但没背景的人根本就无法上达天听。”
“只要剿灭了这帮国之蛀虫,大明哪怕会乱上一阵子,最后终究会复兴,因为复兴大明的阻碍已经不存在了。”
崇祯被说服了,高鹏所言有理有据,且这对他的统治并无任何影响,本就已经是一团乱麻,大厦将倾,不如自己主动将之推倒,再来一点一点重建。
若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自己的功绩,将不下于开国的太祖,想到此,崇祯咬牙道:“好,朕就依你所言,但是这朋党阉党好灭,可这乱党与鞑子……”
高鹏精神一振,道:“皇上放心,我既有复兴大明之心,又怎会毫无对策?若皇上信得过我,我愿与皇上携手共进,由我攘外,皇上安内,大明,必将实现中兴。”
崇祯迟疑的道:“你的意思是,你去帮朕打叛党与满清鞑子,朕负责清洗朋党与阉党?”
高鹏微笑道:“皇上是信不过我的才能?或许皇上不知道,三十年后,正是我带着一帮大明遗臣反清复明功成,我师父长平成了监国公主,皇位亦是朱家后人所坐。”
“本人位列三公,蒙师父恩宠,赐我尚方宝剑、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高鹏说完,两手一摊,左手凭空浮现尚方宝剑,右手则是一块宽大的弧形铁券,铁券上方还躺着一枚金牌。
“只是不知道,这三样东西到了皇上治下,还作不作数?”
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君臣携手 攘外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