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美娱] 作者:雾十
分卷阅读216
蒂诺一直都在避免听到一个可能——这瓜娃子有点笨。
幸好,米格的电影里也不需要路西维德会走,只需要他在镜头前卖萌就可以了,重点还是他身后一楼半的楼梯墙上,那副比人都高的巨大油画。
现场有工作人员正在负责念旁白,后期制作时,这段旁白会由威廉重录。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的电影内容,米格采用的是倒叙的模式,先拍威廉和他表弟,然后进入故事剧情,最后再拍一回威廉。中间还穿插了威廉和玛姬外祖母的时空交错。
本来在米格的设想里,倒叙旁白的叙事人最好是老伯恩斯坦对威廉说的形式,但是很显然的,老伯恩斯坦是不会参演的。
所以最后只能把讲故事的人换成威廉,然后把听众换成不懂事的路西维德。
谢天谢地,勒森布拉家族还有路西维德这么一个好哄骗的成员能够出镜,要不米格就只能努力挖掘威廉演独角戏的能力了,那一定会是一场灾难。
灯光、录音和摄像已经全部就位,负责打板的人被温蒂顶替,随着米格一句“a”,温蒂打板,电影正是开拍,镜头缓慢推进。
威廉始终只有一个引人遐想的背影,偶尔那双纤细白皙的手也会乱入出镜。
旁白念道:
“‘你是哪国人?’
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问题。
但我却总是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因为……
我18岁时孤身从英国到了美国。
但我的母亲却是二十年前从美国跑到英国的。
我的母亲总说,我的外祖母是在二战时从德国逃到美国的。
而我的曾外祖母则是在一战后,从法国搬到的德国。
你说,我算哪国人呢?大概都算是的吧。”
荧幕里,威廉见哄不来路西维德,只能无奈的上前,抱起了哪儿哪儿都是圆圆的小婴儿,逗着他:“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走,玛姬外祖母和安娜曾外祖母该多失望啊。”
在威廉说着的时候,镜头已经缓缓聚焦了巨幅的油画。
“看,她们都在看着你呢。”威廉道。
旁白继续:
“这幅由莫奈亲自作画的油画上雍容华贵的女士,就是我的曾外祖母,玛丽安娜。如果你稍微熟悉一点法国,你就会知道‘玛丽安娜’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铜像,遍布法国市政厅or法院门口,因为那象征着‘共和的胜利’。”
但讽刺的是,有着这样名字的安娜曾外祖母,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贵族后裔。
安娜从小就是在一个刻板守旧的贵族后裔家庭长大的,她一点都不喜欢那里,觉得老宅又阴森又冷漠。她同样不喜欢别人叫她的那个显得更正式、更贵气的全名,总是以安娜自称,因为她觉得短名字会显得亲切一些。
“画像里穿着蓬蓬裙的金发小女孩叫玛格丽特,是我的玛姬外祖母,她也喜欢短名字。
“这幅画像和一个梳妆盒,就是我的玛姬外祖母在二战时,从德国偷偷运到美国的全部财产。梳妆盒成了我外公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这幅画像则成了我们唯一还能够纪念玛姬外祖母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她当年是怎么做到的。”
威廉不知道米格其他旁白的台词来自哪里,但是最后这一句他却十分熟悉,那是萨巴蒂诺当年的介绍。一如米格所说,他最早的拍摄灵感就来自这幅莫奈的画像。
第135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三十五天: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简简单单几分钟的电影镜头,剧组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最起码要搭进去至少两天的时间进行拍摄。一个镜头最少也要来来回回拍的好几遍,如果演员、灯光等外在条件不配合,拍摄几十遍都是很常见的情况。更不用说还要面临事后补拍的麻烦……
但是,等后期剪辑的时候,这些费劲巴拉才拍好的镜头,却只有很少的部分能够被剪辑入整个故事,有时候甚至一整组的镜头都会被全部剪掉,只为能在最后给观众呈现出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
最起码米格是这么坚持认为的,也是始终如一在坚持这么做的导演之一。
米格擅长的是极其细腻的华美画面,这样的镜头总是需要他去尝试各种角度、各种光与影的色调对比。因为有些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构图想象是一回事,实际上拍摄出来的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米格只能用不吝啬胶卷的方式来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威廉无论是作为制片人,还是执行制片人,说真的,他都很心疼那笔被米格花出去的钱,但是……怎么说好呢,好就是好,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我现在只后悔两件事。”威廉在休息的时候对米格感慨。
米格坐在导演椅上,手里握着今天的拍摄分镜表,笑着打趣同坐一边的威廉道:“只要不是你决定要临时撤资或者罢演,我会很高兴当你的心灵垃圾桶。”
“a,我真的、真的后悔答应当你的演员了。”
威廉不介意自己投资的钱被米格因为追求艺术而反反复复的浪费,但是他很介意自己当演员的时候,被米格要求一遍遍的重拍。他发誓,这绝对是他最后一次来客串米格的电影了,绝对!
“难道你想要不尽如人意的电影被搬上大荧幕吗?”
“不,我当然不想。但是我学聪明了,我更喜欢站在镜头后面,看你去折腾那些需要磨练自己演技的演员,而不是站在镜头前以身证道。”威廉最近被中国文化“荼毒”的有些深,他开始迷恋上了东方的武侠和修仙小说,专有名词总是一套一套的。
米格耸肩,对威廉的话不置可否。反正以后当他再次需要威廉的时候,他总会有办法说服威廉的。
威廉就是这点最可爱,有一颗比谁都软的内心,却偏要毫无自知之明的总觉得自己很冷酷。
“b,你最先接触导演这行的时候,我真不该最先把惠勒介绍给你的。”在因为个人的完美主义而不断浪费胶卷这方面,米格和惠勒简直是如出一辙,连威廉自己都不能否认,他也被惠勒影响的很深。
“有几个名导是不花费大量胶卷就能拍好电影的?”米格觉得这是是他必须反驳的。不是他非要模仿惠勒,这只是同为导演的默契,他们这不是在浪费,而是在为了艺术进行各种尝试。
#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电影的开头在两天半后,终于谢天谢地的拍完了。导演米格法外开恩,给“小演员”威廉放了半天
分卷阅读216
-
分卷阅读216
蒂诺一直都在避免听到一个可能——这瓜娃子有点笨。
幸好,米格的电影里也不需要路西维德会走,只需要他在镜头前卖萌就可以了,重点还是他身后一楼半的楼梯墙上,那副比人都高的巨大油画。
现场有工作人员正在负责念旁白,后期制作时,这段旁白会由威廉重录。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的电影内容,米格采用的是倒叙的模式,先拍威廉和他表弟,然后进入故事剧情,最后再拍一回威廉。中间还穿插了威廉和玛姬外祖母的时空交错。
本来在米格的设想里,倒叙旁白的叙事人最好是老伯恩斯坦对威廉说的形式,但是很显然的,老伯恩斯坦是不会参演的。
所以最后只能把讲故事的人换成威廉,然后把听众换成不懂事的路西维德。
谢天谢地,勒森布拉家族还有路西维德这么一个好哄骗的成员能够出镜,要不米格就只能努力挖掘威廉演独角戏的能力了,那一定会是一场灾难。
灯光、录音和摄像已经全部就位,负责打板的人被温蒂顶替,随着米格一句“a”,温蒂打板,电影正是开拍,镜头缓慢推进。
威廉始终只有一个引人遐想的背影,偶尔那双纤细白皙的手也会乱入出镜。
旁白念道:
“‘你是哪国人?’
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问题。
但我却总是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因为……
我18岁时孤身从英国到了美国。
但我的母亲却是二十年前从美国跑到英国的。
我的母亲总说,我的外祖母是在二战时从德国逃到美国的。
而我的曾外祖母则是在一战后,从法国搬到的德国。
你说,我算哪国人呢?大概都算是的吧。”
荧幕里,威廉见哄不来路西维德,只能无奈的上前,抱起了哪儿哪儿都是圆圆的小婴儿,逗着他:“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走,玛姬外祖母和安娜曾外祖母该多失望啊。”
在威廉说着的时候,镜头已经缓缓聚焦了巨幅的油画。
“看,她们都在看着你呢。”威廉道。
旁白继续:
“这幅由莫奈亲自作画的油画上雍容华贵的女士,就是我的曾外祖母,玛丽安娜。如果你稍微熟悉一点法国,你就会知道‘玛丽安娜’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铜像,遍布法国市政厅or法院门口,因为那象征着‘共和的胜利’。”
但讽刺的是,有着这样名字的安娜曾外祖母,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贵族后裔。
安娜从小就是在一个刻板守旧的贵族后裔家庭长大的,她一点都不喜欢那里,觉得老宅又阴森又冷漠。她同样不喜欢别人叫她的那个显得更正式、更贵气的全名,总是以安娜自称,因为她觉得短名字会显得亲切一些。
“画像里穿着蓬蓬裙的金发小女孩叫玛格丽特,是我的玛姬外祖母,她也喜欢短名字。
“这幅画像和一个梳妆盒,就是我的玛姬外祖母在二战时,从德国偷偷运到美国的全部财产。梳妆盒成了我外公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这幅画像则成了我们唯一还能够纪念玛姬外祖母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她当年是怎么做到的。”
威廉不知道米格其他旁白的台词来自哪里,但是最后这一句他却十分熟悉,那是萨巴蒂诺当年的介绍。一如米格所说,他最早的拍摄灵感就来自这幅莫奈的画像。
第135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三十五天: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简简单单几分钟的电影镜头,剧组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最起码要搭进去至少两天的时间进行拍摄。一个镜头最少也要来来回回拍的好几遍,如果演员、灯光等外在条件不配合,拍摄几十遍都是很常见的情况。更不用说还要面临事后补拍的麻烦……
但是,等后期剪辑的时候,这些费劲巴拉才拍好的镜头,却只有很少的部分能够被剪辑入整个故事,有时候甚至一整组的镜头都会被全部剪掉,只为能在最后给观众呈现出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
最起码米格是这么坚持认为的,也是始终如一在坚持这么做的导演之一。
米格擅长的是极其细腻的华美画面,这样的镜头总是需要他去尝试各种角度、各种光与影的色调对比。因为有些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构图想象是一回事,实际上拍摄出来的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米格只能用不吝啬胶卷的方式来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威廉无论是作为制片人,还是执行制片人,说真的,他都很心疼那笔被米格花出去的钱,但是……怎么说好呢,好就是好,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我现在只后悔两件事。”威廉在休息的时候对米格感慨。
米格坐在导演椅上,手里握着今天的拍摄分镜表,笑着打趣同坐一边的威廉道:“只要不是你决定要临时撤资或者罢演,我会很高兴当你的心灵垃圾桶。”
“a,我真的、真的后悔答应当你的演员了。”
威廉不介意自己投资的钱被米格因为追求艺术而反反复复的浪费,但是他很介意自己当演员的时候,被米格要求一遍遍的重拍。他发誓,这绝对是他最后一次来客串米格的电影了,绝对!
“难道你想要不尽如人意的电影被搬上大荧幕吗?”
“不,我当然不想。但是我学聪明了,我更喜欢站在镜头后面,看你去折腾那些需要磨练自己演技的演员,而不是站在镜头前以身证道。”威廉最近被中国文化“荼毒”的有些深,他开始迷恋上了东方的武侠和修仙小说,专有名词总是一套一套的。
米格耸肩,对威廉的话不置可否。反正以后当他再次需要威廉的时候,他总会有办法说服威廉的。
威廉就是这点最可爱,有一颗比谁都软的内心,却偏要毫无自知之明的总觉得自己很冷酷。
“b,你最先接触导演这行的时候,我真不该最先把惠勒介绍给你的。”在因为个人的完美主义而不断浪费胶卷这方面,米格和惠勒简直是如出一辙,连威廉自己都不能否认,他也被惠勒影响的很深。
“有几个名导是不花费大量胶卷就能拍好电影的?”米格觉得这是是他必须反驳的。不是他非要模仿惠勒,这只是同为导演的默契,他们这不是在浪费,而是在为了艺术进行各种尝试。
#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电影的开头在两天半后,终于谢天谢地的拍完了。导演米格法外开恩,给“小演员”威廉放了半天
分卷阅读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