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当,罗通觉得有必要向李世民汇报一下,得报李世民正在早朝,让他到书房等候。
罗通在书房里闲着无聊,打算找本书来消磨时间,在书架上看到了本《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乃战国初期名将吴起所著,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军事著作。只可惜绝大部分都以失传,唯有诸多残篇遗留下来。
罗通展开书页正文,只见标题四周的空白处赫然写着无数密密麻麻的小字,定神一看,认出这是李世民的手迹,大为好奇,于是仔细阅览,原来这竟是他为《吴子兵法》写的注解。
粗略的一翻,这部《吴子兵法》依然只有六篇,仅仅千余字,但李世民却写了近乎上万字的注解。
而且每注解一段,都会引用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以及用兵实例。上至秦汉时期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围以及隋唐时期的灭刘武周之战、虎牢之战等等战例都一一记录。
古人总喜欢把文章写的玄奥无比,晦涩难懂不说,又没有标点,而且都是干枯的大道理。若非拥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否读通都是一个问题。但经过李世民这一注解,这部兵书却立刻变得深入简出了起来,比原版更加生动,易懂。
见李世民一时半刻来不了,他索性就地把笔录对照着原文细读,每读一篇,就愈加对李世民感到钦佩,暗叹:李叔叔在文治上的成就几乎让自己忘记了他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军事家,论军事水准李绩大叔也未必比得上。
尤其是读到《治兵》这一篇时,更是让他惊叹出声来:“不愧是千古一帝,岳父在文治、武功上的感想,果然非常人所及。”
“咳,咳!”在上首突然传来了一阵干咳。
罗通暗惊,忙抬头望去,却见李世民不知何事已经坐在大殿上了。他脸色有些红红的,有些害羞,也有些高兴,也许是因为喝多了酒,但更大的可能还是自己无意中的那一句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是后世人评价的,在唐朝自然没有。第一次被人如此称呼,自恋的李世民竟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罗通心底暗笑,问道:“岳父,什么时候来的?”
“刚刚不久,见你看的入神,也没有打扰!”李世民端正了姿态,问道:“你刚才看的是《吴子》中的治兵篇?”
罗通笑着点头:“吴起用兵重治,一字一句,可谓字字珠玑!岳父在注解中将其中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练习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李世民道:“吴起本就是卓越的军事治世齐备的了得人物,兵法中本就暗藏治世道理,只是常人不察觉而已。朕如你这般大时,喜欢霍去病,欣赏他那种扫荡八方的气势,二十岁时,改为韩信,认识到用兵重谋,登基以后,朕更为看重吴起,重治。霍去病之强,领秀一时;韩信之强,纵横一生;吴起之强,却能称雄几世。”
罗通心领神会,这是思想境界的提升,霍去病作风强硬,打的匈奴闻风丧胆,但终究只是一时胜负;韩信重谋,每战几乎皆有奇谋,往往以最小的胜利取得最大的战果,为刘邦打下了一个偌大的基业,而吴起重治,即在治兵也在治国,治兵兵强,治国国盛,只有兵强国盛才能真正的横行于世,才能打造一个偌大的帝国,称雄百年。
“吴起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他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这一点朕是万分赞同,所以朕在征讨四方之余,不忘对国家的治理,以免出现如汉武一般的状况。”李世民笑道:“你既然喜欢,这本书朕便送你吧,若对你有所帮助,也是我大唐之福!”他大方的一挥手,将书送给了罗通。
罗通如获至宝地收了起来。
“对了,朕给你的两儿问题儿童还行吧?”李世民笑问。
罗通忙道:“杜荷看不出来,但房遗爱绝对是一个宝贝。这家伙,有一身恐怖的力气,便是怀玉也不如。我刚刚跟他比了一招,差点丢了个大丑!这家伙配上八十斤陌刀、八十斤重甲,简直就是刀枪不入的杀人工具。”
李世民难以置信道:“房遗爱竟然这么厉害?”罗通的天生神力他是知道的,两人也干了几回架,每一次都让罗通以一力降十会的打法搞得头昏脑胀,有力没处使。
房遗爱这样一个纨绔子弟竟让罗通差点丢人,着实让人意外。
“仅以力量而言,他的确恐怖!可惜他学武太晚了!”罗通颇为遗憾的摇头道:“如果像我们这样从小就学武,他的成就无法想象,现在是怎么都跟不上我们了,只要别跟他硬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游斗的法子将他耗死!不过,陌刀手本来就以力量见长,也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直劈、横削就行了!”
李世民笑道:“本想给你搞点麻烦,却不想给了你一个宝贝。你真是我的福星,什么坏事到你这都成了宝。哈哈,玄龄为大唐推荐英才无数,却连自家孩子都看不穷。改天一定要笑话他一次!”
罗通忍不住白了一眼,相处下来,他发现李世民那琢磨不透的性格中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恶劣,尤其是对那些看不顺眼或是得罪他的人,会毫不吝啬的抹黑挤悦。
“你不会是专门来感谢我的吧?你会那么好心?”
罗通汗颜道:“这个,好像还真不是来感谢的!”
“我大人大量,不与你计较。说吧!”望着罗通尴尬的模样,李世民露出了微微的自得,这小子滑不溜手的,让他失态的机会可不多。
“我决定五日后去突厥打劫!”
李世民愣了一愣,道:“有人不同意啊!”
“谁这么霸道?”罗通的语气有些不善。
李世民似笑非笑道:“我!”
“呃……”罗通将后半段话硬生生的掐住了,猜测道:“莫非岳父觉得小打小闹不足以改变战局?”
“正是!”李世民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赞许之色,不愧是自己看中的人,这是他与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刚才商议出来的决定,罗通第一时间领悟,确实不简单,果然是最适合的人选。
罗通双眼发亮道:“是灵州还是代州?岳父放心,搞破坏我最在行了。”
李世民神秘的笑了笑,打开了大唐疆域图,地图非常详细,一眼就能看出什么地方代表什么地方。
从地图上的形势来看,突厥西以金山为界,东着挨着高句丽辽东那一块。不过因为水草丰盛的缘故,突厥绝大部分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细说起来就如中国的版图雄鸡,鸡背上蒙古国的那块地方。
李世民以李道宗镇守灵州,又以李世绩镇守并州、张公瑾坐镇代州,差不多有点呈现东西夹击的形势……看着地图,罗通猜测李世民也许存着的就是东西夹击的的想法。
果然!
李世民取出了三枚棋子代替李道宗、李绩、张公瑾摆在灵州、并州、代州的位置上,并说道:“突厥制霸草原,疆域极为广阔。想要一战而定,绝不容易。我打算到决战之时分兵而击:一路还是以李靖为主,带领李道宗从灵州由西向东攻打突厥,一路张公瑾从代州由东向西攻打…并州李绩负责攻打定襄…然后让夷男自北而南,让他们封锁住突厥的北部,以防他们让北方深处逃窜。”
“分兵四路不是更好吗?”
罗通也取了一枚棋子,放在庆州的方向,道:“出兵之际,药师公出灵州自西向东,张将军出雁门关自东向西,李将军啃下定襄;而中间这一路出庆州朔方由南至北。四路大军分而进兵。然后在辅以北方的夷男便形成了四面合围之势,保管让突厥成为瓮中之鳖。”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便是存着此意。你想啊,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经济嘛!隋末动荡,中原元气大伤,伤得太重,一时间恢复不过来。在这百废待兴之际,贸然长时间的发动对外战争。所消所耗会伤及大唐根基,加重百姓负担。但是目前的情况,我们又不能不打。那怎么办?速战速决,就是用最短时间、最快办法、最强效率、最少物资消灭突厥。”
他用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用坚定、霸道,以及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所以这一战,我大唐将会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突厥荡平,以最强姿态、铁血兵锋告诉草原群雄:比突厥更加强大的大唐王朝来了!”
“大唐战将如云,猛将虎将更是不计可数。但论及最拔尖的三位名将莫过于赵郡王(李孝恭)、李靖、李绩。南方是我大唐的大后方,不容有半点差错,赵郡王动不得!”
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是一员文武双全、身经百战的战将,灭萧铣、定江南……大唐南方的半壁江山几乎是都他打下来的,论起平定天下的军功,李世民与李孝恭是铁打不动的第一、第二。比起领兵打仗,李孝恭更加擅长的是地方治理,担任荆州大总管期间,他大力开置屯田,创设铜冶,将荆州治理的欣欣向荣!
南方初平未久,正需要上马治一军、下马治一方的李孝恭坐镇,而且他擅长的是山地战、丛林战、水战等复杂地型的战争,贸然把他调来北方打不擅长的阵地战,绝不是什么好事!李世民是出了名的知人善用,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罗通有点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只是太意外、太难以置信了,让一个十七岁的人充当一路军主帅,这李世民也真敢想!
呆了半晌,猛吞口水道:“岳父是说,让我来负责由南向北的这一路大军?”
李世民眨着双眼,道:“你认为我这安排如何?”
“儿戏了!”罗通坦然一笑,道:“我知道岳父并不是一个在乎年纪的人,但经验的差距,那是天份无法弥补的。”
“我也觉得儿戏了一些。”
“……”罗通一头雾水。
李世民笑道:“李靖用兵擅于奇擅袭。长于计谋算计;李世绩用兵老练灵活、擅于钻空子。而你擅长打硬仗,除了你,相信这天下也难找出第二个敢以三千人马,正面迎战突厥精骑,还将突厥打得惨败的人物了!你打硬仗狠如虎,剑走偏锋奸似狐,正面大军统帅自然非你莫属了。所以我想调你到庆州,接受都督之位,掌庆、延、绥三州军事,镇守北方边界。如李道宗、张公瑾、李绩一样,镇守之时派人深入突厥境内,调查突厥情况,了解突厥动态,方便日后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方式将突厥拿下。”
“岳父,我不得不说您了,您这决定太疯狂了一些。尉迟敬德、侯君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又都擅打硬仗!哪一个都比我强。”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作为一个皇帝若不懂得臣子的特长,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出色的皇帝。朕也知道敬德、君集之所长,敬德勇则勇矣,然性格暴烈,非最佳人选;君集擅打硬仗,摧凶克敌,所向披靡……但他太傲了,除了我没有人能够让他全心全意听命,歼灭突厥之战是协同作战,哪一方出错都将满盘皆输,我不敢冒那个险。”
“你智勇双全,心胸广阔,容得不同疑义。你唯一缺少领兵的经验,而经验是可以弥补的。我们与突厥决战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你在庆州一两年领兵,这经验不就来了么?更何况大战时,你还有李靖、李道宗、张公瑾、李绩这些最坚固的后盾支持,你怕什么……”
李世民越来越看好罗通的潜力,有这样潜力的人,放眼整个李唐他只是发现两个人,一个侯君集,另一个就是眼前的罗通了,貌似罗通比侯君集的潜力更大,更值得用心培养。
侯君集!
李世民最为器重的后辈之一,从收他如帐下起就看中了他那惊人的军事天赋。带在身旁培养。让房玄龄、杜如晦传授他兵法韬略。策略算计,更是让李靖收他为徒,传授他更高层次的兵法战术。
侯君集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培养下,侯君集各项数值大幅度上升,已经成为文武双全的了得人物。文可成为他的谋士团一员,武能领兵打仗统帅千军还能冲锋陷阵。但是李世民对他还是有些不满意,侯君集的真正天赋在军事上。他需要侯君集成为超越李世绩接近李靖那样的军事统帅,能够为他为将来的大唐开疆扩土。成就辉煌霸业,但是侯君集在军事上的进步却不尽如人意。
以往是没有参照对象,现在有了一个罗通,李世民发现侯君集立刻给比下去了。
在罗通的进步面前,侯君集就像是乌龟爬一样。
罗通有种鼻子发酸的冲动,李世民让他坐镇庆州,破格提拔是其次,他真正的用心是竭尽全力的培养他,希望他迅速成长,成为大唐军事未来的核心。
庆州与梁师都接壤,看似凶险实则不然,因为四周尚有着诸多前辈名将,就算他犯了错,这些前辈也会及时解围,不会给大唐造成任何的损失。
明白了李世民的良苦用心后,罗通慨然道:“那就多谢岳父的信任了!不过这大半年来虽得岳父深入浅出的指点,但那些毕竟是岳父的作战经验,与我可没有丝毫关系!若是一边实战,一边领悟,一边与诸多前辈学习,有朝一日终会形成自己的领兵风格,真要这般,与突厥作战,把握更加足了。”
李世民大赞,对罗通的未来亦更加看好。天赋本就过人,加上这种谦逊不自傲的态度,日后定能大放异彩。想起侯君集,又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侯君集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自太原起兵就跟着他了。有着极其出众的天赋,罗通未顿悟之前,将之视为李唐未来的擎天柱,为了培养他,特地将他推荐给李靖,让李靖授他兵法韬略。但李靖觉得侯君集功利心太重,为了点滴利益不择手段,不为他所喜,便没有倾囊相授,只是象征意义的传授些许用兵之法。结果侯君集却诬告李靖有反心,这让李世民大伤脑筋。
罗通在书房里闲着无聊,打算找本书来消磨时间,在书架上看到了本《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乃战国初期名将吴起所著,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军事著作。只可惜绝大部分都以失传,唯有诸多残篇遗留下来。
罗通展开书页正文,只见标题四周的空白处赫然写着无数密密麻麻的小字,定神一看,认出这是李世民的手迹,大为好奇,于是仔细阅览,原来这竟是他为《吴子兵法》写的注解。
粗略的一翻,这部《吴子兵法》依然只有六篇,仅仅千余字,但李世民却写了近乎上万字的注解。
而且每注解一段,都会引用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以及用兵实例。上至秦汉时期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围以及隋唐时期的灭刘武周之战、虎牢之战等等战例都一一记录。
古人总喜欢把文章写的玄奥无比,晦涩难懂不说,又没有标点,而且都是干枯的大道理。若非拥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否读通都是一个问题。但经过李世民这一注解,这部兵书却立刻变得深入简出了起来,比原版更加生动,易懂。
见李世民一时半刻来不了,他索性就地把笔录对照着原文细读,每读一篇,就愈加对李世民感到钦佩,暗叹:李叔叔在文治上的成就几乎让自己忘记了他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军事家,论军事水准李绩大叔也未必比得上。
尤其是读到《治兵》这一篇时,更是让他惊叹出声来:“不愧是千古一帝,岳父在文治、武功上的感想,果然非常人所及。”
“咳,咳!”在上首突然传来了一阵干咳。
罗通暗惊,忙抬头望去,却见李世民不知何事已经坐在大殿上了。他脸色有些红红的,有些害羞,也有些高兴,也许是因为喝多了酒,但更大的可能还是自己无意中的那一句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是后世人评价的,在唐朝自然没有。第一次被人如此称呼,自恋的李世民竟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罗通心底暗笑,问道:“岳父,什么时候来的?”
“刚刚不久,见你看的入神,也没有打扰!”李世民端正了姿态,问道:“你刚才看的是《吴子》中的治兵篇?”
罗通笑着点头:“吴起用兵重治,一字一句,可谓字字珠玑!岳父在注解中将其中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练习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李世民道:“吴起本就是卓越的军事治世齐备的了得人物,兵法中本就暗藏治世道理,只是常人不察觉而已。朕如你这般大时,喜欢霍去病,欣赏他那种扫荡八方的气势,二十岁时,改为韩信,认识到用兵重谋,登基以后,朕更为看重吴起,重治。霍去病之强,领秀一时;韩信之强,纵横一生;吴起之强,却能称雄几世。”
罗通心领神会,这是思想境界的提升,霍去病作风强硬,打的匈奴闻风丧胆,但终究只是一时胜负;韩信重谋,每战几乎皆有奇谋,往往以最小的胜利取得最大的战果,为刘邦打下了一个偌大的基业,而吴起重治,即在治兵也在治国,治兵兵强,治国国盛,只有兵强国盛才能真正的横行于世,才能打造一个偌大的帝国,称雄百年。
“吴起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他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这一点朕是万分赞同,所以朕在征讨四方之余,不忘对国家的治理,以免出现如汉武一般的状况。”李世民笑道:“你既然喜欢,这本书朕便送你吧,若对你有所帮助,也是我大唐之福!”他大方的一挥手,将书送给了罗通。
罗通如获至宝地收了起来。
“对了,朕给你的两儿问题儿童还行吧?”李世民笑问。
罗通忙道:“杜荷看不出来,但房遗爱绝对是一个宝贝。这家伙,有一身恐怖的力气,便是怀玉也不如。我刚刚跟他比了一招,差点丢了个大丑!这家伙配上八十斤陌刀、八十斤重甲,简直就是刀枪不入的杀人工具。”
李世民难以置信道:“房遗爱竟然这么厉害?”罗通的天生神力他是知道的,两人也干了几回架,每一次都让罗通以一力降十会的打法搞得头昏脑胀,有力没处使。
房遗爱这样一个纨绔子弟竟让罗通差点丢人,着实让人意外。
“仅以力量而言,他的确恐怖!可惜他学武太晚了!”罗通颇为遗憾的摇头道:“如果像我们这样从小就学武,他的成就无法想象,现在是怎么都跟不上我们了,只要别跟他硬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游斗的法子将他耗死!不过,陌刀手本来就以力量见长,也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直劈、横削就行了!”
李世民笑道:“本想给你搞点麻烦,却不想给了你一个宝贝。你真是我的福星,什么坏事到你这都成了宝。哈哈,玄龄为大唐推荐英才无数,却连自家孩子都看不穷。改天一定要笑话他一次!”
罗通忍不住白了一眼,相处下来,他发现李世民那琢磨不透的性格中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恶劣,尤其是对那些看不顺眼或是得罪他的人,会毫不吝啬的抹黑挤悦。
“你不会是专门来感谢我的吧?你会那么好心?”
罗通汗颜道:“这个,好像还真不是来感谢的!”
“我大人大量,不与你计较。说吧!”望着罗通尴尬的模样,李世民露出了微微的自得,这小子滑不溜手的,让他失态的机会可不多。
“我决定五日后去突厥打劫!”
李世民愣了一愣,道:“有人不同意啊!”
“谁这么霸道?”罗通的语气有些不善。
李世民似笑非笑道:“我!”
“呃……”罗通将后半段话硬生生的掐住了,猜测道:“莫非岳父觉得小打小闹不足以改变战局?”
“正是!”李世民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赞许之色,不愧是自己看中的人,这是他与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刚才商议出来的决定,罗通第一时间领悟,确实不简单,果然是最适合的人选。
罗通双眼发亮道:“是灵州还是代州?岳父放心,搞破坏我最在行了。”
李世民神秘的笑了笑,打开了大唐疆域图,地图非常详细,一眼就能看出什么地方代表什么地方。
从地图上的形势来看,突厥西以金山为界,东着挨着高句丽辽东那一块。不过因为水草丰盛的缘故,突厥绝大部分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细说起来就如中国的版图雄鸡,鸡背上蒙古国的那块地方。
李世民以李道宗镇守灵州,又以李世绩镇守并州、张公瑾坐镇代州,差不多有点呈现东西夹击的形势……看着地图,罗通猜测李世民也许存着的就是东西夹击的的想法。
果然!
李世民取出了三枚棋子代替李道宗、李绩、张公瑾摆在灵州、并州、代州的位置上,并说道:“突厥制霸草原,疆域极为广阔。想要一战而定,绝不容易。我打算到决战之时分兵而击:一路还是以李靖为主,带领李道宗从灵州由西向东攻打突厥,一路张公瑾从代州由东向西攻打…并州李绩负责攻打定襄…然后让夷男自北而南,让他们封锁住突厥的北部,以防他们让北方深处逃窜。”
“分兵四路不是更好吗?”
罗通也取了一枚棋子,放在庆州的方向,道:“出兵之际,药师公出灵州自西向东,张将军出雁门关自东向西,李将军啃下定襄;而中间这一路出庆州朔方由南至北。四路大军分而进兵。然后在辅以北方的夷男便形成了四面合围之势,保管让突厥成为瓮中之鳖。”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便是存着此意。你想啊,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经济嘛!隋末动荡,中原元气大伤,伤得太重,一时间恢复不过来。在这百废待兴之际,贸然长时间的发动对外战争。所消所耗会伤及大唐根基,加重百姓负担。但是目前的情况,我们又不能不打。那怎么办?速战速决,就是用最短时间、最快办法、最强效率、最少物资消灭突厥。”
他用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用坚定、霸道,以及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所以这一战,我大唐将会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突厥荡平,以最强姿态、铁血兵锋告诉草原群雄:比突厥更加强大的大唐王朝来了!”
“大唐战将如云,猛将虎将更是不计可数。但论及最拔尖的三位名将莫过于赵郡王(李孝恭)、李靖、李绩。南方是我大唐的大后方,不容有半点差错,赵郡王动不得!”
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是一员文武双全、身经百战的战将,灭萧铣、定江南……大唐南方的半壁江山几乎是都他打下来的,论起平定天下的军功,李世民与李孝恭是铁打不动的第一、第二。比起领兵打仗,李孝恭更加擅长的是地方治理,担任荆州大总管期间,他大力开置屯田,创设铜冶,将荆州治理的欣欣向荣!
南方初平未久,正需要上马治一军、下马治一方的李孝恭坐镇,而且他擅长的是山地战、丛林战、水战等复杂地型的战争,贸然把他调来北方打不擅长的阵地战,绝不是什么好事!李世民是出了名的知人善用,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罗通有点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只是太意外、太难以置信了,让一个十七岁的人充当一路军主帅,这李世民也真敢想!
呆了半晌,猛吞口水道:“岳父是说,让我来负责由南向北的这一路大军?”
李世民眨着双眼,道:“你认为我这安排如何?”
“儿戏了!”罗通坦然一笑,道:“我知道岳父并不是一个在乎年纪的人,但经验的差距,那是天份无法弥补的。”
“我也觉得儿戏了一些。”
“……”罗通一头雾水。
李世民笑道:“李靖用兵擅于奇擅袭。长于计谋算计;李世绩用兵老练灵活、擅于钻空子。而你擅长打硬仗,除了你,相信这天下也难找出第二个敢以三千人马,正面迎战突厥精骑,还将突厥打得惨败的人物了!你打硬仗狠如虎,剑走偏锋奸似狐,正面大军统帅自然非你莫属了。所以我想调你到庆州,接受都督之位,掌庆、延、绥三州军事,镇守北方边界。如李道宗、张公瑾、李绩一样,镇守之时派人深入突厥境内,调查突厥情况,了解突厥动态,方便日后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方式将突厥拿下。”
“岳父,我不得不说您了,您这决定太疯狂了一些。尉迟敬德、侯君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又都擅打硬仗!哪一个都比我强。”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作为一个皇帝若不懂得臣子的特长,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出色的皇帝。朕也知道敬德、君集之所长,敬德勇则勇矣,然性格暴烈,非最佳人选;君集擅打硬仗,摧凶克敌,所向披靡……但他太傲了,除了我没有人能够让他全心全意听命,歼灭突厥之战是协同作战,哪一方出错都将满盘皆输,我不敢冒那个险。”
“你智勇双全,心胸广阔,容得不同疑义。你唯一缺少领兵的经验,而经验是可以弥补的。我们与突厥决战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你在庆州一两年领兵,这经验不就来了么?更何况大战时,你还有李靖、李道宗、张公瑾、李绩这些最坚固的后盾支持,你怕什么……”
李世民越来越看好罗通的潜力,有这样潜力的人,放眼整个李唐他只是发现两个人,一个侯君集,另一个就是眼前的罗通了,貌似罗通比侯君集的潜力更大,更值得用心培养。
侯君集!
李世民最为器重的后辈之一,从收他如帐下起就看中了他那惊人的军事天赋。带在身旁培养。让房玄龄、杜如晦传授他兵法韬略。策略算计,更是让李靖收他为徒,传授他更高层次的兵法战术。
侯君集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培养下,侯君集各项数值大幅度上升,已经成为文武双全的了得人物。文可成为他的谋士团一员,武能领兵打仗统帅千军还能冲锋陷阵。但是李世民对他还是有些不满意,侯君集的真正天赋在军事上。他需要侯君集成为超越李世绩接近李靖那样的军事统帅,能够为他为将来的大唐开疆扩土。成就辉煌霸业,但是侯君集在军事上的进步却不尽如人意。
以往是没有参照对象,现在有了一个罗通,李世民发现侯君集立刻给比下去了。
在罗通的进步面前,侯君集就像是乌龟爬一样。
罗通有种鼻子发酸的冲动,李世民让他坐镇庆州,破格提拔是其次,他真正的用心是竭尽全力的培养他,希望他迅速成长,成为大唐军事未来的核心。
庆州与梁师都接壤,看似凶险实则不然,因为四周尚有着诸多前辈名将,就算他犯了错,这些前辈也会及时解围,不会给大唐造成任何的损失。
明白了李世民的良苦用心后,罗通慨然道:“那就多谢岳父的信任了!不过这大半年来虽得岳父深入浅出的指点,但那些毕竟是岳父的作战经验,与我可没有丝毫关系!若是一边实战,一边领悟,一边与诸多前辈学习,有朝一日终会形成自己的领兵风格,真要这般,与突厥作战,把握更加足了。”
李世民大赞,对罗通的未来亦更加看好。天赋本就过人,加上这种谦逊不自傲的态度,日后定能大放异彩。想起侯君集,又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侯君集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自太原起兵就跟着他了。有着极其出众的天赋,罗通未顿悟之前,将之视为李唐未来的擎天柱,为了培养他,特地将他推荐给李靖,让李靖授他兵法韬略。但李靖觉得侯君集功利心太重,为了点滴利益不择手段,不为他所喜,便没有倾囊相授,只是象征意义的传授些许用兵之法。结果侯君集却诬告李靖有反心,这让李世民大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