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堂之上,满朝文武重臣此时已经全部失去了理智,场面一片混乱。这个大明最高的权力场此时局面即将失控,一发不可收拾

    “好了!”

    朱祁钰大喝一声,让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的一众文武百官们逐渐恢复一丝冷静,所有人都不在说话,瞪着有些猩红的眼睛,静静的看着朱祁钰,即便是皇帝无法达成他们此时的诉求,他们也是不能答应的。况且,如今的朱祁钰还没有登基成为大明的新皇帝。

    对于这个,端坐在龙椅上的心里也是一清二楚。没做过多沉思,他便做出了决定,和大明此时的处境和安危比起来,冤杀一些人实在是无足轻重。况且,王振党羽即便是亲属也算不上是冤枉他们。

    有了决定,朱祁钰神色肃然的开口,下达了他来到这个世上,登基为大明皇帝之前的第一道圣旨,一道充满了杀戮血腥的圣旨:“王振倒行逆施、仗势欺人,祸国殃民,陷国家于危难,致皇帝于险境,实在是罪大恶极,罪不容恕,传旨大理寺连同刑部等专属部衙诛其九族,及其党羽一个不留。”

    顿了顿,他继续道:“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抄家灭族,其抄家所得所有钱粮全部归于兵部,用于防卫京师所需。”

    “殿下英明、、、、、、!”朱祁钰话刚刚说完,下面大臣便跪了一地,个个泪流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原本有些疯癫的满朝文武此时真的是喜极而泣,抱头痛哭不止。多少年了,一直被阉党欺压,闹得大明天下鸡犬不宁,江河日下。如今,总算是清除了朝堂上这颗最大的毒瘤了。

    看着朝堂上哭作一团的文武百官,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钰则是另一番感慨,难怪历史上土木堡之后大明朝堂上文官势大,直至最后霸占了整个朝堂,成为大明实际上的操控者。

    武将损失和被压制是一方面,但凡有些软弱的人,面对文官的集体发难也让人胆战心惊啊!就入眼前这般。

    况且,大明的皇帝培养系统烂的可怜的,长于宫中太监和妇人手中的皇帝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面对如此情况而保持强势和冷静的。

    文武的失衡,让这些文官没了相互制衡的对手,皇帝又管不了,甚至是不敢管,时间一长,文官心中便会滋生出本不该有的贪念欲望,党羽林立,争权夺利,贪污成俗,导致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

    一场由王振党羽,或者说是正邪相抗从而引发的危机得以解除,让朱祁钰稍稍松了口气。

    他却不知道,历史上由此引发的大明历史上第一次朝堂大暴动可是流了血,闹出了人命的。那些被暴怒冲昏了脑子的大臣可是不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了,而是变成了暴民,活活打死了王振提拔的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和两个宫中的大太监,其血腥程度,让人胆寒。

    不过随着朱祁钰这道旨意的下达,原本本该在朝堂上被情绪失控的大臣活活打死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等同样在劫难逃,只不过下场好了一些,不是被活活围殴致死,而是被一刀砍了脑袋,也算是死之前少受了罪了

    随着这诛杀王振亲族及其党羽的旨意下达,京师之内立刻开始了清洗王振党羽的工作。

    由于王振死在土木堡的乱军之中,加之土木堡一役的悲惨结果,清缴王振党羽的工作没有丝毫的阻碍,进展的异常顺利。

    本就已经显得岌岌可危的京师,经由此事更是闹得人心惶惶,整个京师风声鹤唳,无数原本风光无限的官宦人家顷刻间不但倾家荡产,就连命都被拿了去。

    对待政敌所有人都是异常铁血无情的。三司负责辨别拿人,只要是和王振有牵连的,无论官职大小,无需审判,直接斩立决,抄其家,灭其族。

    一时间午门之前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除了京师内外,象征着最高权利和地位的大明皇宫之内自然也免不了展开了一场大清洗,目标对象自然都是原本王振提拔起来的心腹党羽。

    相比于外庭,皇宫里王振培植的党羽属下更是不少。

    不过,处理起来也方便很多。

    当然了,宫内的清洗自然轮不到外臣来处置。

    沉鱼落雁原本就是负责朱祁钰生活起居以及安全的贴身人员,这种事情自然便是由她们二人负责。

    而且,不日之后朱祁钰就要登基称帝,自然是要住进这皇宫之中的,刚好趁着这个时候大肆清洗一番,也是很不错的一个机会。

    二人不要看都是弱女子,杀起人来也丝毫不见手软。

    无数的太监宫女以及宫中禁卫军都有大量被拿下。

    外外庭的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抄家灭族相比,内宫的太监宫女们抄家是一定的,灭族却没有,但是当事人却也全部都被砍了脑袋。

    京师内外,在土木堡之后,大肆党同伐异之事愈演愈烈,短短几天时间,因为涉及王振党羽而被株连的满朝文武,宗室勋贵就超过了万人之多。

    宫外的朱祁钰懒得去管,况且,现在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去管。

    皇宫里的大清洗虽然同样血腥味十足,却没有滥杀无辜的意思。对于那些没有牵扯到王振党羽身上的宫女太监们,都被赶到了孙太后居住的西宫之中。

    至此,皇宫里的大清洗算是彻底结束了。

    太监和宫女大部分被杀,少部分都被从东六宫赶到了西六宫。

    除此之外,原本居住在后宫也就是东后宫的妃子,皇子,公主等,也都被撵了出来,同样送到了西六宫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几个妃子也被砍了脑袋,理由自然是王振党羽。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屠杀太监,宫女和禁卫军,孙太后虽然有些不喜,倒也没有说什么,钱皇后除了哭泣和想念她的夫君之外,其他事情也是不管不问,倒是让沉鱼落雁轻松不少。

    她们施展起来也是更无顾忌。

    很快,宫中便焕然一新,除了西后宫人满为患之外,整个东六宫竟是一个人都没有,宫女太监一个不留,皇宫禁卫军也同样如此。

    而不久后,一批约莫千人的队伍便进驻了东后宫之中,他们有男有女,年级都不大,各个沉稳老练,自此后将负责整个东后宫的一切事宜。

    当然,这其中没有一个身体不全的。

    朱祁钰是不喜欢太监的,除了争权夺利,身上的那股味道也让人受不了。而且,太太不人道。

    所以,当他还是王爷的时候就不曾用过一个太监,哪怕是皇帝非要派个太监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以及处理王府事宜,都被他给打跑了。

    如今即将当了皇帝,太监自然也不要的。他早已为此做了准备,秘书,护卫等都已经培养好了。

    当然了,太监暂时也不会全部都被取消,毕竟整个皇宫之中太监的数量不少,都打法了出去,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很多人甚至会被饿死。况且,皇宫之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他们的存在。

    所以,很多太监都被安排到了前宫以及西后宫。

    当然,这个时候负责收进太监,并给太监净身的地方早已经被朱祁钰直接下旨给关了,日后再也不会有新的太监进入皇宫了。

    至此,大明皇宫之内也在大肆清洗一番后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一方是以孙太后,钱皇后等为首的西六宫。一边则是以朱祁钰这个即将登基为帝的新皇帝日后居住的东六宫。

    按照规矩,这是不合规矩的。

    不过,朱祁钰坚持如此,孙太后和钱皇后没有人出来反对,事情便就这样默认的下来。

    、、、、、、、

    皇宫内的处置清洗,杀了不少人,自然也留下了不少的位置。虽说东后宫插不上手,西后宫以及前宫还是需要人手的,这个时候,原本在宫中不得志,被王振排挤的那些太监却是赶上了好时机,纷纷上位。

    金英,成敬,兴安分别成了权力最大的三个大太监。

    由皇帝直接掌控的天子亲军锦衣卫以及东厂,朱祁钰自然也不会放过,但是他如今尚未登记称帝,想要掌控清洗自然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但是,以他如今的情势局面,掌控这两个暴力机构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想要彻底的收为己有,安排自己人掌控,还需要时间。

    不管外面局势如何,朝堂之上以及皇宫之内,因为大清洗过后,大家如今也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弟兄了。

    此时,最起码,大明最高的权力机构朝堂和皇宫已经剔除了毒瘤,正等待着新生。

    其他地方不说,在一些现如今上位的太监看来,当今监国,未来的皇帝朱祁钰还是比较奇怪的。甚至,在他们看来绝对是怪异之极,不但一直不纳王妃,就连以前王府中都没有一个太监,全部都是一些收养的乞丐。

    当初因为这个还曾多次被大臣弹劾,那时候太皇太后尚在,正统皇帝也颇多照顾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事宜便随了他去。

    不然,这皇宫之中二十四监大太监的位置也轮不到他们。

    唯一可惜的是,近身伺候的事情却落不到他们身上了,就连大太监金英也近不了身,只能远远地吊着。没看到由两男两女四个年岁不大,但却都极为沉稳靓丽的侍从一步也不离的跟在王爷身边吗。

    看着郕王殿下,未来的皇帝陛下此时正兢兢业业的批改奏折,远处,几个刚刚手握大权的太监都不由的暗自点头。

    新君相比于正统皇帝单在勤政上,是尤为让人称赞了。如此长时间的批阅奏章换做正统皇帝,恐怕早就不耐烦的扔给了大太监王振了吧。

    看来大明中兴有望了!

    想想当前段时间的惶恐,他们就恍如梦中一般。

    当土木堡兵败,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京师的时候、、、、、、

    所有人都感觉眼前一黑,原本万无一失,顷刻间就能大胜的大军转眼间竟然败的一套糊涂,所有人都震撼万分,万万想不到是这个结果。

    天塌地陷!绝对是天塌地陷。

    谁也不曾想过皇帝御驾亲征竟然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无数文官武将战死,最为精锐的京师三大营全军覆没,靖南遗留损失殆尽,无数粮草武器更是损失惨重。

    国家群龙无首,还要面对随时都有可能进攻京师,以十万战胜二十万的大明精锐的瓦剌铁骑,京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祥和,所有人都惊惶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皇宫中孙太后和钱皇后哭成一团,大臣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跳脚却又没有办法。

    最终,还是监国郕王朱祁钰怒喝重臣,陈处利弊,召集朝中文武百官共议对策,并派遣禁军全城大锁造谣生事之徒,大开杀戒之后,恩威并施之下,京师方才逐渐安定下来。

    朝中众臣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各个衙门也都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朱祁钰的表现让人吃惊,这个原本名声并不好,一直也没有被众人看上眼,甚至一直被人忽视,不曾外放镇藩的王爷的表现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正统皇帝虽然被浮,但是并没有归天,理应救回,但是如今朝局动荡,社稷不稳,而且被浮皇帝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威胁国家安危,社稷崩裂的罪魁祸首。所以,废君立新刻不容缓。

    这也是解决大明眼下巨大危机的根本。毕竟群龙无首之下,一切都无法正常运转。

    于是,经过一番暗中商议之后,以四朝元老王直为首的一批文官武将提议放弃被俘的正统皇帝,另立新君,以应对眼前大明所遇到的危机,扶大厦于将倾。

    对此,所有人都一件极为一致。

    确定了要放弃正统皇帝朱祁镇,那么这个在危急时刻登基为帝的皇帝人选则成了众人争执的问题了。

    按照大明祖制,新帝应由上一任皇帝的皇子继位。可是皇子年少,才三岁。换做平日的话,继位为帝满朝文武大臣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可是,如今适逢国难,大明朝廷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危局,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断送大明江山社稷。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带领众人共赴国难,打赢这场硬仗的皇帝,而不是一个少不更事的稚子皇帝。

    这个时候皇长子朱见深可就不是最佳人选了。

    加上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后的种种表现,于是,一些大臣便将目光瞄向了这段时间临危不惧,沉稳处置朝中大小事务,稳定朝局人心的监国郕王朱祁钰。

    拿定了主意,也确定了新君人选,接下来便是要说服其他大臣,以及虽然没有什么权势,但却可一言废立皇帝的太后孙太后点头答应才行。

    、、、、、、

    早在皇帝朱祁镇听信大太监王振的话,率军亲征之前,就已经安排待他亲征之后,国家大事由郕王监国负责处理,而关系到宗庙社稷的事情,则由太后,也就是皇帝的母亲孙太后负责拿主意,可以一言而决。

    这也是为了限制朱祁钰的权利,防止他做大,到时候尾大不掉的原因。

    因此,只要孙太后点头,皇帝的废立便会很快的进行下去。

    这也是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的,搬起石头砸的确实自己、、、、、、

    孙太后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哪怕如今他归为皇太后,权倾天下,眼界认知都发生了巨大得变化,很多东西也是没有改变的,野心以及对权利的欲望自然也没有出现在她的身上,垂帘亲政这种事情她也并不想做,只希望过平静安逸的生活。

    吕后,慈禧这个的女强人,甚至武则天这种掌控天下人生死的帝王都不是她想要的。不然,九岁登基的朱祁镇这个时候能不能亲政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当土木堡打败,皇帝被俘,需要另立新君的时候,孙太后虽然心中百般不愿,也不得不考虑江山社稷的问题,面对众大臣废立君王的请求,孙太后也是赞同的。

    但是,关于新君这个问题上,孙太后的想法和以王直于谦为首的众多大臣出现了偏差。

    不止孙太后,钱皇后以及很多大臣都希望拥力被俘的正统皇帝嫡子,三岁的皇子朱见深成为新君,继承大统。

    因为根据祖制朱见深乃是朱祁镇长子,继承皇位顺理成章。

    但是以于谦,王直为主的一些主战派大臣自然并不认同,他们已经认可了监国郕王,理由自然也是很充分的。

    郕王朱祁钰的年岁和正统皇帝相差不多,已经成年,且还是皇帝钦旨的监国,处置国事井井有条,很有章法。在此危难关头,继承大统,更有利于让国家尽快的平稳度过难关。

    支持朱见深继位的大臣们自是一力反对,就连孙太后也不认同,认为此意违背祖宗定制,不合祖规。

    况且皇帝虽然被俘,皇帝长子尚在。至于说朱见深年少,众大臣辅佐,如同正统皇帝继位时一般,同样可行。

    “值此主少国疑,至此危机时刻,郕王继承大位乃是民心所向,若是皇子继位不能服众,一些需要皇帝出面的事情未必能够做好。”

    “且当也先胁迫太上皇时,新君面对太上皇时又该如何自处?是顾忌父子之情,拱手葬送我大明江山基业。还是背上不孝之名,被人口诛笔伐,传讲出去,岂非让我大明难堪?!!!!!”

    面对众人的责问,反对,于谦排众而出,怒视众人,口出如刀,陈明利害,让众人无言以对。

    最终,太后无奈点头,认同于谦等人的提议,让朱祁钰继承大位,登基为大明新帝。

    但是这一个前提,孙太后不顾哭泣的钱皇后,以及众多大臣的苦苦哀求,冲着于谦等喜怒不可控的众大臣道:“郕王登基,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祖宗基业,哀家可以认同。但是郕王登基之后必须立刻下旨立见深为皇太子,日后还政于见深!不然,哀家绝不同意郕王登基为帝。”

    对此,众人虽然有心拒绝,却也知道这是太后的唯一条件。不答应,则新君不能立,社稷动荡就不能尽快改变。权衡利弊之下,兵部侍郎于谦大胆应允,直接待监国郕王朱祁钰答应了下来。

    至于如何给朱祁钰解释,还是等度过眼前的危局之后再说吧。

    这算是双方众人的妥协。

    、、、、、、

    于是,在此危难时刻,监国郕王朱祁钰被拥力成为新君,继承大统,统御大明江山社稷。

    所以,在监国不久,土木堡一役传入京师后的第五天,监国郕王朱祁钰便直接成了大明储君。

    而这一切,他虽然不曾插手,却心知肚明。

章节目录

大明天子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俏皮的毛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俏皮的毛豆并收藏大明天子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