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金氏的秘密(三更)
“天下无不是的爹娘,我们做儿子,只能劝你,多善待我娘。”
“你看二伯,二妈走了,他一个人形影单只,多可怜?”
杨永仙这比方一打,堂屋里众人都唏嘘惋惜着。
唯有杨若晴撇了撇嘴。
二伯是二伯,大伯是大伯。
指不定啊,大伯心中还巴不得大妈死掉。
然后他就彻底的没了约束,把‘妇女之友’这个称呼用到实处。
没有了家里的聋哑婆娘绊脚,十里八村,想跟哪个寡妇浪就跟哪个寡妇浪。
视线重回这边。
杨华安对自己这个秀才儿子的话,还是有点忌惮的。
养儿防老嘛,四个儿子里面,长子永仙可是秀才。
将来老了少不得要依仗大儿子。
于是,杨华安哼哼了几声,算是对杨永仙的话做了个默认。
等到人都散得差不多了,堂屋里就剩下杨若晴和孙氏杨华忠以及鲍素云几个的时候。
孙氏和鲍素云在那收拾堂屋,杨若晴凑了过来,帮着孙氏洗茶碗。
一边跟她打听杨华安和金氏的事情。
“娘啊,我就觉着很纳闷啊,我大伯当初可是老杨家悉心培养的念书人,长得也高高大大,端端正正。”
“我爷奶不说给他寻个十里八村的村花做媳妇吧,怎么着也得找个不聋不哑的健全人啊。”
“咋会找到大妈呢?”
“还有啊,这么多年了,老杨家的亲戚朋友里面,可从没见过大妈娘家来人。”
“也没听二哥他们说过嘎公嘎婆啥啥的,这是咋回事呀?”
杨若晴问。
一旁正在弯身扫堂屋地的鲍素云也朝这边望来,显然也很好奇。
孙氏抿嘴一笑,“这事儿啊,你们问我,我也不说不上来啊。”
“咋,娘你也不晓得?”杨若晴又问。
孙氏摇头,“我也觉着纳闷,进老杨家十几年了,也没见你大妈走过亲戚回过娘家。”
“不止咱纳闷,全村人怕是都在纳闷呢。”孙氏道。
杨若晴想了下:“那我爹呢?我爹晓得不?”
话音刚落,杨华忠就从外面进来了。
汉子今个心情好,夜里多喝了几盅酒,脸膛红通通的。
“爹,你过来,我们有事要跟你打听。”
杨若晴直接朝杨华忠那摆了摆手,召唤。
杨华忠笑呵呵来到她面前,一脸的宠溺:“闺女,啥事儿啊?”
杨若晴便把刚才那疑惑说了一遍。
杨华忠挠了挠头:“哎呀,这还真是把我给问着了,我还真不晓得。”
“啊?”杨若晴讶了下。
“爹你也不晓得啊?”她问。
杨华忠道:“是啊,这事儿,你爷奶压根就没提过,从前你四叔不懂事问了一句,还被你奶打了一顿。”
“打那后,大家再不敢问了。”他道。
这话,越发勾起了杨若晴和孙氏鲍素云等的好奇心。
女人嘛,好奇心是与身俱来的。
孙氏对杨华忠道:“算算年纪,你大哥大嫂成亲的时候,你也跟大安差不多的年纪。”
“家里办喜事,吹吹打打的那么热闹,咋说你也该晓得一点,听到一点大人的风声啊?”孙氏问。
杨华忠摇头:“这你就错了。”
“大嫂是童养媳,在我记事起,她就在我家,她比大哥还要大一岁呢。”
“至于她之前是谁家的姑娘,我们都不晓得。”
“成亲的时候,也就办了咱村里人的酒席,没有半个娘家人,婚后也没回门。”杨华忠道。
原来金氏是童养媳?
杨若晴眯起眼,在那猜测。
古代人家稍微有点条件的,都喜欢弄童养媳来家里。
一来可以帮忙干活,帮忙带孩子,相当于一个小保姆。
童养媳长大了,可是看着跟自家儿子匹配婚事。
童养媳相当于半个闺女,打小养大,知根知底。
娶个新媳妇进门,还得调教。童养媳就不用了,而且,受欺负了,也没有娘家人过来撑腰。
将来二老上了年纪病了赖床上,童养媳的媳妇在床前端药送水,也更自在。
哎呀呀,万恶的旧社会啊。
见杨华忠说完这些,又去了后院。
而堂屋里,孙氏和鲍素云的心思,显然被金氏的身世给勾了起来,上不去又下不来。
杨若晴对孙氏和鲍素云神秘一笑。
“娘,五婶,问不出来没事儿,回头我找个人去跟我奶那打听,就啥都出来了!”她道。
“啊?谁去打听呀?”孙氏问。
杨若晴道:“还能有谁?当然是我小姑呀!”
孙氏和鲍素云都怔了下,“晴儿你还是莫整那些吧,回头被你爷奶晓得了,得骂你。”
孙氏接着道:“你爹和四叔他们合计了,明日是七月半,这个月是鬼月不宜办喜事。”
“等到八月初二,是好日子,给你二哥和八妹把婚事给办了!”
听到孙氏这话,杨若晴整个都激动起来。
“这么快呀?前面那些流程都不走了吗?”她问。
孙氏摇头道:“不走了,一切从简。”
“等到你二哥他们成亲了,接下来就轮到你和棠伢子了,这个赶个的,今年这下半年喜事连连,忙着呢!”妇人又道。
听到自己和骆风棠的事,杨若晴的脸也红了。
“那啥,我和棠伢子的事不急……新宅子都还没盖好呢……”
她捏着自己的衣裳角,说着心口不一的话,目光有点闪烁。
知女莫若母,孙氏见状,慈爱一笑。
“你爹说了,瘟疫过去了,即刻就把新宅子的事情重新做起来,紧锣密鼓,不耽误!”
……
隔天,是七月十五。
农历的鬼节。
以往那些年,每到鬼节,大家也就是买点香纸炮仗啥的回来,去祖宗坟头烧一下。
因为七月半的鬼节正处暑天中间,很热。
有的人家不想跑那么远的山路,就在村后的河边找块空地给烧了。
祭品一摆,炮仗一放,走个过场的事。
然后,主要目的就是用这一季新收的米,磨成米粉。
跟五花肉和野菜揉在一块儿,做米粉粑粑过节打牙祭。
可是今年的七月半鬼节,对于乡亲们来说,却是有史以来,最为沉重,悲痛的一个节日。
“你看二伯,二妈走了,他一个人形影单只,多可怜?”
杨永仙这比方一打,堂屋里众人都唏嘘惋惜着。
唯有杨若晴撇了撇嘴。
二伯是二伯,大伯是大伯。
指不定啊,大伯心中还巴不得大妈死掉。
然后他就彻底的没了约束,把‘妇女之友’这个称呼用到实处。
没有了家里的聋哑婆娘绊脚,十里八村,想跟哪个寡妇浪就跟哪个寡妇浪。
视线重回这边。
杨华安对自己这个秀才儿子的话,还是有点忌惮的。
养儿防老嘛,四个儿子里面,长子永仙可是秀才。
将来老了少不得要依仗大儿子。
于是,杨华安哼哼了几声,算是对杨永仙的话做了个默认。
等到人都散得差不多了,堂屋里就剩下杨若晴和孙氏杨华忠以及鲍素云几个的时候。
孙氏和鲍素云在那收拾堂屋,杨若晴凑了过来,帮着孙氏洗茶碗。
一边跟她打听杨华安和金氏的事情。
“娘啊,我就觉着很纳闷啊,我大伯当初可是老杨家悉心培养的念书人,长得也高高大大,端端正正。”
“我爷奶不说给他寻个十里八村的村花做媳妇吧,怎么着也得找个不聋不哑的健全人啊。”
“咋会找到大妈呢?”
“还有啊,这么多年了,老杨家的亲戚朋友里面,可从没见过大妈娘家来人。”
“也没听二哥他们说过嘎公嘎婆啥啥的,这是咋回事呀?”
杨若晴问。
一旁正在弯身扫堂屋地的鲍素云也朝这边望来,显然也很好奇。
孙氏抿嘴一笑,“这事儿啊,你们问我,我也不说不上来啊。”
“咋,娘你也不晓得?”杨若晴又问。
孙氏摇头,“我也觉着纳闷,进老杨家十几年了,也没见你大妈走过亲戚回过娘家。”
“不止咱纳闷,全村人怕是都在纳闷呢。”孙氏道。
杨若晴想了下:“那我爹呢?我爹晓得不?”
话音刚落,杨华忠就从外面进来了。
汉子今个心情好,夜里多喝了几盅酒,脸膛红通通的。
“爹,你过来,我们有事要跟你打听。”
杨若晴直接朝杨华忠那摆了摆手,召唤。
杨华忠笑呵呵来到她面前,一脸的宠溺:“闺女,啥事儿啊?”
杨若晴便把刚才那疑惑说了一遍。
杨华忠挠了挠头:“哎呀,这还真是把我给问着了,我还真不晓得。”
“啊?”杨若晴讶了下。
“爹你也不晓得啊?”她问。
杨华忠道:“是啊,这事儿,你爷奶压根就没提过,从前你四叔不懂事问了一句,还被你奶打了一顿。”
“打那后,大家再不敢问了。”他道。
这话,越发勾起了杨若晴和孙氏鲍素云等的好奇心。
女人嘛,好奇心是与身俱来的。
孙氏对杨华忠道:“算算年纪,你大哥大嫂成亲的时候,你也跟大安差不多的年纪。”
“家里办喜事,吹吹打打的那么热闹,咋说你也该晓得一点,听到一点大人的风声啊?”孙氏问。
杨华忠摇头:“这你就错了。”
“大嫂是童养媳,在我记事起,她就在我家,她比大哥还要大一岁呢。”
“至于她之前是谁家的姑娘,我们都不晓得。”
“成亲的时候,也就办了咱村里人的酒席,没有半个娘家人,婚后也没回门。”杨华忠道。
原来金氏是童养媳?
杨若晴眯起眼,在那猜测。
古代人家稍微有点条件的,都喜欢弄童养媳来家里。
一来可以帮忙干活,帮忙带孩子,相当于一个小保姆。
童养媳长大了,可是看着跟自家儿子匹配婚事。
童养媳相当于半个闺女,打小养大,知根知底。
娶个新媳妇进门,还得调教。童养媳就不用了,而且,受欺负了,也没有娘家人过来撑腰。
将来二老上了年纪病了赖床上,童养媳的媳妇在床前端药送水,也更自在。
哎呀呀,万恶的旧社会啊。
见杨华忠说完这些,又去了后院。
而堂屋里,孙氏和鲍素云的心思,显然被金氏的身世给勾了起来,上不去又下不来。
杨若晴对孙氏和鲍素云神秘一笑。
“娘,五婶,问不出来没事儿,回头我找个人去跟我奶那打听,就啥都出来了!”她道。
“啊?谁去打听呀?”孙氏问。
杨若晴道:“还能有谁?当然是我小姑呀!”
孙氏和鲍素云都怔了下,“晴儿你还是莫整那些吧,回头被你爷奶晓得了,得骂你。”
孙氏接着道:“你爹和四叔他们合计了,明日是七月半,这个月是鬼月不宜办喜事。”
“等到八月初二,是好日子,给你二哥和八妹把婚事给办了!”
听到孙氏这话,杨若晴整个都激动起来。
“这么快呀?前面那些流程都不走了吗?”她问。
孙氏摇头道:“不走了,一切从简。”
“等到你二哥他们成亲了,接下来就轮到你和棠伢子了,这个赶个的,今年这下半年喜事连连,忙着呢!”妇人又道。
听到自己和骆风棠的事,杨若晴的脸也红了。
“那啥,我和棠伢子的事不急……新宅子都还没盖好呢……”
她捏着自己的衣裳角,说着心口不一的话,目光有点闪烁。
知女莫若母,孙氏见状,慈爱一笑。
“你爹说了,瘟疫过去了,即刻就把新宅子的事情重新做起来,紧锣密鼓,不耽误!”
……
隔天,是七月十五。
农历的鬼节。
以往那些年,每到鬼节,大家也就是买点香纸炮仗啥的回来,去祖宗坟头烧一下。
因为七月半的鬼节正处暑天中间,很热。
有的人家不想跑那么远的山路,就在村后的河边找块空地给烧了。
祭品一摆,炮仗一放,走个过场的事。
然后,主要目的就是用这一季新收的米,磨成米粉。
跟五花肉和野菜揉在一块儿,做米粉粑粑过节打牙祭。
可是今年的七月半鬼节,对于乡亲们来说,却是有史以来,最为沉重,悲痛的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