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桉家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匹唐三彩的奔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唐三彩,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具艺术价值。三彩器正表现出唐代各种实际生活所应用的器物,而在这些器物中,却把当时社会生活的形态很完备的呈现出来,由此获知殉葬的明器与其他器物的形制与数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阶,以及门第的大小而定。例如唐礼明器之制,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挺马偶人高一尺。其他音乐队、童仆之属、威仪服玩,亦各视其生前之品秩而定之。初唐之末期,始兴厚葬之风,其后自盛唐至中、晚唐,厚葬之风益甚,舁明器而行街衢,陈墓所,奏歌舞音乐,张帷幕,设盘牀,以造花、人形、饮食施路人,殆如祭祀。因为唐代讲究以三彩明器作为陪葬品,所以,从清末建筑河南汴洛铁路以来,在洛阳北郊邙山等地之唐墓中,先后发掘为数颇多之三彩器与俑像。唐三彩不论其形制与色彩之施化,均具极高之艺术意匠,乃引起日本、欧美各国人士之注目,而以高价购藏,从此唐三彩遂被列入世界艺术之一部分。以上引自君友会王爱君美术文献《唐三彩》。唐三彩制作最盛之时为开元、天宝至大历年间(公元七一三~七六六年)。其艺术成就是震古铄今,闻名中外的。唐三彩是由一个健全强明的朝代所启毓而成,同时,它也具体而活跃的反映出此一健全强明的时代精神。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括许多外来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史籍中关于唐三彩的记载甚少,所以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常见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联想起当年骆驼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景象。
出土的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引起了着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和赞赏。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出土地区主要集中在洛阳市北的邙山,市南的关林、龙门和市西的谷水一带,其中洛阳市内出土唐三彩的地点就多达20处以上,所出三彩数量至少500件之多。洛阳出土的唐三彩系本地烧造,一则因为洛阳市北的邙山就有生产唐三彩的原料———白色高岭土,二则因为距离洛阳不远的巩义市大、小黄冶村发现了烧制唐三彩器的窑址,经1976年以来进行的多次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窑具、模具和三彩器等,充分证明了唐代陶器烧造技术方面的先导地位。
1976年,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洛阳附近的巩县(今巩义市)大、小黄冶村见到了一条有着两个名字的小河。在上游的白冶河畔,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白色陶瓷,那么下游的黄冶河畔会发现什么呢?学者们向被称为“黄冶河”的下游进发。荒凉的河畔几乎没有道路,学者们细细地搜寻着,他们似乎谁也不知道能找到什么。
一块彩色陶片映入眼帘,刹时间,活跃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古窑址终于出现在了“黄冶河”畔。随着发掘的深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因为在这一座座古窑里,存留最多的竟然是唐三彩的陶片。几十年的期盼终于有了结果,唐三彩的窑址找到了,“黄冶河”就是烧制彩陶的地方。
现在的黄冶河畔早已没有了作坊的踪影,唐代工匠们的工作环境也已无从考察。值得庆幸的是,现代的制作工艺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代的传统,我们还能通过现代人的工作,来了解唐三彩的生产过程。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溶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5]。
制作唐三彩,是先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烧制,待冷却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800℃即可。
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器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唐三彩在唐代时期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畅销海外。还在印度、日本、朝鲜、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唐三彩。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当时的国际场上,唐三彩就已负有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竞相收藏。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白、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的基本成型方法包括轮制、模制、雕塑三种,在一件器物上,几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轮制,是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质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入土内,上端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日用器皿中杯、盘、碗、碟、瓶、炉、壶、罐等,多采用轮制成型。模制,与近代陶瓷制造业中的手法挤浆法相类似。多用于制作形状简单的小件物品。模制成型分单模和合模两种。单模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而成,这种单模适合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他小附件。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合模适用于生活器皿、佣、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雕塑成型多适用于大型的佣类和复杂的器皿。一件较为复杂的三彩器的制作,需要用多种成型手段。
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是造型、釉色、胎质、产地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唐三彩,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具艺术价值。三彩器正表现出唐代各种实际生活所应用的器物,而在这些器物中,却把当时社会生活的形态很完备的呈现出来,由此获知殉葬的明器与其他器物的形制与数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阶,以及门第的大小而定。例如唐礼明器之制,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挺马偶人高一尺。其他音乐队、童仆之属、威仪服玩,亦各视其生前之品秩而定之。初唐之末期,始兴厚葬之风,其后自盛唐至中、晚唐,厚葬之风益甚,舁明器而行街衢,陈墓所,奏歌舞音乐,张帷幕,设盘牀,以造花、人形、饮食施路人,殆如祭祀。因为唐代讲究以三彩明器作为陪葬品,所以,从清末建筑河南汴洛铁路以来,在洛阳北郊邙山等地之唐墓中,先后发掘为数颇多之三彩器与俑像。唐三彩不论其形制与色彩之施化,均具极高之艺术意匠,乃引起日本、欧美各国人士之注目,而以高价购藏,从此唐三彩遂被列入世界艺术之一部分。以上引自君友会王爱君美术文献《唐三彩》。唐三彩制作最盛之时为开元、天宝至大历年间(公元七一三~七六六年)。其艺术成就是震古铄今,闻名中外的。唐三彩是由一个健全强明的朝代所启毓而成,同时,它也具体而活跃的反映出此一健全强明的时代精神。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括许多外来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史籍中关于唐三彩的记载甚少,所以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常见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联想起当年骆驼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景象。
出土的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引起了着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和赞赏。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出土地区主要集中在洛阳市北的邙山,市南的关林、龙门和市西的谷水一带,其中洛阳市内出土唐三彩的地点就多达20处以上,所出三彩数量至少500件之多。洛阳出土的唐三彩系本地烧造,一则因为洛阳市北的邙山就有生产唐三彩的原料———白色高岭土,二则因为距离洛阳不远的巩义市大、小黄冶村发现了烧制唐三彩器的窑址,经1976年以来进行的多次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窑具、模具和三彩器等,充分证明了唐代陶器烧造技术方面的先导地位。
1976年,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洛阳附近的巩县(今巩义市)大、小黄冶村见到了一条有着两个名字的小河。在上游的白冶河畔,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白色陶瓷,那么下游的黄冶河畔会发现什么呢?学者们向被称为“黄冶河”的下游进发。荒凉的河畔几乎没有道路,学者们细细地搜寻着,他们似乎谁也不知道能找到什么。
一块彩色陶片映入眼帘,刹时间,活跃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古窑址终于出现在了“黄冶河”畔。随着发掘的深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因为在这一座座古窑里,存留最多的竟然是唐三彩的陶片。几十年的期盼终于有了结果,唐三彩的窑址找到了,“黄冶河”就是烧制彩陶的地方。
现在的黄冶河畔早已没有了作坊的踪影,唐代工匠们的工作环境也已无从考察。值得庆幸的是,现代的制作工艺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代的传统,我们还能通过现代人的工作,来了解唐三彩的生产过程。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溶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5]。
制作唐三彩,是先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烧制,待冷却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800℃即可。
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器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唐三彩在唐代时期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畅销海外。还在印度、日本、朝鲜、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唐三彩。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当时的国际场上,唐三彩就已负有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竞相收藏。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白、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的基本成型方法包括轮制、模制、雕塑三种,在一件器物上,几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轮制,是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质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入土内,上端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日用器皿中杯、盘、碗、碟、瓶、炉、壶、罐等,多采用轮制成型。模制,与近代陶瓷制造业中的手法挤浆法相类似。多用于制作形状简单的小件物品。模制成型分单模和合模两种。单模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而成,这种单模适合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他小附件。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合模适用于生活器皿、佣、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雕塑成型多适用于大型的佣类和复杂的器皿。一件较为复杂的三彩器的制作,需要用多种成型手段。
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是造型、釉色、胎质、产地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