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910
闺门秀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910
她的孙子留下来。皇帝这个决定,必然不曾问过太后的意思。
众宗室们可以暗中议论纷纷,猜想皇帝的用意。但汾阳王与汾阳王太妃却没有这个耐性。皇帝旨意都下来了,令他们回南,他们就拖不了几天了。在离开之前,必须得把皇帝的用意弄清楚了才行。汾阳王世子还是少年人,一个人留在京里。没个长辈看顾,天知道会不会学坏?他的新婚妻子必须留下来陪他,可是新媳妇连老太妃与王妃都未拜见过,似乎也不合规矩。最重要的是,皇帝究竟想要对他们汾阳王府做什么?!
然而皇帝面对汾阳王母子的试探,表现得很平静,很淡然,除了态度不够亲切以外,看不出有什么不对。他只是说,想要宗室子弟多读点儿书。进学明理,别总是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一点实事都不干。
汾阳王压根儿就不信!宗室子弟里又不是没有聪明能干的,现就有一个高桢伫在那儿呢,又有拥立之功,还是皇帝的亲侄子。除他以外,京城宗室子弟中也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文武都来得,怎不见皇帝有提携的意思?既没有这个意思,那他们家的孩子又何必受那个苦?汾阳王世子在嘉定也有读书习武。并不曾荒废了岁月,横竖他不是纨绔子弟就行了,何必非得逼得他与家人分隔千里呢?
皇帝没有给出回答,汾阳王太妃便去太后面前求。
太后其实也十分意外。她生小儿子的气,已经有些时日,皇帝低声下气地哄她,她也渐渐有些回转的意思了,只是对小儿子依然有几分戒心,时刻要提防着他会对大儿子不利罢了。汾阳王府几时得罪了小儿子?她完全没有头绪。
汾阳王太妃见状。倒隐隐有个猜想了。新孙媳妇认亲的那一日,广平王也过来了。见他双眼复明,自家儿子便欢喜地恭贺了一番,又与他一同答应了另一位王爷的邀请,前去赴一个诗会。兴致来时,他还与广平王一边小酌,一边聊了好长一段时间。广平王在嘉定居住时,两人时时有机会相处,本就比旁人都更亲厚些。那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汾阳王一时欢喜,还连说了好几遍:“复明了就好,你这一身的才学、本事,若是真个做了瞎子,岂不可惜?今后你又可以大展鸿图了,我真心为你高兴。”
难道就是因为这几句话而惹的祸?可这话里又有哪一句说错了呢?
若只是这个原因,孙子在京中倒不至于有什么危险。汾阳王太妃一边故意用闲聊的方式,将当日的情形告知太后,一边在心中暗暗盘算着,今年是不成了,来年开春后,是不是让儿子上个折子,推说自己或者婆婆病了,让孙子孙媳妇回南侍疾,好把他们小两口给解救出来?
汾阳王太妃能想到的事,太后也很快就想到了。先前她只是不知道汾阳王都说过些什么罢了,如今知道了,心中顿时添了几分怒气。当着妯娌的面,她不好发作出来,可是等人走了,她就忍不住摔了杯子。
小儿子的猜忌之心,果然不曾减弱半分。连其他宗室都受到迁怒了,皇帝难不成真的容不下他的同胞亲哥哥?!
太后又是生气,又是难过,召了皇帝来问,皇帝又拿那一番搪塞汾阳王的话来搪塞她。太后心中认定小儿子在骗自己,心中醒悟,自己的话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大概没什么约束力了。她一边伤心,一边担忧大儿子和大孙子的未来,彻夜难眠,第二天就病倒了。
太后病情渐渐重了,皇帝也郑重起来,一边命太医院用心医治,一边宣广平王父子入宫侍疾。他其实也明白,母后这是在担心皇兄呢。他心里有几分酸涩,但也认为有皇兄陪伴,母后应该会好得快些。
谁知道太后一睁眼看到大儿子就在床边,说是奉旨进宫来侍疾,顿时吓了一大跳。难不成皇帝要趁机使坏?太后忍不住多想,即使广平王与高桢一再安抚,她依旧无法安下心来,根本休息不好。广平王进宫是为了侍疾来的,没想到太后的病反而越发重了。
广平王虽然不清楚母后的心事。但也看得出来,她是在担惊受怕。现如今在世上还有能令她担惊受怕的事,不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也就只有皇帝了。必然是皇帝做了什么让太后无法安心。广平王犹豫了一下,就找了个机会,单独求见皇帝。
他劝皇帝,无论是什么事,若是太后担忧之事。都可以先缓一缓,先让太后安下心来养病比较要紧。
皇帝心里正虚,有些狼狈地说:“皇兄多虑了,母后哪里有什么担忧之事?她担心皇兄的双眼,皇兄如今不是已经好了么?兴许是皇兄久不进宫向她请安,母后心中挂念了吧?皇兄多陪陪母后,也就好了。”
广平王认真看了皇帝几眼,皇帝被看得不自在:“皇兄怎么了?”广平王缓缓摇了摇头,十分严肃地对他说:“皇上有什么可不安的呢?你是一国之君,名正言顺地遵从先帝旨意登上九五之位。世上又有何人能威胁到你?你还是放宽心吧。”
皇帝只觉得自己好象被人狠狠打了一个耳光似的,迅速道:“朕的心宽得很,用不着皇兄操心!”说完了,才反应过来,这句话说得太不客气了,与他一贯以来在广平王面前的好弟弟形象不符,想要说些什么来挽救,但看着广平王那双仿佛明了一切的眼眸,他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广平王没有再说什么就退下了,回到慈宁宫中。他低声在太后耳边说:“母后放心吧,快把身体养好了。有您在,他心里就算真有些什么想法,也还要顾及孝道与身后清名呢。儿子不会给他留下把柄的。”
太后眼圈一红。默默流下泪来。
从那之后,太后的病情就渐渐好转了。她很快就命广平王父子出宫回府,自己对待皇帝,似乎又恢复了从前的亲和态度,只是跟那时候相比,母子间好象总是少了些什么。
太后养病期间。宗室里也有女眷与晚辈前去问候。关于太后的这一场病,宗室中隐约有些猜想。随着汾阳王与汾阳王太妃心怀怨气地留下世子与新出炉的世子妃,踏上回南的道路,这种猜想受到了越来越多宗室中人的认可。
皇帝对宗室是真的起了猜忌之心了,而其中最为他所忌惮的,不是别人,正是与他一母同胞的广平王。即使广平王曾经为他登基立下过汗马功劳,双目又有疾,至今未能完全恢复正常,也不妨碍皇帝对这位好哥哥的戒备心。
宗室也有与朝臣结姻亲或交好的,风声在宗室圈子内流转,又慢慢朝臣子的圈子蔓延过去。有不少朝臣都觉得皇帝的想法太小气了些。虽然从前也有过臣子参广平王,或是在皇帝面前劝他提防广平王,但那多
分卷阅读910
分卷阅读910
-
分卷阅读910
闺门秀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910
她的孙子留下来。皇帝这个决定,必然不曾问过太后的意思。
众宗室们可以暗中议论纷纷,猜想皇帝的用意。但汾阳王与汾阳王太妃却没有这个耐性。皇帝旨意都下来了,令他们回南,他们就拖不了几天了。在离开之前,必须得把皇帝的用意弄清楚了才行。汾阳王世子还是少年人,一个人留在京里。没个长辈看顾,天知道会不会学坏?他的新婚妻子必须留下来陪他,可是新媳妇连老太妃与王妃都未拜见过,似乎也不合规矩。最重要的是,皇帝究竟想要对他们汾阳王府做什么?!
然而皇帝面对汾阳王母子的试探,表现得很平静,很淡然,除了态度不够亲切以外,看不出有什么不对。他只是说,想要宗室子弟多读点儿书。进学明理,别总是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一点实事都不干。
汾阳王压根儿就不信!宗室子弟里又不是没有聪明能干的,现就有一个高桢伫在那儿呢,又有拥立之功,还是皇帝的亲侄子。除他以外,京城宗室子弟中也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文武都来得,怎不见皇帝有提携的意思?既没有这个意思,那他们家的孩子又何必受那个苦?汾阳王世子在嘉定也有读书习武。并不曾荒废了岁月,横竖他不是纨绔子弟就行了,何必非得逼得他与家人分隔千里呢?
皇帝没有给出回答,汾阳王太妃便去太后面前求。
太后其实也十分意外。她生小儿子的气,已经有些时日,皇帝低声下气地哄她,她也渐渐有些回转的意思了,只是对小儿子依然有几分戒心,时刻要提防着他会对大儿子不利罢了。汾阳王府几时得罪了小儿子?她完全没有头绪。
汾阳王太妃见状。倒隐隐有个猜想了。新孙媳妇认亲的那一日,广平王也过来了。见他双眼复明,自家儿子便欢喜地恭贺了一番,又与他一同答应了另一位王爷的邀请,前去赴一个诗会。兴致来时,他还与广平王一边小酌,一边聊了好长一段时间。广平王在嘉定居住时,两人时时有机会相处,本就比旁人都更亲厚些。那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汾阳王一时欢喜,还连说了好几遍:“复明了就好,你这一身的才学、本事,若是真个做了瞎子,岂不可惜?今后你又可以大展鸿图了,我真心为你高兴。”
难道就是因为这几句话而惹的祸?可这话里又有哪一句说错了呢?
若只是这个原因,孙子在京中倒不至于有什么危险。汾阳王太妃一边故意用闲聊的方式,将当日的情形告知太后,一边在心中暗暗盘算着,今年是不成了,来年开春后,是不是让儿子上个折子,推说自己或者婆婆病了,让孙子孙媳妇回南侍疾,好把他们小两口给解救出来?
汾阳王太妃能想到的事,太后也很快就想到了。先前她只是不知道汾阳王都说过些什么罢了,如今知道了,心中顿时添了几分怒气。当着妯娌的面,她不好发作出来,可是等人走了,她就忍不住摔了杯子。
小儿子的猜忌之心,果然不曾减弱半分。连其他宗室都受到迁怒了,皇帝难不成真的容不下他的同胞亲哥哥?!
太后又是生气,又是难过,召了皇帝来问,皇帝又拿那一番搪塞汾阳王的话来搪塞她。太后心中认定小儿子在骗自己,心中醒悟,自己的话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大概没什么约束力了。她一边伤心,一边担忧大儿子和大孙子的未来,彻夜难眠,第二天就病倒了。
太后病情渐渐重了,皇帝也郑重起来,一边命太医院用心医治,一边宣广平王父子入宫侍疾。他其实也明白,母后这是在担心皇兄呢。他心里有几分酸涩,但也认为有皇兄陪伴,母后应该会好得快些。
谁知道太后一睁眼看到大儿子就在床边,说是奉旨进宫来侍疾,顿时吓了一大跳。难不成皇帝要趁机使坏?太后忍不住多想,即使广平王与高桢一再安抚,她依旧无法安下心来,根本休息不好。广平王进宫是为了侍疾来的,没想到太后的病反而越发重了。
广平王虽然不清楚母后的心事。但也看得出来,她是在担惊受怕。现如今在世上还有能令她担惊受怕的事,不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也就只有皇帝了。必然是皇帝做了什么让太后无法安心。广平王犹豫了一下,就找了个机会,单独求见皇帝。
他劝皇帝,无论是什么事,若是太后担忧之事。都可以先缓一缓,先让太后安下心来养病比较要紧。
皇帝心里正虚,有些狼狈地说:“皇兄多虑了,母后哪里有什么担忧之事?她担心皇兄的双眼,皇兄如今不是已经好了么?兴许是皇兄久不进宫向她请安,母后心中挂念了吧?皇兄多陪陪母后,也就好了。”
广平王认真看了皇帝几眼,皇帝被看得不自在:“皇兄怎么了?”广平王缓缓摇了摇头,十分严肃地对他说:“皇上有什么可不安的呢?你是一国之君,名正言顺地遵从先帝旨意登上九五之位。世上又有何人能威胁到你?你还是放宽心吧。”
皇帝只觉得自己好象被人狠狠打了一个耳光似的,迅速道:“朕的心宽得很,用不着皇兄操心!”说完了,才反应过来,这句话说得太不客气了,与他一贯以来在广平王面前的好弟弟形象不符,想要说些什么来挽救,但看着广平王那双仿佛明了一切的眼眸,他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广平王没有再说什么就退下了,回到慈宁宫中。他低声在太后耳边说:“母后放心吧,快把身体养好了。有您在,他心里就算真有些什么想法,也还要顾及孝道与身后清名呢。儿子不会给他留下把柄的。”
太后眼圈一红。默默流下泪来。
从那之后,太后的病情就渐渐好转了。她很快就命广平王父子出宫回府,自己对待皇帝,似乎又恢复了从前的亲和态度,只是跟那时候相比,母子间好象总是少了些什么。
太后养病期间。宗室里也有女眷与晚辈前去问候。关于太后的这一场病,宗室中隐约有些猜想。随着汾阳王与汾阳王太妃心怀怨气地留下世子与新出炉的世子妃,踏上回南的道路,这种猜想受到了越来越多宗室中人的认可。
皇帝对宗室是真的起了猜忌之心了,而其中最为他所忌惮的,不是别人,正是与他一母同胞的广平王。即使广平王曾经为他登基立下过汗马功劳,双目又有疾,至今未能完全恢复正常,也不妨碍皇帝对这位好哥哥的戒备心。
宗室也有与朝臣结姻亲或交好的,风声在宗室圈子内流转,又慢慢朝臣子的圈子蔓延过去。有不少朝臣都觉得皇帝的想法太小气了些。虽然从前也有过臣子参广平王,或是在皇帝面前劝他提防广平王,但那多
分卷阅读910
分卷阅读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