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方彦清亮而又认真的星眸,波尔舍只得暂时将心中的异样情绪按捺了下去,出言答道:“德意志被协约国集团像奴隶般的欺辱了15年,每一个德意志人都渴望着能为祖国的复兴尽到自己全部的力气。如果军队需要,我完全愿意为武装力量的重建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才智。可是,现在却并没有实现这份理想的机会。目前第101轻型拖拉机的争夺已经结束,克虏伯军工获得了胜利;现在陆军军械局并没有新的招标计划,我也无法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
对于波尔舍口中的“第101轻型拖拉机”,身在局中的方彦自是明白它的含义:早在1932年,德国陆军就启动了本国坦克的研制计划,而这个代号正是为了掩盖其真实用途、而向国外释放的烟雾弹。最终,克虏伯军工的方案被陆军选中;等到凡尔赛和约在希特勒的大胆行动中成为废纸之后,这款投入量产的战车,也被赋予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一号坦克。
方彦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道:“博士,虽然军械局现在并没有发出新的招标声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德意志坦克的发展就会到此终结。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陆军仅仅只是准备把克虏伯的这款战车作为训练型号来使用:其2挺机枪的火力,横向对比任何一国的同类型产品都显得太过孱弱,根本无法承担起相应的战斗使命。最迟在半年之后,军械局就会向各大汽车厂商发出新的招标,而这次的坦克也将不再是和轿车大小相近的训练型,而是具备足够战斗效力的核心兵器。”
听得这番话语,波尔舍的心中首度泛起了细微的波动。身处技术总监的高级职务,波尔舍自是知道集团总裁鲁道夫有一个弟弟,在国社党内有着惊人的地位;如果是他向方彦传递出的信息,那么还真的会有七八分的可信度。波尔舍沉吟片刻,而后出言询问道:“约纳斯先生,您还有这方面的更加详细的消息么?比如新型坦克的重量、火炮、装甲厚度、或者是最大速度?”
“新型坦克的吨位应当控制在12吨上下。制造工艺简便、易于批量生产是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见波尔舍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思路,方彦随即将自己的私货向波尔舍趁机道出。对于德国初代坦克究竟该有怎样的性能指标,方彦心中早已是谋划已久,此番借助波尔舍之手。就是他将自身设想变为现实的理想时刻!
“根据古德里安将军的建议,新型坦克应当装备50毫米级别的火炮。唯有这样,这款战车才能保证在它出世的几年之后,仍旧对其他国家的同类型坦克实现抗衡和压制。现在海军当中就有一门合适的火炮。该炮于1914年服役,身管长度40倍径。它能以656m/s的速度将1.75kg的弹丸射出,自身包含炮架在内的重量为240kg。由于该炮是在量产型的坦克上使用,因此它完全可以通过牺牲身管寿命、来换取炮弹出膛动能的进一步提升。根据火炮专家的估计,即便是将弹丸重量提升至2.1kg、而维持出膛速度不变,它的身管寿命也将能保持在400发以上。”方彦道。
波尔舍的瞳孔倏地收缩。虽然他并没有搞过坦克的设计,但在机械领域的功底却早已是炉火纯青:现在听到方彦要在12吨的战车上装备一门50毫米L40的火炮,登时就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压力。还没等他仔细权衡,方彦又再度开口道:“在速度上,军械局希望它的最大公路时速能达到40km/h。考虑到实际战场上复杂崎岖的地形、经常需要翻越坡坎,因此它的推重比最好不低于13马力/吨。而在加满油后。该型坦克需要拥有不低于200km的公路行程。”
波尔舍听得直皱眉头,这个火力和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即便是十六七吨的重量也未必能够稳妥拿下,而对方提出的重量却只有12吨!正自思量这货的装甲应当被减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要求,却听面前青年说道:“除此之外,该型坦克的防御也应当得到相对完善的保障。其炮塔及车体正面装甲需要能抵挡反坦克炮弹的攻击,侧面及后方装甲则要能够抵挡反坦克步枪的侵袭。”
“约纳斯先生,您提出的这些要求实在让人很难完成。”波尔舍深吸一口气,徐徐说道,“这些指标至少都是战斗全重在18吨以上的坦克才会达到的性能。我真的没有办法想象,将这些指标融入到只有12吨重的坦克当中、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谁能做出这份设计,那么我将非常渴望加入他的技术团队中进行学习。”
方彦嘿然一笑,道:“博士。您或许可以先不用着急地下结论。军械局提出的要求的确十分苛刻,但我们却也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其中,将变速器放置在车体后方,就是一个能大幅降低坦克重量的有效改动。相比于变速器前置的设计,这种后置的布局使得坦克不再需要一根横贯车体的传动轴,来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这样便可大幅降低车体高度、从而减少装甲防御的所需要的面积。”
方彦整理思绪。而后再度说道:“除了变速器之外,我们在装甲结构上也可以做出一定的改良。为了提升抗弹能力,海军设计师已经在战舰上广泛采用了倾斜装甲;现在陆地上的坦克也同样面临着甲弹之间的对抗,因此将车体正面装甲布置成带有大角度的外倾,显然也是十分必要。虽然这会不可避免的牺牲一部分的车体内部空间,但炮弹入射角的增加、却会使得其对装甲的穿透力大幅下降。这样我们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军械局对新型坦克的防御要求。”当下,方彦便将自己所知道的T-44压缩车体空间的手法,向波尔舍竭尽详细地全数道来。
波尔舍满脸惊异地看着眼前的青年,心中的震动之情越来越强烈;这名海军上尉竟然和自己交流起了机械设计,可偏偏其中的很多地方,竟然是连他这个业界顶尖人物都没能想到的巧思妙法!仅仅十几分钟内,对方就和他谈起了6个手法,而根据波尔舍的知识经验,这些全部都能在坦克设计当中大有作为!
“约纳斯先生,您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与坦克相关的精妙机械知识的?”终于,波尔舍再也无法按捺心中的疑问,忍不住开口问道。方彦闻言一怔,脸上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道:“波尔舍博士,您要知道坦克最初可是由海军创造出的兵器,它的名字是陆地巡洋舰!既然这是海军的发明,那么我对它有所了解也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只要您能够在12吨的范畴内,完成我刚才说的那份设计,我可以保证会有10万马克的设计费送到您和您的团队手里;而且每减少1kg,这个数字还将增加100马克!不过,如果它的战斗全重超出了12吨,那么每增加1kg,您和团队所能得到的报酬就会被遗憾地扣除50马克。”
面对方彦抛出的巨额诱惑,心中挣扎片刻的波尔舍,终是不出意外的咬牙答应了下来。10万马克对于依靠薪水维持生计的他来说足足是十几年的工资总和,即便是要分给下属一部分,能够归属于他的也是极为可观了。看着眼中燃起斗志的波尔舍,方彦不禁心生感慨,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果然是四海皆准的定则。
“除了坦克之外,我希望博士您还能用这款坦克的底盘,设计出一款固定战斗室、没有炮塔的低矮战车。”方彦顿了顿,将自己关于突击炮的设想也向波尔舍交底道出,“这款战车的用途是为进攻中的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因此军械局希望能为他装上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由于火炮口径大幅上升,其吨位上限也被放宽到了16吨。它的设计仍旧是以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为第一要务,正面装甲防御则需要比坦克更为坚硬;因为它会经常面临与敌方碉堡正面对撼的情况,而厚重的前装甲则是保护其不被击毁的唯一办法。至于速度,它可以不必因自身重量的上升而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维持略多于10马力/吨的推重比,就已经能够应对一切伴随步兵作战的任务需求。”
“我会竭尽所能的按照您的意愿去做。”波尔舍的神情一改之前的犹疑凝重,干劲十足地说道。方彦微笑点头,没有再过多言语,他已经能够笃信,自己今天的行动,必定会为德国装甲兵今后的发展勾勒出崭新的篇章。(未完待续。)
对于波尔舍口中的“第101轻型拖拉机”,身在局中的方彦自是明白它的含义:早在1932年,德国陆军就启动了本国坦克的研制计划,而这个代号正是为了掩盖其真实用途、而向国外释放的烟雾弹。最终,克虏伯军工的方案被陆军选中;等到凡尔赛和约在希特勒的大胆行动中成为废纸之后,这款投入量产的战车,也被赋予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一号坦克。
方彦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道:“博士,虽然军械局现在并没有发出新的招标声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德意志坦克的发展就会到此终结。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陆军仅仅只是准备把克虏伯的这款战车作为训练型号来使用:其2挺机枪的火力,横向对比任何一国的同类型产品都显得太过孱弱,根本无法承担起相应的战斗使命。最迟在半年之后,军械局就会向各大汽车厂商发出新的招标,而这次的坦克也将不再是和轿车大小相近的训练型,而是具备足够战斗效力的核心兵器。”
听得这番话语,波尔舍的心中首度泛起了细微的波动。身处技术总监的高级职务,波尔舍自是知道集团总裁鲁道夫有一个弟弟,在国社党内有着惊人的地位;如果是他向方彦传递出的信息,那么还真的会有七八分的可信度。波尔舍沉吟片刻,而后出言询问道:“约纳斯先生,您还有这方面的更加详细的消息么?比如新型坦克的重量、火炮、装甲厚度、或者是最大速度?”
“新型坦克的吨位应当控制在12吨上下。制造工艺简便、易于批量生产是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见波尔舍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思路,方彦随即将自己的私货向波尔舍趁机道出。对于德国初代坦克究竟该有怎样的性能指标,方彦心中早已是谋划已久,此番借助波尔舍之手。就是他将自身设想变为现实的理想时刻!
“根据古德里安将军的建议,新型坦克应当装备50毫米级别的火炮。唯有这样,这款战车才能保证在它出世的几年之后,仍旧对其他国家的同类型坦克实现抗衡和压制。现在海军当中就有一门合适的火炮。该炮于1914年服役,身管长度40倍径。它能以656m/s的速度将1.75kg的弹丸射出,自身包含炮架在内的重量为240kg。由于该炮是在量产型的坦克上使用,因此它完全可以通过牺牲身管寿命、来换取炮弹出膛动能的进一步提升。根据火炮专家的估计,即便是将弹丸重量提升至2.1kg、而维持出膛速度不变,它的身管寿命也将能保持在400发以上。”方彦道。
波尔舍的瞳孔倏地收缩。虽然他并没有搞过坦克的设计,但在机械领域的功底却早已是炉火纯青:现在听到方彦要在12吨的战车上装备一门50毫米L40的火炮,登时就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压力。还没等他仔细权衡,方彦又再度开口道:“在速度上,军械局希望它的最大公路时速能达到40km/h。考虑到实际战场上复杂崎岖的地形、经常需要翻越坡坎,因此它的推重比最好不低于13马力/吨。而在加满油后。该型坦克需要拥有不低于200km的公路行程。”
波尔舍听得直皱眉头,这个火力和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即便是十六七吨的重量也未必能够稳妥拿下,而对方提出的重量却只有12吨!正自思量这货的装甲应当被减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要求,却听面前青年说道:“除此之外,该型坦克的防御也应当得到相对完善的保障。其炮塔及车体正面装甲需要能抵挡反坦克炮弹的攻击,侧面及后方装甲则要能够抵挡反坦克步枪的侵袭。”
“约纳斯先生,您提出的这些要求实在让人很难完成。”波尔舍深吸一口气,徐徐说道,“这些指标至少都是战斗全重在18吨以上的坦克才会达到的性能。我真的没有办法想象,将这些指标融入到只有12吨重的坦克当中、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谁能做出这份设计,那么我将非常渴望加入他的技术团队中进行学习。”
方彦嘿然一笑,道:“博士。您或许可以先不用着急地下结论。军械局提出的要求的确十分苛刻,但我们却也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其中,将变速器放置在车体后方,就是一个能大幅降低坦克重量的有效改动。相比于变速器前置的设计,这种后置的布局使得坦克不再需要一根横贯车体的传动轴,来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这样便可大幅降低车体高度、从而减少装甲防御的所需要的面积。”
方彦整理思绪。而后再度说道:“除了变速器之外,我们在装甲结构上也可以做出一定的改良。为了提升抗弹能力,海军设计师已经在战舰上广泛采用了倾斜装甲;现在陆地上的坦克也同样面临着甲弹之间的对抗,因此将车体正面装甲布置成带有大角度的外倾,显然也是十分必要。虽然这会不可避免的牺牲一部分的车体内部空间,但炮弹入射角的增加、却会使得其对装甲的穿透力大幅下降。这样我们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军械局对新型坦克的防御要求。”当下,方彦便将自己所知道的T-44压缩车体空间的手法,向波尔舍竭尽详细地全数道来。
波尔舍满脸惊异地看着眼前的青年,心中的震动之情越来越强烈;这名海军上尉竟然和自己交流起了机械设计,可偏偏其中的很多地方,竟然是连他这个业界顶尖人物都没能想到的巧思妙法!仅仅十几分钟内,对方就和他谈起了6个手法,而根据波尔舍的知识经验,这些全部都能在坦克设计当中大有作为!
“约纳斯先生,您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与坦克相关的精妙机械知识的?”终于,波尔舍再也无法按捺心中的疑问,忍不住开口问道。方彦闻言一怔,脸上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道:“波尔舍博士,您要知道坦克最初可是由海军创造出的兵器,它的名字是陆地巡洋舰!既然这是海军的发明,那么我对它有所了解也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只要您能够在12吨的范畴内,完成我刚才说的那份设计,我可以保证会有10万马克的设计费送到您和您的团队手里;而且每减少1kg,这个数字还将增加100马克!不过,如果它的战斗全重超出了12吨,那么每增加1kg,您和团队所能得到的报酬就会被遗憾地扣除50马克。”
面对方彦抛出的巨额诱惑,心中挣扎片刻的波尔舍,终是不出意外的咬牙答应了下来。10万马克对于依靠薪水维持生计的他来说足足是十几年的工资总和,即便是要分给下属一部分,能够归属于他的也是极为可观了。看着眼中燃起斗志的波尔舍,方彦不禁心生感慨,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果然是四海皆准的定则。
“除了坦克之外,我希望博士您还能用这款坦克的底盘,设计出一款固定战斗室、没有炮塔的低矮战车。”方彦顿了顿,将自己关于突击炮的设想也向波尔舍交底道出,“这款战车的用途是为进攻中的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因此军械局希望能为他装上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由于火炮口径大幅上升,其吨位上限也被放宽到了16吨。它的设计仍旧是以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为第一要务,正面装甲防御则需要比坦克更为坚硬;因为它会经常面临与敌方碉堡正面对撼的情况,而厚重的前装甲则是保护其不被击毁的唯一办法。至于速度,它可以不必因自身重量的上升而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维持略多于10马力/吨的推重比,就已经能够应对一切伴随步兵作战的任务需求。”
“我会竭尽所能的按照您的意愿去做。”波尔舍的神情一改之前的犹疑凝重,干劲十足地说道。方彦微笑点头,没有再过多言语,他已经能够笃信,自己今天的行动,必定会为德国装甲兵今后的发展勾勒出崭新的篇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