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另一探测领域
对于空间层的探索任务现在是肯定不能放到实际层面的,虽然说保留了一个工作小组在对空间层进行探索工作,但是这个探索工作的优先级非常低,主要是用于技术储备以及新技术的尝试,并没有说真的准备从这些不同的空间层中找到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现在想要找到可能的袭击来源,就需要去翻空间层?那话说为什么这个敌人偏偏在袭击王奇这边而不是别的什么空间层中的那些舰船呢?从目前来看近似无限的空间层级中把己方作为目标?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已经实际发生的情况,因此对空间层的研究还真就必须提高一点优先级,主要是防护角度的需要,而探测与发现这方面难度实际上大于单纯的防护。空间层面上的防护与进攻,其实跟常规武器是不一样的,常规武器主要是能量的比拼,而集中一点的攻击更容易突破大面积的防御。但是对于空间来说稍显不同,也使得防御相对于进攻要简单不少。
优先级的提升代表工作人数的提升以及计算资源倾斜度的提升。
在一周的时间里,这个工作组会扩张到几百万人的地步,数量级直接提升了一节。至于计算力?其实倒也没有占用其他研究小组的计算需求,只不过是之后一段时间里别的小组都不会有新的计算力而已,新制造出来的计算舰都会配给这个针对空间层的计算小组。事实上这个过程也不过是是几天而已,计算舰的建造速度还是蛮快的。
搭建实验平台,之前转化的质量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用途,王奇准备一口气将从这个河系挖出来的五分之一储备物资都用来造探测舰。
然后?扔出去!
空间层的跳跃技术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多大进展,但是效果上至少能保证几乎不会在过程中产生损失。最多是无法控制最后停留在哪个空间层,并且坐标肯定会有很大的误差而已。反正现在连目标是啥都没有发现,所以坐标什么的其实没什么重要性的。
在下决定之后不到三十分钟,管家就给出了报告“第一次空间层实验已经准备完毕。”
实验装置的准备工作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将之前的设计图纸找出来,照着他们之前研究的那点参数稍微调整一下,然后就可以得出来一个改进版的空间层跳跃装置。
不过虽然之前人少,但是他们却有一个技术完成了突破,那就是如何在不同的控件层当中保持通讯。通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能够保持通讯才意味着这种探索是具备实质意义的,而不是简单地扔过去,用几个小时之后通讯设备损坏就完蛋了那种。概念通讯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高质量通讯,却因为材料问题而不能长久。
至于现在的这个技术?正好跟概念通讯反过来了,因为能耗较高,维持的成本稍高,设备承受不了长时间开启,因此只能每隔十分钟通讯一次,一次只能维持十秒,这十秒还需要有七八秒时间来校准通信。还好通信质量是比较稳定的,每次倒也能回传不少信息。
这种短时间的探测方式至少维持整个通讯网络没什么问题了,等探测设备发展起来,建造数量更多的通讯设备,就能够维持到更好的通讯水平,甚至说发展处一整套无人无人机体系。
“第一次投放实验,倒数三,二,一……”倒计时结束,停在设备中央的探测舰没产生什么光影效果就消失在了监控当中。
首批投送的探测舰都是改良版的探测舰,或者叫功能简化版的基地舰其实也行,本身具备完整的建造能力。当然这并不是指的文明重建能力,只是其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了不用概念设备情况下的最高水平。浓缩成一公里长度的‘小船’其实还是花了点功夫的,让管家计算了一些时间。
第一批船只就位,几秒钟的通讯窗口将降落点附近的情况都传输了回来。
由于没有什么参照物,虽然知道肯定有着巨大的位置漂移,也是没办法搞清楚其位置在哪,只能说先确认一下设备什么的都能正常工作而不是不同空间层中还存在什么概念冲突导致只能崩溃之类的。
很快那些船只便就近找到了一个可以作为材料供应点的星系,从中开始挖取一些材料用来作标准的加工,生产一些标准型号的探测舰跟工业舰。至于其他型号的船只暂时没什么需求,通讯方面暂时也没有需求,其实十分钟通讯一次跟五分钟通讯一次就现在这个阶段来说区别不是很大。所以先发展一下工业然后等制造能力够了直接补足通讯需求比较好,或者等技术进步了再说也不是不行,反正研究小组扩编之后,技术更新速度肯定会提升的,只是幅度肯定没有人数增加的那么多而已。
第一批舰船的顺利运行,让王奇很快下令继续投放后续的一批船只。后续的船只处理起来就要容易多了,不需要等太长时间的反馈,直接启动设备一批又一批的船只往里开就是了。
不过说到设备稳定性,之前的那个研究小组好像还真应该表扬一下。在投放了数以千万计的船只之后,管家一统计发现,居然有约十分之一的船只在所在的空间层当中检测到了其他投放的船只,这意味着这套设备的稳定性其实已经比最开始的时候提升很多了。
这可是完全采用本地技术来生产的空间层投放设备。
当然,一个层当中进入一艘船跟两艘船或者三艘船都不会有什么本质性区别,无非是初始的建造速度稍微快一点而已,能把进度往前推上几个小时,外加通讯可以规律性的进行间隔没那么大。
“然后?”对这个情况已经步入正规的探测行为,王奇没有什么更多的指示“检查一下那个空间层科研团队的情况,移交这个试验场地。”
但是现在想要找到可能的袭击来源,就需要去翻空间层?那话说为什么这个敌人偏偏在袭击王奇这边而不是别的什么空间层中的那些舰船呢?从目前来看近似无限的空间层级中把己方作为目标?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已经实际发生的情况,因此对空间层的研究还真就必须提高一点优先级,主要是防护角度的需要,而探测与发现这方面难度实际上大于单纯的防护。空间层面上的防护与进攻,其实跟常规武器是不一样的,常规武器主要是能量的比拼,而集中一点的攻击更容易突破大面积的防御。但是对于空间来说稍显不同,也使得防御相对于进攻要简单不少。
优先级的提升代表工作人数的提升以及计算资源倾斜度的提升。
在一周的时间里,这个工作组会扩张到几百万人的地步,数量级直接提升了一节。至于计算力?其实倒也没有占用其他研究小组的计算需求,只不过是之后一段时间里别的小组都不会有新的计算力而已,新制造出来的计算舰都会配给这个针对空间层的计算小组。事实上这个过程也不过是是几天而已,计算舰的建造速度还是蛮快的。
搭建实验平台,之前转化的质量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用途,王奇准备一口气将从这个河系挖出来的五分之一储备物资都用来造探测舰。
然后?扔出去!
空间层的跳跃技术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多大进展,但是效果上至少能保证几乎不会在过程中产生损失。最多是无法控制最后停留在哪个空间层,并且坐标肯定会有很大的误差而已。反正现在连目标是啥都没有发现,所以坐标什么的其实没什么重要性的。
在下决定之后不到三十分钟,管家就给出了报告“第一次空间层实验已经准备完毕。”
实验装置的准备工作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将之前的设计图纸找出来,照着他们之前研究的那点参数稍微调整一下,然后就可以得出来一个改进版的空间层跳跃装置。
不过虽然之前人少,但是他们却有一个技术完成了突破,那就是如何在不同的控件层当中保持通讯。通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能够保持通讯才意味着这种探索是具备实质意义的,而不是简单地扔过去,用几个小时之后通讯设备损坏就完蛋了那种。概念通讯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高质量通讯,却因为材料问题而不能长久。
至于现在的这个技术?正好跟概念通讯反过来了,因为能耗较高,维持的成本稍高,设备承受不了长时间开启,因此只能每隔十分钟通讯一次,一次只能维持十秒,这十秒还需要有七八秒时间来校准通信。还好通信质量是比较稳定的,每次倒也能回传不少信息。
这种短时间的探测方式至少维持整个通讯网络没什么问题了,等探测设备发展起来,建造数量更多的通讯设备,就能够维持到更好的通讯水平,甚至说发展处一整套无人无人机体系。
“第一次投放实验,倒数三,二,一……”倒计时结束,停在设备中央的探测舰没产生什么光影效果就消失在了监控当中。
首批投送的探测舰都是改良版的探测舰,或者叫功能简化版的基地舰其实也行,本身具备完整的建造能力。当然这并不是指的文明重建能力,只是其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了不用概念设备情况下的最高水平。浓缩成一公里长度的‘小船’其实还是花了点功夫的,让管家计算了一些时间。
第一批船只就位,几秒钟的通讯窗口将降落点附近的情况都传输了回来。
由于没有什么参照物,虽然知道肯定有着巨大的位置漂移,也是没办法搞清楚其位置在哪,只能说先确认一下设备什么的都能正常工作而不是不同空间层中还存在什么概念冲突导致只能崩溃之类的。
很快那些船只便就近找到了一个可以作为材料供应点的星系,从中开始挖取一些材料用来作标准的加工,生产一些标准型号的探测舰跟工业舰。至于其他型号的船只暂时没什么需求,通讯方面暂时也没有需求,其实十分钟通讯一次跟五分钟通讯一次就现在这个阶段来说区别不是很大。所以先发展一下工业然后等制造能力够了直接补足通讯需求比较好,或者等技术进步了再说也不是不行,反正研究小组扩编之后,技术更新速度肯定会提升的,只是幅度肯定没有人数增加的那么多而已。
第一批舰船的顺利运行,让王奇很快下令继续投放后续的一批船只。后续的船只处理起来就要容易多了,不需要等太长时间的反馈,直接启动设备一批又一批的船只往里开就是了。
不过说到设备稳定性,之前的那个研究小组好像还真应该表扬一下。在投放了数以千万计的船只之后,管家一统计发现,居然有约十分之一的船只在所在的空间层当中检测到了其他投放的船只,这意味着这套设备的稳定性其实已经比最开始的时候提升很多了。
这可是完全采用本地技术来生产的空间层投放设备。
当然,一个层当中进入一艘船跟两艘船或者三艘船都不会有什么本质性区别,无非是初始的建造速度稍微快一点而已,能把进度往前推上几个小时,外加通讯可以规律性的进行间隔没那么大。
“然后?”对这个情况已经步入正规的探测行为,王奇没有什么更多的指示“检查一下那个空间层科研团队的情况,移交这个试验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