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自我反思
“谁叫你说假话来着!”女人亲昵的,轻轻地捶了他一拳。
“那我就说了!”
“说吧!”
“嗯——少了过去的公主脾、脾性!”男人斟酌地。
“在这里,看到梅尕姑姑处事的样子,我就反省自己。”
“比如——”
“嗯——比如,你把刘勇义和吴胜放在这里,我开始认为是增加了苏武和梅尕的生活负担,特别是还有他们两人的丈人家都在这里生活,能放牧也不外出放牧,更是增加了负担!”
“现在呢?”男人问。
“我现在认为:谁也不是谁的负担。刘勇义和吴胜都很勤劳,借着苏大叔和梅尕姑姑的本事,在这里生活,互相帮助,都能过上好日子。体现了人多力量大!”
“也对,也不对!”李陵搂着妻子。
“为啥?”
“我留他们在这里是为了保卫苏仁兄的!”
“哦,我明白了!”
“算你聪明!”
“怎么是算。本来我就聪明!”她撒娇地。
“我要和聪明女人做事了!”他噙住她的口……
男人和女人尽心尽意起来……
今年刚到这里,秋季粮食就丰收了,卫律很高兴。如今全家人在训练基地住着,挺惬意的。王庭有重要事情商量,召见他时,才带着随从回一次,这也已习惯了。
这不冬天里,他喝着酒吃着肉,面对着飞雪,突然想起了,还在贝加尔海流放的大汉使节苏武。三年前他和李陵一起去看他,那狼狈的样子,不知如今怎么样?
今年粮食丰收,给他送点去。这多年的生死教训,让他明白了活人的不容易。他也在重新反省自己,其实苏武是他认识的所有胡、汉族人中,最让他佩服的硬汉子!
他叫来了卫忠,让他带着两个护卫,三人骑马驮着粮食给苏武送去。
卫忠听说是去贝加尔海送粮食,当然愿意了。自己可以想办法见到李陵部的几位汉人朋友。再说,这里距贝加尔海不远,打马只有三五天的时间。
为啥说三五天时间,夏天路好走,三天多就能到达;冬季大雪天路难走,也就用五天多时间到达。他们等待雪住了,三人骑马驮着粮食和路上吃住行囊出发了。
茫茫雪原上,除了簌簌的寒风活着外,就像口无际的大棺材一样。三人虽然全副武装得暖暖和和的,打马顶风艰难地前进着,可是寒风还是贯彻心扉儿,不由人瑟瑟发抖。
他们晓行夜宿走了两天多时间连一个活物都没遇见过。一随从不禁发牢骚:“咱们要是能遇见几只狼就好了!”
卫忠说:“这几年各部粮食丰收了,冬天饿狼也少了!”
随从:“为啥?”
“人有粮食吃了,狼相应地也就不缺吃的了!”
突然,一随从指着左边远处喊着:“看,那边有几个活着的东西过来了!”
他们停下仔细一瞧,原来是几位骑马者打马奔来。等他们越来越近,卫忠喊问:“朋友好!你们去哪里?”
为首的腾虎咆:“你们是何人?”
“我们是送粮食的!”
“俺问你们是何人?”
对方一走近,卫忠看清楚了:“你不是丁零的总管吗?我是卫忠!”
“噢——是卫王爷的人啊!你们给哪里送粮食?”
“给贝加尔海子的一位汉人。”
“是大汉的苏使节吧!”
“你认识他?”
“不说了,既然是一路,咱们一起走吧!”
在腾虎咆的带领下,他们走了整整一天,半夜里他们到了苏武的驻地。
李陵来后,让刘勇义和吴胜去了趟丁零,叫来腾虎咆汇报丁零的现况。腾虎咆看到这里办有预防牲畜病的学堂,回去和同伴们带着吃用前来学习。半道上遇见了卫忠一行。
他们没有打搅主人,而是在他们的篱笆外面的雪地里搭好帐篷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苏武起来抱着柴,准备给学堂里的火塘生火,腾虎咆推开栅栏们进来问:“大叔好!”
他一看是他问:“你什么时候来的?”
他指指帐篷:“夜黑里。”
“那你们怎的不说一声,住屋里暖和!”
他把他拉进房子,帮着生火说:“半道上遇见了,卫律差来给你送粮食的三人。我怕有啥猫腻,就搭帐篷和他们住一起!”
苏武说:“夜里很冷的,叫他们进来缓和暖和!”
他把帐篷里的人都叫进屋来,给卫忠介绍说:“这位就是大汉苏大人!”
卫忠立即行礼:“苏大人好!我是卫律的随从卫忠。奉卫大人之命,前来给大人送粮食!”
苏武瞧着他,想想问:“你认识居吾和衽余吗?他们现在哪里?”
“衽余现在坚昆已经成家,居吾奉卫大人之命外出,至今失踪!”
刘勇义起来给苏武帮忙进屋一瞧这么多人。腾虎咆一见他高兴地:“刘大哥,俺们几个来了!”
“好好!太好了!”
卫忠一见刘勇义也过来招呼:“刘大哥!”
“哎,你怎的也来这里了?”他拍了下他的肩头惊讶地。
“我就是想你们!这不卫大人让给苏大人送粮食,我就想办法来了!”
苏武吃惊地:“原来你们认识?”
刘勇义笑了说:“卫忠,是个有良心的人!”
吴胜也起榻了,大家见面互相打着招呼真是高兴。跟着卫忠一起来的两个随从见状,一个对一个悄悄说:“这好像英雄聚会似的!”
另一个赞同地:“我想也是!”
卫忠听见他们的说话,叮咛说:“回去不能乱讲,小心舌头!”
两人地点点头。
卫忠他们在这里住了两天,自由自在的参观了小镇,这里
有粮食加工和磨面的地方,有吃水得水井。
镇子每家住得虽然不能紧挨着,可是穹帐搭得很规范,每家外面连着蓬帐,用石头砌有烟囱里面是火塘儿取暖,牛羊马圈各家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干净。
这里娃娃们不但有学上,而且大人们也有学上。他想,怪不得单于不放苏使节回汉,因为他是个很了不起的能行人!在这荒凉的极寒地,就能引来这么多的人居住,真的很了不起!
我也真的想来这里了,可却身不由己。卫忠他们要回去了,李陵专门和他谈次话,让他回去如何跟卫律汇报情况,并且让他和两位随从口径一致。
当然了,他们走时,苏武磨了麦面,让他们分别带回给自己的家里人。
“谁叫你说假话来着!”女人亲昵的,轻轻地捶了他一拳。
“那我就说了!”
“说吧!”
“嗯——少了过去的公主脾、脾性!”男人斟酌地。
“在这里,看到梅尕姑姑处事的样子,我就反省自己。”
“比如——”
“嗯——比如,你把刘勇义和吴胜放在这里,我开始认为是增加了苏武和梅尕的生活负担,特别是还有他们两人的丈人家都在这里生活,能放牧也不外出放牧,更是增加了负担!”
“现在呢?”男人问。
“我现在认为:谁也不是谁的负担。刘勇义和吴胜都很勤劳,借着苏大叔和梅尕姑姑的本事,在这里生活,互相帮助,都能过上好日子。体现了人多力量大!”
“也对,也不对!”李陵搂着妻子。
“为啥?”
“我留他们在这里是为了保卫苏仁兄的!”
“哦,我明白了!”
“算你聪明!”
“怎么是算。本来我就聪明!”她撒娇地。
“我要和聪明女人做事了!”他噙住她的口……
男人和女人尽心尽意起来……
今年刚到这里,秋季粮食就丰收了,卫律很高兴。如今全家人在训练基地住着,挺惬意的。王庭有重要事情商量,召见他时,才带着随从回一次,这也已习惯了。
这不冬天里,他喝着酒吃着肉,面对着飞雪,突然想起了,还在贝加尔海流放的大汉使节苏武。三年前他和李陵一起去看他,那狼狈的样子,不知如今怎么样?
今年粮食丰收,给他送点去。这多年的生死教训,让他明白了活人的不容易。他也在重新反省自己,其实苏武是他认识的所有胡、汉族人中,最让他佩服的硬汉子!
他叫来了卫忠,让他带着两个护卫,三人骑马驮着粮食给苏武送去。
卫忠听说是去贝加尔海送粮食,当然愿意了。自己可以想办法见到李陵部的几位汉人朋友。再说,这里距贝加尔海不远,打马只有三五天的时间。
为啥说三五天时间,夏天路好走,三天多就能到达;冬季大雪天路难走,也就用五天多时间到达。他们等待雪住了,三人骑马驮着粮食和路上吃住行囊出发了。
茫茫雪原上,除了簌簌的寒风活着外,就像口无际的大棺材一样。三人虽然全副武装得暖暖和和的,打马顶风艰难地前进着,可是寒风还是贯彻心扉儿,不由人瑟瑟发抖。
他们晓行夜宿走了两天多时间连一个活物都没遇见过。一随从不禁发牢骚:“咱们要是能遇见几只狼就好了!”
卫忠说:“这几年各部粮食丰收了,冬天饿狼也少了!”
随从:“为啥?”
“人有粮食吃了,狼相应地也就不缺吃的了!”
突然,一随从指着左边远处喊着:“看,那边有几个活着的东西过来了!”
他们停下仔细一瞧,原来是几位骑马者打马奔来。等他们越来越近,卫忠喊问:“朋友好!你们去哪里?”
为首的腾虎咆:“你们是何人?”
“我们是送粮食的!”
“俺问你们是何人?”
对方一走近,卫忠看清楚了:“你不是丁零的总管吗?我是卫忠!”
“噢——是卫王爷的人啊!你们给哪里送粮食?”
“给贝加尔海子的一位汉人。”
“是大汉的苏使节吧!”
“你认识他?”
“不说了,既然是一路,咱们一起走吧!”
在腾虎咆的带领下,他们走了整整一天,半夜里他们到了苏武的驻地。
李陵来后,让刘勇义和吴胜去了趟丁零,叫来腾虎咆汇报丁零的现况。腾虎咆看到这里办有预防牲畜病的学堂,回去和同伴们带着吃用前来学习。半道上遇见了卫忠一行。
他们没有打搅主人,而是在他们的篱笆外面的雪地里搭好帐篷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苏武起来抱着柴,准备给学堂里的火塘生火,腾虎咆推开栅栏们进来问:“大叔好!”
他一看是他问:“你什么时候来的?”
他指指帐篷:“夜黑里。”
“那你们怎的不说一声,住屋里暖和!”
他把他拉进房子,帮着生火说:“半道上遇见了,卫律差来给你送粮食的三人。我怕有啥猫腻,就搭帐篷和他们住一起!”
苏武说:“夜里很冷的,叫他们进来缓和暖和!”
他把帐篷里的人都叫进屋来,给卫忠介绍说:“这位就是大汉苏大人!”
卫忠立即行礼:“苏大人好!我是卫律的随从卫忠。奉卫大人之命,前来给大人送粮食!”
苏武瞧着他,想想问:“你认识居吾和衽余吗?他们现在哪里?”
“衽余现在坚昆已经成家,居吾奉卫大人之命外出,至今失踪!”
刘勇义起来给苏武帮忙进屋一瞧这么多人。腾虎咆一见他高兴地:“刘大哥,俺们几个来了!”
“好好!太好了!”
卫忠一见刘勇义也过来招呼:“刘大哥!”
“哎,你怎的也来这里了?”他拍了下他的肩头惊讶地。
“我就是想你们!这不卫大人让给苏大人送粮食,我就想办法来了!”
苏武吃惊地:“原来你们认识?”
刘勇义笑了说:“卫忠,是个有良心的人!”
吴胜也起榻了,大家见面互相打着招呼真是高兴。跟着卫忠一起来的两个随从见状,一个对一个悄悄说:“这好像英雄聚会似的!”
另一个赞同地:“我想也是!”
卫忠听见他们的说话,叮咛说:“回去不能乱讲,小心舌头!”
两人地点点头。
卫忠他们在这里住了两天,自由自在的参观了小镇,这里
有粮食加工和磨面的地方,有吃水得水井。
镇子每家住得虽然不能紧挨着,可是穹帐搭得很规范,每家外面连着蓬帐,用石头砌有烟囱里面是火塘儿取暖,牛羊马圈各家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干净。
这里娃娃们不但有学上,而且大人们也有学上。他想,怪不得单于不放苏使节回汉,因为他是个很了不起的能行人!在这荒凉的极寒地,就能引来这么多的人居住,真的很了不起!
我也真的想来这里了,可却身不由己。卫忠他们要回去了,李陵专门和他谈次话,让他回去如何跟卫律汇报情况,并且让他和两位随从口径一致。
当然了,他们走时,苏武磨了麦面,让他们分别带回给自己的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