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山河 作者:皇甫奇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

    帝御山河 作者:皇甫奇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

    <!--go-->

    .

    “熙熙攘攘人材济济这一届的文科举真是盛况空前啊”

    文殿的顶楼上三名穿着青衣的主考官并肩而立。其中一名五柳长须气质儒雅的主考官望着城楼下鱼贯而入的文试“学子”感概道。

    “是啊‘史师’插手连奖励都远超往届。就是不知道这一次的中榜者能否让‘史师’满意。

    另一名主考官附和道声音一落文殿顶楼立即沉默了不少。

    “史师”姓“史”大家尊称“史师”是出身平川的文道名宿在大汉皇朝的帝都做了二十多载的“文师”如今六十有八教过无数的皇子皇女。

    大汉皇朝以为武为尊“文师”的地位虽然远不如武将但是凭借这份执教经历“史师”依然拥有不凡的影响力。

    这一次“史师”告老还乡回到出身的平川乡就是想要在晚年寻觅一个衣钵继承者。

    这件事情连朝廷都关照过也算是朝廷对这位服侍帝室教导皇室子女二十多年的“文师”的尊敬。

    不过“史师”为人苛刻而且眼光极高招收弟子更是宁缺勿滥一般人轻易入不了他的法眼。许多皇朝心腹之地的勋贵子弟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更别是平川县这个地方了。

    “难啊如今武道显圣文道没落大部人都专心武道去了剩下的人即便勤于读书也是冲着功名去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里还有几个真正的读书人。”

    一名脸色微黑气质刚毅的方脸主考官道前半句还在谈论史师收徒的事后半句就带着不少对文道没落的痛惜。

    从文殿顶楼俯瞰下去前来应试的“学子”虽然熙熙攘攘但大部分神情或者紧张或者呆板哪里多少灵气。

    几名主考官也是面有戚戚然一副深有同感的样子。传中的文道盛世读书人念头正直个个天顶透出灵光。

    每一届的文殿考试的时候天下的亿万书生汇集如云读书凝聚的浩然正气自然汇集形成凝如实质的浩气长河可以令枯木逢春老树生长百花齐花处处生机勃发春意盎然。

    到如今同样是文道考试学子汇聚却哪里有这般景像?

    “这种事情不可强求。我听史师在皇朝帝都执教到是搜集到了不少文圣时代的线索。史师学问精深德高望重他如今年事已高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只希望这届的文童生能够入得了他的法眼否则的话史师的一身所学就要成为绝响了这对于我们文道绝对是一大损失”

    五柳长须气质儒雅的主考官道。

    “是啊希望如此……”

    众人叹息。

    …………

    “文殿”三楼的角落杨纪拿出墨条在老旧的砚台上慢慢的研磨。周围一片悉悉索索的声音相比于其他紧张的学子杨纪要神平气和的多。

    “铛”

    一声钟磬之后考试正式开始。一名名皂吏将考试的试卷挨个发了下去。

    杨纪翻了一下发现果然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典藉”、“经义”和“策论”。第一部分是“典藉”非常简单考察文道典藉的熟读、记忆情况。

    这一关基本可以淘汰一半的人剩下的都是记忆力过人的人基本没有多大难度。

    第二部分是“经义”这是考察圣人文字的理解情况。虽然隔了一个时代语言有些不同但是圣人文字精深却不晦涩只要用心都能理解圣人文字。

    第一关考剩下的一半人在这一关又会淘汰掉一半剩下来的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

    至于最后一关才是真正的关键

    经过前面两前留下的都是有灵性的人。要想从成千上万的“学子”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折服成千上万“学子”的智慧和才干

    最后高中的三名“文童生”策论的文章会公开展示这里是一点都做不得假的

    “童生试”是所有“学子”接触的第一次考试很多人此前没有任何的经验因此因为紧张而影响了水平发挥的不在少数。

    朝廷本意是选出有才能的“学子”对于答题速度倒并不苛求所以“童生试”的时间比“秀才试”的时间都还要长足有一天半的时间答题时间非常充分。

    不过真正优秀的“学子”大部分还是在第一天就交了卷子。

    杨纪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翻开了卷子。

    第一部分的考题是《礼记》这是出自《五典》有道“士无衣冠与**何异”这就是“礼”。

    “题目倒不是很难。不过《礼记》向来不是科考的主流如今选择这个做题目倒是有些奇异了。”

    杨纪心中暗暗诧异。

    《三经》《五典》的内容杨纪早已熟记自然不是问题。立即提笔书写起来。

    第一部分的考试虽然看起来只有能熟记硬背就可以但是杨纪却知道实质并不是这样。这里面还有一个隐形的考试分就是卷面的整洁和文字。

    杨纪以前在晋安城没少听那些落榜“学子”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落是遗憾的议论此事。

    文科举的主考官对于文字笔法极其看重这是私底下早就知道。所以杨纪很的时候就开始苦练文字。

    沙沙~

    考场上一片沙沙的书写声混夹着一些低低的呓语声和过于紧张而低泣的声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记《三经》《五典》上的内容。

    有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强行记下了大量的经义文章结果一看考题根本不是自己记忆的那些瞬间就崩溃了;也有人发现自己明明记忆很熟的文章写到后面突然写不出来了顿时冷汗涔涔衣衫都湿了。

    这就是文科举不管你平时付出多少的努力大浪淘沙只留下最后的三个人才能荣登金榜。而其他大部分都注定是要淘汰的。

    杨纪同情的抬头看了一眼很快就沉下心来沉浸在科考之中。

    第二部分是“经义”。共有五段文字全部都是截取《三经》《五典》上的内容。

    “君子之道五百一言以蔽之曰:‘儒者四心’。”问什么是“儒者四心”?

    杨纪蘸了蘸墨微吟不语。这句话其实不是《三经》《五典》上的内容而是另一个人的话。

    《三经》《五典》上有很多关于君子做人道理话有人试图将它归纳总结成一句话这就是“儒者四心”。

    历史上任何试图重新诠释《三经》《五典》的人大部分都被斥为异类不被接受。但是这句话却在读书人中广为流传甚至连朝廷主流也同样认可因为出这句话的人的身份非同可乃是一位声名赫赫的“文圣”。

    任何一位“文圣”出来的话即便是不是《三经》《五典》上的内容也一样被视为金科玉律是读书人的圣典。

    关于“儒者四心”这位文圣并没有出来。但是儒者四心的内容已经充斥在《三经》《五典》的每一页让洋洋洒洒数百言诠释着。

    这其实是很考验每一个人对《三经》《五典》的考察和理解情况的。因为不同的人“儒者四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写出来的自然也是不同的内容。

    杨纪微一沉吟随即写下一行字:

    “儒者四心即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耻之心……以及辞让之心”

    这并不是胡乱书写而是杨纪读书多年对于《三经》《五典》的理解。

    “人必有恻隐之心方才知义。否则见老幼不扶见弱不助与**何义?”

    “人必有是非之心方才知忠。……”

    “人必有差耻之心方才知信。……”

    “人必有辞让之心方才知礼。……”

    杨纪写下了四行字这四行字联系起来正好是儒家推崇的“礼义忠信”。也是杨纪对于《三经》《五典》的另一个理解。

    试卷共五页还有其他四个题目。杨纪把所有的题目答完不知不觉已经是傍晚了。文殿三层早有许多的皂吏点上了大烛里面一片灯火辉煌。

    杨纪一抬头就看到桌上放了一些烙饼馒头之类的饭食都很简单。这是朝廷准备的。

    送食的皂吏轻手轻脚杨纪居然都没有注意。

    杨纪微微一笑然后收回了目光。他暂时还不饿借着这通明的烛火杨纪把题目重新审了一遍。

    “有意思第一部分考是的礼第二部分虽然考了五个题目各不相同但内容都是礼义忠信。这次的文科考到底想要做什么?”

    杨纪若有所思。

    文科举的题目并不是很秘密每次考完之后都会被各地的学子公布出来。杨纪也曾经留心过。

    往届的文科考虽然也是分三部分但内容却是很随意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给杨纪一种很强烈暗示感。

    “不知道最后一题考的是什么”

    杨纪压下念头然后翻开了最后一页。

    这是文科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在线阅读

    <!--t;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

    -

章节目录

帝御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皇甫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皇甫奇并收藏帝御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