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诺玛所说的祠堂内,真的也有一尊十二青铜人,那就是第三尊了——这可是上古神物,怎么可能轻易凑齐三尊呢!
带着疑惑,我跟着诺玛走到了另一座特别高的高脚楼前。
这座高脚楼和苗主所在的那座十分相似,都比其它的高出一倍,而且所处的位置也很特别,恰好以寨子中央的空场子为中心,和苗主所在的高脚楼呈对称之势。
这段时间,我掌握了不少《阴阳秘术》中的知识。
根据《阴阳秘术》中关于“阴阳五行方位”的描述,整个寨子的房屋不是随意搭建的,似乎其中暗含着八卦原理,而两座凸起的高脚楼恰好是一“阴”一“阳”。
我深吸了口气,虽然知道这一切很难理解,但应该不是巧合。
高脚楼的楼梯十分陈旧,上面还布满了尘土,可见平时很少有人光临。
三个人上了楼,我先是看到了一扇锈迹斑斑的青铜门,又看了门鼻子上挂着的青铜锁。
青铜门?
我心中猛地一惊。
看着这扇青铜门应该有些年头了,绿色锈迹上隐约可见雕刻着奇怪图形的暗纹。
看到上面的暗纹,我又是一惊。
这些图形好眼熟啊!再一想,一下子记了起来——和古坟村西郊那古墓中青铜门上的暗纹一模一样。
巧合?不可能!
我脑中顿时出现了这么一种想法:四姑娘寨?古坟村?阴坟寨?难道这三个地方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了一下这三处地方出现的先后顺序,四姑娘寨出现的时间最早,其次是阴坟寨,最后才是古坟村。
根据我掌握的线索,事情可能是这样的:在两三千年前,四姑娘寨的神秘苗人来到了万里之外的山东,见到了鲁吟王,说服他在龙吟谷修建了可以死而复活的古墓。
其中一部分守陵人后来到了古坟村所在的阴山谷,然后定居了下来,和这个山谷里的另一批守陵人融合了起来,于是就有了阴坟村。
根据老黄和王叔他们所说的,古坟村西郊古墓的主人是鬼谷子的大徒弟张起灵的最后藏身之地,他按照师傅的嘱托带着一个巨大的秘密隐居到了阴山谷。
根据山谷下阴洞石碑上的描述,这个秘密和长生有关,应该是上古时期的某种长生蛊术……
想到这里,我就听到“吱哟”一声,门开了。
这是一间十分宽大的大厅,迈步进门后,我首先看到的是几尊巨大是石像,然后是两侧墙上镶嵌着的几十块残缺不全的石碑。
大厅里十分陈旧,地上满是灰尘,一看就是很久很久没人进来过了。
“这里是寨子的禁地,苗寨有苗寨的规矩,任何苗人不能踏进神殿”
神殿?我再次环视一圈,明白了诺玛所说的神殿就是指的这间大厅。
“这么说,只有你能进来?”
陌陌随口问道。
“我虽然在苗寨生活了七十年,但并不算苗人——我也只进来过七次,而且还是因为好奇。”
说着他走到一尊高大的石像后面,我和陌陌赶紧跟上,就看到石像后有个形状奇怪的神龛,里面放着一尊青铜雕像。
果然是第三尊石像!我心中一惊。
神龛里的青铜雕像和我身上的两尊一模一样,应该也是上古十二青铜人中的一尊。
“就是这个,是不是和你身上的一样啊!”
我忙双手接过青铜像,反问诺玛:“一直……一直在这么?”
诺玛点了点头:“我记得第一次踏进这间神殿时,当时我十八岁,它就已经放在这了,师傅说在我来之前,已经整整十年没人进来过了。”
十年?我常常呼了口气,又是十年,为什么总是以十年为单位呢?
诺玛似乎看出了我脸上的异样,呜呜呜地笑了几声。
“每隔十年进来扫一次地,这也是苗族历代传下来的族规。”
我知道古苗族规矩多,也没有多想,视线一转,扫到了一尊石像上。
在我的印象中但凡石像,要么是魔教的菩萨、罗汉,要么是道教的真君,可这尊石像的样子十分怪异,双眼和双耳极大,这模样……
我视线随即又转到了手中的青铜人上,顿时恍然大悟。
巨大石像和青铜人竟有八九分相似——难道是这一“金”一“石”两尊“怪像”是雕刻的一种人?
“小邪,你看上面的文字,是不是……”
陌陌站到一面墙前纳闷地说。
我这才注意到,残缺的石碑上隐约可见形如核桃大小的文字。
这里是苗寨,自古就是生苗的地盘,我本以为就算有文字,也一定是苗文。
谁知走近几步后,才发现这些文字形状很奇怪。
每个字的笔画都很多,而且每个字的笔画都是弯曲的,单独看任何一个字,与其说是文字,倒不如是图形。
我见过苗文,苗文和汉字有明显的区别,这石碑上的奇怪文字百分之百是象形文字,相对而言更像是汉字。汉字?这里怎么会有刻着汉字的古石碑呢?
看石碑石化的样子,明显有些年头了。
我仔细辨认了距离我最近的一面石碑上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很熟悉,可我挨着认了七八个,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我因为喜欢历史,所以对我国文字的演变史十分熟悉。
根据传说,汉字是仓颉发明的,其实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瞎扯淡。
真正的汉字是在原始社会中期,伟大的劳动人民在艰苦的日常生活中,因为需要而发明的。
广泛说,最早的汉字并非文字也不是图形,而是绳子疙瘩,这就是某些历史学家提出的“结绳记事”。
后来还有“仓颉造字”、“伏羲造字”“八卦说”、“河图洛书说”等,总之都带有神话色彩。有迹可查的历史资料中,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然后是铭文和金文——当然这些文字出土的极少。
后来就是大篆和小篆,到了西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才让文字得以广泛传播。
我看着石碑上的文字,很像是秦朝之前的大篆,但仔细看,这些文字还要比大篆更繁琐,但有不似金文那么“横是横竖是竖”。
难道这是一种介于金文和大篆之间的文字?
带着疑惑,我跟着诺玛走到了另一座特别高的高脚楼前。
这座高脚楼和苗主所在的那座十分相似,都比其它的高出一倍,而且所处的位置也很特别,恰好以寨子中央的空场子为中心,和苗主所在的高脚楼呈对称之势。
这段时间,我掌握了不少《阴阳秘术》中的知识。
根据《阴阳秘术》中关于“阴阳五行方位”的描述,整个寨子的房屋不是随意搭建的,似乎其中暗含着八卦原理,而两座凸起的高脚楼恰好是一“阴”一“阳”。
我深吸了口气,虽然知道这一切很难理解,但应该不是巧合。
高脚楼的楼梯十分陈旧,上面还布满了尘土,可见平时很少有人光临。
三个人上了楼,我先是看到了一扇锈迹斑斑的青铜门,又看了门鼻子上挂着的青铜锁。
青铜门?
我心中猛地一惊。
看着这扇青铜门应该有些年头了,绿色锈迹上隐约可见雕刻着奇怪图形的暗纹。
看到上面的暗纹,我又是一惊。
这些图形好眼熟啊!再一想,一下子记了起来——和古坟村西郊那古墓中青铜门上的暗纹一模一样。
巧合?不可能!
我脑中顿时出现了这么一种想法:四姑娘寨?古坟村?阴坟寨?难道这三个地方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了一下这三处地方出现的先后顺序,四姑娘寨出现的时间最早,其次是阴坟寨,最后才是古坟村。
根据我掌握的线索,事情可能是这样的:在两三千年前,四姑娘寨的神秘苗人来到了万里之外的山东,见到了鲁吟王,说服他在龙吟谷修建了可以死而复活的古墓。
其中一部分守陵人后来到了古坟村所在的阴山谷,然后定居了下来,和这个山谷里的另一批守陵人融合了起来,于是就有了阴坟村。
根据老黄和王叔他们所说的,古坟村西郊古墓的主人是鬼谷子的大徒弟张起灵的最后藏身之地,他按照师傅的嘱托带着一个巨大的秘密隐居到了阴山谷。
根据山谷下阴洞石碑上的描述,这个秘密和长生有关,应该是上古时期的某种长生蛊术……
想到这里,我就听到“吱哟”一声,门开了。
这是一间十分宽大的大厅,迈步进门后,我首先看到的是几尊巨大是石像,然后是两侧墙上镶嵌着的几十块残缺不全的石碑。
大厅里十分陈旧,地上满是灰尘,一看就是很久很久没人进来过了。
“这里是寨子的禁地,苗寨有苗寨的规矩,任何苗人不能踏进神殿”
神殿?我再次环视一圈,明白了诺玛所说的神殿就是指的这间大厅。
“这么说,只有你能进来?”
陌陌随口问道。
“我虽然在苗寨生活了七十年,但并不算苗人——我也只进来过七次,而且还是因为好奇。”
说着他走到一尊高大的石像后面,我和陌陌赶紧跟上,就看到石像后有个形状奇怪的神龛,里面放着一尊青铜雕像。
果然是第三尊石像!我心中一惊。
神龛里的青铜雕像和我身上的两尊一模一样,应该也是上古十二青铜人中的一尊。
“就是这个,是不是和你身上的一样啊!”
我忙双手接过青铜像,反问诺玛:“一直……一直在这么?”
诺玛点了点头:“我记得第一次踏进这间神殿时,当时我十八岁,它就已经放在这了,师傅说在我来之前,已经整整十年没人进来过了。”
十年?我常常呼了口气,又是十年,为什么总是以十年为单位呢?
诺玛似乎看出了我脸上的异样,呜呜呜地笑了几声。
“每隔十年进来扫一次地,这也是苗族历代传下来的族规。”
我知道古苗族规矩多,也没有多想,视线一转,扫到了一尊石像上。
在我的印象中但凡石像,要么是魔教的菩萨、罗汉,要么是道教的真君,可这尊石像的样子十分怪异,双眼和双耳极大,这模样……
我视线随即又转到了手中的青铜人上,顿时恍然大悟。
巨大石像和青铜人竟有八九分相似——难道是这一“金”一“石”两尊“怪像”是雕刻的一种人?
“小邪,你看上面的文字,是不是……”
陌陌站到一面墙前纳闷地说。
我这才注意到,残缺的石碑上隐约可见形如核桃大小的文字。
这里是苗寨,自古就是生苗的地盘,我本以为就算有文字,也一定是苗文。
谁知走近几步后,才发现这些文字形状很奇怪。
每个字的笔画都很多,而且每个字的笔画都是弯曲的,单独看任何一个字,与其说是文字,倒不如是图形。
我见过苗文,苗文和汉字有明显的区别,这石碑上的奇怪文字百分之百是象形文字,相对而言更像是汉字。汉字?这里怎么会有刻着汉字的古石碑呢?
看石碑石化的样子,明显有些年头了。
我仔细辨认了距离我最近的一面石碑上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很熟悉,可我挨着认了七八个,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我因为喜欢历史,所以对我国文字的演变史十分熟悉。
根据传说,汉字是仓颉发明的,其实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瞎扯淡。
真正的汉字是在原始社会中期,伟大的劳动人民在艰苦的日常生活中,因为需要而发明的。
广泛说,最早的汉字并非文字也不是图形,而是绳子疙瘩,这就是某些历史学家提出的“结绳记事”。
后来还有“仓颉造字”、“伏羲造字”“八卦说”、“河图洛书说”等,总之都带有神话色彩。有迹可查的历史资料中,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然后是铭文和金文——当然这些文字出土的极少。
后来就是大篆和小篆,到了西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才让文字得以广泛传播。
我看着石碑上的文字,很像是秦朝之前的大篆,但仔细看,这些文字还要比大篆更繁琐,但有不似金文那么“横是横竖是竖”。
难道这是一种介于金文和大篆之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