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论如何包藏祸心,皆需外裹金缕玉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便是此意。即便看上去不是很美,也需面子上过得去。
表面上,太皇董太后,诏问少帝,欲封贵子为勃海王。乃出一片呵护之心。亦是宗法所依。又“外举不避仇”,徵徐璆为勃海国相。此诏一出,满朝文武,交口称赞。太皇窦太后及少帝皆无异议。何太后亦难节外生枝,唯有默许。
实则,董太皇暗藏私心。先行寻金市十位子钱家,共出大钱十亿,合质勃海七城。并得勃海七城,各级人事任免大权。便是国相徐璆,只需子钱家合议罢免,太皇董太后亦需想方设法,达成所愿。
正因宝钞限量惜售。蓟王才分发:“楼钞”、“布钞”、“器钞”、“畜钞”、“盐钞”、“谷钞”以为补充。并与“通钞”、“宝钞”,合称“蓟钞”。
一言蔽之。琉璃宝钞无法自行兑换,唯赀库对外发售。且还有极高的指向性:多奉禁中。普通权贵,平生罕见。此次封君县主质押汤邑,洛阳子钱家以足额琉璃宝钞支付,引无数权贵艳羡。便是董太皇亦不能免俗。更何况市价已炒到十倍。
先后有桓帝五县主、灵帝公主、舞阳君及勃海王,质押食邑,得宝钞琉璃。不费一兵一卒,计十四县落入“子钱家”之手。得来不费吹灰之力。须知,蓟王种田二十载,方得二十七县。掐头去尾,不出月余,便赚来十四县。何其……暴利。
或有人问:租期不过十载,终归无自家封邑得利长久。
且不说,高祖起于布衣,奋剑豪取天下,“八载之间,海内克定”。以刘备仁主之姿,焉用八载(作者按:八载足可再写八卷,计千六百章)。
春,二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庚戌,改元光熹,大赦天下。
佯装打道回京的河南尹何苗并长水校尉袁术,得五千四郡亡胡突骑相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戈一击。击溃赵慈乱军,一举平定南阳。
“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乃今汉“帝乡”,号称陪都。
赵慈残部,窜入汝南,欲与黄巾合流。
班师回朝前,何苗表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得一大郡,励精图治,乱世积势。此时,袁术年少英发,满腔热血,只为匡扶汉室。与后来“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的篡国汉贼,不可同日而语。
先拜名士阎象为主簿,杨弘任长史,韩胤为别驾。后又得纪灵、桥蕤(ruí)、张勋、乐就、李丰、梁纲等将校,安抚民情、整顿兵马、打造机关诸器。不出数月,气象一新。南阳渐呈大治之象。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上蔡都亭客舍。
便有探马来报:“报,赵慈残部沿舞水顺下,乱入汝南。已入嵖岈山中。”
“取图来。”郭嘉言道。
“喏。”便有黄巾卫取汝南山川地形图。
“奉孝以为,贼兵欲往何处。”宋奇问道。
郭嘉并指一点:“必是此处。”
“冶炉城。”略作思量,宋奇心领神会:“贼人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如要重整旗鼓,必先修缮兵甲,补充弩矢。此城自古便是冶铁重镇,春秋时为韩国铸剑之地。城在嵖岈山之东,吴房县境。贼人欲先取之,再谋复起。”
“明廷所言极是。”郭嘉笑道:“此乃天赐良机也。宜当降服余勇,收归己用。”
“奉孝将兵,亦多多益善否。”宋奇笑问。
“知我者,明廷也。”郭嘉欣然一笑。
待黄巾渠帅龚都,领麾下亲随数人,乔装抵达,与宋奇相见。这便将冶炉城周遭详情地理,娓娓道来。
冶炉城之东北,有城合赙,俗称“合伯”。战国时亦属韩,以产利剑著称。《史记·苏秦列传》:“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谿(溪)、墨阳、合赙、邓师……皆‘陆断牛马,水截鵠雁(言其锋利)’。”《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谿。”《史记》亦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谿,二曰墨曜,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渊(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天下九剑,棠谿居首,龙泉只排第六。
“吴房(县),有棠谿亭”,“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棠谿宝剑,千锤百炼,光鉴寒霜,驰名天下。今豪侠名士所佩,多出此地。棠谿剑与古锭刀并著于世。然却双双被蓟国陨星剑、雁翎刀所取代。剑刀不能过河北。
先前,南阳大乱,城内铸剑师,亦多逃入棠谿谷地。后又逢汝南大乱,长吏弃官,道路断绝。棠谿工匠遂拥兵自重。类比宗贼,然却谨守门户,与世隔绝。首领出自“棠谿氏”,名“典”。虽从不劫掠百姓,却亦用兵器与贼人交换粮秣。黄巾与宗贼,皆来者不拒。
棠谿氏,姬姓,吴王阖闾弟夫槩(gài),奔楚为棠谿氏。
“可是前五官中郎将,棠谿典。字伯并,颍川鄢陵人。时为大长秋曹腾,向朝廷举荐。”宋奇竟识得此人:“熹平四年,蔡邕与五官中郎将棠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称‘熹平石经’。”
“已是十一年前旧事。”郭嘉言道:“明廷可知棠谿典下落。”
“未知也。”宋奇言道:“只闻坐蔡邕髡钳流徙之罪而免官。其人下落,不得而知。”
郭嘉笑道:“明廷安坐,待郭嘉前去打探一二。”
“不可!”宋奇急忙劝阻:“只闻其名,不知其人。且棠谿匠人,据城自守,善恶难辨。此去不啻自投虎穴,智者不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郭嘉言道:“若能收归己用,何须再从南阳贩来兵甲。与我有大利。”
“某愿同往。”龚都抱拳道:“明廷安心,定护掾史(郭嘉)周全。”
“如此……”宋奇言道:“当速去速回。”
“喏。”二人领命而去。
棠谿亭在吴房县西北百里,有棠谿城。棠谿、冶炉、合伯三城,皆位于棠谿谷地,背靠冥山铁矿。“十里棠谿,十里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所铸“棠谿之剑,天下之铦也”。
郭嘉乘宋奇安车,朝发夕至,抵达城下。
表面上,太皇董太后,诏问少帝,欲封贵子为勃海王。乃出一片呵护之心。亦是宗法所依。又“外举不避仇”,徵徐璆为勃海国相。此诏一出,满朝文武,交口称赞。太皇窦太后及少帝皆无异议。何太后亦难节外生枝,唯有默许。
实则,董太皇暗藏私心。先行寻金市十位子钱家,共出大钱十亿,合质勃海七城。并得勃海七城,各级人事任免大权。便是国相徐璆,只需子钱家合议罢免,太皇董太后亦需想方设法,达成所愿。
正因宝钞限量惜售。蓟王才分发:“楼钞”、“布钞”、“器钞”、“畜钞”、“盐钞”、“谷钞”以为补充。并与“通钞”、“宝钞”,合称“蓟钞”。
一言蔽之。琉璃宝钞无法自行兑换,唯赀库对外发售。且还有极高的指向性:多奉禁中。普通权贵,平生罕见。此次封君县主质押汤邑,洛阳子钱家以足额琉璃宝钞支付,引无数权贵艳羡。便是董太皇亦不能免俗。更何况市价已炒到十倍。
先后有桓帝五县主、灵帝公主、舞阳君及勃海王,质押食邑,得宝钞琉璃。不费一兵一卒,计十四县落入“子钱家”之手。得来不费吹灰之力。须知,蓟王种田二十载,方得二十七县。掐头去尾,不出月余,便赚来十四县。何其……暴利。
或有人问:租期不过十载,终归无自家封邑得利长久。
且不说,高祖起于布衣,奋剑豪取天下,“八载之间,海内克定”。以刘备仁主之姿,焉用八载(作者按:八载足可再写八卷,计千六百章)。
春,二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庚戌,改元光熹,大赦天下。
佯装打道回京的河南尹何苗并长水校尉袁术,得五千四郡亡胡突骑相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戈一击。击溃赵慈乱军,一举平定南阳。
“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乃今汉“帝乡”,号称陪都。
赵慈残部,窜入汝南,欲与黄巾合流。
班师回朝前,何苗表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得一大郡,励精图治,乱世积势。此时,袁术年少英发,满腔热血,只为匡扶汉室。与后来“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的篡国汉贼,不可同日而语。
先拜名士阎象为主簿,杨弘任长史,韩胤为别驾。后又得纪灵、桥蕤(ruí)、张勋、乐就、李丰、梁纲等将校,安抚民情、整顿兵马、打造机关诸器。不出数月,气象一新。南阳渐呈大治之象。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上蔡都亭客舍。
便有探马来报:“报,赵慈残部沿舞水顺下,乱入汝南。已入嵖岈山中。”
“取图来。”郭嘉言道。
“喏。”便有黄巾卫取汝南山川地形图。
“奉孝以为,贼兵欲往何处。”宋奇问道。
郭嘉并指一点:“必是此处。”
“冶炉城。”略作思量,宋奇心领神会:“贼人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如要重整旗鼓,必先修缮兵甲,补充弩矢。此城自古便是冶铁重镇,春秋时为韩国铸剑之地。城在嵖岈山之东,吴房县境。贼人欲先取之,再谋复起。”
“明廷所言极是。”郭嘉笑道:“此乃天赐良机也。宜当降服余勇,收归己用。”
“奉孝将兵,亦多多益善否。”宋奇笑问。
“知我者,明廷也。”郭嘉欣然一笑。
待黄巾渠帅龚都,领麾下亲随数人,乔装抵达,与宋奇相见。这便将冶炉城周遭详情地理,娓娓道来。
冶炉城之东北,有城合赙,俗称“合伯”。战国时亦属韩,以产利剑著称。《史记·苏秦列传》:“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谿(溪)、墨阳、合赙、邓师……皆‘陆断牛马,水截鵠雁(言其锋利)’。”《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谿。”《史记》亦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谿,二曰墨曜,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渊(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天下九剑,棠谿居首,龙泉只排第六。
“吴房(县),有棠谿亭”,“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棠谿宝剑,千锤百炼,光鉴寒霜,驰名天下。今豪侠名士所佩,多出此地。棠谿剑与古锭刀并著于世。然却双双被蓟国陨星剑、雁翎刀所取代。剑刀不能过河北。
先前,南阳大乱,城内铸剑师,亦多逃入棠谿谷地。后又逢汝南大乱,长吏弃官,道路断绝。棠谿工匠遂拥兵自重。类比宗贼,然却谨守门户,与世隔绝。首领出自“棠谿氏”,名“典”。虽从不劫掠百姓,却亦用兵器与贼人交换粮秣。黄巾与宗贼,皆来者不拒。
棠谿氏,姬姓,吴王阖闾弟夫槩(gài),奔楚为棠谿氏。
“可是前五官中郎将,棠谿典。字伯并,颍川鄢陵人。时为大长秋曹腾,向朝廷举荐。”宋奇竟识得此人:“熹平四年,蔡邕与五官中郎将棠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称‘熹平石经’。”
“已是十一年前旧事。”郭嘉言道:“明廷可知棠谿典下落。”
“未知也。”宋奇言道:“只闻坐蔡邕髡钳流徙之罪而免官。其人下落,不得而知。”
郭嘉笑道:“明廷安坐,待郭嘉前去打探一二。”
“不可!”宋奇急忙劝阻:“只闻其名,不知其人。且棠谿匠人,据城自守,善恶难辨。此去不啻自投虎穴,智者不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郭嘉言道:“若能收归己用,何须再从南阳贩来兵甲。与我有大利。”
“某愿同往。”龚都抱拳道:“明廷安心,定护掾史(郭嘉)周全。”
“如此……”宋奇言道:“当速去速回。”
“喏。”二人领命而去。
棠谿亭在吴房县西北百里,有棠谿城。棠谿、冶炉、合伯三城,皆位于棠谿谷地,背靠冥山铁矿。“十里棠谿,十里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所铸“棠谿之剑,天下之铦也”。
郭嘉乘宋奇安车,朝发夕至,抵达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