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老爷回家!”
于王府中的洗尘宴结束之后,略带些许醉意的朱明忠,回到了位于南京的府邸,听着门外站着一排管事、仆佣整齐的话语,朱明忠的心底不由的一动。
咱在南京也是有家的人!
这座国公府是他的家!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个家,尽管是“鸠占鹊巢”夺占的其它人的府邸,但是,朱明忠仍然把这里当成了家,毕竟,即便是在清河,他所住的不过也就是衙署后宅,那就是所谓的“官邸”,离任的话,需要交给下一任居住。
只有这座曾经的国公府,才是他的家!
当然,这里不仅仅是家,同样也是江北在南京的大本营,就像家中的管事李少杰,表面上是管事,可实际上却是军正司在南京的情报主管,至于这家中的仆佣,也大都是军正司的暗探,他们负责在南京收集情报。
南京与京师一样,一直都是军正司情报工作的重点,只不过与京师的完全处于地下不同,在南京军正司的活动尽管也是极为隐密的,但却以朱明忠的宅邸为大本营,这多少总归是一面保护伞。
相应的,在来到南京之后,朱明忠自然需要接见李少杰,听取他的汇报,其实所谓的汇报,也就是对近几日来南京的形势加以汇报。
“……自张尚书抵达南京后,除先后多次与郑王爷见面外,期间更是多次接见各地士子,目前无论是张尚书,亦或是郑王爷,都在全力争取各地士子。”
争取各地的士子!
朱明忠自然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取各地士子,无非就是为了争取民心!
何谓民心,自然也就是那些士子。
现在那些附虏伪吏已经是人心惶惶,每日都有弃印南归的,而那些赴满清科举取得功名的士子呢?对他们的惩罚不过只是革除功名,而且如果写悔过书,即可免于追缴历年积免的钱粮。即便是这次乡试,被革除功名的士子,仍然特准以白身参考,可以说,对他们可谓是极尽恩泽。
对此,朱明忠并不反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扩大化。革除功名不过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迫使士子们做出一个选择。在朱明忠看来,于明与清之间,只有一个选择,他不能够容忍那些人做出蛇鼠两端的选择。
“让他们争取吧!”
心知现在郑张两人之所以纷纷争取士子用意的朱明忠笑了笑,又问道。
“那么,今年乡试士子年纪最大的是多少岁?”
“目前报名的三千八百六十九名士子中,年纪最大的今年七十一岁了,听说,他是崇祯年间的贡生,入清后,不曾试。”
李少杰回答道。
入清后,不曾试,简单的六个字同,让朱明忠轻声赞叹道。
“难得!十几年忠心不改,现在江山得复,又以如此高龄,尚能临场应试,便是这是忠心,也值得嘉奖。”
无论是科举是否能选取人才,都不妨碍朱明忠对这个老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毕竟考了一生他,在过去十几年间,面对满清为招揽民心,不断“扩招”的举动,能够按奈住求官之心,着实不易,那些寻常士子为何在过去十几年间愿意赴考,纠其原因,就是因为满清府试、乡试以及会试都相当容易通过,这也是满清刻意而为,目的正是籍此吸引士子参加科举,通过科举建立他们的正统地位。
“嗯,虽说现在已经入春,可是这天气依然颇为寒冷,他年岁太高,回头命人给他送去两床新被以及笔墨纸砚。”
随后,朱明忠又特意说道。
“待到下半年,三场完毕之后,你就以本官的代表去看看他,以示鼓励。倘若真的中了,让他戴着大红花,在闹市中接受大家对他的恭贺,耀一耀几十年来寒窗苦读、老来遂志的荣耀。到时候这南京的报纸应该也开始发表了,嗯,可以帮他宣扬一下,”
要说做文章,朱明忠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做这些文章,对于来自21世纪的他来说,如何时招揽人心,自然有一套属于21世纪的办法。之所以选择这个老人加以慰问,除是因为他七十一岁赴考确实难得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朱明忠相信,这个老人绝对不会排斥他的礼物,因为他是“入清不试”的遗老。
“那末,最小的多大年纪呢?”
朱明忠又问道。
“目前最小的只有十五岁。”
李少杰如实的回答道。
其实朱明忠之所以询问这些,不过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毕竟,现在于南京这确实是一件大事,而且,作为江淮经略使的他,也应该过问一下乡试,毕竟这也是为国择才,虽说现在江北已经另辟蹊径,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选择人才。
在一一汇报了各方面的情报之后,李少杰又说道。
“经略,另外几个时辰前,有一位经略的故友给您留了封信。”
故友?
疑惑间,朱明忠从李少杰的手中接过信,展开信封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确实是故友相邀。
第二天上午,一身便装的朱明忠,便来到如约来到了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虽说江南贡院整体尚未完工,但是其正门部分却已经完工了,江南贡院有东西两道辕门。东辕门牌坊上写着“明经取士”四个大字,西辕门牌坊上写着“为国求贤”四个大字。
来到江南贡院之后,朱明忠颇感兴趣的游览着这个地方,此时的他瞧起来与寻常的士子并没有丝毫区别,只是目光更加坚毅罢了。不过与那些来此的士子不同,他之所以会来这里,是应故友之邀。
待于江南贡院走了一圈之后,朱明忠走到了秦淮河畔的凉亭,亭中有一个穿着淡青色儒袍,头戴方巾的士子正背对他站于亭中。
“可是儒士?”
听到他的话声,那站于亭中的士子回过头,笑看着朱明忠,那嫣然的笑容,让朱明忠笑道。
“见过柳贤弟。”
不是柳如是,还能是谁?
在南京,若是说故友,恐怕只有她一人了。
“我是该叫你朱将军呢?还是叫你朱经略?亦或是……”
“称我成仁既可,你我既是故友,又何需需此客气。”
柳如是嫣然一笑,并没有说话,而是步出了这凉亭。而朱明忠则跟在她的身后。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谁都没有主动说话,似乎两人并没有多少话说。
“成仁,当年你领兵离开江阴时,是否想过有朝一日,能够接连为国立下如此奇功?”
终于柳如是还是主动打破了沉默。
“我想过!”
在柳如是的面前,朱明忠并没有隐瞒他的想法,尽管家中的侍妾数人,但那些女子不过只是侍妾罢了,虽说眼前的她是他人之妻,可并不妨碍朱明忠视其为知己,虽然对其也曾有过渴望。
但在最初的迷恋之后,长久不见,那种迷恋反倒淡去了,现在,至多也就只剩下了对这世间奇女子的欣赏之情。
“哦?”
柳如是有些诧异的看了朱明忠一眼,这样的回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自投军那天起,我就知道,有一天,我必会驱逐鞑虏,不论其间多么曲折,付出多少代价,为我大明,为我中国,这鞑虏非得赶出中国不可,否则,他日我中国必将于其治下,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
或许,在实力不济的时候,朱明忠曾不止一次的想过逃至海外,可即便是那般寻思,他所想的也是保全中华文化,所考虑的,不过是希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汇报下,让真正的中华文明在海外得到延续。从而为一百年、两百年之后反攻作好准备。
台湾也好、菲律宾也罢,甚至澳大利亚,只在真正的未经鞑虏破坏的中华文明能够在海外得到延续,一百年、两百年之后,已经恢复元气的他们,势必会再次发起北伐,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千秋家国梦中,统一是他们不变的渴望。
在另一个历史中,历史没有给予中国机会,但那时朱明忠相信,即便是在失败的情况下,他也有能力保存些许实力,让国人在几十年,甚至两百年后,有能力向本土再次发起进攻。
到那时,不会再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们的脚步。尽管到时候,他们或许会面对更多的问题。但北伐必定将会获得成功。
但是现在,朱明忠已经不需要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即便是他仍然会考虑在台湾等地的拓殖,但这种拓殖却是带着需要性,比如台湾的硫磺、木材,甚至就连南京的重建,同样也需要台湾的木材。
但台湾并不是海外,在朱明忠的眼中,台湾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你啊,别人是想的比做的多,而你,总是如此,如果想了,就会千方百计的去做!”
朱明忠的话,让柳如是感叹道。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你才能成就这番他人所不敢想的功业吧!”
感叹间,柳如是又继续说道。
“其实,我这次约你出来,是有件事想要求你。”
于王府中的洗尘宴结束之后,略带些许醉意的朱明忠,回到了位于南京的府邸,听着门外站着一排管事、仆佣整齐的话语,朱明忠的心底不由的一动。
咱在南京也是有家的人!
这座国公府是他的家!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个家,尽管是“鸠占鹊巢”夺占的其它人的府邸,但是,朱明忠仍然把这里当成了家,毕竟,即便是在清河,他所住的不过也就是衙署后宅,那就是所谓的“官邸”,离任的话,需要交给下一任居住。
只有这座曾经的国公府,才是他的家!
当然,这里不仅仅是家,同样也是江北在南京的大本营,就像家中的管事李少杰,表面上是管事,可实际上却是军正司在南京的情报主管,至于这家中的仆佣,也大都是军正司的暗探,他们负责在南京收集情报。
南京与京师一样,一直都是军正司情报工作的重点,只不过与京师的完全处于地下不同,在南京军正司的活动尽管也是极为隐密的,但却以朱明忠的宅邸为大本营,这多少总归是一面保护伞。
相应的,在来到南京之后,朱明忠自然需要接见李少杰,听取他的汇报,其实所谓的汇报,也就是对近几日来南京的形势加以汇报。
“……自张尚书抵达南京后,除先后多次与郑王爷见面外,期间更是多次接见各地士子,目前无论是张尚书,亦或是郑王爷,都在全力争取各地士子。”
争取各地的士子!
朱明忠自然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取各地士子,无非就是为了争取民心!
何谓民心,自然也就是那些士子。
现在那些附虏伪吏已经是人心惶惶,每日都有弃印南归的,而那些赴满清科举取得功名的士子呢?对他们的惩罚不过只是革除功名,而且如果写悔过书,即可免于追缴历年积免的钱粮。即便是这次乡试,被革除功名的士子,仍然特准以白身参考,可以说,对他们可谓是极尽恩泽。
对此,朱明忠并不反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扩大化。革除功名不过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迫使士子们做出一个选择。在朱明忠看来,于明与清之间,只有一个选择,他不能够容忍那些人做出蛇鼠两端的选择。
“让他们争取吧!”
心知现在郑张两人之所以纷纷争取士子用意的朱明忠笑了笑,又问道。
“那么,今年乡试士子年纪最大的是多少岁?”
“目前报名的三千八百六十九名士子中,年纪最大的今年七十一岁了,听说,他是崇祯年间的贡生,入清后,不曾试。”
李少杰回答道。
入清后,不曾试,简单的六个字同,让朱明忠轻声赞叹道。
“难得!十几年忠心不改,现在江山得复,又以如此高龄,尚能临场应试,便是这是忠心,也值得嘉奖。”
无论是科举是否能选取人才,都不妨碍朱明忠对这个老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毕竟考了一生他,在过去十几年间,面对满清为招揽民心,不断“扩招”的举动,能够按奈住求官之心,着实不易,那些寻常士子为何在过去十几年间愿意赴考,纠其原因,就是因为满清府试、乡试以及会试都相当容易通过,这也是满清刻意而为,目的正是籍此吸引士子参加科举,通过科举建立他们的正统地位。
“嗯,虽说现在已经入春,可是这天气依然颇为寒冷,他年岁太高,回头命人给他送去两床新被以及笔墨纸砚。”
随后,朱明忠又特意说道。
“待到下半年,三场完毕之后,你就以本官的代表去看看他,以示鼓励。倘若真的中了,让他戴着大红花,在闹市中接受大家对他的恭贺,耀一耀几十年来寒窗苦读、老来遂志的荣耀。到时候这南京的报纸应该也开始发表了,嗯,可以帮他宣扬一下,”
要说做文章,朱明忠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做这些文章,对于来自21世纪的他来说,如何时招揽人心,自然有一套属于21世纪的办法。之所以选择这个老人加以慰问,除是因为他七十一岁赴考确实难得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朱明忠相信,这个老人绝对不会排斥他的礼物,因为他是“入清不试”的遗老。
“那末,最小的多大年纪呢?”
朱明忠又问道。
“目前最小的只有十五岁。”
李少杰如实的回答道。
其实朱明忠之所以询问这些,不过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毕竟,现在于南京这确实是一件大事,而且,作为江淮经略使的他,也应该过问一下乡试,毕竟这也是为国择才,虽说现在江北已经另辟蹊径,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选择人才。
在一一汇报了各方面的情报之后,李少杰又说道。
“经略,另外几个时辰前,有一位经略的故友给您留了封信。”
故友?
疑惑间,朱明忠从李少杰的手中接过信,展开信封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确实是故友相邀。
第二天上午,一身便装的朱明忠,便来到如约来到了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虽说江南贡院整体尚未完工,但是其正门部分却已经完工了,江南贡院有东西两道辕门。东辕门牌坊上写着“明经取士”四个大字,西辕门牌坊上写着“为国求贤”四个大字。
来到江南贡院之后,朱明忠颇感兴趣的游览着这个地方,此时的他瞧起来与寻常的士子并没有丝毫区别,只是目光更加坚毅罢了。不过与那些来此的士子不同,他之所以会来这里,是应故友之邀。
待于江南贡院走了一圈之后,朱明忠走到了秦淮河畔的凉亭,亭中有一个穿着淡青色儒袍,头戴方巾的士子正背对他站于亭中。
“可是儒士?”
听到他的话声,那站于亭中的士子回过头,笑看着朱明忠,那嫣然的笑容,让朱明忠笑道。
“见过柳贤弟。”
不是柳如是,还能是谁?
在南京,若是说故友,恐怕只有她一人了。
“我是该叫你朱将军呢?还是叫你朱经略?亦或是……”
“称我成仁既可,你我既是故友,又何需需此客气。”
柳如是嫣然一笑,并没有说话,而是步出了这凉亭。而朱明忠则跟在她的身后。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谁都没有主动说话,似乎两人并没有多少话说。
“成仁,当年你领兵离开江阴时,是否想过有朝一日,能够接连为国立下如此奇功?”
终于柳如是还是主动打破了沉默。
“我想过!”
在柳如是的面前,朱明忠并没有隐瞒他的想法,尽管家中的侍妾数人,但那些女子不过只是侍妾罢了,虽说眼前的她是他人之妻,可并不妨碍朱明忠视其为知己,虽然对其也曾有过渴望。
但在最初的迷恋之后,长久不见,那种迷恋反倒淡去了,现在,至多也就只剩下了对这世间奇女子的欣赏之情。
“哦?”
柳如是有些诧异的看了朱明忠一眼,这样的回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自投军那天起,我就知道,有一天,我必会驱逐鞑虏,不论其间多么曲折,付出多少代价,为我大明,为我中国,这鞑虏非得赶出中国不可,否则,他日我中国必将于其治下,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
或许,在实力不济的时候,朱明忠曾不止一次的想过逃至海外,可即便是那般寻思,他所想的也是保全中华文化,所考虑的,不过是希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汇报下,让真正的中华文明在海外得到延续。从而为一百年、两百年之后反攻作好准备。
台湾也好、菲律宾也罢,甚至澳大利亚,只在真正的未经鞑虏破坏的中华文明能够在海外得到延续,一百年、两百年之后,已经恢复元气的他们,势必会再次发起北伐,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千秋家国梦中,统一是他们不变的渴望。
在另一个历史中,历史没有给予中国机会,但那时朱明忠相信,即便是在失败的情况下,他也有能力保存些许实力,让国人在几十年,甚至两百年后,有能力向本土再次发起进攻。
到那时,不会再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们的脚步。尽管到时候,他们或许会面对更多的问题。但北伐必定将会获得成功。
但是现在,朱明忠已经不需要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即便是他仍然会考虑在台湾等地的拓殖,但这种拓殖却是带着需要性,比如台湾的硫磺、木材,甚至就连南京的重建,同样也需要台湾的木材。
但台湾并不是海外,在朱明忠的眼中,台湾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你啊,别人是想的比做的多,而你,总是如此,如果想了,就会千方百计的去做!”
朱明忠的话,让柳如是感叹道。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你才能成就这番他人所不敢想的功业吧!”
感叹间,柳如是又继续说道。
“其实,我这次约你出来,是有件事想要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