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宇看着众人都转身瞧着自己,不管是先前轻视者,还是那李秉节徐文若所视目光具是激动,还哪有先前自负文章诗书的轻视。

    相传前朝有位风流名士每遇志向相同之辈,便做青眼以示人;如若是厌恶之人,便做白眼以待人。而如今诸多名宿不说做青眼相加状,至少也已无白眼。

    李知宇瞧着众人情绪还未平息,自己站于众人中间,却不知该如何进退,少年心中好生为难。刘负卿瞧着李知宇侃侃而谈,心中也微微自傲,这不愧是赵树理这王八的徒弟。可这张尚书,他虽略有耳闻,却也并不清楚太多,只是知道张行俭张尚书原是前朝肱骨之臣,孝宗皇帝引以为左膀右臂,每遇不决难定之事必呼左右:行俭何在?时人誉之为:天子脚下坐明堂,尚书手中出栋梁。如若把这一对君臣放在一起,那就既是明君吏治之强,又有朝野纲纪之本。彼时大楚北可抵三部,南可御吴越。可后来孝宗皇帝崩,当今圣上继位,重启保守派,黄瑜瑾深得圣上宠幸,南用联姻以和吴越,北面称臣而事草原,一到如今。

    仇如海听的“张尚书”三字,回想过往,神色颇为唏嘘。当初他以旧式环首刀改进为横刀,身带图纸三份。去寿春城中第一个拜谒的就是人称贤相的张行俭。可惜此时张行俭备受冷落,会面不得。后来百匠进宝于当今圣上,仇如海见朝堂已然落于黄瑜瑾之手,留下图纸一张而去。此刻见得这李秉节与徐文若言张尚书,心中只觉可惜。若当初张尚书不被罢免,自己今日也大不相同。

    四周人群具有心事,却都不好言语,只是沉寂。赵晴柔见的众人具是无言,走到了梅子林中,看了看面前少年轻声道:“李知宇,你还是知道点嘛!”少女语气略显俏皮,又站在李知宇身前,二人所隔不到一寸,缕缕幽香飘入鼻中,李知宇白净的脸上尽是绯红。红着脸瞧了瞧眼前少女,说道:“我确是知道一点的。”

    李知宇言语吞吐,瞧着面前少女,心跳愈急。见她不再开口,想起先前她不知为何恼怒自己,本想开口询问又怕惹得她再次生气不理自己,那却是不好。

    李知宇想到此处,虽有千言万语欲吐之为快,可又瞻前顾后,柔肠百转而千会,终是无语凝噎。赵晴柔只是瞧着李知宇白衣上点点泥斑,又拿出那个手帕,说道:“给你!”少女神情娇羞,低头拿着那一方香帕。李知宇脸色羞红,低头顺目。

    李知宇本欲伸手取过这一方手帕,可这么多人站在此地,若是接了过来,又怕惹得众人误会。可若是不接过这方手帕,那惹得她生气却更为不值。李知宇心中喃喃,沉思良久才鼓起勇气伸手接过这一方手帕,轻轻握住,依旧不用。

    赵晴柔待得手中无物这才抬起头来,瞧着少年依旧拿着手帕不用,甚为不解。少女轻声道:“你却为何不用?”李知宇脸色羞红,不好回答,过了许久才断断续续的说道:“这是....你送......的,我.....舍不得。”少年话语说道后面,已是轻不可闻。赵晴柔这才知道为何先前李知宇只是握着这一方手帕而不用的缘由,嘟囔道:“你这个书呆子。”张海举见二人如此亲昵,赵晴柔甚至以贴身之物相赠,心中好生嫉妒,但又无可奈何。

    情之一字,由浅入深难,由得到舍更是难上加难。

    张海举出身名门,父亲又隐隐是天下士子之首,所学诗书具是优良。君子德行操守一脉相承。虽见得二人亲昵,却也只是恼怒,并无排挤之意。依照李知宇方才所说,观其才学,过得六七年,李知宇必定会在大楚文人士子中展露头脚,到时若李知宇果真堪用,自己一定会在父亲身边进言,好让这少年一展才学。

    老仆站在一旁并不言语,只道小姐情窦初开,不了解人情世故才至于此,假以时日也就忘了。

    过不多时,李秉节徐文若二人才终于反应过来,见的李知宇赵晴柔二人如此亲昵,又不好打扰。可二人一直这么呆立相望,满腹话语欲待询问,着实两难。李秉节本是耿直性子,看对面的徐文若只是尴尬的瞧着二人并不开口,轻咳两声,问道:“敢问小哥师承何人。”

    李知宇只是呆呆握着赵晴柔这方手帕,心中正百转千回,苦思该如何言语,既不惹得赵晴柔生气,又可以化解此刻尴尬。饶是他读的诗书百章,可圣人书中也没有教人谈情说爱之言语。

    李知宇自顾沉思,对李秉节的问话自是恍然未察。李秉节无奈一笑,这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本是最为美好之时。可自己如今却不得不打扰,只觉罪过,但这话还是要问的。李秉节走到李知宇身前,细细瞧了瞧两人,轻咳两声,李知宇赵晴柔这才发觉,两人神色具是窘迫。

    “小兄弟,却不知你师承何人。敢问尊师名讳,现居何地?”李秉节一连问了许多,李知宇略微正色,转过身来说道:“晚辈文学诗词学于学堂教书先生,至于先生从不提起自己名姓,晚辈却是不知。晚辈只知先生自号“五不节”,平素却是以“不节”先生相称。先生归隐之处,晚辈不得先生允许,自也不敢透露丝毫。”李秉节听得话语,略微沉吟半晌,过不多时喜道:“文若兄,这少年师父正是尚书大人张行俭。”

    李知宇挠了挠头,心中不解,自己只是言先生“五不节”如何就能推断先生是前朝尚书大人张行俭。

    徐文若看着少年挠头思索,笑道:“小兄弟却是不知。昔者尚书大人开府变法时,由于法令繁多,诸多法令不易统计。于是尚书大人自嘲自己所颁法令有五不节,其一为:不节财。其二为:不节功。其三为:不节色。其四为:不节法。其五为:不节吏。”李知宇听得这五不节,心中直犯嘀咕。这“五不节”倒是知道了,可这“五不节”的意思却毫无头绪,李知宇无奈苦笑。

    徐文若见着少年还是不解,一时语塞,只道你这少年跟随尚书大人学得多年,居然连尚书大人“五不节”都不清楚,这尚书大人难道连自己为政最辉煌的一笔都不曾说过。

    李秉节哈哈一笑,见着少年疑惑低吟,许是尚书大人不曾言说,毕竟这“不节色”却是不大光明。周围年纪已到中老年的士子大儒听得徐文若说道这五不节,一个个表情略显忸怩。

    赵晴柔侧过身体,看了看周围众多学富五车之辈具是呈忸怩之态,心下略有好奇。一个个都是黄土埋了半截的老朽,这却如何做这儿女忸怩之态。况且这“五不节”虽然偶尔听得父亲谈起,但对于其中具体条文内容父亲却是一直支支吾吾,从不正面作答,此刻听人谈起,更是好奇。赵晴柔开口道:“敢问先生,何为五不节。”

    李秉节老脸一红,沉默良久,却不言语。一个同样着青衣的老儒喊道:“你这秉节,却是不节。”周围士子听得此言,具是大笑。想这李秉节年青力壮之时,却是最喜尚书大人这条“不节色”。

    李秉节见众人具是大笑,支吾良久这才红着老脸答道:“尚书大人这“五不节”乃是“不节财”“不节功”“不节色”“不节法”“不节吏”你们先前也已听得,这具体条文大意........老夫。”李秉节支支吾吾,实在不好言语,毕竟他深的儒家精益之学,这圣人亦曾有言“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之以厚德载物。”此刻说这五不节,却为圣人不齿了。

    沉思良久,李秉节才清了清嗓子,正声道:“不节财,乃是朝廷大张行钱之典,货通南北,利往大楚,讲富者许以厚葬之礼,分流天下;不节功,乃是军士上阵杀敌必有功爵,激励士气,则将士自有争心,有争心方能上阵立功,百死不悔;不节法,乃是以法为据,违者必罚,功者必赏,功过分明;不节吏,乃是朝廷根据富贾所出钱粮,许以官职,不过最高不会超过六品。”老头说到这微微一顿,又道:“不节色,却是,是朝廷开设的消金窟,青楼烟花巷陌受官府保护,意在鼓励富贾官吏斗酒消金,官府从中抽取重税,以补南北边防。这一项虽然饱受诟病,可却实实在在为国库节省了三成开支。”李秉节红着老脸说完了最后一项“不节色”,看了看李知宇。

    李知宇轻嗯一声,由于一直与赵树理寻山傍水而居,对这“不节色”却是不大了解。赵晴柔却是不然,本是贵胄之后,居于寿春城中,这消金场所自是见过,咿呀软语,迷人心魄,看李知宇轻嗯一声,少女轻啐一口。

    少女轻整长裙,见李知宇还在独自思索这,心中甚为不喜,揪了揪李知宇耳朵说道:“你若敢不节色,本姑娘却不饶你。”李知宇微微一愣,看着赵晴柔此刻又变得蛮横霸道,无奈苦笑。

    周围诸多大儒民宿微微一笑,这一对青年男女却也般配。

    “昔闻兰蕙月,独是桃李连。春心傥未写,为君照情筵。”

章节目录

缘来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水流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流舟并收藏缘来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