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被拆穿了,其实关键的原因在于他的那个玉佩,只能说当时朱允炆昏了头,当然也许是冥冥当中的天意吧。不过他即使知道,也顾不了这些了。
朱允炆为谭波分配任务的时候,谭波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觉得这种机构完全是商贾行为,让朝廷官员来做不合适,吏员也不合适,如果强制命令他们,就会变成衙门,没有人愿意来兑换,那么这就违背了皇太孙的本意。朱允炆才发现自己走入了误区,自己一直希望得到朝臣的好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不务正业,因为这会影响自己在朝臣中的威望,如创建武学、工学院、农学院都已经让朝臣有些微词了。现在他想创建银行,想使用朝臣,却发现行不通。
朱允炆想了想道:“谭波,你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殿下一定要做的话,卑职的意见是启用商贾,由朝臣负责监督。”
“恩,你有什么人选吗?”
谭波想了一会儿,为难的道:“殿下,臣有一个人选,不知殿下是否能同意?”
朱允炆笑了笑道:“说来听听。”
“臣的妻弟,赵宇飞。”
“你的妻弟?”朱允炆很好奇的道。
谭波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臣是凤阳人,出身贫寒,父亲早逝,老母也身体不好,所以中了秀才后,就赶紧娶妻,妻子是商人之女,但很贤惠,这些年一直在老家照顾老母。臣的岳丈家是做钱庄的,虽然规模不大,但风评还不错,妻弟赵宇飞为人精明,臣觉得比较合适。”
“老家?为什么不把妻子、老母带到京城?”
谭波苦笑一声,道:“下官是正五品,月俸16石,相当于8两银子,根本养活不起妻子老母。我和妻子、孩子、母亲已经有五年没有见了。”
朱允炆有些震惊,道:“正五品不算低了,怎么会过的如此寒酸呢?”
谭波苦笑不语。
朱允炆想了一下,道:“这样吧,你既然已经到詹事府了,孤就让你负责詹事府的所有财务情况,包括武学、护卫军、工学院、农学院的收入和开销,包括银行、玻璃等等项目,你能做到吗?”
谭波道:“下官愿意。”其实谭波有些欣喜若狂,他知道今天这个事情没人愿意来,幸好殿下对自己有些印象,就让自己过来了,没想到把詹事府的财务大权交给他,这可是升为户部尚书的捷径啊。
朱允炆想了想道:“你马上修书给你的妻弟,和他说明情况,看他是否愿意来,不愿意来不勉强,孤会继续物色人选。另外,你去武学找铁铉,他会把账目交给你,然后你去农学院、工学院去看看,那边的开销和收入都由你负责,你的责任是让工学院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农学院提高粮食产量,这是重中之重,明白吗?”
“下官明白。”
......
在朱允炆忙着和朝臣研究屯田使和按土地征税时,徐辉祖一行人到达了陕西的重镇榆林。从离开西安之后,宋瑄的五千骑兵就由五个千户率领,开始了远程侦查和拉练。徐辉祖带着三个卫的步兵,经过凤翔、平凉、庆阳、延安府后,到达榆林府。耿炳文自从和儿子耿璇聊过之后,就经常去护卫军转,渐渐的就形成习惯了。所以等徐辉祖北上时,耿炳文也一同来了。
耿炳文、徐辉祖各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向北眺望,这些都是玻璃的衍生产品,只是现在产量不多,只能配备到千户一级,还有夜不收的小旗级别。耿炳文这个是从徐辉祖手里抢来的,因为其资格老,徐辉祖也没办法,只好苦笑着从下面调配了一个。
徐辉祖看了一会儿道:“耿老将军,你对这一带熟悉吗?”
“魏国公,这个望远镜真不错,站在这里,可以看到20里之外的情况,这样能给守卫增加一个时辰的预警时间,希望魏国公能建议太孙殿下给西北配备更多的望远镜,这个望远镜对于西北太有用了。”
“这个没问题,殿下对西北边陲的地方很关注,你要老将军提出来,殿下一定会优先配给。”
“那太好了。老夫代替西北将士多谢殿下。”
“老将军,在这里一眼望过去,似乎没有人烟啊。”
“是啊,这个地方是隋朝的长城,从这里到阴山一线,一直是游牧民族猖獗的地方,本朝自驱除元兵之后,称这一带为沃儿都司,但实际上对于这一带基本就放弃了,所以没有什么百姓。”
“老将军,我来之前,皇太孙对这里做了指示,他认为本朝放弃河套是错误的,一旦蒙古人再次进入河套,那么陕西都司面临的压力就太大了,附近的山西和宁夏都会因为胡人入侵而疲惫不堪,殿下的建议是我朝和汉唐一样,将防线推到阴山一线,重建朔方、五原和云中三郡。云中郡目前有东胜卫,但朔方、五原基本是没有人烟。”
耿炳文苦笑了一声:“魏国公,殿下的决策很英明,但是自元末大乱以来,我朝人口稀少,西北一带少有人烟,条件非常差,而且目前并没有胡人入侵的威胁,推到阴山一线似乎并没有必要。”
“是啊,我也明白,不过老将军不用担心,殿下不会立刻做这些事情的,这次我们来只是来勘测一下地形,宋瑄的五千骑兵现在已经在河套里进行侦查,他们最远会到黄河边,然后向东折向君子渡,和我们在东胜卫汇合。我们会一直往北走,到东胜卫,殿下想让我们去考察一下,为什么会发生百户侵吞士兵赏赐的事情?”
耿炳文叹气道:“魏国公,老夫今天就实话实说吧,在没有长城依托,孤悬草原的地方屯田,困难是常人很难想象的,东胜卫老夫曾经去过,东胜卫距离大同卫超过300里,粮食无法自给,原先要设立五卫,最终裁撤了三卫,只剩下了两卫。粮食目前的粮食都是从大同运输过去,而大同的粮食也不是很充足,所以东胜卫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那么如果我大明重新建立三受降城,然后在套内屯田,这样就可以给东胜更好的依托,是不是这样就会好一些呢?”
耿炳文想了一下,道:“殿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大明在开国时期不能建立稳固的防线,那么以后必然有隐患,其实老夫也觉得,目前河套的防御存在问题,我们现在没有手段阻止胡虏度过黄河,只能保证胡虏在河套站不住脚跟,但这种防御老夫认为是不够的,目前陕西其实就如同一个壮汉站在旷野中,迎接四方的风雨,而无所畏惧。”
“是啊,老将军这一代人恢复了汉家河山,我们这一代人要守住它,殿下有雄心壮志,我觉得作为武人很幸运。对了,老将军,你知道殿下的志向是什么吗?”
“呵呵,老夫很少回京,到现在还没有觐见过殿下,还希望魏国公能够代为传达一下。”
徐辉祖看着北方道:“殿下在武学开幕式上说过:‘东海有倭寇,北山有蒙古,西北有帖木儿,南方有苔藓之疾。’后来我有幸听殿下说,他希望大明的子民在大海上自由的航行,没有倭寇之患;希望大明的子民可以走出长城,而不怕有杀戮;希望西北的疆域超过汉唐,达到河中地区;希望南方的小国不再觊觎中原,比如说安南,蒙古三次征伐都没有征服。这样的国家一旦中国衰弱,必然会为祸边疆。”
耿炳文真的被震撼到了,道:“殿下,难道要做秦皇汉武?今上没做到的事情,殿下想做到?”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不过殿下已经在逐渐准备了,比如护卫军的那些装备,还有老将军手里的望远镜,都是殿下的努力。殿下还让人研究土地增产的办法,目的是增加屯田的产出,所以我并不担心殿下会穷兵黩武,殿下更喜欢谋定而后动。”
“那么,”耿炳文往四周看了看,低声道:“魏国公,那么殿下对藩王是怎么打算的?”
徐辉祖也低声道:“老将军,这个我也不知道,老将军的儿子可能会知道,另外王度王子中大人应该也会知道。”
“殿下不相信你?”
“也不是,殿下还是信任我的,但我估计可能是我妹妹的原因吧。”
哦,耿炳文点了点头,是啊,徐达有四个女儿,长女为燕王妃,二女是代王妃,殿下能对徐辉祖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不错了。
“魏国公,老夫长你一辈,说句逾越的话,你可不要给你的父亲中山王抹黑啊,毁了他老人家的清名啊。”
“耿叔叔,辉祖会的,请你老人家放心。”
“恩,”耿炳文又回头看了一下,发现远处一个骑士正策马过来,将手里的一封信交给王度,王度打开心浏览了一遍,就朝这边走过来,就赶紧闭嘴了。
王度到徐辉祖面前,施礼道:“魏国公,锦衣卫对于最近调动的卫指挥使进行了监视,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异常。”
“好的,谢谢王大人。”
“不敢,下官去忙了。”王度施礼后,转身离开了。
耿炳文看着王度的背影道:“魏国公,这个王大人是什么背景啊?怎么这么受殿下信任啊?”
徐辉祖没有回头,笑了笑道:“这个事情我也不清楚,听说是方孝孺推荐的,不过殿下立刻就倚为心腹,在武学负责兵棋推演的筹办,现在护卫军任参谋长,这也是殿下的准备。”说到这里,徐辉祖顿了顿道:“老将军,你知道吗?护卫军每一个士兵都识字,基本能看懂公文。”
“真的假的?这么多?一万多人?”
“是的,殿下要求的,每个人每天至少要认识一个字,如果达不到,就关禁闭,甚至不给饭吃。”
“这似乎有点过了吧,不识字不能打仗吗?”
“我也不确定,但是殿下说,武人不是粗鄙的代名词,而且未来战争会越来越复杂,没有知识的士兵无法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上。”
耿炳文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也没有说什么。
朱允炆为谭波分配任务的时候,谭波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觉得这种机构完全是商贾行为,让朝廷官员来做不合适,吏员也不合适,如果强制命令他们,就会变成衙门,没有人愿意来兑换,那么这就违背了皇太孙的本意。朱允炆才发现自己走入了误区,自己一直希望得到朝臣的好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不务正业,因为这会影响自己在朝臣中的威望,如创建武学、工学院、农学院都已经让朝臣有些微词了。现在他想创建银行,想使用朝臣,却发现行不通。
朱允炆想了想道:“谭波,你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殿下一定要做的话,卑职的意见是启用商贾,由朝臣负责监督。”
“恩,你有什么人选吗?”
谭波想了一会儿,为难的道:“殿下,臣有一个人选,不知殿下是否能同意?”
朱允炆笑了笑道:“说来听听。”
“臣的妻弟,赵宇飞。”
“你的妻弟?”朱允炆很好奇的道。
谭波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臣是凤阳人,出身贫寒,父亲早逝,老母也身体不好,所以中了秀才后,就赶紧娶妻,妻子是商人之女,但很贤惠,这些年一直在老家照顾老母。臣的岳丈家是做钱庄的,虽然规模不大,但风评还不错,妻弟赵宇飞为人精明,臣觉得比较合适。”
“老家?为什么不把妻子、老母带到京城?”
谭波苦笑一声,道:“下官是正五品,月俸16石,相当于8两银子,根本养活不起妻子老母。我和妻子、孩子、母亲已经有五年没有见了。”
朱允炆有些震惊,道:“正五品不算低了,怎么会过的如此寒酸呢?”
谭波苦笑不语。
朱允炆想了一下,道:“这样吧,你既然已经到詹事府了,孤就让你负责詹事府的所有财务情况,包括武学、护卫军、工学院、农学院的收入和开销,包括银行、玻璃等等项目,你能做到吗?”
谭波道:“下官愿意。”其实谭波有些欣喜若狂,他知道今天这个事情没人愿意来,幸好殿下对自己有些印象,就让自己过来了,没想到把詹事府的财务大权交给他,这可是升为户部尚书的捷径啊。
朱允炆想了想道:“你马上修书给你的妻弟,和他说明情况,看他是否愿意来,不愿意来不勉强,孤会继续物色人选。另外,你去武学找铁铉,他会把账目交给你,然后你去农学院、工学院去看看,那边的开销和收入都由你负责,你的责任是让工学院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农学院提高粮食产量,这是重中之重,明白吗?”
“下官明白。”
......
在朱允炆忙着和朝臣研究屯田使和按土地征税时,徐辉祖一行人到达了陕西的重镇榆林。从离开西安之后,宋瑄的五千骑兵就由五个千户率领,开始了远程侦查和拉练。徐辉祖带着三个卫的步兵,经过凤翔、平凉、庆阳、延安府后,到达榆林府。耿炳文自从和儿子耿璇聊过之后,就经常去护卫军转,渐渐的就形成习惯了。所以等徐辉祖北上时,耿炳文也一同来了。
耿炳文、徐辉祖各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向北眺望,这些都是玻璃的衍生产品,只是现在产量不多,只能配备到千户一级,还有夜不收的小旗级别。耿炳文这个是从徐辉祖手里抢来的,因为其资格老,徐辉祖也没办法,只好苦笑着从下面调配了一个。
徐辉祖看了一会儿道:“耿老将军,你对这一带熟悉吗?”
“魏国公,这个望远镜真不错,站在这里,可以看到20里之外的情况,这样能给守卫增加一个时辰的预警时间,希望魏国公能建议太孙殿下给西北配备更多的望远镜,这个望远镜对于西北太有用了。”
“这个没问题,殿下对西北边陲的地方很关注,你要老将军提出来,殿下一定会优先配给。”
“那太好了。老夫代替西北将士多谢殿下。”
“老将军,在这里一眼望过去,似乎没有人烟啊。”
“是啊,这个地方是隋朝的长城,从这里到阴山一线,一直是游牧民族猖獗的地方,本朝自驱除元兵之后,称这一带为沃儿都司,但实际上对于这一带基本就放弃了,所以没有什么百姓。”
“老将军,我来之前,皇太孙对这里做了指示,他认为本朝放弃河套是错误的,一旦蒙古人再次进入河套,那么陕西都司面临的压力就太大了,附近的山西和宁夏都会因为胡人入侵而疲惫不堪,殿下的建议是我朝和汉唐一样,将防线推到阴山一线,重建朔方、五原和云中三郡。云中郡目前有东胜卫,但朔方、五原基本是没有人烟。”
耿炳文苦笑了一声:“魏国公,殿下的决策很英明,但是自元末大乱以来,我朝人口稀少,西北一带少有人烟,条件非常差,而且目前并没有胡人入侵的威胁,推到阴山一线似乎并没有必要。”
“是啊,我也明白,不过老将军不用担心,殿下不会立刻做这些事情的,这次我们来只是来勘测一下地形,宋瑄的五千骑兵现在已经在河套里进行侦查,他们最远会到黄河边,然后向东折向君子渡,和我们在东胜卫汇合。我们会一直往北走,到东胜卫,殿下想让我们去考察一下,为什么会发生百户侵吞士兵赏赐的事情?”
耿炳文叹气道:“魏国公,老夫今天就实话实说吧,在没有长城依托,孤悬草原的地方屯田,困难是常人很难想象的,东胜卫老夫曾经去过,东胜卫距离大同卫超过300里,粮食无法自给,原先要设立五卫,最终裁撤了三卫,只剩下了两卫。粮食目前的粮食都是从大同运输过去,而大同的粮食也不是很充足,所以东胜卫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那么如果我大明重新建立三受降城,然后在套内屯田,这样就可以给东胜更好的依托,是不是这样就会好一些呢?”
耿炳文想了一下,道:“殿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大明在开国时期不能建立稳固的防线,那么以后必然有隐患,其实老夫也觉得,目前河套的防御存在问题,我们现在没有手段阻止胡虏度过黄河,只能保证胡虏在河套站不住脚跟,但这种防御老夫认为是不够的,目前陕西其实就如同一个壮汉站在旷野中,迎接四方的风雨,而无所畏惧。”
“是啊,老将军这一代人恢复了汉家河山,我们这一代人要守住它,殿下有雄心壮志,我觉得作为武人很幸运。对了,老将军,你知道殿下的志向是什么吗?”
“呵呵,老夫很少回京,到现在还没有觐见过殿下,还希望魏国公能够代为传达一下。”
徐辉祖看着北方道:“殿下在武学开幕式上说过:‘东海有倭寇,北山有蒙古,西北有帖木儿,南方有苔藓之疾。’后来我有幸听殿下说,他希望大明的子民在大海上自由的航行,没有倭寇之患;希望大明的子民可以走出长城,而不怕有杀戮;希望西北的疆域超过汉唐,达到河中地区;希望南方的小国不再觊觎中原,比如说安南,蒙古三次征伐都没有征服。这样的国家一旦中国衰弱,必然会为祸边疆。”
耿炳文真的被震撼到了,道:“殿下,难道要做秦皇汉武?今上没做到的事情,殿下想做到?”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不过殿下已经在逐渐准备了,比如护卫军的那些装备,还有老将军手里的望远镜,都是殿下的努力。殿下还让人研究土地增产的办法,目的是增加屯田的产出,所以我并不担心殿下会穷兵黩武,殿下更喜欢谋定而后动。”
“那么,”耿炳文往四周看了看,低声道:“魏国公,那么殿下对藩王是怎么打算的?”
徐辉祖也低声道:“老将军,这个我也不知道,老将军的儿子可能会知道,另外王度王子中大人应该也会知道。”
“殿下不相信你?”
“也不是,殿下还是信任我的,但我估计可能是我妹妹的原因吧。”
哦,耿炳文点了点头,是啊,徐达有四个女儿,长女为燕王妃,二女是代王妃,殿下能对徐辉祖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不错了。
“魏国公,老夫长你一辈,说句逾越的话,你可不要给你的父亲中山王抹黑啊,毁了他老人家的清名啊。”
“耿叔叔,辉祖会的,请你老人家放心。”
“恩,”耿炳文又回头看了一下,发现远处一个骑士正策马过来,将手里的一封信交给王度,王度打开心浏览了一遍,就朝这边走过来,就赶紧闭嘴了。
王度到徐辉祖面前,施礼道:“魏国公,锦衣卫对于最近调动的卫指挥使进行了监视,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异常。”
“好的,谢谢王大人。”
“不敢,下官去忙了。”王度施礼后,转身离开了。
耿炳文看着王度的背影道:“魏国公,这个王大人是什么背景啊?怎么这么受殿下信任啊?”
徐辉祖没有回头,笑了笑道:“这个事情我也不清楚,听说是方孝孺推荐的,不过殿下立刻就倚为心腹,在武学负责兵棋推演的筹办,现在护卫军任参谋长,这也是殿下的准备。”说到这里,徐辉祖顿了顿道:“老将军,你知道吗?护卫军每一个士兵都识字,基本能看懂公文。”
“真的假的?这么多?一万多人?”
“是的,殿下要求的,每个人每天至少要认识一个字,如果达不到,就关禁闭,甚至不给饭吃。”
“这似乎有点过了吧,不识字不能打仗吗?”
“我也不确定,但是殿下说,武人不是粗鄙的代名词,而且未来战争会越来越复杂,没有知识的士兵无法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上。”
耿炳文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也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