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作者:任鸟飞
第六百九十八章 赵构的妃嫔在哪?(求订阅!)
…
今天,李衍的心情很不好。
前线刚刚传回来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范致虚被金国大将完颜娄室击败了,现在正向陕西逃窜。
范致虚是宋朝的一个老臣,乃宋哲宗元佑三年进士。
去年,范致虚受命担任京兆府(后世陕西西安)知府,措置陕西兵马。
后来,赵桓又任命范致虚为陕西宣抚使、陕西五路经略使。
一同受命措置陕西兵马的还有钱盖,他任陕西制置使。
当时,西路金军正在围困太原,声震关中。
范致虚得知西路金军正在围困太原,最初打算固守黄河,将金军堵在河东。
因此,范致虚下令,沿黄河岸边修筑连环堡垒。
为此,范致虚广招人才。
范致虚招人才的原则是,不论各色人等,只要有所专长,皆借补官职发给俸禄。
因此,如僧人宗印、道士张孝庆等,皆借补为幕属统制官。
宗印是汾州孝义县人,本姓赵,落发为僧,任万花寺长老。
宗印见战火纷飞,便欲去外地避乱。
经过河中府(后世山西永济蒲州镇)一座寺庙时,宗印题诗一首,曰:
“七十老僧西复东,乡关在望念飘蓬。大辽半岁九分尽,全晋一年千里空。周召已亡无善政,蔡童虽死有余风。华阴乞食商山去,岩谷幽寻四老翁。”
安抚使席益碰巧看到了这首诗,觉得很有水平,遂派人将宗印追回。
席易与宗印一番交谈,大为惊奇,于是将他推荐给范致虚。
宗印与范致虚见面时,谈起用兵之道,滔滔不绝。
范致虚以为宗印乃一奇士,于是令他还俗,借补官职为中散大夫、直龙图阁,任命他为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王伟、王方、李道峰、宋戡等西军宿将,都要听他管辖指挥。
宗印向范致虚建议修筑长城,起自潼关,止于龙门。
宗印对范致虚说:“如此,便可将金人阻挡于长城之外。”
范致虚欣然予以采纳,并签署公文,严厉要求各地立即着手行动。
然而,上下官员们对此皆不赞成。
可范致虚不管,强行推行宗印的修长城计划。
官员们于是糊弄了事。
结果修筑起来的长城仅及肩高,不起任何作用,金兵纵马一跃,就能跳过这“万里长城”。
最后,金军的大部队很轻易的就通过了范致虚的长城,然后渡过黄河。
在那之后,金军的小股部队就跟范致虚的二十万大军(其实只有十多万)在潼关附近周旋,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
其实,范致虚就是一介文人,根本不懂兵,他对边防兵革之事,绝对是外行。
当时,有些人为获得赏钱,所献守河之计,比如宗印所献的修长城,如同儿戏一般。
可范致虚竟察觉不出,往往下令按法施行,结果军民与州县都不胜其扰。
范致虚还仿效西汉张良的《散楚歌》,撰写了《散金歌》,并派人到金军寨旁张贴,或张挂于金人占领之州县。
歌词内容是这样的:
丙午新回丁未初,金人浑似釜中鱼。鱼潜水底时时活,鱼处梁原自丧躯。北人意似南方马,赤羊金兔金自杀。若向南朝金杀金,金龙活也今秋灭。北人半是南朝民,食禄南朝终为君。失意暂时辞汉主,彷徨不忍痛思亲。
不过——
范致虚的能力虽然不行,但对自己来陕西的使命,却从未忘怀。
西路金军在攻陷太原后迅速南下,并轻松渡过黄河。
守河宋军闻声溃散,西道总管王襄弃西京而南逃。
风云突变,京城危急。
赵桓得报后,任命水部员外郎孙昭远为秘阁修撰西道副总管,令他立即去陕西给范致虚传旨,要求陕西军兵迅速进京勤王。
孙昭远率三名骑兵出京,沿途招募溃兵数百人,然后从南阳入商洛,最后到达京兆府,见到了范致虚。
孙昭远将沿途所招军兵交与范致虚,与范致虚兵合一处,并传达了赵桓的圣旨,同时介绍了他走时京城的形势,以及路上所闻所见。
当时,陕西制置使钱盖率十万勤王兵,已经抵达颖昌(后世河南许昌)。
可是,钱盖他们闻听京师已破,直接就逃了。
根据这个情况,孙昭远认为,陕西必须另行组建勤王队伍。
范致虚随即传檄陕西诸路,要求迅速集合军兵,赴京勤王。
北宋在陕西与西夏交界地带设有五个路,即五个战区,分别是熙河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此所谓沿边五路,再加上永兴军路,合称陕西六路。
各路置有经略安抚司,统掌本路军政大权,首长称经略使,俗称帅臣——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从军事上对付西夏。
一旦与西夏发生战事,朝廷则会派出大臣担任陕西宣抚使或陕西制置使,统一指挥六路军队。
范致虚的身份既是永兴军经略使,又是陕西宣抚使。
按理说,范致虚有权调动陕西六路军兵。
可是,范致虚的檄书下发后,沿边五路只有环庆经略使王似、熙河经略使王倚,迅速领兵来会合,而泾原经略使席贡、秦凤经略使赵点、鄜延经略使张深,皆不至。
当时,孙昭远很生气,前后共写了二十八封信批评他们。
张深这才领兵而来,赵点也才派遣将官李安领兵入援。
秦州州学教授周良翰曾面见赵点,以京城危急,劝赵点亲自领兵而行,赵点不听。
泾原经略使席贡以防守西夏为由,最终也没有来。
范致虚最后会合六路兵马,一共得兵十余万人,号称步骑二十万大军,以右武大夫成州团练使知西宁州马昌祐统领。
范致虚令宗印率舟师沿水路,向西京洛阳挺进。
宗印将僧人编为一军,谓之“尊胜队”;将行童编为一军,谓之“净胜队”。
河东的僧人与行童大都编入军中,也有借补为官者。
宗印率舟师顺流而下,不日抵达三门津,沿途累获小捷。
范致虚闻讯很高兴,下令授予宗印河东制置使,令其按次序发兵。
同时,范致虚又令马昌祐整肃军容,向潼关进发。
夺取潼关之后,范致虚下令继续东进,并要求三军鼓行出关。
不久,范致虚率军出武关后,在渑池一带活动,后屯驻于千秋镇。
在千秋镇,范致虚终于得知,赵宋亡了。
完颜宗翰也派使臣拿着赵佶和赵桓的御笔亲书招降范致虚。
范致虚断然拒绝。
(李衍也派人招降过范致虚,同样被范致虚断然拒绝。)
完颜宗翰又以赵佶和赵桓以及赵宋皇室、宗室的性命相要,让范致虚放开他们所占通往河东的道路。
范致虚开出条件说,只要金人将赵佶、赵桓以及所有宋人放归,他就放金人回河东。
完颜宗翰表面答应了,可随后,就派娄室亲领骑兵主力三千,从伊阳突然直冲千秋镇而去。
范致虚毫无防备,结果大败,然后弃辎重而奔,死伤者几半。
号称二十万大军的陕西诸路勤王兵马,二十万大宋最精锐的西军,就这样不堪一击土崩瓦解了。
只有鄜延帅张深与刘光世所率兵马没被击溃,他们转道汝州(后世河南汝州),奔京东路宋州(后世河南商丘)也就是应天府而去。
最后,范致虚收拾残余兵马,往潼关退去,河东大门就此打开,本已走投无路的金人,又有了一线生机。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李衍收复燕云一事,从此有了变数——假如,完颜宗翰能带着这三四万女真精锐回去,那么金军就有了翻盘的本钱。
换而言之,煮熟了的鸭子有可能要从李衍嘴边飞了。
这情况下,李衍的心情能好才怪。
憋了一肚子邪火的李衍,一回到后宫,就问今天值班的尚寝女官小蛮:“赵构的妃嫔在哪?”
……
8)
第六百九十八章 赵构的妃嫔在哪?(求订阅!)
第六百九十八章 赵构的妃嫔在哪?(求订阅!)
…
今天,李衍的心情很不好。
前线刚刚传回来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范致虚被金国大将完颜娄室击败了,现在正向陕西逃窜。
范致虚是宋朝的一个老臣,乃宋哲宗元佑三年进士。
去年,范致虚受命担任京兆府(后世陕西西安)知府,措置陕西兵马。
后来,赵桓又任命范致虚为陕西宣抚使、陕西五路经略使。
一同受命措置陕西兵马的还有钱盖,他任陕西制置使。
当时,西路金军正在围困太原,声震关中。
范致虚得知西路金军正在围困太原,最初打算固守黄河,将金军堵在河东。
因此,范致虚下令,沿黄河岸边修筑连环堡垒。
为此,范致虚广招人才。
范致虚招人才的原则是,不论各色人等,只要有所专长,皆借补官职发给俸禄。
因此,如僧人宗印、道士张孝庆等,皆借补为幕属统制官。
宗印是汾州孝义县人,本姓赵,落发为僧,任万花寺长老。
宗印见战火纷飞,便欲去外地避乱。
经过河中府(后世山西永济蒲州镇)一座寺庙时,宗印题诗一首,曰:
“七十老僧西复东,乡关在望念飘蓬。大辽半岁九分尽,全晋一年千里空。周召已亡无善政,蔡童虽死有余风。华阴乞食商山去,岩谷幽寻四老翁。”
安抚使席益碰巧看到了这首诗,觉得很有水平,遂派人将宗印追回。
席易与宗印一番交谈,大为惊奇,于是将他推荐给范致虚。
宗印与范致虚见面时,谈起用兵之道,滔滔不绝。
范致虚以为宗印乃一奇士,于是令他还俗,借补官职为中散大夫、直龙图阁,任命他为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王伟、王方、李道峰、宋戡等西军宿将,都要听他管辖指挥。
宗印向范致虚建议修筑长城,起自潼关,止于龙门。
宗印对范致虚说:“如此,便可将金人阻挡于长城之外。”
范致虚欣然予以采纳,并签署公文,严厉要求各地立即着手行动。
然而,上下官员们对此皆不赞成。
可范致虚不管,强行推行宗印的修长城计划。
官员们于是糊弄了事。
结果修筑起来的长城仅及肩高,不起任何作用,金兵纵马一跃,就能跳过这“万里长城”。
最后,金军的大部队很轻易的就通过了范致虚的长城,然后渡过黄河。
在那之后,金军的小股部队就跟范致虚的二十万大军(其实只有十多万)在潼关附近周旋,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
其实,范致虚就是一介文人,根本不懂兵,他对边防兵革之事,绝对是外行。
当时,有些人为获得赏钱,所献守河之计,比如宗印所献的修长城,如同儿戏一般。
可范致虚竟察觉不出,往往下令按法施行,结果军民与州县都不胜其扰。
范致虚还仿效西汉张良的《散楚歌》,撰写了《散金歌》,并派人到金军寨旁张贴,或张挂于金人占领之州县。
歌词内容是这样的:
丙午新回丁未初,金人浑似釜中鱼。鱼潜水底时时活,鱼处梁原自丧躯。北人意似南方马,赤羊金兔金自杀。若向南朝金杀金,金龙活也今秋灭。北人半是南朝民,食禄南朝终为君。失意暂时辞汉主,彷徨不忍痛思亲。
不过——
范致虚的能力虽然不行,但对自己来陕西的使命,却从未忘怀。
西路金军在攻陷太原后迅速南下,并轻松渡过黄河。
守河宋军闻声溃散,西道总管王襄弃西京而南逃。
风云突变,京城危急。
赵桓得报后,任命水部员外郎孙昭远为秘阁修撰西道副总管,令他立即去陕西给范致虚传旨,要求陕西军兵迅速进京勤王。
孙昭远率三名骑兵出京,沿途招募溃兵数百人,然后从南阳入商洛,最后到达京兆府,见到了范致虚。
孙昭远将沿途所招军兵交与范致虚,与范致虚兵合一处,并传达了赵桓的圣旨,同时介绍了他走时京城的形势,以及路上所闻所见。
当时,陕西制置使钱盖率十万勤王兵,已经抵达颖昌(后世河南许昌)。
可是,钱盖他们闻听京师已破,直接就逃了。
根据这个情况,孙昭远认为,陕西必须另行组建勤王队伍。
范致虚随即传檄陕西诸路,要求迅速集合军兵,赴京勤王。
北宋在陕西与西夏交界地带设有五个路,即五个战区,分别是熙河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此所谓沿边五路,再加上永兴军路,合称陕西六路。
各路置有经略安抚司,统掌本路军政大权,首长称经略使,俗称帅臣——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从军事上对付西夏。
一旦与西夏发生战事,朝廷则会派出大臣担任陕西宣抚使或陕西制置使,统一指挥六路军队。
范致虚的身份既是永兴军经略使,又是陕西宣抚使。
按理说,范致虚有权调动陕西六路军兵。
可是,范致虚的檄书下发后,沿边五路只有环庆经略使王似、熙河经略使王倚,迅速领兵来会合,而泾原经略使席贡、秦凤经略使赵点、鄜延经略使张深,皆不至。
当时,孙昭远很生气,前后共写了二十八封信批评他们。
张深这才领兵而来,赵点也才派遣将官李安领兵入援。
秦州州学教授周良翰曾面见赵点,以京城危急,劝赵点亲自领兵而行,赵点不听。
泾原经略使席贡以防守西夏为由,最终也没有来。
范致虚最后会合六路兵马,一共得兵十余万人,号称步骑二十万大军,以右武大夫成州团练使知西宁州马昌祐统领。
范致虚令宗印率舟师沿水路,向西京洛阳挺进。
宗印将僧人编为一军,谓之“尊胜队”;将行童编为一军,谓之“净胜队”。
河东的僧人与行童大都编入军中,也有借补为官者。
宗印率舟师顺流而下,不日抵达三门津,沿途累获小捷。
范致虚闻讯很高兴,下令授予宗印河东制置使,令其按次序发兵。
同时,范致虚又令马昌祐整肃军容,向潼关进发。
夺取潼关之后,范致虚下令继续东进,并要求三军鼓行出关。
不久,范致虚率军出武关后,在渑池一带活动,后屯驻于千秋镇。
在千秋镇,范致虚终于得知,赵宋亡了。
完颜宗翰也派使臣拿着赵佶和赵桓的御笔亲书招降范致虚。
范致虚断然拒绝。
(李衍也派人招降过范致虚,同样被范致虚断然拒绝。)
完颜宗翰又以赵佶和赵桓以及赵宋皇室、宗室的性命相要,让范致虚放开他们所占通往河东的道路。
范致虚开出条件说,只要金人将赵佶、赵桓以及所有宋人放归,他就放金人回河东。
完颜宗翰表面答应了,可随后,就派娄室亲领骑兵主力三千,从伊阳突然直冲千秋镇而去。
范致虚毫无防备,结果大败,然后弃辎重而奔,死伤者几半。
号称二十万大军的陕西诸路勤王兵马,二十万大宋最精锐的西军,就这样不堪一击土崩瓦解了。
只有鄜延帅张深与刘光世所率兵马没被击溃,他们转道汝州(后世河南汝州),奔京东路宋州(后世河南商丘)也就是应天府而去。
最后,范致虚收拾残余兵马,往潼关退去,河东大门就此打开,本已走投无路的金人,又有了一线生机。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李衍收复燕云一事,从此有了变数——假如,完颜宗翰能带着这三四万女真精锐回去,那么金军就有了翻盘的本钱。
换而言之,煮熟了的鸭子有可能要从李衍嘴边飞了。
这情况下,李衍的心情能好才怪。
憋了一肚子邪火的李衍,一回到后宫,就问今天值班的尚寝女官小蛮:“赵构的妃嫔在哪?”
……
8)
第六百九十八章 赵构的妃嫔在哪?(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