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战场是平坦的,没有村落,没有知名的山脉或山谷,没有防御工事,蔚蓝天空下是如海般的碧绿草原,只有商团军的右路和蒙古人的左路是一条蜿蜒流淌的大河,有一些小山丘,在数十里的范围内最高的山丘也就几十米高,长着一些稀疏的灌木从,只有零星的几颗树木,看起来风景很美,这是一处双方都满意的战场,蒙古人满意这里的地势开阔,也等于是在自己的腹地做战,这里距离却图汗的汗城驻过不到二百里,而商团商则满意于河流限制了蒙古骑兵的过度摆开,容易兜住更多的人。
两军的主力开始陆续抵达前方战场,双方主力的距离从五里以上慢慢缩短的,前锋皆是骑兵,龙骑兵也有一部份骑马抵达战场,以方便控制战场,商团军和蒙古人一样,前锋的将领主要是为了观察有利地形来摆开主力,尽可能的替主力选择最合适的地方,包括摆开阵形后的进击路线和距离,两军前锋一直到相隔二三里左右就停了下来,然后前锋将领开始招展旗帜,指定其后的主力在选定的战场上摆开。
会战即将打响,对双方来说都是有求战欲望才会展开会战,不然就可能是偷袭或一边倒的始终不停的小规模进攻,或是优势很大的包围战,会战的基础是双方都感觉自己的实力可以打赢,就象眼前的情形一样。
灰袍的商团军不停的变换阵列,从行军的纵队态势变成摆开的做战横阵,战兵披甲于其前,长枪兵列阵中间,前端和两翼四角还有方阵之中皆由火铳手构成。
炮兵也在缓慢向前,骑炮营有三个炮兵连二十四门四磅炮,也有几门三磅炮,除了骑炮营之外,有几个龙骑兵营有自己的骑炮连,同样配置四磅炮,这些火炮被马匹拉在一个个方阵之中,主要是集中在左翼使用。
也有相当多的猎骑兵和龙骑兵用马匹或是两人搬抬小型火炮,百余斤重的佛郎机,或是三十六斤重的虎蹲炮,这些小型火炮当然是打铅子,每门炮可以瞬间喷发半斤的散碎铅子,在八十步左右,也就是火铳的最佳射击距离,这些火炮可以把穿着绵甲的敌人打死或重伤,进入六十步以内,炮子可以把敌人撕成粉碎,到百步以外,也是火铳的极限射距之后,炮子打伤人就只能看运气,所以这种小炮只是近距离加强火力,算是火铳手的补充,一门炮抵得上一个小队或两个小队的齐射威力,相当不错了。
辰时末刻时,所有的商团军主力几乎全部抵达阵线了,原本的绿色旷野被黑色和灰色,还有红色给填满了,横列的方阵在号鼓声中不停的摆开,一个个纵队踏步向前,逐渐变为横队方阵,各部在指令声中抵达摆阵区域,然后摇动旗帜开始应旗,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旗帜翻飞,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贺老三相当敏感的打量着四周,他的小队就在本连的长枪兵方阵的左翼,厚实的长枪兵方阵给人相当安心的感觉,在最前端是一小队重甲战兵,他们是还是坐着,在前进的军令下达前,这些披重甲的家伙会保留每一分体力。
在长枪兵的前两列都是火铳手,左侧和右侧也是摆开的火铳手,两翼的火铳手与另一个连方阵的火铳手相连,整条战线上就是火铳手,长枪手,火铳手,再是火铳手,长枪手,火铳手这样的兵种配置,而跳荡战兵活跃在整条阵线的最前列,他们要防范的是敌方冲阵的锐兵和死兵,在骑兵战中,有稳固的战线防御,战兵只要防患小股的敌兵扰乱方阵,如果敌军大股来袭,战兵和火铳手一样都会退向长枪方阵的侧翼,也就是每个方阵的通道或其后。
在连级方阵中间靠后是火炮的位置,商团军的火炮理念就是摆放在侧翼而不是阵后,并且尽可能的向前,四磅铜炮的有效杀伤在一里半左右,最佳杀伤是四百步以外,往前越多,意味着对敌人的骑兵可以多打放几轮,另外在战时,火炮尽可能的集中在一起使用,不管是独立的骑炮团还是骑兵营,或是配给到步兵营的骑炮连。
在每个连方阵之前,炮手们正在把炮蹲炮放在阵前,一会向前突进的时候,这些小型火炮会随之一起移动,只要一个人抱着就可以前行了。
小样佛郎机则是用驼马背着,另一匹驼马则是背负着火药和炮弹,炮手们穿着蓝色上衣,相当显眼,他们手中拿着推杆和各种涮杆。
“方阵似乎距离有些远。”贺三对秦伯升道:“按操典距离是十五步,现在我们距离最少有二十步以上了。连方阵前后距离该是七十步,现在看来有百步左右啊。”
“不要紧张。”秦伯升道:“这是上头的安排,蒙古人的突进能力不会有多强,没必要把阵列排的太紧,疏松一些易于火炮输出,另外也易于火铳手的摆开。”
贺三道:“那看样子上头是要拼命给蒙古人多送点子药过去了。”
“差不多吧。”秦伯升虽然是军官,手中也是一支天启二年式步兵铳,在刚刚检视中刚刚检查过火石和击簧,火铳钢制部份色泽幽蓝,散发着金属的光泽,木制铳托部份也很舒服,特别是自己用久了的火铳,拿在手里有一种血肉相连的感觉。火铳前端是铳口,长出来的部份是通条,在铳口处套了刺刀,长而锐利,给人一种相当安心的感觉。
秦伯声道:“上头的安排就是尽可能的多杀伤,不要急着向前突破,如有必要会安排骑马追击,各部的马匹都在阵线之后,一旦需要就会牵马追击。等敌人溃败之后,杀伤就在其后,兜住更多的人,俘虏更多,一战使却图汗部彻底失去力量,这是最要紧的,把人全打散了,那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贺三咽口唾沫,点了点头。
战线上到处都是军官说话的声响,下级军官和士兵处在方阵中间,他看触目以及的全是自己小队的队友,然后是别的小队,别的中队,别的连队,他们在厚实的阵列之中,没有办法感受到全局的布置,只能依靠军官的话语来领悟,并且上层的布置也会有利于贯彻整体的战略布局。
两个连的战兵在前,猎骑兵第一营大部位于左右翼,他们从哨骑位置退了下来,返回到阵线偏后地方安心休息。
在蒙古骑兵还蜂拥而出,尽可能的按部署好的位置排兵布阵的时候,商团军的阵列已经排好了。
碧绿的草原上是大片的灰色,少量的红色和蓝色,将士们的头盔和兵器闪烁着寒光,军号鼓点声不停的响着,各个小型的方阵不停的有人在应旗,虽然只有五千多人,但士兵排阵之后由纵队变成横队,似乎是铺满了整个草原,到处都是移动的长矛和闪烁寒光的刺刀森林,各部都是令行禁止,在旗帜和军号鼓点的指引下排好阵列,在人们的视线中,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个横列的大大小小的方阵,阵列横亘在草原之上,铜炮摆在阵列侧翼前方,整个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就排好了。
对面的阵列给蒙古人相当强烈的冲击和压力,蒙古人已经谈不上什么战阵了,他们的祖先在几百年前的时候曾经横行欧亚,靠的并不是骑兵乱冲,而是有完整的骑兵战术,成吉思汗是个骑兵战的天才,但蒙古帝国绝不是一代人打出来的,当时的蒙古人不停的吸收着各国各族的先进的军事经验,并且不断的融合到自身,几十年的时间造就了强大的无敌骑兵,装备,训练,战术,都是古代骑兵的巅峰状态,而到了此时,蜂拥而出自后方大营前来的却图汗部的骑兵们还是跑的乱糟糟的,他们没有从上到下完备的军事体制,没有畅通的传令渠道和手段,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战时才会通知各部的台吉们汇合,台吉之下是各个层级的将领,相比于蒙古帝国时期的层次分明的指挥体系,现在的蒙古各部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步,而是严重的退化了。
整个东亚的军事水准也是在退化,辽东曾经有横行一时的大国,如果存在的话完全轮不着女真出头,明军的水平一团稀烂,不要说和强汉比,就算是唐末藩镇也能吊打明军,蒙古人也衰弱的厉害,要不然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也不会被各方势力按在地上来回的摩擦,当却图部的五万主力全部涌向前方的时候,却图汗才感觉到自己一方与敌手的差距有多大。
光是一个列阵,相差就是太远了。
却图汗也是身经百战了,草原上的战事水准不高,但频率很高,多半是小规模的骑兵战,很少有几千上万人规模,眼前的大战他集结了整个部落的丁口,务在必胜,但在此时他心中却升起一缕寒意,却图汗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部民与眼前这支军队的差距,这差距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军队和平民的差距。
如果都是平民阶层的对决,骑马善射的牧民肯定高于舞弄锄头的汉人农民,而如果一方是军队,一方是平民构成的骑兵,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了。
两军的主力开始陆续抵达前方战场,双方主力的距离从五里以上慢慢缩短的,前锋皆是骑兵,龙骑兵也有一部份骑马抵达战场,以方便控制战场,商团军和蒙古人一样,前锋的将领主要是为了观察有利地形来摆开主力,尽可能的替主力选择最合适的地方,包括摆开阵形后的进击路线和距离,两军前锋一直到相隔二三里左右就停了下来,然后前锋将领开始招展旗帜,指定其后的主力在选定的战场上摆开。
会战即将打响,对双方来说都是有求战欲望才会展开会战,不然就可能是偷袭或一边倒的始终不停的小规模进攻,或是优势很大的包围战,会战的基础是双方都感觉自己的实力可以打赢,就象眼前的情形一样。
灰袍的商团军不停的变换阵列,从行军的纵队态势变成摆开的做战横阵,战兵披甲于其前,长枪兵列阵中间,前端和两翼四角还有方阵之中皆由火铳手构成。
炮兵也在缓慢向前,骑炮营有三个炮兵连二十四门四磅炮,也有几门三磅炮,除了骑炮营之外,有几个龙骑兵营有自己的骑炮连,同样配置四磅炮,这些火炮被马匹拉在一个个方阵之中,主要是集中在左翼使用。
也有相当多的猎骑兵和龙骑兵用马匹或是两人搬抬小型火炮,百余斤重的佛郎机,或是三十六斤重的虎蹲炮,这些小型火炮当然是打铅子,每门炮可以瞬间喷发半斤的散碎铅子,在八十步左右,也就是火铳的最佳射击距离,这些火炮可以把穿着绵甲的敌人打死或重伤,进入六十步以内,炮子可以把敌人撕成粉碎,到百步以外,也是火铳的极限射距之后,炮子打伤人就只能看运气,所以这种小炮只是近距离加强火力,算是火铳手的补充,一门炮抵得上一个小队或两个小队的齐射威力,相当不错了。
辰时末刻时,所有的商团军主力几乎全部抵达阵线了,原本的绿色旷野被黑色和灰色,还有红色给填满了,横列的方阵在号鼓声中不停的摆开,一个个纵队踏步向前,逐渐变为横队方阵,各部在指令声中抵达摆阵区域,然后摇动旗帜开始应旗,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旗帜翻飞,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贺老三相当敏感的打量着四周,他的小队就在本连的长枪兵方阵的左翼,厚实的长枪兵方阵给人相当安心的感觉,在最前端是一小队重甲战兵,他们是还是坐着,在前进的军令下达前,这些披重甲的家伙会保留每一分体力。
在长枪兵的前两列都是火铳手,左侧和右侧也是摆开的火铳手,两翼的火铳手与另一个连方阵的火铳手相连,整条战线上就是火铳手,长枪手,火铳手,再是火铳手,长枪手,火铳手这样的兵种配置,而跳荡战兵活跃在整条阵线的最前列,他们要防范的是敌方冲阵的锐兵和死兵,在骑兵战中,有稳固的战线防御,战兵只要防患小股的敌兵扰乱方阵,如果敌军大股来袭,战兵和火铳手一样都会退向长枪方阵的侧翼,也就是每个方阵的通道或其后。
在连级方阵中间靠后是火炮的位置,商团军的火炮理念就是摆放在侧翼而不是阵后,并且尽可能的向前,四磅铜炮的有效杀伤在一里半左右,最佳杀伤是四百步以外,往前越多,意味着对敌人的骑兵可以多打放几轮,另外在战时,火炮尽可能的集中在一起使用,不管是独立的骑炮团还是骑兵营,或是配给到步兵营的骑炮连。
在每个连方阵之前,炮手们正在把炮蹲炮放在阵前,一会向前突进的时候,这些小型火炮会随之一起移动,只要一个人抱着就可以前行了。
小样佛郎机则是用驼马背着,另一匹驼马则是背负着火药和炮弹,炮手们穿着蓝色上衣,相当显眼,他们手中拿着推杆和各种涮杆。
“方阵似乎距离有些远。”贺三对秦伯升道:“按操典距离是十五步,现在我们距离最少有二十步以上了。连方阵前后距离该是七十步,现在看来有百步左右啊。”
“不要紧张。”秦伯升道:“这是上头的安排,蒙古人的突进能力不会有多强,没必要把阵列排的太紧,疏松一些易于火炮输出,另外也易于火铳手的摆开。”
贺三道:“那看样子上头是要拼命给蒙古人多送点子药过去了。”
“差不多吧。”秦伯升虽然是军官,手中也是一支天启二年式步兵铳,在刚刚检视中刚刚检查过火石和击簧,火铳钢制部份色泽幽蓝,散发着金属的光泽,木制铳托部份也很舒服,特别是自己用久了的火铳,拿在手里有一种血肉相连的感觉。火铳前端是铳口,长出来的部份是通条,在铳口处套了刺刀,长而锐利,给人一种相当安心的感觉。
秦伯声道:“上头的安排就是尽可能的多杀伤,不要急着向前突破,如有必要会安排骑马追击,各部的马匹都在阵线之后,一旦需要就会牵马追击。等敌人溃败之后,杀伤就在其后,兜住更多的人,俘虏更多,一战使却图汗部彻底失去力量,这是最要紧的,把人全打散了,那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贺三咽口唾沫,点了点头。
战线上到处都是军官说话的声响,下级军官和士兵处在方阵中间,他看触目以及的全是自己小队的队友,然后是别的小队,别的中队,别的连队,他们在厚实的阵列之中,没有办法感受到全局的布置,只能依靠军官的话语来领悟,并且上层的布置也会有利于贯彻整体的战略布局。
两个连的战兵在前,猎骑兵第一营大部位于左右翼,他们从哨骑位置退了下来,返回到阵线偏后地方安心休息。
在蒙古骑兵还蜂拥而出,尽可能的按部署好的位置排兵布阵的时候,商团军的阵列已经排好了。
碧绿的草原上是大片的灰色,少量的红色和蓝色,将士们的头盔和兵器闪烁着寒光,军号鼓点声不停的响着,各个小型的方阵不停的有人在应旗,虽然只有五千多人,但士兵排阵之后由纵队变成横队,似乎是铺满了整个草原,到处都是移动的长矛和闪烁寒光的刺刀森林,各部都是令行禁止,在旗帜和军号鼓点的指引下排好阵列,在人们的视线中,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个横列的大大小小的方阵,阵列横亘在草原之上,铜炮摆在阵列侧翼前方,整个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就排好了。
对面的阵列给蒙古人相当强烈的冲击和压力,蒙古人已经谈不上什么战阵了,他们的祖先在几百年前的时候曾经横行欧亚,靠的并不是骑兵乱冲,而是有完整的骑兵战术,成吉思汗是个骑兵战的天才,但蒙古帝国绝不是一代人打出来的,当时的蒙古人不停的吸收着各国各族的先进的军事经验,并且不断的融合到自身,几十年的时间造就了强大的无敌骑兵,装备,训练,战术,都是古代骑兵的巅峰状态,而到了此时,蜂拥而出自后方大营前来的却图汗部的骑兵们还是跑的乱糟糟的,他们没有从上到下完备的军事体制,没有畅通的传令渠道和手段,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战时才会通知各部的台吉们汇合,台吉之下是各个层级的将领,相比于蒙古帝国时期的层次分明的指挥体系,现在的蒙古各部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步,而是严重的退化了。
整个东亚的军事水准也是在退化,辽东曾经有横行一时的大国,如果存在的话完全轮不着女真出头,明军的水平一团稀烂,不要说和强汉比,就算是唐末藩镇也能吊打明军,蒙古人也衰弱的厉害,要不然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也不会被各方势力按在地上来回的摩擦,当却图部的五万主力全部涌向前方的时候,却图汗才感觉到自己一方与敌手的差距有多大。
光是一个列阵,相差就是太远了。
却图汗也是身经百战了,草原上的战事水准不高,但频率很高,多半是小规模的骑兵战,很少有几千上万人规模,眼前的大战他集结了整个部落的丁口,务在必胜,但在此时他心中却升起一缕寒意,却图汗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部民与眼前这支军队的差距,这差距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军队和平民的差距。
如果都是平民阶层的对决,骑马善射的牧民肯定高于舞弄锄头的汉人农民,而如果一方是军队,一方是平民构成的骑兵,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