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生,此去一定要说服张瀚,要以大局为重……”这几天茅元仪脑海中常常想起临行时孙承宗的嘱咐,十三山那边动静异常的大,终于大到连宁远也觉的地步,经过小心的试探之后,明军上下觉十三山的外包围圈异常的松动,开始时祖大寿等人还担心是建虏的诱敌深入之计,直到从察哈尔那边传来消息,孙承宗等人才确定,十三山之围确实已经半解,虽然建虏还有兵马围困,但外包围圈已经异常松动,原因便是代善等人率领主力正在和内喀尔喀的五部联盟开战,而已经拿了大明百万两白银抚赏的林丹汗,这一次压根没有出兵,令大明朝廷上下无比失望。
得到了林丹汗的确切消息,宁远方面立刻行动起来。
祖大寿等辽西将领立刻受命准备,京师方面也是十分配合,通州的粮仓准备了百万石左右的粮食,开始筹备运往宁远,然而朝廷和孙承宗都还没有下定决心,主要的原因就是从宁远到十三山有数百里之远,精锐兵马打破包围短时间内能做的到,但粮食如果不尽快运上去,从草原回来的代善率精骑赶回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孙承宗的打算就是叫和裕升再出把子力气,尽量多调大车前来,哪怕影响生意运作也是再所不惜。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还有孙承宗交代任务时的为难和踌躇,又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感觉到张瀚进堡时的威风与显赫,茅元仪脸上的苦涩之意就更加明显了。
“啊哈,”张瀚率先下马,向着圆领蓝袍戴着四方平定巾的三十余岁的男子拱手问好,大笑道:“这位就是止生兄吧,一向久闻大名,见面却是头一回呢。”
说起来也确实是,张瀚上次在京城时,茅元仪还有孙元化等人正跟着孙承宗在关门之外,此前两边一直是书信往还,茅元仪并没有到李庄见张瀚,张瀚也不会没事跑到京城里去专程见此人,所以虽然神交已久,见面是真的头一回。
“正是下官。”茅元仪现在是赞画游击,朝廷还没有授给他卫所职务和世职,从官职上来说比正二品的张瀚差的很远,所以虽然是便服,还是摆出下属的姿态出来。
“咱们是朋友。”张瀚挤挤眼,居然在茅元仪的肩膀上轻轻一捶,笑着道:“何必摆出这般模样来?”
“朋友?”茅元仪有些征,喃喃语道。
“是,咱们是朋友。”张瀚道:“止生兄在我们微末之时就帮助过我们,工部用铁事上也为我们摇旗呐喊过,这些年书信往还也是神交久矣,我们和初阳兄,至之兄也都是至交好友,这样还不算朋友?”
茅元仪听了心中感动,虽然还是腹诽着张瀚“朋友”二字用的不对,张瀚是童生,茅元仪自己也并无功名,朋友二字是学校里进过学的生员才能够的字眼,他二人何德何能,就算一个是二品武职,一个是举国知名的兵学家,也是不配用朋友二字的。
不过眼看孔敏行等人面无异色,显然是对张瀚的措词早就习惯了,茅元仪只得抱着入乡随俗的心态,笑着道:“大人既然如此说,下官就算高攀了吧。”
“叫我文澜就可。”张瀚揽住茅元仪的胳膊,笑着道:“止生是难得来一次草原上,我们羊肉吃腻味了,不过今晚一定要摆出全羊宴,给止生兄接风。”
茅元仪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只得不停的答应着,这时孔敏行上来致意问好,几个人在前头走着,护兵们沿途戒备,然而茅元仪看的出来,和裕升的警备水平并不算高,只是以保护张瀚的安全为主,而不是肃清街道,张瀚本人就在街市正中大步走着,毫无官员的威仪,而且张瀚穿着的是普通士兵的灰色袍服,这应该是和裕升的夏季军袍,比冬季的要短很多,军袍下摆堪堪只到张瀚的膝盖上方,料子也要薄一些,裁剪的很好,正合身,街道上行走的军人都穿着这一身,增添了很多威武气息,衬托的军人气质更加浓郁,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看着都是心动不已。
不过再怎么说,那也毕竟只是普通的军袍而已……
张瀚的不拘小节和不摆架子,从这一身不变的袍服和随意行走在街道上就看的出来了。
而更叫茅元仪心惊的就是路过的行人都亲热的和张瀚打着招呼,张瀚多半报以微笑,偶尔可能会有相熟的人打招呼,张瀚就是点一点头,或是抱一下拳,一里半长的街道就是这么随意走着,象是在自家的庭院散步一样。
张瀚的官邸在城中的井字型街道正中,原本也是军堡守备所在地方,人们一涌进去,立刻有人照张瀚的吩咐去杀羊,府中立刻有些乱糟糟的,这叫习惯了衙门各处井然有序的茅元仪感觉怪异,甚至是哑然失笑。
在孙承宗那里,不管是文官还是茅元仪这样的幕僚,或是武将,亲随,苍头,护卫,没有人敢大声喧哗,更不要说吵吵闹闹说说笑笑的在经略府邸杀羊备宴,孙承宗为人很随和,也没有什么架子,但只要他所在的地方就一定是安安静静,各种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哪里象张瀚这里,乱糟糟的跟菜场一样。
但茅元仪念头一转时,竟然觉自己挺喜欢这样的菜场般的混乱感觉。
张瀚拉着茅元仪直入签押房,屋中只有孔敏行坐陪,等茶水一上,张瀚也不客套,笑着道:“止生兄,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茅元仪没想到张瀚的开头居然是这两句话!
这是当初嵇康问钟会的话,当然嵇康是隐含鄙视,钟会所答也是暗藏杀机,最终嵇康死在这句话上,茅元仪当然不会怀疑张瀚有杀自己的打算,不过,这话并不好答。
“我是所闻而来,所见之处,亦与所闻相当。”茅元仪知道这话的回答必不可免,只得满怀诚意的回答。
“止生兄也是至诚君子。”张瀚微笑着道:“不过,除了军队,草场改为农田的事止生兄可以不必大为宣扬外,别的事情,倒是可以随便提起。”
茅元仪若有所悟,轻轻点了点头。
军队当然不能说……张瀚名义上只领两卫,按大明卫所现在的衰败模样,领两卫指挥的军官能有一百家丁就算是奉公守法并且是精明干练的好将领了,另外是卫城守备,那最多领一哨三四百人也就够合格了,然后就是领商团团练,这个事朝廷也知道不好说太细,茅元仪估计就算自己想谈,不少人也是宁愿把耳朵给堵起来不听。
开垦的事,还有和裕升造了这么多军堡墩台,这事儿也是不能说的,和裕升上报给朝廷只是在边墙外加固守备,沿边造了一些军台防御,因为旧边墙破损极多,在万历年间朝廷主持过宣府一带的边墙修复,对大同边墙暂时没有财力修复,所以张瀚的行为还是颇受朝廷赞赏的,现在东虏生事,张瀚能扼守大同边墙一段,使北虏消停一些,对朝廷来说就是很大的利好消息了。
当然,茅元仪满怀恶意的想道:如果朝中诸公知道所谓拓地数十里至百里,竟是眼前的这般模样,他们脸上究竟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军事,复地屯田都不能说,一说必定会坏事,张瀚所行,几近自立,最少也是事实上的藩镇,从这一点来说,宣大的官员要是被查究起来,掉脑袋都是轻的,要是在太祖和太宗皇帝手里,宣大最少得准备死上几万人才能把这事摆平。现在虽是不必有如此担心,毕竟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说的,自然就是行商规模的扩大。
朝廷禁开马市,但对蒙古人的态度还没有崇祯年间那么坚决。天启朝有天启朝的想法,崇祯的大局观有很多、毛病,但在对蒙古人的态度上也不能说完全的错误,毕竟明朝国力不足的话,对蒙古这个盟友也是掌控不住,天启年间给了林丹汗百万白银,抵得什么用处?最终也是毫无用处,然而崇祯年间是厉禁与蒙古贸易,包括运送粮食等事,袁崇焕被杀的最核心的罪名之一,就是私运军粮资敌这一条。
张瀚此时被点明运粮到蒙古也并无大碍,和裕升原本就是商家,茅元仪回京师和宁远后,盛赞和裕升的商业规模也并无不妥,毕竟京师内外都知道了和裕升的实力,这个商家根在大同,实力远至宣府山西和京师和整个北直隶地界,还南至山东,河南等处,不管茅元仪怎么夸大和裕升的商业实力,京师和宁远都不会起任何波澜。
“之所以叫止生兄这么说,”张瀚接着道:“就是因为我们要调度大量车马到宁远,为了防止惊世骇俗,还是先叫止生兄做一些铺垫比较好,不然的话,我害怕一下子闹大了,会引物议,反而不美。”
先补一章。
...
得到了林丹汗的确切消息,宁远方面立刻行动起来。
祖大寿等辽西将领立刻受命准备,京师方面也是十分配合,通州的粮仓准备了百万石左右的粮食,开始筹备运往宁远,然而朝廷和孙承宗都还没有下定决心,主要的原因就是从宁远到十三山有数百里之远,精锐兵马打破包围短时间内能做的到,但粮食如果不尽快运上去,从草原回来的代善率精骑赶回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孙承宗的打算就是叫和裕升再出把子力气,尽量多调大车前来,哪怕影响生意运作也是再所不惜。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还有孙承宗交代任务时的为难和踌躇,又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感觉到张瀚进堡时的威风与显赫,茅元仪脸上的苦涩之意就更加明显了。
“啊哈,”张瀚率先下马,向着圆领蓝袍戴着四方平定巾的三十余岁的男子拱手问好,大笑道:“这位就是止生兄吧,一向久闻大名,见面却是头一回呢。”
说起来也确实是,张瀚上次在京城时,茅元仪还有孙元化等人正跟着孙承宗在关门之外,此前两边一直是书信往还,茅元仪并没有到李庄见张瀚,张瀚也不会没事跑到京城里去专程见此人,所以虽然神交已久,见面是真的头一回。
“正是下官。”茅元仪现在是赞画游击,朝廷还没有授给他卫所职务和世职,从官职上来说比正二品的张瀚差的很远,所以虽然是便服,还是摆出下属的姿态出来。
“咱们是朋友。”张瀚挤挤眼,居然在茅元仪的肩膀上轻轻一捶,笑着道:“何必摆出这般模样来?”
“朋友?”茅元仪有些征,喃喃语道。
“是,咱们是朋友。”张瀚道:“止生兄在我们微末之时就帮助过我们,工部用铁事上也为我们摇旗呐喊过,这些年书信往还也是神交久矣,我们和初阳兄,至之兄也都是至交好友,这样还不算朋友?”
茅元仪听了心中感动,虽然还是腹诽着张瀚“朋友”二字用的不对,张瀚是童生,茅元仪自己也并无功名,朋友二字是学校里进过学的生员才能够的字眼,他二人何德何能,就算一个是二品武职,一个是举国知名的兵学家,也是不配用朋友二字的。
不过眼看孔敏行等人面无异色,显然是对张瀚的措词早就习惯了,茅元仪只得抱着入乡随俗的心态,笑着道:“大人既然如此说,下官就算高攀了吧。”
“叫我文澜就可。”张瀚揽住茅元仪的胳膊,笑着道:“止生是难得来一次草原上,我们羊肉吃腻味了,不过今晚一定要摆出全羊宴,给止生兄接风。”
茅元仪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只得不停的答应着,这时孔敏行上来致意问好,几个人在前头走着,护兵们沿途戒备,然而茅元仪看的出来,和裕升的警备水平并不算高,只是以保护张瀚的安全为主,而不是肃清街道,张瀚本人就在街市正中大步走着,毫无官员的威仪,而且张瀚穿着的是普通士兵的灰色袍服,这应该是和裕升的夏季军袍,比冬季的要短很多,军袍下摆堪堪只到张瀚的膝盖上方,料子也要薄一些,裁剪的很好,正合身,街道上行走的军人都穿着这一身,增添了很多威武气息,衬托的军人气质更加浓郁,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看着都是心动不已。
不过再怎么说,那也毕竟只是普通的军袍而已……
张瀚的不拘小节和不摆架子,从这一身不变的袍服和随意行走在街道上就看的出来了。
而更叫茅元仪心惊的就是路过的行人都亲热的和张瀚打着招呼,张瀚多半报以微笑,偶尔可能会有相熟的人打招呼,张瀚就是点一点头,或是抱一下拳,一里半长的街道就是这么随意走着,象是在自家的庭院散步一样。
张瀚的官邸在城中的井字型街道正中,原本也是军堡守备所在地方,人们一涌进去,立刻有人照张瀚的吩咐去杀羊,府中立刻有些乱糟糟的,这叫习惯了衙门各处井然有序的茅元仪感觉怪异,甚至是哑然失笑。
在孙承宗那里,不管是文官还是茅元仪这样的幕僚,或是武将,亲随,苍头,护卫,没有人敢大声喧哗,更不要说吵吵闹闹说说笑笑的在经略府邸杀羊备宴,孙承宗为人很随和,也没有什么架子,但只要他所在的地方就一定是安安静静,各种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哪里象张瀚这里,乱糟糟的跟菜场一样。
但茅元仪念头一转时,竟然觉自己挺喜欢这样的菜场般的混乱感觉。
张瀚拉着茅元仪直入签押房,屋中只有孔敏行坐陪,等茶水一上,张瀚也不客套,笑着道:“止生兄,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茅元仪没想到张瀚的开头居然是这两句话!
这是当初嵇康问钟会的话,当然嵇康是隐含鄙视,钟会所答也是暗藏杀机,最终嵇康死在这句话上,茅元仪当然不会怀疑张瀚有杀自己的打算,不过,这话并不好答。
“我是所闻而来,所见之处,亦与所闻相当。”茅元仪知道这话的回答必不可免,只得满怀诚意的回答。
“止生兄也是至诚君子。”张瀚微笑着道:“不过,除了军队,草场改为农田的事止生兄可以不必大为宣扬外,别的事情,倒是可以随便提起。”
茅元仪若有所悟,轻轻点了点头。
军队当然不能说……张瀚名义上只领两卫,按大明卫所现在的衰败模样,领两卫指挥的军官能有一百家丁就算是奉公守法并且是精明干练的好将领了,另外是卫城守备,那最多领一哨三四百人也就够合格了,然后就是领商团团练,这个事朝廷也知道不好说太细,茅元仪估计就算自己想谈,不少人也是宁愿把耳朵给堵起来不听。
开垦的事,还有和裕升造了这么多军堡墩台,这事儿也是不能说的,和裕升上报给朝廷只是在边墙外加固守备,沿边造了一些军台防御,因为旧边墙破损极多,在万历年间朝廷主持过宣府一带的边墙修复,对大同边墙暂时没有财力修复,所以张瀚的行为还是颇受朝廷赞赏的,现在东虏生事,张瀚能扼守大同边墙一段,使北虏消停一些,对朝廷来说就是很大的利好消息了。
当然,茅元仪满怀恶意的想道:如果朝中诸公知道所谓拓地数十里至百里,竟是眼前的这般模样,他们脸上究竟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军事,复地屯田都不能说,一说必定会坏事,张瀚所行,几近自立,最少也是事实上的藩镇,从这一点来说,宣大的官员要是被查究起来,掉脑袋都是轻的,要是在太祖和太宗皇帝手里,宣大最少得准备死上几万人才能把这事摆平。现在虽是不必有如此担心,毕竟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说的,自然就是行商规模的扩大。
朝廷禁开马市,但对蒙古人的态度还没有崇祯年间那么坚决。天启朝有天启朝的想法,崇祯的大局观有很多、毛病,但在对蒙古人的态度上也不能说完全的错误,毕竟明朝国力不足的话,对蒙古这个盟友也是掌控不住,天启年间给了林丹汗百万白银,抵得什么用处?最终也是毫无用处,然而崇祯年间是厉禁与蒙古贸易,包括运送粮食等事,袁崇焕被杀的最核心的罪名之一,就是私运军粮资敌这一条。
张瀚此时被点明运粮到蒙古也并无大碍,和裕升原本就是商家,茅元仪回京师和宁远后,盛赞和裕升的商业规模也并无不妥,毕竟京师内外都知道了和裕升的实力,这个商家根在大同,实力远至宣府山西和京师和整个北直隶地界,还南至山东,河南等处,不管茅元仪怎么夸大和裕升的商业实力,京师和宁远都不会起任何波澜。
“之所以叫止生兄这么说,”张瀚接着道:“就是因为我们要调度大量车马到宁远,为了防止惊世骇俗,还是先叫止生兄做一些铺垫比较好,不然的话,我害怕一下子闹大了,会引物议,反而不美。”
先补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