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荩忱承认《千字文》确实是令人惊艳的启蒙读物,全篇上下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更重要的是传闻当年编写《千字文》的周兴嗣一夜之间编成,而编成之后也是一夜白头,可以说毕生心血尽在其中。只不过《千字文》讲述了大道,却终究只是一部书。
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当然不可能只依靠一部书,尤其是在对儿童的启蒙上甚至对于一些年轻蛮人的思想重塑上,李荩忱尚且需要帮助。而这个时代显然已经没有其他更为合适的启蒙读物,毕竟学习读书在此时依旧是大多数贵族方且有权力享受的,而世家读书一般不同的私塾先生有不同的教导办法,因此根本没有统一的教材。
所以李荩忱想要扩大教学范围,其余启蒙读物的出现是必然的。
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响起,打断了李荩忱的思路。吴明彻大步走过来,虽然起得很早,老爷子看上起精神头却不错,见到李荩忱微微一笑,而李荩忱不敢怠慢,急忙上前两步:“司空。”
“嗯,第一次上朝吧,感觉如何?”吴明彻笑眯眯的说道,给人一种长辈和疼爱的晚辈说话的感觉。
周围已经不知不觉有很多官员在等候,此时看到李荩忱和吴明彻如此,不少人都提起精神。司空这是在时刻不停的和李荩忱拉拢关系,难道司空不知道陛下的态度依旧模棱两可甚至对李荩忱尚且保持敌意么?还是说······
一些本来就只是听到些许风声的官员心中已经有些惶然,后悔自己昨天怎么没有前去拜访李荩忱。哪怕是李荩忱闭门谢客,至少将自己的名剌递上去,也能表明曾经来过,表明自己是有结交李荩忱的意愿的,总比现在想要上去搭话又害怕吴明彻来得好。
李荩忱知道吴明彻这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寒暄,但是这对于她已经足够了,因为吴明彻往这里一站,已经在告诉周围的官员,他吴明彻是支持李荩忱的,甚至一些吴明彻麾下的将领已经站在吴明彻身后周围,这些人李荩忱多数都只是见过一面两面,甚至还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不过他们此时都含笑和李荩忱打招呼,似乎一副和李荩忱很熟稔的样子。
“承蒙司空挂念,尚好,在前线打仗的时候早就习惯了,这倒头就睡、说起就起的本事还是有的,”李荩忱笑着说道,“若是换作原来,说不定就直接睡过了。”
李荩忱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吴明彻闲扯,而目光不断地在吴明彻左右挪动,记住那些和自己打招呼的官员,很多人他根本叫不上名字,但是知道等会儿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十有八九会站出来帮腔。
“司空、世忠都在啊,”徐陵的声音也在这个时候响起,而跟在徐陵身边的还有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人,徐陵微笑着对李荩忱一伸手,“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咱们大陈的架海紫金梁、镇西将军李荩忱。”
“久仰!”两人都是含笑拱手。
而徐陵笑着说道:“世忠,老夫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左侧是吏部尚书、秣陵令宗元饶,右侧这位便是尚书右仆射袁宪。”
李荩忱急忙拱手还礼。吏部尚书宗元饶上了年纪,看上去像个迟暮老人,但是李荩忱从他的官职上就察觉到了不同,秣陵就是李荩忱现在脚踩的地方,是建康府的旧称,指的就是皇城根下这一亩三分地,相当于后世的顺天府尹。
一般这个位置就已经足够让人眼红了,所以少有担当秣陵令再领有别的朝职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防秣陵令这距离京城最近的地方官和其余的朝臣有过密的交往,否则哪一个朝臣想要做大逆不道的事情,秣陵令配合着将城门一关,大家都是网里的鱼,谁都跑不掉。
因此能够担当秣陵令这个职务,本身就说明朝廷和陛下对其足够信任,而若是能够除此之外还在朝堂之上有职务,那么更能证明此人的能力和忠心。
可是站在眼前的这宗元饶,除了秣陵令之外还有吏部尚书的职务,三省六部制虽然是在唐代才正式确立并且稳定下来,但是尚书的名称实际上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尚书就真的和其本意是一个意思,主要就是整理一下案牍文章,将分管的事情汇总上报罢了,实际上是一个清闲的官职,主要的政务处理还是落在左右仆射身上。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各部尚书有些类似于高级参谋。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而且位置比较靠前的官职,谁都不能小觑。而宗元饶能够以吏部尚书的身份担任秣陵令,朝廷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可见一斑。
至于宗元饶旁边的袁宪更不用说,四十余岁便成为右仆射,虽然更多的时候看上去是徐陵的副手,但是谁敢小看?按照官位来排,这右仆射就是右丞相,可也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此时徐陵将这两个人引荐给李荩忱,分明就是在把自己的左臂右膀介绍给李荩忱。甚至一直到此时,一些官员都不知道,袁宪和宗元饶竟然同徐陵走得这么近,这个老狐狸对于自己的实力也算是深藏不露了。
再加上站在吴明彻身后的几名将领,李荩忱到底能够动用多少力量为他站台,甚至一时间一些擅长于观望风色的官员们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传来钟声,而紧闭的城门在这个时候缓缓打开,徐陵和吴明彻一边低声交谈着什么,一边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而李荩忱身为镇西将军,除了护卫宫廷肘腋的左卫将军樊毅和右卫将军蒋元逊之后按理说就应该是李荩忱,毕竟现在南陈四征将军之上只有一个骠骑大将军萧摩诃在外统领全军,而四征将军里面就只有淳于量一人,且也在外,因此之后自然就轮到了四镇将军,四镇将军中的镇北将军吴惠觉同样不在,所以李荩忱也不用按照年岁排在误会觉得后面。
这一次轮到了左卫将军樊毅带队戍守宫门,所以实际上李荩忱和吴明彻之间只有一个右卫将军蒋元逊。
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当然不可能只依靠一部书,尤其是在对儿童的启蒙上甚至对于一些年轻蛮人的思想重塑上,李荩忱尚且需要帮助。而这个时代显然已经没有其他更为合适的启蒙读物,毕竟学习读书在此时依旧是大多数贵族方且有权力享受的,而世家读书一般不同的私塾先生有不同的教导办法,因此根本没有统一的教材。
所以李荩忱想要扩大教学范围,其余启蒙读物的出现是必然的。
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响起,打断了李荩忱的思路。吴明彻大步走过来,虽然起得很早,老爷子看上起精神头却不错,见到李荩忱微微一笑,而李荩忱不敢怠慢,急忙上前两步:“司空。”
“嗯,第一次上朝吧,感觉如何?”吴明彻笑眯眯的说道,给人一种长辈和疼爱的晚辈说话的感觉。
周围已经不知不觉有很多官员在等候,此时看到李荩忱和吴明彻如此,不少人都提起精神。司空这是在时刻不停的和李荩忱拉拢关系,难道司空不知道陛下的态度依旧模棱两可甚至对李荩忱尚且保持敌意么?还是说······
一些本来就只是听到些许风声的官员心中已经有些惶然,后悔自己昨天怎么没有前去拜访李荩忱。哪怕是李荩忱闭门谢客,至少将自己的名剌递上去,也能表明曾经来过,表明自己是有结交李荩忱的意愿的,总比现在想要上去搭话又害怕吴明彻来得好。
李荩忱知道吴明彻这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寒暄,但是这对于她已经足够了,因为吴明彻往这里一站,已经在告诉周围的官员,他吴明彻是支持李荩忱的,甚至一些吴明彻麾下的将领已经站在吴明彻身后周围,这些人李荩忱多数都只是见过一面两面,甚至还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不过他们此时都含笑和李荩忱打招呼,似乎一副和李荩忱很熟稔的样子。
“承蒙司空挂念,尚好,在前线打仗的时候早就习惯了,这倒头就睡、说起就起的本事还是有的,”李荩忱笑着说道,“若是换作原来,说不定就直接睡过了。”
李荩忱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吴明彻闲扯,而目光不断地在吴明彻左右挪动,记住那些和自己打招呼的官员,很多人他根本叫不上名字,但是知道等会儿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十有八九会站出来帮腔。
“司空、世忠都在啊,”徐陵的声音也在这个时候响起,而跟在徐陵身边的还有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人,徐陵微笑着对李荩忱一伸手,“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咱们大陈的架海紫金梁、镇西将军李荩忱。”
“久仰!”两人都是含笑拱手。
而徐陵笑着说道:“世忠,老夫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左侧是吏部尚书、秣陵令宗元饶,右侧这位便是尚书右仆射袁宪。”
李荩忱急忙拱手还礼。吏部尚书宗元饶上了年纪,看上去像个迟暮老人,但是李荩忱从他的官职上就察觉到了不同,秣陵就是李荩忱现在脚踩的地方,是建康府的旧称,指的就是皇城根下这一亩三分地,相当于后世的顺天府尹。
一般这个位置就已经足够让人眼红了,所以少有担当秣陵令再领有别的朝职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防秣陵令这距离京城最近的地方官和其余的朝臣有过密的交往,否则哪一个朝臣想要做大逆不道的事情,秣陵令配合着将城门一关,大家都是网里的鱼,谁都跑不掉。
因此能够担当秣陵令这个职务,本身就说明朝廷和陛下对其足够信任,而若是能够除此之外还在朝堂之上有职务,那么更能证明此人的能力和忠心。
可是站在眼前的这宗元饶,除了秣陵令之外还有吏部尚书的职务,三省六部制虽然是在唐代才正式确立并且稳定下来,但是尚书的名称实际上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尚书就真的和其本意是一个意思,主要就是整理一下案牍文章,将分管的事情汇总上报罢了,实际上是一个清闲的官职,主要的政务处理还是落在左右仆射身上。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各部尚书有些类似于高级参谋。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而且位置比较靠前的官职,谁都不能小觑。而宗元饶能够以吏部尚书的身份担任秣陵令,朝廷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可见一斑。
至于宗元饶旁边的袁宪更不用说,四十余岁便成为右仆射,虽然更多的时候看上去是徐陵的副手,但是谁敢小看?按照官位来排,这右仆射就是右丞相,可也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此时徐陵将这两个人引荐给李荩忱,分明就是在把自己的左臂右膀介绍给李荩忱。甚至一直到此时,一些官员都不知道,袁宪和宗元饶竟然同徐陵走得这么近,这个老狐狸对于自己的实力也算是深藏不露了。
再加上站在吴明彻身后的几名将领,李荩忱到底能够动用多少力量为他站台,甚至一时间一些擅长于观望风色的官员们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传来钟声,而紧闭的城门在这个时候缓缓打开,徐陵和吴明彻一边低声交谈着什么,一边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而李荩忱身为镇西将军,除了护卫宫廷肘腋的左卫将军樊毅和右卫将军蒋元逊之后按理说就应该是李荩忱,毕竟现在南陈四征将军之上只有一个骠骑大将军萧摩诃在外统领全军,而四征将军里面就只有淳于量一人,且也在外,因此之后自然就轮到了四镇将军,四镇将军中的镇北将军吴惠觉同样不在,所以李荩忱也不用按照年岁排在误会觉得后面。
这一次轮到了左卫将军樊毅带队戍守宫门,所以实际上李荩忱和吴明彻之间只有一个右卫将军蒋元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