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衙门内的锦衣卫更多,官员也比门口多数倍。如果对官场熟悉的话,就会发现今日刑部衙门内除了刑部以及锦衣卫的官员外,还有大理寺、都察院、兵部、吏部的官员。
这些官员可不是来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他们或是来会审主持今日陈情的,或是来旁听陈情的。
大明跟前朝一样,刑部掌法律刑狱,类似于现代的公安部,与大理寺、都察院并称“三法司”。
大理寺类似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也掌管邢狱案件审理,古代掌刑曰土,又曰理,大理寺的“理”就是“刑”的意思,大理寺就是“大刑寺”;都察院是明朝的最高监察、弹劾及上谏机构,兼理刑名,也拥有司法审判权,类似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明朝,这三个机关都掌有邢狱大权,不过也有分工。邢狱案件主要由刑部审判,大理寺偏向于慎刑机关,负责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如果大理寺不同意刑部的审判结果,可上奏申请圣裁;都察院主要负责对刑部、大理寺的监督,享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特权。三个机关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一般的刑事案件,由刑部审理,如果案件影响力大一些,案情重大一些的话,就要会同大理寺、都察院、通政使以及吏、户、礼、兵、工等部门联合会审了,可能是九个部门一同会审,也可能是若干个部门一同会审,这就要看案情大小了。如果是案情特别重大的话,就要由这九个部门的最高领导来联合会审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卿会审。
当然,明朝厂卫机关制度比较独特,很多时候会审的时候都会有锦衣卫或是东西厂的官员参与,甚至起主导作用。
本来朱平安弹劾赵大膺一案,计划是由刑部、锦衣卫联合会审的,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几日形势变化有些大,弹劾严嵩及其党羽的奏折多了,导致朱平安的弹劾案也倍受关注。
另外,再加上某些人的暗示。
所以,今日朱平安弹劾赵大膺一案,是由锦衣卫、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兵部等五个部门的中级官员联合会审。至于锦衣卫指挥使、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等等这些领导可不会屈尊联合会审一个六品官弹劾案,无论是朱平安的级别还是案件的影响力,都还不够格。
有五个部门的中上级官员联合会审,以及已经算是很重视朱平安弹劾案了。
不过虽然是五个部门的中级官员联合会审,但由于此案间接涉及到了严嵩严阁老,所以诸如刑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大理寺卿等个别大佬也会列席旁听的。
我去,人真多。
虽然朱平安在门口的时候就已经预料了今天的官员会很多,可是走进刑部衙门后,还是被里面如上朝一样多的官员给吓了一跳。
“汝是何人?”
一位锦衣卫试百户在朱平安进入刑部衙门后,走来询问,主要是朱平安的衣服太显眼了,别人都是官府齐整,就朱平安穿着常服,还斜挎着一个布包,一下子就鸡立鹤群了。
“翰林院侍读朱平安,奉令前来陈情。”朱平安微微拱了拱手,然后将刑部公文取了出来。
“原来是朱大人,主大人您这边请。”
锦衣卫试百户接过朱平安递来的公文,仔细看后,向朱平安还礼,将公文还给朱平安,然后在前面带路将朱平安引往公堂。
这位锦衣卫试百户姓梁,名叫梁弼,梁弼是世袭的锦衣卫。试百户是锦衣卫的一种官职,比百户低一级,是从六品官职。
“大人再往前走便是陈情之所,下官担有值勤之要就不相送了。只有一点还请朱大人记在心中,兵部左侍郎赵虬乃赵大膺叔父,还请朱大人千万小心此人。”
梁弼引着朱平安穿过刑部庭院,从角门进入二门,在经过角门的时候,这位锦衣卫小声的提醒了朱平安一声,然后便双手抱拳径直离去。
哦?
朱平安一怔,看着梁弼离去的背影,很是好奇这位锦衣卫为何要告诉自己这么一个隐秘。不过看梁弼谨慎快速离去的背影,朱平安也没有上去追问。如果他想让自己知道的话,自然会告诉自己,不告诉自己那就是另有隐情了,人家好心提醒了自己,自己总不能别让人家为难了。
其实朱平安不知道的事,梁弼之所以提醒朱平安,原因并不是多复杂,当初弹劾严嵩而被流放塞外的锦衣卫经历沈炼是梁弼的故交好友。梁弼只是一个从六品的试百户,当初沈炼被严党迫害时,梁弼有心无力,严党势大,梁弼只能悄悄的帮沈炼照顾妻儿家小。
沈炼被严党迫害面临杀头危险时,朱平安在嘉靖帝面前一句“臣听说这个人上书前,已经买了一口棺材放在了家中”,扑灭了嘉靖帝心中的怒火,让嘉靖误以为沈炼以死求名,遂改死刑为流放。沈炼因此才得以活命。
梁弼提醒朱平安,一方面是因为沈炼之事而感激朱平安,另一方面是佩服朱平安敢于弹劾严党。
梁弼家有妻小,自知没有沈炼的勇气,只能用这种隐蔽的方式了。
朱平安进了二门之后,就看到了正在布置的刑部公堂,公堂外差役按着杀威棒分列两排,锦衣卫分散于庭院四周,书吏及差役在刑部主事的指挥下正在庭院中布置公堂,搬桌椅,搭凉棚,布置主审席和旁听席。
因为这次陈情由五个部门联合主审,光是坐堂的官员就有近十人,加上旁听的刑部尚书何鳌、兵部左侍郎赵虬、吏部左侍郎、大理寺卿、锦衣卫同知以及其他旁听官员,多达二三十人。
刑部大堂虽然比一般衙门大堂大多了,但是这么多人也坐不下,尤其是旁听的官员比主审的官员大多了,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刑部也不能让这些大佬在角落挤着吧。
所以,陈情公堂就临时设在了庭院里。
这些官员可不是来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他们或是来会审主持今日陈情的,或是来旁听陈情的。
大明跟前朝一样,刑部掌法律刑狱,类似于现代的公安部,与大理寺、都察院并称“三法司”。
大理寺类似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也掌管邢狱案件审理,古代掌刑曰土,又曰理,大理寺的“理”就是“刑”的意思,大理寺就是“大刑寺”;都察院是明朝的最高监察、弹劾及上谏机构,兼理刑名,也拥有司法审判权,类似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明朝,这三个机关都掌有邢狱大权,不过也有分工。邢狱案件主要由刑部审判,大理寺偏向于慎刑机关,负责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如果大理寺不同意刑部的审判结果,可上奏申请圣裁;都察院主要负责对刑部、大理寺的监督,享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特权。三个机关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一般的刑事案件,由刑部审理,如果案件影响力大一些,案情重大一些的话,就要会同大理寺、都察院、通政使以及吏、户、礼、兵、工等部门联合会审了,可能是九个部门一同会审,也可能是若干个部门一同会审,这就要看案情大小了。如果是案情特别重大的话,就要由这九个部门的最高领导来联合会审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卿会审。
当然,明朝厂卫机关制度比较独特,很多时候会审的时候都会有锦衣卫或是东西厂的官员参与,甚至起主导作用。
本来朱平安弹劾赵大膺一案,计划是由刑部、锦衣卫联合会审的,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几日形势变化有些大,弹劾严嵩及其党羽的奏折多了,导致朱平安的弹劾案也倍受关注。
另外,再加上某些人的暗示。
所以,今日朱平安弹劾赵大膺一案,是由锦衣卫、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兵部等五个部门的中级官员联合会审。至于锦衣卫指挥使、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等等这些领导可不会屈尊联合会审一个六品官弹劾案,无论是朱平安的级别还是案件的影响力,都还不够格。
有五个部门的中上级官员联合会审,以及已经算是很重视朱平安弹劾案了。
不过虽然是五个部门的中级官员联合会审,但由于此案间接涉及到了严嵩严阁老,所以诸如刑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大理寺卿等个别大佬也会列席旁听的。
我去,人真多。
虽然朱平安在门口的时候就已经预料了今天的官员会很多,可是走进刑部衙门后,还是被里面如上朝一样多的官员给吓了一跳。
“汝是何人?”
一位锦衣卫试百户在朱平安进入刑部衙门后,走来询问,主要是朱平安的衣服太显眼了,别人都是官府齐整,就朱平安穿着常服,还斜挎着一个布包,一下子就鸡立鹤群了。
“翰林院侍读朱平安,奉令前来陈情。”朱平安微微拱了拱手,然后将刑部公文取了出来。
“原来是朱大人,主大人您这边请。”
锦衣卫试百户接过朱平安递来的公文,仔细看后,向朱平安还礼,将公文还给朱平安,然后在前面带路将朱平安引往公堂。
这位锦衣卫试百户姓梁,名叫梁弼,梁弼是世袭的锦衣卫。试百户是锦衣卫的一种官职,比百户低一级,是从六品官职。
“大人再往前走便是陈情之所,下官担有值勤之要就不相送了。只有一点还请朱大人记在心中,兵部左侍郎赵虬乃赵大膺叔父,还请朱大人千万小心此人。”
梁弼引着朱平安穿过刑部庭院,从角门进入二门,在经过角门的时候,这位锦衣卫小声的提醒了朱平安一声,然后便双手抱拳径直离去。
哦?
朱平安一怔,看着梁弼离去的背影,很是好奇这位锦衣卫为何要告诉自己这么一个隐秘。不过看梁弼谨慎快速离去的背影,朱平安也没有上去追问。如果他想让自己知道的话,自然会告诉自己,不告诉自己那就是另有隐情了,人家好心提醒了自己,自己总不能别让人家为难了。
其实朱平安不知道的事,梁弼之所以提醒朱平安,原因并不是多复杂,当初弹劾严嵩而被流放塞外的锦衣卫经历沈炼是梁弼的故交好友。梁弼只是一个从六品的试百户,当初沈炼被严党迫害时,梁弼有心无力,严党势大,梁弼只能悄悄的帮沈炼照顾妻儿家小。
沈炼被严党迫害面临杀头危险时,朱平安在嘉靖帝面前一句“臣听说这个人上书前,已经买了一口棺材放在了家中”,扑灭了嘉靖帝心中的怒火,让嘉靖误以为沈炼以死求名,遂改死刑为流放。沈炼因此才得以活命。
梁弼提醒朱平安,一方面是因为沈炼之事而感激朱平安,另一方面是佩服朱平安敢于弹劾严党。
梁弼家有妻小,自知没有沈炼的勇气,只能用这种隐蔽的方式了。
朱平安进了二门之后,就看到了正在布置的刑部公堂,公堂外差役按着杀威棒分列两排,锦衣卫分散于庭院四周,书吏及差役在刑部主事的指挥下正在庭院中布置公堂,搬桌椅,搭凉棚,布置主审席和旁听席。
因为这次陈情由五个部门联合主审,光是坐堂的官员就有近十人,加上旁听的刑部尚书何鳌、兵部左侍郎赵虬、吏部左侍郎、大理寺卿、锦衣卫同知以及其他旁听官员,多达二三十人。
刑部大堂虽然比一般衙门大堂大多了,但是这么多人也坐不下,尤其是旁听的官员比主审的官员大多了,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刑部也不能让这些大佬在角落挤着吧。
所以,陈情公堂就临时设在了庭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