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作者:鲨鱼禅师
第二十四章 问道于盲
咸宁市工程处的办公室内,张德气极反笑地看着两个年轻人,半晌没说话,就这么坐在暖座里,斜看着他们。
“姐夫,这不能怪我们,那老货太气人了。我跟……”
“你叫我什么?”
江王殿下嘴唇哆嗦了一下,心里嘟囔了一句“要不老子叫你侄女婿?”,但最终还是低着头细声细气:“使君。”
一旁上官庭芝听到江王殿下喊人“姐夫”的时候,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他年纪小,胆子也小……当然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他胆子小。
“我让你们在一线熟悉业务,你们倒也真是熟悉,由内而外的。三个月带人打群架五回,要不是你们两个家底还算丰厚,老婆本都被罚光了吧。”
“师伯,话不能这么说。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些个小吏招人恨,有点小权就要耀武扬威。一个事情分成五六七八件来做,这不是戏耍人么?上回我们打起来,还不是因为那个龟孙偏帮一片区,就因为一片区是他乡党,盖个章一天妥当。到我们就是要跑十几回,还汉阳江夏两头跑,过江不要钱啊。”
“你打群架还打出傲然志气了?”
老张气的哭笑不得,少年意气就是这点不稳,心意固然好,可办事儿毛糙。两个人一个亲王一个上官子弟,玩弄规章业务不如小吏,反而靠暴力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也没解决多大问题,这不是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吗?
“师伯,我就想着,武汉怎可同他处一般?吏员偷奸耍滑玩弄文牍,那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上官庭芝的正义感都快从嘴里喷出来了,那架势,简直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读书就是这点好,道理消化的快,搞事情一套套的。
“天下的乌鸦,本来就是一般黑的。”
老张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让上官庭芝和李元祥都是震了一下,眼神中浮现出不甘心,这种不甘心,让老张很欣慰。
少年人就应该有这种志气,而不是和混混沌沌的老油条一样。哪怕少年人将来也会变成老油条,但在此时此刻,也该有这种志气,有“英雄梦”。
“人数过万,千奇百怪。你们觉得武汉日新月异,但这种日新月异,和别处并无甚不同。只要干活的做官的行商的还是人,这就是极为难办的事情。”
“怎会不同呢?短短十数年,丁口百万,财富无算。江上船舶张帆,可以遮天蔽日;岸上车马相连,可以横跨江海!这是千古伟业,怎可等同别处!”
李元祥有些激动,他不认可,当然他也不想认可。
原本他只是个闲散王爷,出来浪一下,做个“寻欢公子”岂不美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其实何尝不是幸福?沧州所产的家猪,圈养起来好吃好喝的,在被宰杀之前,它们也是快活的,无忧无虑。
“这算个屁的千古伟业,井底之蛙。”
张德摇摇头,指了指旁边的座椅,“坐着吧。”
作为“千古伟业”的掌舵人,张德居然这么评价,让李元祥更加的激动,他恨不得要跟张德辩论三百回合,好让他晓得,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如何的。
只是猛地,他想起张德本身就是崛起于“微末”,顿时便没什么话好讲了。任你千言万语,也敌不过人家身体力行一路过来的。
“一家之言倘使有一贯秉承的信念,我们姑且称之为‘主义’。不管什么‘主义’,都包括了思想和体制。就比如皇帝要大封建,分封是体制,‘家天下’就是思想。只是不管什么体制,都要用人,国家体制,自然要用更多的人。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如果想用的人不支持你这个体制,那就不能运行,能理解么?”
两个少年点点头。
“所以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科举进士,都不会支持皇帝的大封建。倘使皇帝说要分封五姓七望,那大概就是愿意的,只是这等行径,就背离了皇帝的思想目的。于是即便皇帝如何雄才大略,路不走通,又无甚伟力,自然是混个三五年,就宣告破产。”
“师伯,这和吏员又有甚么干系?”
“老夫只是让你们先理解一下体制的运动变化,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官吏。”
老张本来想说很多,上辈子走南闯北,这辈子也还是走南闯北,硬要说共同之处,大概两辈子的官吏都没甚么变化。
于是想说很多,最终只变成了一句话:“任你体制如何运动如何先进,官吏们一贯秉承的‘主义’演变成常态,鲜有超过三年的。”
“……”
“……”
两个少年本来等着张德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结果就这么一句总结性的废话。让他们一时无语,老张见他们两个神情复杂,也只好语重心长地说道:“人性纠缠利益,天然如此。倘使没有大勇气大魄力,能够秉承少年时的志气,就已经很难能可贵。古人言‘随波逐流’亦或是‘和光同尘’,都算是两个不错的处世之法。”
“随波逐流有甚好的!”
李元祥相当的激动,他天生贵胄一等亲王,倘使窝在家中,倒也罢了,兴许哪天活得没意思,就跑去造反玩一把。这么一辈子,也就算过了。
可现在他感觉自己大开眼界,这个世界当真是奇妙非常,又岂会甘心重新回归到原先的一成不变?
“你姓李,尚且选择的余地不多。可武汉百几十万男女,能随波逐流就已经很不错了。”
老张并没有和他置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了这么一句,让江王殿下想要反驳,却最后屁都没有放一个。
他何尝不知道,那些个“工友”之所以愿意跟着他和上官庭芝折腾,无非是看在他们两个有“背景”,是“贵公子”?
“你们两个能有这样的志气,老夫还是很高兴的。倘使你们一辈子都有这样的志气,老夫也会鼓励,不会讥笑你们不自量力。”
然而实际上,更多有“英雄梦”的少年,在体制之中,最终也会被感染,然后成为被自己少年时代口诛笔伐之辈。
屁股决定脑袋,当少年变成官僚,“身不由己”“世道如此”就是道理。以上官庭芝和李元祥的出身、资质,他们并非没有见识过如此情景,只是少年意气还充斥着相当纯粹的热血,“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不过是一个具体的表现。
“那……师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如此下去吧。”
“老夫又不是经天纬地之才,再活个两辈子也没这等勇气毅力。老夫家里恁多娘子,还有恁多子女,再说了,老夫也怕死。”
“那……”
“就你们两个屁事多,检讨写好了交上来,回头公开道歉!”
“哦。”
“是,知道了……”
两个少年郎兴致缺缺,有点蔫了的模样,心不在焉地拿走了纸笔,琢磨着该如何写一份检讨。
第二十四章 问道于盲
-
第二十四章 问道于盲
咸宁市工程处的办公室内,张德气极反笑地看着两个年轻人,半晌没说话,就这么坐在暖座里,斜看着他们。
“姐夫,这不能怪我们,那老货太气人了。我跟……”
“你叫我什么?”
江王殿下嘴唇哆嗦了一下,心里嘟囔了一句“要不老子叫你侄女婿?”,但最终还是低着头细声细气:“使君。”
一旁上官庭芝听到江王殿下喊人“姐夫”的时候,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他年纪小,胆子也小……当然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他胆子小。
“我让你们在一线熟悉业务,你们倒也真是熟悉,由内而外的。三个月带人打群架五回,要不是你们两个家底还算丰厚,老婆本都被罚光了吧。”
“师伯,话不能这么说。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些个小吏招人恨,有点小权就要耀武扬威。一个事情分成五六七八件来做,这不是戏耍人么?上回我们打起来,还不是因为那个龟孙偏帮一片区,就因为一片区是他乡党,盖个章一天妥当。到我们就是要跑十几回,还汉阳江夏两头跑,过江不要钱啊。”
“你打群架还打出傲然志气了?”
老张气的哭笑不得,少年意气就是这点不稳,心意固然好,可办事儿毛糙。两个人一个亲王一个上官子弟,玩弄规章业务不如小吏,反而靠暴力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也没解决多大问题,这不是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吗?
“师伯,我就想着,武汉怎可同他处一般?吏员偷奸耍滑玩弄文牍,那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上官庭芝的正义感都快从嘴里喷出来了,那架势,简直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读书就是这点好,道理消化的快,搞事情一套套的。
“天下的乌鸦,本来就是一般黑的。”
老张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让上官庭芝和李元祥都是震了一下,眼神中浮现出不甘心,这种不甘心,让老张很欣慰。
少年人就应该有这种志气,而不是和混混沌沌的老油条一样。哪怕少年人将来也会变成老油条,但在此时此刻,也该有这种志气,有“英雄梦”。
“人数过万,千奇百怪。你们觉得武汉日新月异,但这种日新月异,和别处并无甚不同。只要干活的做官的行商的还是人,这就是极为难办的事情。”
“怎会不同呢?短短十数年,丁口百万,财富无算。江上船舶张帆,可以遮天蔽日;岸上车马相连,可以横跨江海!这是千古伟业,怎可等同别处!”
李元祥有些激动,他不认可,当然他也不想认可。
原本他只是个闲散王爷,出来浪一下,做个“寻欢公子”岂不美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其实何尝不是幸福?沧州所产的家猪,圈养起来好吃好喝的,在被宰杀之前,它们也是快活的,无忧无虑。
“这算个屁的千古伟业,井底之蛙。”
张德摇摇头,指了指旁边的座椅,“坐着吧。”
作为“千古伟业”的掌舵人,张德居然这么评价,让李元祥更加的激动,他恨不得要跟张德辩论三百回合,好让他晓得,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如何的。
只是猛地,他想起张德本身就是崛起于“微末”,顿时便没什么话好讲了。任你千言万语,也敌不过人家身体力行一路过来的。
“一家之言倘使有一贯秉承的信念,我们姑且称之为‘主义’。不管什么‘主义’,都包括了思想和体制。就比如皇帝要大封建,分封是体制,‘家天下’就是思想。只是不管什么体制,都要用人,国家体制,自然要用更多的人。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如果想用的人不支持你这个体制,那就不能运行,能理解么?”
两个少年点点头。
“所以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科举进士,都不会支持皇帝的大封建。倘使皇帝说要分封五姓七望,那大概就是愿意的,只是这等行径,就背离了皇帝的思想目的。于是即便皇帝如何雄才大略,路不走通,又无甚伟力,自然是混个三五年,就宣告破产。”
“师伯,这和吏员又有甚么干系?”
“老夫只是让你们先理解一下体制的运动变化,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官吏。”
老张本来想说很多,上辈子走南闯北,这辈子也还是走南闯北,硬要说共同之处,大概两辈子的官吏都没甚么变化。
于是想说很多,最终只变成了一句话:“任你体制如何运动如何先进,官吏们一贯秉承的‘主义’演变成常态,鲜有超过三年的。”
“……”
“……”
两个少年本来等着张德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结果就这么一句总结性的废话。让他们一时无语,老张见他们两个神情复杂,也只好语重心长地说道:“人性纠缠利益,天然如此。倘使没有大勇气大魄力,能够秉承少年时的志气,就已经很难能可贵。古人言‘随波逐流’亦或是‘和光同尘’,都算是两个不错的处世之法。”
“随波逐流有甚好的!”
李元祥相当的激动,他天生贵胄一等亲王,倘使窝在家中,倒也罢了,兴许哪天活得没意思,就跑去造反玩一把。这么一辈子,也就算过了。
可现在他感觉自己大开眼界,这个世界当真是奇妙非常,又岂会甘心重新回归到原先的一成不变?
“你姓李,尚且选择的余地不多。可武汉百几十万男女,能随波逐流就已经很不错了。”
老张并没有和他置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了这么一句,让江王殿下想要反驳,却最后屁都没有放一个。
他何尝不知道,那些个“工友”之所以愿意跟着他和上官庭芝折腾,无非是看在他们两个有“背景”,是“贵公子”?
“你们两个能有这样的志气,老夫还是很高兴的。倘使你们一辈子都有这样的志气,老夫也会鼓励,不会讥笑你们不自量力。”
然而实际上,更多有“英雄梦”的少年,在体制之中,最终也会被感染,然后成为被自己少年时代口诛笔伐之辈。
屁股决定脑袋,当少年变成官僚,“身不由己”“世道如此”就是道理。以上官庭芝和李元祥的出身、资质,他们并非没有见识过如此情景,只是少年意气还充斥着相当纯粹的热血,“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不过是一个具体的表现。
“那……师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如此下去吧。”
“老夫又不是经天纬地之才,再活个两辈子也没这等勇气毅力。老夫家里恁多娘子,还有恁多子女,再说了,老夫也怕死。”
“那……”
“就你们两个屁事多,检讨写好了交上来,回头公开道歉!”
“哦。”
“是,知道了……”
两个少年郎兴致缺缺,有点蔫了的模样,心不在焉地拿走了纸笔,琢磨着该如何写一份检讨。
第二十四章 问道于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