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作者:绯红之月
第127章 为何要战
从直沽寨出发的车队进了大都后几天,很多家庭的厨房中就飘出了咖喱饭的香味,譬如现在的蒙古执政廉希宪家。
宋国生产的铁锅烧热,倒入从‘倭国进口’的大豆油,把切成丁的洋葱倒入加热。熬制好洋葱之后,再放入切好的蔬菜粒翻炒,炒出香味之后,作为主菜的羊肉以及从宋国进口的咖喱粉入锅一起烹调。热气腾腾的咖喱羊肉出锅之后,下一道菜就开始烹调。
廉希宪对面坐着右丞相史天泽,很快两人面前就已经摆上好几道菜。动筷子之前,廉希宪苦笑道:“史丞相,你看看这桌上,除了羊肉、猪肉、蔬菜之外,竟然找不到几样我大蒙古出产的东西。”
带甜味的香料牛肉干据说是‘倭国产’,透明玻璃杯来自南宋,透明玻璃杯里面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褐色甘蔗酒同样来自南宋。史天泽忍不住笑道:“幸好这桌子还是咱们燕地所产。”
听了这话,廉希宪除了苦笑之外竟然找不到其他表达方式,他端起酒杯,“敬史丞相!”
赵嘉仁的朗姆酒是用蔗糖分离之后的糖蜜酿制,口感清香甘爽,还有一丝萦绕在唇齿之间的甜味。这种酒在蒙古贵族中非常流行,大汗忽必烈就是这种酒的拥趸。
放下玻璃酒杯,廉希宪笑道:“史丞相,你此次强力推荐刘整做水军副帅,大概就是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了吧。”
史天泽没说话,他夹起一块咖喱羊肉吃了,这才笑道:“是不是任用刘整,完全是陛下做主。陛下此次见了清单,心里面可是很不痛快。那些南蛮子甚是可恶,不是那种壮实的母牛犊不要,换成蒙古母牛犊便要加价。此次买进一百二十门一斤炮,就得支付一万四千头母牛犊。左丞相伯颜说得好,有搜罗一万四千头母牛犊的气力,还不如拉起十四万人南下。”
听了这种用武力解决贸易逆差的观点,廉希宪重重点头,连声说道:“就该如此,就该如此啊!原来我以为宋国也没什么不得了的好物,现在看他们坐拥南海,有的好物成千上万。两斤白砂糖就要一斤白银去买,我大蒙古哪里有这么多银子。”
除了糖蜜酿制的朗姆酒,甘蔗中制出白砂糖在蒙古控制区也有非常好的销路。只是这价格高到让廉希宪觉得无法忍受的地步。
史天泽没有说什么,他拿起一根牛肉干放进嘴里。牛肉干是甜咸味的,而且上面有层姜黄,非常美味。蒙古控制区并不禁止屠宰牛,牛肉价格不高。可蒙古控制区内的糖类制品与姜黄的价格极高,于是购买牛肉干的价格反倒比蒙古这边自制的价格都低。
在蒙古朝廷中,史天泽已经算是有宰相之才,他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其他号称没什么宰相之才的蒙古官员一样,如果倾向和平,那就禁止与赵嘉仁做生意。如果不想禁止与赵嘉仁做生意,那就南下消灭宋国,将宋国拥有的一切据为己有。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史天泽再次确定了自己的决定。
此时被史天泽推荐的刘整正在汴梁,河南并不在梅雨天的笼罩下,然而六月也是有雨的。一般来讲,下雨天的时候军队不出操。而在刘整的营地里有不少巨大的茅草亭子,也就是在地上埋些木桩,在上面铺设茅草顶。每一个茅草亭子正好比艘模仿自赵嘉仁制造的内河军船稍大一些,此时士兵们坐在画出来的军船各位置上,随着军官的号令进行模拟训练。
刘整军中自然有蒙古监军,监军安奇马站在一个棚子下面,虽然有茅草棚遮蔽,风吹动雨滴打进茅草棚里面来。这感觉就像是在水上训练之时迎面打来的水花一样。蒙古人的生活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战争,所以安奇马对宋国叛将刘整的训练办法很是欣赏。这不仅让军队能在下雨天继续训练,更是利用了下雨天模仿了水上的训练。
监军的满意并没有让刘整特别高兴,身为叛将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立下大功,挤进蒙古国真正的统治集团里面。能够让他赚取战功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刘整曾经效力过的大宋。
每次想到赵嘉仁的军船在江上井然有序作战的模样,刘整心中就有了极大动力。绞尽脑汁来建设蒙古水军,是因为刘整知道只有建立一支能够打垮赵嘉仁船队的水军,才能实现消灭大宋的目标。
不下雨的时候有不下雨的训练,下雨有下雨的训练。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军刘整万户已经在汴梁待了大半年。到了景定五年年底,大汗忽必烈突然带领众臣到了汴梁视察,刘整打起精神将自己练出来的部队操演给忽必烈等人看。等演练完之后,忽必烈只留下一句‘好好做’,就离开了汴梁。这种高深莫测的作派让刘整感觉有些惴惴不安。
离开汴梁之后,忽必烈就前往胶莱。与刘整这种内河水军不同,胶莱水军乃是海军。操演完毕之后,忽必烈询问胶莱水军万户帖木儿?不花,“若是让你的船队与赵嘉仁的船队争锋,能打赢么?”
蒙古贵人自有蒙古贵人的作派,帖木儿?不花毫不迟疑的答道:“打不赢!”
“能牵制赵嘉仁的水军么?”忽必烈继续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的军船也曾经与赵嘉仁的船只在海上追逐,我们从来没能跑到他们那么快,所以无法牵制。”帖木儿?不花据实以答。
忽必烈听闻之后也没生气,若是将领大埔城目的就要生气,大概成吉思汗早就被气死了。准确知道自己部下的能力,并且基于部下的能力安排战争,正是蒙古能屡战屡胜的原因。
回到大都的沿途之上,忽必烈与左丞相伯颜就伐宋的事情进行讨论。伯颜为人非常冷静,即便是对伐宋之事具有极大热忱,却不见他有丝毫张狂。“大汗,水军已经勉强可用,此次伐宋已经有了七成胜算。然而我军路数居然和赵嘉仁所料的相同,这让我感觉有些不安。”
对伯颜谨慎的发言,忽必烈笑道:“你觉得宋国就不该有能征善战之辈么?”
伯颜平静的答道:“宋国必然有将才,然而赵嘉仁乃是帅才。”
这说法用词精准,忽必烈登时就明白了伯颜到底在担心什么。不过忽必烈反倒有了些豪情,他兴致勃勃的说道:“上次伐宋,遇到贾似道之时,我已经觉得此人不得了。那赵嘉仁不过是贾似道的部下。难倒此次伐宋还要面对更厉害的人物不成?”
伯颜虽然没参加上一次的伐宋之战,不过他知道赵嘉仁就是那个率领水军截断长江的将领。也就是说赵嘉仁不仅是帅才,也是个将才。然而大汗有豪情,伯颜也不愿意泼冷水。“大汗,此次伐宋,刘整等宋国降将可用。不过他们安装了火炮的军船只有几百艘,远远不够。我认为须得将军船增加到两千艘才行。”
听了这话,忽必烈收起了笑容,“两千艘军船倒是容易,可凑齐两千门火炮却不容易。”
伯颜答道:“不用两千门,一千门就已经够用。我们这两年从赵嘉仁那里买来的,加上我们自造的火炮中选出能用的,大概有六百门。这一年中大概能造三百门。从赵嘉仁那边买两百门就已经够用。之所以用这么多,就是为了能够一举攻下襄阳与樊城。只要宋国没钱装备这么多军船,我军就可以直入长江……”
一路上将自己的伐宋方略讲给忽必烈,等回到大都,伯颜先去了军器厂视察。随即请忽必烈一起去视察最新的装备。原本计划中看一天,结果忽必烈连着看了三天这才意犹未尽的回了皇宫。
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忽必烈就解除了伯颜左丞相的职务,并且任命伯颜为南征大元帅。总领南征之事。伯颜随即下令开始做战争的准备。第一个命令就是从赵嘉仁那边再进口一批火炮。
两百门炮就是十七万六千斤铁以及两万头母牛犊,因为交易的问题,山东的母牛犊已经被卖光,不得不用蒙古牛来替代。这就需要两万八千头母牛犊。这倒不是赵嘉仁矫情,鲁西黄牛乃是耕牛血统,经过长期的驯化之后性格温顺,能够耕田。蒙古牛乃是游牧种,整个并不太适合。
这么大的一单子买卖,赵嘉仁最后还是答应了蒙古的要求。有句很著名的台词,大意就是‘一个合格的国际武器商人,必然会把武器卖给与祖国交战的势力’。虽然很清楚蒙古这边购买大量火炮的目的当然是要用这些火炮打击大宋,赵嘉仁依旧不觉得有拒绝的必要。
更何况赵嘉仁此时注意力都被轰轰烈烈的公田改革给吸引,并且要花不少精力去考虑嘉兴府的事情。
首先就是嘉兴府那30%没加入种棉行列的农户全部改变了观点,哭着喊着请求赵嘉仁能够收留他们。这是完全能想到的事情,嘉兴府可不光是要管理公田的事情,随着70%的土地都去种棉花,那30%不愿加入的农户就变成了当地税吏重点针对对象。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里面非常形象的描述道: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为了能够不纳税,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尚且没有问题。更何况种棉还不是捕蛇,顶多是劳累辛苦些。距离死亡还远着呢。
控制了如此广大的土地,自然要尽力去经营。赵嘉仁写信给作为棉务幕僚的大哥赵嘉信,把新的计划书给他送去。
接到了计划书,赵嘉信立刻召集干部开会,很快就把任务给分配下去。首先就是召集当地头面人物,华亭县的杨铁心与郭啸天两人就参加了会议。
“诸位,我们要雇人修建船厂与工厂,各个村的父老乡亲们都可以自己组建队伍。”负责此事的司马考讲述着需要。
在华亭县已经修建了造船厂,专门生产供应给长江上作战的船只。这项工程建设期间雇佣了不农闲的百姓前来劳动,听闻要扩大生产,杨铁心与郭啸天自然高兴起来。他们两人都是华亭县牛家村人,喜欢练武,在当地有些名声。喜欢练武的人都不怎么喜欢耕地,组织村民们去工地干活挣钱很对两人的胃口。此次有了新的机会,他们当然不想放过。
“另外马上就要春耕了,耕地需要牛,我们赵官人觉得要把在各村把大牲口组织起来使用,还请诸位回村之后请那些愿意来养牛和耕地的百姓们前来加入。”
这个要求让杨铁心与郭啸天有些迷瞪,他两人家里也有大牲口,所以不理解什么叫做组织起来使用。再听解释,原来是将牛集中起来一起耕地,没有牛的那些人家给提供些补助。
听了这个之后,杨铁心与郭啸天觉得挺合理的。不过两人却没有当出头鸟,别人不说话,他们也不说话。然后会场就陷入了一阵令司马考感觉到难堪的沉默当中。很明显,与之前的组织劳力参加到修建工厂的项目一比,这个充分利用大牲口的行动遭到了普遍的反对。
赵嘉信看到司马考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连忙插话进来,“此事可以慢慢议论,另外的事情就是推广良种。而且我们要建立学校,专门教给大家如何培育好种子。”
华亭县的百姓中很多人都知道赵嘉信这边提供的大豆产量高,种植的人没有不交口称赞的。现在这位赵官人竟然要教徒弟,会场里面顷刻就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询问该怎么拜师,到底教授什么,学费多少。
看着这些精明务实的农民,司马考只能摇头叹气。这些人可太难搞了。9
第127章 为何要战
- 肉肉屋
第127章 为何要战
从直沽寨出发的车队进了大都后几天,很多家庭的厨房中就飘出了咖喱饭的香味,譬如现在的蒙古执政廉希宪家。
宋国生产的铁锅烧热,倒入从‘倭国进口’的大豆油,把切成丁的洋葱倒入加热。熬制好洋葱之后,再放入切好的蔬菜粒翻炒,炒出香味之后,作为主菜的羊肉以及从宋国进口的咖喱粉入锅一起烹调。热气腾腾的咖喱羊肉出锅之后,下一道菜就开始烹调。
廉希宪对面坐着右丞相史天泽,很快两人面前就已经摆上好几道菜。动筷子之前,廉希宪苦笑道:“史丞相,你看看这桌上,除了羊肉、猪肉、蔬菜之外,竟然找不到几样我大蒙古出产的东西。”
带甜味的香料牛肉干据说是‘倭国产’,透明玻璃杯来自南宋,透明玻璃杯里面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褐色甘蔗酒同样来自南宋。史天泽忍不住笑道:“幸好这桌子还是咱们燕地所产。”
听了这话,廉希宪除了苦笑之外竟然找不到其他表达方式,他端起酒杯,“敬史丞相!”
赵嘉仁的朗姆酒是用蔗糖分离之后的糖蜜酿制,口感清香甘爽,还有一丝萦绕在唇齿之间的甜味。这种酒在蒙古贵族中非常流行,大汗忽必烈就是这种酒的拥趸。
放下玻璃酒杯,廉希宪笑道:“史丞相,你此次强力推荐刘整做水军副帅,大概就是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了吧。”
史天泽没说话,他夹起一块咖喱羊肉吃了,这才笑道:“是不是任用刘整,完全是陛下做主。陛下此次见了清单,心里面可是很不痛快。那些南蛮子甚是可恶,不是那种壮实的母牛犊不要,换成蒙古母牛犊便要加价。此次买进一百二十门一斤炮,就得支付一万四千头母牛犊。左丞相伯颜说得好,有搜罗一万四千头母牛犊的气力,还不如拉起十四万人南下。”
听了这种用武力解决贸易逆差的观点,廉希宪重重点头,连声说道:“就该如此,就该如此啊!原来我以为宋国也没什么不得了的好物,现在看他们坐拥南海,有的好物成千上万。两斤白砂糖就要一斤白银去买,我大蒙古哪里有这么多银子。”
除了糖蜜酿制的朗姆酒,甘蔗中制出白砂糖在蒙古控制区也有非常好的销路。只是这价格高到让廉希宪觉得无法忍受的地步。
史天泽没有说什么,他拿起一根牛肉干放进嘴里。牛肉干是甜咸味的,而且上面有层姜黄,非常美味。蒙古控制区并不禁止屠宰牛,牛肉价格不高。可蒙古控制区内的糖类制品与姜黄的价格极高,于是购买牛肉干的价格反倒比蒙古这边自制的价格都低。
在蒙古朝廷中,史天泽已经算是有宰相之才,他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其他号称没什么宰相之才的蒙古官员一样,如果倾向和平,那就禁止与赵嘉仁做生意。如果不想禁止与赵嘉仁做生意,那就南下消灭宋国,将宋国拥有的一切据为己有。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史天泽再次确定了自己的决定。
此时被史天泽推荐的刘整正在汴梁,河南并不在梅雨天的笼罩下,然而六月也是有雨的。一般来讲,下雨天的时候军队不出操。而在刘整的营地里有不少巨大的茅草亭子,也就是在地上埋些木桩,在上面铺设茅草顶。每一个茅草亭子正好比艘模仿自赵嘉仁制造的内河军船稍大一些,此时士兵们坐在画出来的军船各位置上,随着军官的号令进行模拟训练。
刘整军中自然有蒙古监军,监军安奇马站在一个棚子下面,虽然有茅草棚遮蔽,风吹动雨滴打进茅草棚里面来。这感觉就像是在水上训练之时迎面打来的水花一样。蒙古人的生活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战争,所以安奇马对宋国叛将刘整的训练办法很是欣赏。这不仅让军队能在下雨天继续训练,更是利用了下雨天模仿了水上的训练。
监军的满意并没有让刘整特别高兴,身为叛将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立下大功,挤进蒙古国真正的统治集团里面。能够让他赚取战功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刘整曾经效力过的大宋。
每次想到赵嘉仁的军船在江上井然有序作战的模样,刘整心中就有了极大动力。绞尽脑汁来建设蒙古水军,是因为刘整知道只有建立一支能够打垮赵嘉仁船队的水军,才能实现消灭大宋的目标。
不下雨的时候有不下雨的训练,下雨有下雨的训练。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军刘整万户已经在汴梁待了大半年。到了景定五年年底,大汗忽必烈突然带领众臣到了汴梁视察,刘整打起精神将自己练出来的部队操演给忽必烈等人看。等演练完之后,忽必烈只留下一句‘好好做’,就离开了汴梁。这种高深莫测的作派让刘整感觉有些惴惴不安。
离开汴梁之后,忽必烈就前往胶莱。与刘整这种内河水军不同,胶莱水军乃是海军。操演完毕之后,忽必烈询问胶莱水军万户帖木儿?不花,“若是让你的船队与赵嘉仁的船队争锋,能打赢么?”
蒙古贵人自有蒙古贵人的作派,帖木儿?不花毫不迟疑的答道:“打不赢!”
“能牵制赵嘉仁的水军么?”忽必烈继续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的军船也曾经与赵嘉仁的船只在海上追逐,我们从来没能跑到他们那么快,所以无法牵制。”帖木儿?不花据实以答。
忽必烈听闻之后也没生气,若是将领大埔城目的就要生气,大概成吉思汗早就被气死了。准确知道自己部下的能力,并且基于部下的能力安排战争,正是蒙古能屡战屡胜的原因。
回到大都的沿途之上,忽必烈与左丞相伯颜就伐宋的事情进行讨论。伯颜为人非常冷静,即便是对伐宋之事具有极大热忱,却不见他有丝毫张狂。“大汗,水军已经勉强可用,此次伐宋已经有了七成胜算。然而我军路数居然和赵嘉仁所料的相同,这让我感觉有些不安。”
对伯颜谨慎的发言,忽必烈笑道:“你觉得宋国就不该有能征善战之辈么?”
伯颜平静的答道:“宋国必然有将才,然而赵嘉仁乃是帅才。”
这说法用词精准,忽必烈登时就明白了伯颜到底在担心什么。不过忽必烈反倒有了些豪情,他兴致勃勃的说道:“上次伐宋,遇到贾似道之时,我已经觉得此人不得了。那赵嘉仁不过是贾似道的部下。难倒此次伐宋还要面对更厉害的人物不成?”
伯颜虽然没参加上一次的伐宋之战,不过他知道赵嘉仁就是那个率领水军截断长江的将领。也就是说赵嘉仁不仅是帅才,也是个将才。然而大汗有豪情,伯颜也不愿意泼冷水。“大汗,此次伐宋,刘整等宋国降将可用。不过他们安装了火炮的军船只有几百艘,远远不够。我认为须得将军船增加到两千艘才行。”
听了这话,忽必烈收起了笑容,“两千艘军船倒是容易,可凑齐两千门火炮却不容易。”
伯颜答道:“不用两千门,一千门就已经够用。我们这两年从赵嘉仁那里买来的,加上我们自造的火炮中选出能用的,大概有六百门。这一年中大概能造三百门。从赵嘉仁那边买两百门就已经够用。之所以用这么多,就是为了能够一举攻下襄阳与樊城。只要宋国没钱装备这么多军船,我军就可以直入长江……”
一路上将自己的伐宋方略讲给忽必烈,等回到大都,伯颜先去了军器厂视察。随即请忽必烈一起去视察最新的装备。原本计划中看一天,结果忽必烈连着看了三天这才意犹未尽的回了皇宫。
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忽必烈就解除了伯颜左丞相的职务,并且任命伯颜为南征大元帅。总领南征之事。伯颜随即下令开始做战争的准备。第一个命令就是从赵嘉仁那边再进口一批火炮。
两百门炮就是十七万六千斤铁以及两万头母牛犊,因为交易的问题,山东的母牛犊已经被卖光,不得不用蒙古牛来替代。这就需要两万八千头母牛犊。这倒不是赵嘉仁矫情,鲁西黄牛乃是耕牛血统,经过长期的驯化之后性格温顺,能够耕田。蒙古牛乃是游牧种,整个并不太适合。
这么大的一单子买卖,赵嘉仁最后还是答应了蒙古的要求。有句很著名的台词,大意就是‘一个合格的国际武器商人,必然会把武器卖给与祖国交战的势力’。虽然很清楚蒙古这边购买大量火炮的目的当然是要用这些火炮打击大宋,赵嘉仁依旧不觉得有拒绝的必要。
更何况赵嘉仁此时注意力都被轰轰烈烈的公田改革给吸引,并且要花不少精力去考虑嘉兴府的事情。
首先就是嘉兴府那30%没加入种棉行列的农户全部改变了观点,哭着喊着请求赵嘉仁能够收留他们。这是完全能想到的事情,嘉兴府可不光是要管理公田的事情,随着70%的土地都去种棉花,那30%不愿加入的农户就变成了当地税吏重点针对对象。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里面非常形象的描述道: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为了能够不纳税,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尚且没有问题。更何况种棉还不是捕蛇,顶多是劳累辛苦些。距离死亡还远着呢。
控制了如此广大的土地,自然要尽力去经营。赵嘉仁写信给作为棉务幕僚的大哥赵嘉信,把新的计划书给他送去。
接到了计划书,赵嘉信立刻召集干部开会,很快就把任务给分配下去。首先就是召集当地头面人物,华亭县的杨铁心与郭啸天两人就参加了会议。
“诸位,我们要雇人修建船厂与工厂,各个村的父老乡亲们都可以自己组建队伍。”负责此事的司马考讲述着需要。
在华亭县已经修建了造船厂,专门生产供应给长江上作战的船只。这项工程建设期间雇佣了不农闲的百姓前来劳动,听闻要扩大生产,杨铁心与郭啸天自然高兴起来。他们两人都是华亭县牛家村人,喜欢练武,在当地有些名声。喜欢练武的人都不怎么喜欢耕地,组织村民们去工地干活挣钱很对两人的胃口。此次有了新的机会,他们当然不想放过。
“另外马上就要春耕了,耕地需要牛,我们赵官人觉得要把在各村把大牲口组织起来使用,还请诸位回村之后请那些愿意来养牛和耕地的百姓们前来加入。”
这个要求让杨铁心与郭啸天有些迷瞪,他两人家里也有大牲口,所以不理解什么叫做组织起来使用。再听解释,原来是将牛集中起来一起耕地,没有牛的那些人家给提供些补助。
听了这个之后,杨铁心与郭啸天觉得挺合理的。不过两人却没有当出头鸟,别人不说话,他们也不说话。然后会场就陷入了一阵令司马考感觉到难堪的沉默当中。很明显,与之前的组织劳力参加到修建工厂的项目一比,这个充分利用大牲口的行动遭到了普遍的反对。
赵嘉信看到司马考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连忙插话进来,“此事可以慢慢议论,另外的事情就是推广良种。而且我们要建立学校,专门教给大家如何培育好种子。”
华亭县的百姓中很多人都知道赵嘉信这边提供的大豆产量高,种植的人没有不交口称赞的。现在这位赵官人竟然要教徒弟,会场里面顷刻就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询问该怎么拜师,到底教授什么,学费多少。
看着这些精明务实的农民,司马考只能摇头叹气。这些人可太难搞了。9
第127章 为何要战
- 肉肉屋